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7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不同表位抗体对β淀粉样蛋白聚集及神经毒性作用的研究
1
作者 赖霞 刘河 +2 位作者 朱晓鹏 龙艳 邓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1-343,共3页
目的 探讨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不同表位抗体对β淀粉样蛋白(Aβ)聚集和神经毒性的作用。方法 SH-SY5Y-APP695细胞培养体系培育按实验目的分组:A组(25μmol/L Aβ)、B组(2μmol/L ASC)、C组(2μmol/L ASC+25μmol/L Aβ+10μg/ml AL1... 目的 探讨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不同表位抗体对β淀粉样蛋白(Aβ)聚集和神经毒性的作用。方法 SH-SY5Y-APP695细胞培养体系培育按实验目的分组:A组(25μmol/L Aβ)、B组(2μmol/L ASC)、C组(2μmol/L ASC+25μmol/L Aβ+10μg/ml AL177)、D组(2μmol/L ASC+25μmo/L Aβ+10μg/ml ab155970)、E组(25μmol/L Aβ+2μmol/L ASC)用于探讨重组ASC蛋白与Aβ蛋白结合。对照组[磷酸盐吐温缓冲液(PBST)]、Aβ组(10μmol/L Aβ)、Aβ+N端组(10μmol/L Aβ+10μg/ml AL177)、Aβ+C端组(10μmo/L Aβ+10μg/ml ab155970)用于探讨细胞炎性反应。Ⅰ组(PBST)、Ⅱ组(10μmol/L Aβ)、Ⅲ组(10μmol/L Aβ+10μg/ml AL177)、Ⅳ组(10μmol/L Aβ+10μg/ml ab155970)用于细胞毒性检测。N端组[10μg/ml AL177+10μg/ml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Aβ_(42)]、C端组(10μg/ml ab155970+10μg/ml FITC-Aβ_(42))、空白组(PBST)用于免疫荧光染色。结果与A组比较,C组细胞中Aβ聚集减少,D组Aβ聚集增多(P<0.01)。与对照组比较,Aβ+C端组Aβ引起的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含量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噻唑蓝法检测结果显示,Ⅱ组细胞活性低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2±4.25 vs 0.73±5.68,P<0.01);Ⅲ组细胞活性明显高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8±2.21 vs 0.73±5.68,P<0.05)。结论 ASC蛋白N端抗体AL177抑制Aβ聚集,ASC蛋白C端抗体ab155970促进Aβ聚集,并具有时间依赖性。C端抗体刺激Aβ引起炎性反应,N端抗体拮抗对Aβ神经细胞毒性。表明ASC不同表位抗体对Aβ聚集及神经毒性具有不同作用,对阿尔茨海默病防治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淀粉蛋白 阿尔茨海默病 细胞毒性 免疫 抗体 表位 相关斑点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淀粉样蛋白调控miR-15a激活Bag5在阿尔茨海默病神经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2
作者 潘琼 胡馨予 郭科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09-1119,共11页
目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增加,然而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研究表明AD的进展与神经细胞凋亡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miR-15a和Bag5在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诱导的AD神经细... 目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增加,然而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研究表明AD的进展与神经细胞凋亡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miR-15a和Bag5在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诱导的AD神经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其具体机制。方法:通过给SD大鼠脑部注射Aβ42构建AD大鼠模型,并使用Aβ42处理SH-SY5Y细胞构建AD细胞模型。采用莫里斯(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检测大鼠脑组织的病理变化;尼氏(Nissl)染色检测脑组织中细胞形态以及数量变化;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与Bag5相互作用的上游miRNA;四甲基偶氮唑盐(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率;实时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eal-time RT-PCR)检测miR-15a和Bag5的mRNA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Bag5、Bax和Caspase-3的蛋白质表达水平。分别采用miR-15a敲减或过表达载体以及Bag5敲减载体处理大鼠和细胞,萤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15a与Bag5之间的结合关系。结果:Morris水迷宫实验、HE染色和Nissl染色结果表明AD大鼠模型成功建立,且Aβ可诱导AD大鼠中神经细胞凋亡和抑制miR-15a表达。与正常细胞相比,Aβ处理可显著增加细胞凋亡率和Bag5的表达,降低细胞活力和miR-15a表达,过表达miR-15a会进一步加强Aβ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效果,而敲减miR-15a的表达则起到相反的作用(均P<0.01)。