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基因在贲门腺癌中的甲基化状态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马洪亮 郭炜 +3 位作者 郭艳丽 邝钢 杨植彬 董稚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26-530,共5页
目的:探讨贲门腺癌(gastric cardiac adenocarcinoma,GCA)中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apoptosis protease activatingfactor-1,Apaf-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及其与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人类同源物2(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 2,EZH2)蛋... 目的:探讨贲门腺癌(gastric cardiac adenocarcinoma,GCA)中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apoptosis protease activatingfactor-1,Apaf-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及其与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人类同源物2(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 2,EZH2)蛋白表达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SP)检测GCA组织及癌旁组织中Apaf-1基因甲基化状态,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GCA组织及癌旁组织中Apaf-1和EZH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GCA组织中Apaf-1基因甲基化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49.6%(62/125)vs 4.0%(5/125),P<0.01],Ⅲ期和Ⅳ期GCA组织中Apaf-1基因甲基化率显著高于Ⅰ期和Ⅱ期(58.8%vs 38.6%,P<0.05),但GCA组织中Apaf-1基因甲基化率与GCA的组织学分化程度无关(P>0.05)。GCA组织中Apaf-1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相应癌旁组织(39.2%vs 96.0%,P<0.01),且与Apaf-1基因甲基化状态相关。GCA组织中EZH2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相应癌旁组织(74.4%vs 11.2%,P<0.01),且与Apaf-1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GCA组织中Apaf-1基因启动子区呈高甲基化,Apaf-1和EZH2蛋白可能共同参与了GCA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腺癌 蛋白酶活化因子-1基因(apaf-1) DNA甲基化 EZH2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基因在脂肪细胞诱导分化中表达及肿瘤坏死因子-α对其调节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范红旗 郭锡熔 +6 位作者 陈荣华 倪毓辉 王玢 张敏 刘峰 辜楠 邱洁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1期38-42,共5页
目的观察3T3-L1脂肪前体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0~10d)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APAF1)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趋势,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成熟脂肪细胞中APAF1基因表达水平的调节作用。方法体外培养3T3-L1脂肪前体细胞,通过油红... 目的观察3T3-L1脂肪前体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0~10d)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APAF1)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趋势,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成熟脂肪细胞中APAF1基因表达水平的调节作用。方法体外培养3T3-L1脂肪前体细胞,通过油红O染色鉴定其分化成熟的基础上,应用人重组TNF-α.1.0ng·mL^-1干预分化成熟的脂肪细胞,抽提脂肪细胞总RNA和总蛋白后,采用RT-PCR及Westernblot技术检测诱导分化不同时段及TNF-α干预后不同时间(2、6、12和24h)脂肪细胞中APAF1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①3T3-L1前体脂肪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0~10d),APAF1基因表达水平呈现逐渐减低的趋势;②人重组TNF-α对成熟脂肪细胞中APAF1基因的表达具有显著的增强作用,且TNF-α对APAF1基因表达的上调作用呈现随刺激时间延长而明显增强的总体趋势。结论①在3T3-L1前体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APAF1基因的表达逐渐下调可能有利于脂肪细胞的分化成熟和脂质积聚;②APAF1基因在人重组TNF-α刺激成熟脂肪细胞过程中呈明显上调趋势,这种上调可能具有协同TNF-α促进成熟脂肪细胞去分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活化因子1基因 脂肪细胞分化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抗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多克隆抗体的制备、纯化与鉴定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文 刘红军 +3 位作者 胡志军 高琰 高志涛 王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8-69,共2页
关键词 蛋白酶活化因子-1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鳞状细胞癌中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甲基化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春艳 高文信 +4 位作者 周延民 张茹慧 赵静辉 李秋实 李艳秋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9-281,共3页