萤光素酶报告实验证明miR-15a与Bag5存在负向靶向关系。且与单独敲减Bag5相比,敲减miR-15a和Bag5共转染会显著提高细胞活力以及Bag5的表达,同时明显降低细胞的凋亡率以及Bax、Caspase-3的表达,体内实验也得到一致的结果(均P<0.01)。结论:Aβ可抑制miR-15a的表达,进而诱导Bag5表达,以激活Bag5对于Aβ引起凋亡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Β-淀粉蛋白 神经细胞 Bag5 miR-15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敲除PK-15细胞系的建立及对PRV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翟云云 李佳佳 +4 位作者 张爽 任子昱 金前跃 杜永坤 万博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78-487,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的基因敲除对猪伪狂犬病病毒(PRV)感染PK-15细胞的影响。以慢病毒介导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猪肾上皮细胞(PK-15)ASC基因稳定敲除细胞系,通过T7核酸酶检测靶基因的敲除效率;CCK-8试剂盒... 本试验旨在研究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的基因敲除对猪伪狂犬病病毒(PRV)感染PK-15细胞的影响。以慢病毒介导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猪肾上皮细胞(PK-15)ASC基因稳定敲除细胞系,通过T7核酸酶检测靶基因的敲除效率;CCK-8试剂盒检测PK-15敲除ASC基因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K-15以及PK15-ASC-/-细胞感染PRV-GFP病毒的增殖差异;RT-PCR检测PRV-gB及IFN-β、ISG15、IL^-1β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PRV gE蛋白的表达;TCID50检测子代病毒感染力的滴定。结果表明:两对特异性sgRNA均能对ASC进行基因编辑,但经过T7核酸酶酶切检测进行基因编辑效率分析,结果表明,sgRNA2的基因编辑效率最高;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活力结果表明,PK-15以及PK15-ASC-/-细胞活力无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PRV-GFP在PK15-ASC-/-细胞中的增殖显著低于PK-15细胞;定量RT-PCR结果表明,PRV-gB基因在PK15-ASC-/-细胞中的转录水平显著低于PK-15细胞,而IFN-β、ISG15基因在PK15-ASC-/-细胞中的转录水平显著高于PK-15细胞;Western blot结果表明,PRV的gE蛋白在PK15-ASC-/-细胞中的表达显著低于PK-15细胞;滴度测定结果表明敲除ASC基因能够显著抑制子代病毒的增殖能力。本研究成功构建了PK15-ASC-/-细胞系,并通过PRV感染试验证实敲除ASC基因可以抑制PRV在PK-15细胞中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病毒 相关斑点蛋白 先天性免疫 猪肾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CTC结合因子通过抵抗凋亡促进奥沙利铂相关胃癌药物耐受细胞形成
4
作者 李宗林 冯春林 +2 位作者 刘欣 舒星铭 宋敏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0-499,共10页
目的研究CCCTC结合因子(CTCF)在奥沙利铂(OXA)相关胃癌药物耐受细胞(DTCs)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使用OXA作用胃癌MGC803细胞构建胃癌DTCs模型。在胃癌MGC803细胞中过表达或敲低CTCF水平,观察其对胃癌DTCs形成的影... 目的研究CCCTC结合因子(CTCF)在奥沙利铂(OXA)相关胃癌药物耐受细胞(DTCs)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使用OXA作用胃癌MGC803细胞构建胃癌DTCs模型。在胃癌MGC803细胞中过表达或敲低CTCF水平,观察其对胃癌DTCs形成的影响;在过表达CTCF的细胞中敲低BCL2样蛋白1(BCL2L1),观察其对胃癌DTCs形成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OXA作用下不同表达水平CTCF/BCL2L1对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通过免疫组化(IHC)检测胃癌组织中CTCF/BCL2L1的表达水平,分析不同表达水平CTCF/BCL2L1胃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差异。结果使用一定浓度的OXA(1.5μmol/L)连续作用胃癌MGC803细胞5 d再撤药培养5 d后可获得胃癌DTCs。上调CTCF水平可促进胃癌DTCs形成,下调CTCF水平可抑制胃癌DTCs形成(P<0.05)。在胃癌MGC803细胞中,BCL2L1的表达水平与CTCF呈正相关;在过表达CTCF的胃癌MGC803细胞中敲低BCL2L1,可逆转CTCF促进胃癌DTCs形成的作用(P<0.05)。过表达CTCF可抵抗OXA导致的胃癌细胞凋亡,在过表达CTCF的胃癌MGC803细胞中敲低BCL2L1,可逆转CTCF抵抗胃癌细胞凋亡的作用(P<0.05)。在大多数胃癌患者的肿瘤组织中,BCL2L1的表达水平与CTCF呈正相关,CTCF/BCL2L1高表达患者较CTCF/BCL2L1低表达患者新辅助化疗的疗效明显差(P<0.05)。结论CTCF可通过促进BCL2L1表达并抵抗细胞凋亡,进而促进OXA相关胃癌DTCs的形成,CTCF/BCL2L1是胃癌DTCs潜在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奥沙利铂 药物耐受细胞 CCCTC结合因子 BCL2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芪扶正注射液对肺腺癌荷瘤裸鼠移植瘤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兵 刘文俊 +3 位作者 赵秋宇 王建光 郭胜男 王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64-1070,共7页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对肺腺癌顺铂耐药A549/DDP细胞株荷瘤裸鼠移植瘤细胞凋亡及B淋巴瘤细胞-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和切割型胱天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构建BALB/c-nu裸鼠A549/DDP移植瘤模型,分别...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对肺腺癌顺铂耐药A549/DDP细胞株荷瘤裸鼠移植瘤细胞凋亡及B淋巴瘤细胞-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和切割型胱天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构建BALB/c-nu裸鼠A549/DDP移植瘤模型,分别用生理盐水、顺铂、参芪扶正注射液、顺铂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低剂量、顺铂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高剂量干预裸鼠,观察移植瘤生长情况;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肿瘤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用TUNEL检测移植瘤细胞凋亡情况;用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及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结果联合用药组较顺铂组移植瘤体积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射电子显微镜下,与顺铂组比较,联合用药组细胞水肿,重度皱缩,染色质凝集,呈明显凋亡形态;TUNEL染色显示,与顺铂组相比,联合用药组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联合用药组较顺铂组cleaved caspase-3、Bax表达均显著上调,Bcl-2表达下调(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可加强顺铂抗肿瘤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ax、下调Bcl-2、激活cleaved caspase-3及诱导细胞凋亡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芪扶正注射液 肺腺癌移植瘤 B淋巴瘤细胞-2相关X蛋白 B淋巴瘤细胞-2 胱天蛋白酶-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绞股蓝乙醇提取物通过抑制细胞凋亡改善小鼠帕金森样行为
6
作者 赵婷婷 何岚峤 +3 位作者 严森 樊鹏雨 张翀 曾玲晖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57,共9页
目的:探究绞股蓝乙醇提取物(本文简称GP)对6-羟基多巴胺诱导的帕金森病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将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GP小剂量组和GP大剂量组,每组16只。通过在小鼠黑质网状部区域定... 目的:探究绞股蓝乙醇提取物(本文简称GP)对6-羟基多巴胺诱导的帕金森病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将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GP小剂量组和GP大剂量组,每组16只。通过在小鼠黑质网状部区域定位注射6-羟基多巴胺的方式建立帕金森病小鼠模型。造模两周后,阳性对照组、GP小剂量组和GP大剂量组分别给予左旋多巴(10 mg/kg,腹腔注射)、GP(100 mg·kg^(-1)·d^(-1),口服)和GP(200 mg·kg^(-1)·d^(-1),口服)三周。通过旷场实验和CatWalk步态分析实验评估GP对帕金森病小鼠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通过抓力仪检测小鼠的肌肉力量;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神经元数变化;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脑内多巴胺和血清素水平;通过蛋白质印迹法分析GP对磷酸化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磷酸化p38、磷酸化c-Jun氨基端激酶(JNK)等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家族蛋白和B细胞淋巴瘤蛋白(Bcl)-2、Bcl-2关联X蛋白(Bax)、cleaved-胱天蛋白酶(caspase)-3等线粒体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结果:行为学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对照组比较,GP各剂量组移动距离、正常步序比、四肢步周长度增加,前肢抓力增大(均P<0.05)。进一步检测发现,与模型对照组比较,GP组TH阳性细胞比例增加,脑组织中多巴胺和血清素含量增加,磷酸化ERK1/2表达增加,磷酸化p38和磷酸化JNK1/2表达减少,Bax/Bcl-2和cleaved-caspase-3/caspase-3下降(均P<0.05)。结论:GP可通过调节磷酸化MAPK家族和线粒体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提高中脑组织内多巴胺和血清素水平,促进黑质网状部区域多巴胺能神经元存活,改善帕金森病小鼠的运动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绞股蓝 行为学实验 多巴胺能神经元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家族蛋白 线粒体相关蛋白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妥昔单抗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元凋亡、胶质细胞活化及脑组织淀粉样前体蛋白表达的影响