目的:探讨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APAF1)基因的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与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特异性PCR的方法分别检测23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和53例OSCC组织中APAF1基因的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结果:23例正常口腔黏膜组... 目的:探讨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APAF1)基因的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与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特异性PCR的方法分别检测23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和53例OSCC组织中APAF1基因的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结果:23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无1例检测到APAF1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53例OSCC组织中有41例(77.36%)APAF1基因启动子区完全甲基化,5例(9.43%)APAF1基因部分甲基化,总甲基化率为86.79%(46/53),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甲基化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APAF1基因的甲基化与病理分级、年龄、性别无关。结论:APAF1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是该基因在OSCC组织中表达降低的机制之一,基因甲基化引起的基因功能静默可能与OSCC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活化因子1 口腔鳞状细胞癌 基因甲基化 甲基特异性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定量PCR检测口腔鳞状细胞癌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春艳 高文信 +3 位作者 张茹慧 王林 赵静辉 李艳秋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79-881,共3页
目的:探讨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APAF1)基因的表达与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的关系。方法:用半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18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和32例OSCC组织中APAF1的表达情况。结果:OSCC组织中APAF1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口腔黏膜(P<0.01)。... 目的:探讨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APAF1)基因的表达与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的关系。方法:用半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18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和32例OSCC组织中APAF1的表达情况。结果:OSCC组织中APAF1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口腔黏膜(P<0.01)。结论:APAF1基因可能与OSCC的发生、发展有关,可作为OSCC诊断的检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活化因子1 口腔鳞状细胞癌 基因表达 半定量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3a和APAF-1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琼 何素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116-2120,共5页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微小RNA-23a(miR-23a)与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APAF-1)的表达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于我院进行子宫内膜癌切除手术的123例标本为子宫内膜癌组,另选取其癌旁组织为正常组。检测子...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微小RNA-23a(miR-23a)与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APAF-1)的表达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于我院进行子宫内膜癌切除手术的123例标本为子宫内膜癌组,另选取其癌旁组织为正常组。检测子宫内膜组织中miR-23a与APAF-1的表达情况;分析miR-23a和APAF-1与患者临床病理的关系及二者的相关性,Kaplan-Meier法分析两指标对患者的生存情况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子宫内膜癌组miR-23a的表达升高,APAF-1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P<0.05);miR-23a、APAF-1均与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及肌层浸润显著相关(P<0.05);miR-23a与APAF-1呈显著负相关(P<0.05);Kaplan-Meier曲线显示miR-23a低表达组与APAF-1阳性表达组中的PFS、OS显著高于miR-23a高表达组和APAF-1阴性表达组(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中miR-23a表达升高,APAF-1降低,二者与子宫内膜癌的发展及患者预后相关,有望成为临床上评估早期患者疾病进展及预后的生物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微小RNA-23a 蛋白酶活化因子-1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脑胶质瘤中Apaf-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研究
7
作者 吕涛 关俊宏 +2 位作者 陈铎 魏翔泰 刘云会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3-135,共3页
目的探讨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Apaf-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半定量RT-PCR和甲基化特异性PCR分析方法分析37例脑胶质瘤及9例瘤旁非肿瘤脑组织中Apaf-1基因表达及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结果37例... 目的探讨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Apaf-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半定量RT-PCR和甲基化特异性PCR分析方法分析37例脑胶质瘤及9例瘤旁非肿瘤脑组织中Apaf-1基因表达及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结果37例胶质瘤中23例Apaf-1mRNA表达下调,而瘤旁脑组织未发现Apaf-1mRNA表达明显下调或者上调;在Apaf-1基因表达明显下调的23例胶质瘤中15例出现甲基化,表达水平无明显下调的14例胶质瘤中仅4例出现甲基化,而瘤旁非肿瘤的9例脑组织中未检测到Apaf-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结论Apaf-1基因与脑胶质瘤的发生、发展相关,启动子区甲基化是该基因失活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蛋白酶活化因子1基因 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 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高温促进猪睾丸Apaf-1和Caspase-9的表达 被引量:2
8
作者 范小瑞 张禛 +2 位作者 席华明 梁亚俊 贺俊平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55-1160,共6页