7
作者 杨琴 龚哲 +2 位作者 王新新 姚要兵 贾延劼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97-602,共6页
目的:探讨西妥昔单抗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凋亡、胶质细胞活化及脑组织淀粉样前体蛋白(APP)表达的影响。方法:27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西妥昔单抗组,每组9只。结扎大脑中动脉制备缺血再灌注模型,立即经侧脑室... 目的:探讨西妥昔单抗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凋亡、胶质细胞活化及脑组织淀粉样前体蛋白(APP)表达的影响。方法:27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西妥昔单抗组,每组9只。结扎大脑中动脉制备缺血再灌注模型,立即经侧脑室注射给予西妥昔单抗(106μg/d),持续7 d。每组选取3只,在术后第3和7天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每组分别在缺血再灌注术后第3和7天处死3只,取脑组织制备冰冻切片,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APP及胶质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用TUNEL染色法检测神经元凋亡指数。提取新生大鼠大脑皮层组织制备胶质细胞悬液,培养的胶质细胞换成含有西妥昔单抗(10μg/mL)的无糖无血清培养基在缺氧培养箱中培养2 h,然后换成正常糖/血清的培养基在正常氧的培养箱中继续培养6 h,收集细胞,观察胶质细胞GFAP荧光强度的变化,对照组不进行缺氧/复氧处理,缺氧/复氧组不加西妥昔单抗。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升高,凋亡指数增加,胶质细胞GFAP免疫荧光强度增强,APP表达升高(P<0.05)。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西妥昔单抗组神经功能评分下降,凋亡指数降低,GFAP免疫荧光强度减弱,APP表达下降(P<0.05)。体外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缺氧/复氧组胶质细胞GFAP免疫荧光强度增强,而西妥昔单抗组较缺氧/复氧组降低(P<0.05)。结论:西妥昔单抗能促进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其机制可能与减少APP的表达、抑制神经元凋亡及胶质细胞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淀粉前体蛋白 胶质细胞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pdtaA对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凋亡、副凋亡的影响
8
作者 张正艳 李长正 +2 位作者 李静 王艳 路承彪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2-336,共5页
目的:探讨DpdtaA对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SH-SY5Y细胞用终浓度分别为0.156、0.312、0.625、1.250、2.500、5.000μmol/L DpdtaA处理24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计算增殖抑制率。SH-SY5Y细胞... 目的:探讨DpdtaA对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SH-SY5Y细胞用终浓度分别为0.156、0.312、0.625、1.250、2.500、5.000μmol/L DpdtaA处理24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计算增殖抑制率。SH-SY5Y细胞分为对照组(给予二甲基亚砜)和DpdtaA组(0.5μmol/L DpdtaA),处理24 h后采用PI染色法检测细胞周期,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在倒置显微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采用荧光探针DCFH-DA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另取细胞,分4组,采用Western blot检测DpdtaA与ROS清除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单独及联合作用后细胞凋亡相关蛋白ALG-2相互作用蛋白X(Alix)的表达。结果:DpdtaA可呈浓度依赖性抑制SH-SY5Y细胞增殖,半数抑制浓度为(0.54±0.13)μmol/L。与对照组比较,DpdtaA组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细胞凋亡增多(P<0.05);DpdtaA组细胞核周围有大量空泡,线粒体肿胀,ROS水平升高,提示可能发生副凋亡。DpdtaA处理后Alix蛋白表达水平下降;NAC预处理后,Alix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结论:DpdtaA能够抑制SH-SY5Y细胞增殖,引起周期阻滞,诱导细胞凋亡和副凋亡,部分机制可能与上调ROS及抑制Alix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dtaA 神经母细胞瘤 SH-SY5Y细胞 增殖 氧化应激 相关基因2相互作用蛋白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莲心碱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
9
作者 孟贝 翟春晓 +1 位作者 孟欢 赵江瑞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82-1087,共6页
目的探讨甲基莲心碱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大鼠细胞自噬和凋亡及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lent mating type information regulation 2 homolog-1,SIRT1)/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 目的探讨甲基莲心碱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大鼠细胞自噬和凋亡及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lent mating type information regulation 2 homolog-1,SIRT1)/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72只8月龄(200+20)g 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构建AMI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甲基莲心碱低剂量组、甲基莲心碱高剂量组、甲基莲心碱高剂量+SIRT1抑制剂(EX-527)组,每组18只,另取18只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组织病理情况、检测心肌梗死面积、心肌组织细胞自噬相关蛋白表达、心肌细胞凋亡情况、SIRT1/AMPK/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甲基莲心碱低剂量组、甲基莲心碱高剂量组较模型组心肌病理损伤减轻,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eft ventricular fractional shortening,LVFS)、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LC3)Ⅱ、自噬关键分子酵母Atg6同系物(Beclin-1)光密度及LC3Ⅱ/LC3Ⅰ、Beclin-1、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ell lymphoma-2,Bcl-2)、SIRT1、p-AMPK/AMPK表达显著升高(P<0.05),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心肌梗死面积、细胞凋亡率、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p-mTOR/mTOR表达显著降低(P<0.05);甲基莲心碱高剂量+EX-527组较甲基莲心碱高剂量组心肌病理损伤加重,LVEF、LVFS、LC3Ⅱ、Beclin-1光密度及LC3Ⅱ/LC3Ⅰ、Beclin-1、Bcl-2、SIRT1、p-AMPK/AMPK表达显著降低(P<0.05),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心肌梗死面积、细胞凋亡率、Bax、p-mTOR/mTOR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甲基莲心碱可抑制AMI大鼠细胞凋亡并促进自噬,发挥心肌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激活SIRT1/AMPK/mTOR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类 mTOR调节相关蛋白 心肌梗死 自噬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相关蛋白ATG5/BECLIN-1调控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10
作者 谢昆 李密杰 +4 位作者 蒋成砚 鲁海菊 孔琼 高波 杨婉莹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72-275,285,共5页
ATG5和BECLIN-1(酵母ATG6同源物)是自噬体形成过程中所必需的两种自噬相关蛋白质,它们除了促进自噬体的形成,还能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被认为是调控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分子开关蛋白。前期研究揭示ATG5通过组成泛素化系统ATG5-ATG12-ATG16L... ATG5和BECLIN-1(酵母ATG6同源物)是自噬体形成过程中所必需的两种自噬相关蛋白质,它们除了促进自噬体的形成,还能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被认为是调控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分子开关蛋白。前期研究揭示ATG5通过组成泛素化系统ATG5-ATG12-ATG16L介导自噬体的形成,而BECLIN-1通过组成磷脂酰肌醇3-激酶(PtdIns3KC3)复合体诱导细胞自噬,现在认为ATG5的氨基端截短分子tATG5-N和BECLIN-1的羧基端截短分子BECLIN-1-C能诱导细胞凋亡。本研究对近年来ATG5和BECLIN-1调控细胞自噬和凋亡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研究ATG5/BECLIN-1调控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分子机理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相关蛋白质5 BECLIN-1 自噬 分子机理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钾泵抑制剂通过调节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生成介导肝癌HepG2细胞周期S期阻滞与凋亡 被引量:24
11
作者 高默杰 徐忠伟 +3 位作者 王凤梅 陈小义 呼文亮 徐瑞成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52-456,共5页