高温热应激条件下,凋亡蛋白表达量升高,生殖细胞凋亡增加。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apoptosis protease activating factor 1,Apaf-1)和凋亡蛋白酶活化起始者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9,(cysteine aspartic acid specific proteas... 高温热应激条件下,凋亡蛋白表达量升高,生殖细胞凋亡增加。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apoptosis protease activating factor 1,Apaf-1)和凋亡蛋白酶活化起始者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9,(cysteine aspartic acid specific protease 9,Caspase-9)是细胞凋亡内源途径中的重要调节蛋白,热应激条件下猪睾丸Apaf-1和Caspase-9的表达未见报道。本研究发现,夏季畜舍高温使Apaf-1和Caspase-9表达量升高。qRT-PCR和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正常舍温20℃)相比,短时热应激组(40-42℃,1 h/d,7 d)和长时热应激组(40-42℃,1 h/d,42 d),Apaf-1和Caspase-9 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发现,Apaf-1在猪睾丸组织中免疫反应阳性物定位于间质细胞、支持细胞和各个发育阶段生精细胞。热应激处理导致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Apaf-1表达量升高。在各实验猪睾丸组织中,Caspase-9定位于间质细胞、支持细胞和各个发育阶段生精细胞的胞质中。与对照组相比,热应激处理导致减数分裂以后的生精细胞和支持细胞Caspase-9表达量升高。上述结果表明,高温热应激促进Apaf-1和Caspase-9的表达,提示Apaf-1和Caspase-9表达的变化可能与猪舍高温导致的猪精液品质下降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应激 公猪 睾丸 蛋白酶活化因子1(apaf-1) 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9(Caspase-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皮酚抑制帕金森病模型细胞凋亡的作用 被引量:7
9
作者 王浩 耿赵铭 +2 位作者 胡智伟 王舒燕 赵冰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0-36,共7页
目的:观察丹皮酚对帕金森病模型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1-甲基-4-苯基吡啶( MPP+)处理具有多巴胺能神经元特性的PC12细胞建立帕金森病体外模型,并分为正常对照组、空白对照组、1μmol/L丹皮酚组、3μmol/L丹皮酚组和9μmo... 目的:观察丹皮酚对帕金森病模型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1-甲基-4-苯基吡啶( MPP+)处理具有多巴胺能神经元特性的PC12细胞建立帕金森病体外模型,并分为正常对照组、空白对照组、1μmol/L丹皮酚组、3μmol/L丹皮酚组和9μmol/L丹皮酚组。以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和乳酸脱氢酶法检测细胞损伤,以赫斯特荧光染剂染色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以二氯二氢荧光素-乙酰乙酸酯法检测细胞活性氧生成,以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空白对照组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乳酸脱氢酶漏出率升高,凋亡细胞增多,活性氧生成增加,凋亡相关分子caspase-3活性上调、Bax/Bcl-2比值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浓度丹皮酚预处理后细胞存活率显著升高,乳酸脱氢酶漏出率降低,凋亡细胞减少,并抑制活性氧生成,降低Bax/Bcl-2的比值及caspase-3蛋白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结论:丹皮酚能抑制帕金森病模型PC12细胞凋亡,其发挥保护作用的机制可能与改善氧化应激、降低Bax/Bcl-2比值、抑制caspase-3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甲基-4-苯基吡啶 帕金森病 细胞/药物作用 牡丹酚/药理学 牡丹酚/投药和剂量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药物作用 BCL-2相关X蛋白 基因 bcl-2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疏肝汤对抑郁大鼠的改善作用及影响
10
作者 刘永辉 陈雯雯 +4 位作者 谭庆晶 陈清 韦理萍 杨俊威 杨侃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24,共6页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汤对抑郁大鼠抑郁样行为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本实验选取无特定病原体(SPF)级斯泼累格·多雷(SD)健康雄性大鼠,采取单次腹腔注射脂多糖(LPS)的方法建立抑郁大鼠模型,通过糖水偏好度测试和旷场实验评估大鼠的...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汤对抑郁大鼠抑郁样行为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本实验选取无特定病原体(SPF)级斯泼累格·多雷(SD)健康雄性大鼠,采取单次腹腔注射脂多糖(LPS)的方法建立抑郁大鼠模型,通过糖水偏好度测试和旷场实验评估大鼠的抑郁样行为。造模成功后,各组给予相应的方法进行干预,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法和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分别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的多发性内分泌腺瘤1型基因编码蛋白(Menin)、胱天蛋白酶-3(Caspase-3)、核因子κB(NF-κB)、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mRNA表达水平,最终探讨柴胡疏肝汤对抑郁大鼠的影响机制。结果:单次腹腔注射LPS可诱导大鼠出现表情淡漠、双眼无神、食欲减退、活动减少等抑郁样行为。柴胡疏肝汤可显著恢复抑郁大鼠的体质量和运动能力(P<0.05,P<0.001)。与空白组比较,抑郁组大鼠的Menin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01),Caspase-3、NF-κB、IL-1β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01);与抑郁组比较,柴胡疏肝汤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Menin表达水平明显提高(P<0.05,P<0.01,P<0.001),NF-κB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01),Caspase-3、IL-1β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01)。结论:柴胡疏肝汤通过作用于Menin/Caspase-3信号通路,促进Menin表达,抑制Caspase-3表达,从而有效改善抑郁大鼠的抑郁样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疏肝汤 抑郁症 脂多糖 抑郁大鼠模型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1型基因编码蛋白 胱天蛋白酶-3 神经细胞 神经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