目的研究钠泵抑制剂哇巴因(ouabain)和华蟾毒配基(cinobufogenin)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细胞周期的改变,初步分析其机制。方法以人肝癌细胞HepG2为靶细胞,MTT比色法检测哇巴因和华蟾毒配基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Hoechst 33... 目的研究钠泵抑制剂哇巴因(ouabain)和华蟾毒配基(cinobufogenin)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细胞周期的改变,初步分析其机制。方法以人肝癌细胞HepG2为靶细胞,MTT比色法检测哇巴因和华蟾毒配基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Hoechst 33342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yclinA1、CDK2、PCNA和p21CIP1表达的变化。结果哇巴因和华蟾毒配基可明显抑制HepG2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呈时间-浓度依赖性。荧光染色显示药物处理24h后,细胞呈现典型的凋亡形态特征;细胞周期分析显示,实验组S期细胞比例升高,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哇巴因和华蟾毒配基可下调CyclinA1、CDK2和PC-NA的表达(P<0.05),上调p21CIP1的表达(P<0.05)。结论钠泵抑制剂可抑制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引起细胞周期S期阻滞,诱导细胞凋亡,这与其调节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生成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哇巴因 华蟾毒配基 HepG2细胞 细胞周期 细胞周期相关蛋白 细胞 钠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母皂苷对淀粉样β蛋白片段25~35引起的神经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英文) 被引量:23
12
作者 刘卓 金英 +3 位作者 姚素艳 郑德宇 郭晓丽 齐志敏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95-304,共10页
目的 研究知母皂苷(SAaB)对淀粉样β蛋白片段25—35(Aβ25-35)激活巨噬细胞引起神经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有关的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24h,加入Aβ25-35(20μmol·L^-1),分别在加入Aβ25-350.5,1,2和6h取... 目的 研究知母皂苷(SAaB)对淀粉样β蛋白片段25—35(Aβ25-35)激活巨噬细胞引起神经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有关的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24h,加入Aβ25-35(20μmol·L^-1),分别在加入Aβ25-350.5,1,2和6h取巨噬细胞,应用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不同时间点的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p38MAPK)的蛋白表达改变,确定ERK1/2和p38MAPK蛋白表达达峰时间。然后,在加入Aβ25-35墙前10min,加入SAaB(10,30和100μmol·L^-1)或在加入Aβ25-35前30min,分别加入p38MAPK的特异性阻断剂SB203580和ERK上游激酶MEK的特异性阻断剂PD98059,分别在Aβ25-35作用0.5和2h后,取细胞进行Western印迹实验。Aβ25-35墙作用48h后,取培养的巨噬细胞上清液测定肿瘤坏死因子.Ot(TNF.Ot)及一氧化氮(NO)生成量的改变,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巨噬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为了观察SAaB对Aβ25-35激活巨噬细胞所介导的神经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在巨噬细胞培养液内加入SAaB(10,30和100μmol·L^-1)作用10min,然后加入Aβ25-35(20μmol·L^-1)作用48h后,将培养的上清液转移到体外培养8d的小脑颗粒细胞内作用72h,对照组将未被Aβ25-35刺激的巨噬细胞上清液加入到神经细胞内。应用Hoechst33258染色观察小脑颗粒细胞凋亡改变。结果 Aβ25-35(20μmol·L^-1)可使巨噬细胞磷酸化ERK1/2和磷酸化p38MAPK表达明显增加,分别在加入β25-35后0.5h和2h作用达高峰。另外,Aβ25-35也可使巨噬细胞的TNF-α和NO产生增加以及iNOS表达增加,Aβ25-35引起的巨噬细胞TNF-α产生增加是通过ERK1/2信号通路激活介导的,因为MEK的特异性阻断剂PD98059可明显抑制Aβ25-35引起的巨噬细胞TNF-α产生增加。将Aβ25-35刺激48h的巨噬细胞上清液加入到培养的小脑颗粒细胞内,可使神经细胞凋亡百分比较对照组明显增加。SAaB(30和100μmol·L^-1)能明显抑制Aβ25-35引起的巨噬细胞磷酸化ERK1/2、磷酸化p38MAPK和iNOS表达增加,SAaB(10,30和100μmol·L^-1)也能对抗Aβ25-35引起的TNF-α和NO的生成增加及明显降低由Aβ25-35激活巨噬细胞所介导的神经细胞凋亡。结论 SAaB对β25-35,激活巨噬细胞引起神经细胞凋亡具有对抗作用,该作用与其抑制巨噬细胞的ERK1/2信号转导通路,进而抑制巨噬细胞TNF-α和NO的产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皂苷类 知母 淀粉Β蛋白 MAP激酶信号转导系统 p38 MAP激酶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志皂苷对β淀粉样蛋白片段1-40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9
13
作者 杨贤志 陈勤 +2 位作者 陈庆林 金蓓蓓 叶海燕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79-384,共6页
目的探讨远志皂苷抑制β淀粉样蛋白片段1-40(Aβ1-40)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聚集状的Aβ1-40 25μmol·L-1诱导PC12细胞凋亡,然后将处理后的PC12细胞分为Aβ1-40模型组和远志皂苷50,100和200μmol·L-1组,同... 目的探讨远志皂苷抑制β淀粉样蛋白片段1-40(Aβ1-40)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聚集状的Aβ1-40 25μmol·L-1诱导PC12细胞凋亡,然后将处理后的PC12细胞分为Aβ1-40模型组和远志皂苷50,100和200μmol·L-1组,同时设正常细胞对照组。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膜联蛋白-Ⅴ和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细胞凋亡基因Bcl-2和Bax及细胞色素c(Cyt c)表达阳性的细胞百分率;Western印迹法检测PC12细胞中Cyt c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β1-40模型组PC12细胞的存活率明显降低(P<0.01),为(31±7)%;Bcl-2阳性表达细胞率降低(P<0.01),为(23.9±1.9)%;Bax和Cyt c阳性表达细胞率升高(P<0.01),分别为(79.0±3.7)%和(49.2±3.6)%,Bcl-2/Bax阳性表达细胞比值为0.30。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远志皂苷50,100和200μmol·L-1作用24 h后,细胞存活率分别升高至(51±13)%,(64±7)%和(84±10)%(P<0.01);Bcl-2阳性率升高至(38.7±0.9)%,(53.7±1.6)%和(60.3±0.8)%(P<0.01),Bax阳性率分别降低为(60.8±1.9)%,(41.5±2.2)%和(32.7±1.4)%(P<0.01),Bcl-2/Bax比值亦分别上升为0.64,1.29和1.84;Cyt c阳性率分别降低至(45.4±3.4)%,(30.2±2.2)%和(27.5±1.0)%(P<0.05,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PC12细胞凋亡率和Cyt c蛋白表达水平亦明显升高(P<0.01);远志皂苷50,100和200μmol·L-1作用24h,PC12细胞凋亡率和Cyt c表达水平较模型组均降低(P<0.01)。结论远志皂苷对Aβ1-40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Bax和Cyt c表达,增加Bcl-2表达和Bcl-2/Bax比值,从而阻断内源性细胞凋亡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志皂苷 β淀粉蛋白片段1-40 PC12细胞 细胞 细胞色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参碱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及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谢军 孟凡 +3 位作者 刘永萍 张自翔 黄文峰 罗耀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4007-4009,共3页
目的:研究苦参碱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苦参碱作用HepG2细胞后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苦参碱作用前后HepG2细胞周期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苦参碱干预HepG2细胞前后Bcl-... 目的:研究苦参碱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苦参碱作用HepG2细胞后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苦参碱作用前后HepG2细胞周期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苦参碱干预HepG2细胞前后Bcl-2、Caspase-3蛋白表达的改变。结果:苦参碱在浓度≥0.125 mg/m L时有抑制HepG2细胞增殖的作用,且作用随药物浓度的增加及时间的延长而加强(P<0.05)。细胞周期分析显示,随着苦参碱浓度的增加,G_1期细胞比例增加,在0.125、0.500、2.000 mg/m L浓度时分别增加15%、40%、80%,S期细胞比例减少,在0.125、0.500、2.000 mg/m L浓度时分别减少17%、38%、78%。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苦参碱可使HepG2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下调,Caspase-3蛋白表达上调;且均呈现剂量依赖性,各个浓度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参碱可能通过抑制Bcl-2蛋白表达和促进Caspase-3蛋白表达的方式来抑制HepG2细胞增殖与促进细胞凋亡,其效应与苦参碱的浓度呈现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苦参碱 HEPG2 相关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始鸡免疫器官内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和Bcl-2的动态表达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奎 李明 +3 位作者 康相涛 刘英 孙桂荣 靳向阳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67-973,共7页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Leica显微图像处理系统,对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和Bcl-2在固始鸡免疫器官内的动态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Bax蛋白在不同发育阶段固始鸡免疫器官内均有表达,但表达量不同;Bax蛋白表达于固始鸡免疫器官内淋巴细胞细...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Leica显微图像处理系统,对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和Bcl-2在固始鸡免疫器官内的动态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Bax蛋白在不同发育阶段固始鸡免疫器官内均有表达,但表达量不同;Bax蛋白表达于固始鸡免疫器官内淋巴细胞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Bax蛋白表达阳性细胞在固始鸡不同免疫器官内分布位置不同,呈散在或簇团状分布:脾脏内不同部位均有分布,主要在动脉周围淋巴鞘、红髓、淋巴小结边缘、边缘区,很少出现在淋巴小结内;胸腺内主要分布于胸腺小叶的皮质与髓质交界处,其次是胸腺小叶髓质,极少出现于皮质;法氏囊内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黏膜靠近上皮细胞的固有膜层内、淋巴滤泡间的区域,在淋巴滤泡边缘的少量淋巴细胞也有Bax蛋白表达,淋巴滤泡内极少有阳性细胞。Bcl-2蛋白在固始鸡免疫器官内的表达与Bax相似,但表达量与Bax相比较少。以上结果表明,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和Bcl-2参与了固始鸡免疫器官内淋巴细胞发育分化过程中的凋亡调控,对免疫器官的稳定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Bax BCL-2 相关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器官 固始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凋亡及I型胶原蛋白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16
16
作者 徐萍 张克勤 +2 位作者 刘超 刘翠萍 唐伟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7-21,共5页
目的 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对体外培养的大鼠成骨细胞的增殖、凋亡及Ⅰ型胶原蛋白合成的影响,探讨IGF-Ⅰ对骨代谢影响的可能机制。方法 不同浓度rhIGF-Ⅰ刺激体外培养的大鼠成骨细胞,采用噻唑蓝(MTT)法测定细胞增殖能... 目的 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对体外培养的大鼠成骨细胞的增殖、凋亡及Ⅰ型胶原蛋白合成的影响,探讨IGF-Ⅰ对骨代谢影响的可能机制。方法 不同浓度rhIGF-Ⅰ刺激体外培养的大鼠成骨细胞,采用噻唑蓝(MTT)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独或与rhIGF-Ⅰ共同刺激成骨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率;rhIGF-Ⅰ刺激成骨细胞,免疫细胞化学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检测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结果 一定浓度IGF-Ⅰ能明显增加成骨细胞数量(P〈0.05),在0.1~100ng/ml这种作用与IGF-Ⅰ的浓度呈正相关;TNF-α在0.1~100ng/ml浓度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地促进成骨细胞凋亡(P〈0.05),并使S期细胞减少(P〈0.05),而IGF-Ⅰ能抑制,TNF-α对成骨细胞的促凋亡作用(P〈0.05);经IGF-Ⅰ的刺激,成骨细胞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GF-Ⅰ对大鼠成骨细胞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在0.1~100ng/ml之间呈浓度依赖性,IGF-Ⅰ能抑制,TNF-α诱导的大鼠成骨细胞凋亡,IGF-Ⅰ能促进大鼠成骨细胞Ⅰ型胶原蛋白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生长因子Ⅰ 成骨细胞 增殖 Ⅰ型胶原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P激酶家族在淀粉样β蛋白片段25~35引起的大鼠海马炎症反应及细胞凋亡中的作用(英文) 被引量:11
17
作者 金英 范莹 +3 位作者 闫恩志 宗志红 包翠芬 李智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1-168,共8页
目的 研究淀粉样β蛋白片段2 5~35(Aβ2 5~35)引起的大鼠海马炎症反应、细胞凋亡机制及抗炎药物布洛芬的保护作用。方法 大鼠灌胃给予布洛芬7.5mg·kg- 1,连续应用3周,脑室内单次注射Aβ2 5~35(10 μL ,1mmol·L- 1) ,注... 目的 研究淀粉样β蛋白片段2 5~35(Aβ2 5~35)引起的大鼠海马炎症反应、细胞凋亡机制及抗炎药物布洛芬的保护作用。方法 大鼠灌胃给予布洛芬7.5mg·kg- 1,连续应用3周,脑室内单次注射Aβ2 5~35(10 μL ,1mmol·L- 1) ,注射后继续应用布洛芬1周后,取脑,进行尼氏染色和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研究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形态学改变和星形胶质细胞激活。Western印迹观察白细胞介素 1β(IL 1β) ,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 2 (ERK1/ 2 ) ,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p38MAPK) ,蛋白激酶C(PKC)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 3(caspase 3)蛋白表达。RT PCR分析IL 1βmRNA表达水平。结果 脑室内注射Aβ2 5~35可引起海马CA1区星形胶质细胞激活和浸润,IL 1β蛋白表达和IL 1β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加,这种炎症反应伴有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损伤。另外,Aβ2 5~35也能引起磷酸化的p38MAPK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从对照组0 .16 7±0 .0 91增加到0 .4 97±0 .0 5 9(P <0 .0 1,n =4 )。使磷酸化的ERK1/ 2蛋白表达下调,ERK1的表达从对照组0 .14 6±0 .0 10下降到0 (P <0 .0 1,n =4 )。ERK2表达从对照组的0 .4 12±0 .0 5 4下降到0 .131±0 .0 38(P <0 .0 1,n =4 )。这些改变伴随有casp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Β-蛋白 炎症 MAP激酶信号系统 p38 MAP激酶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弓形虫感染对妊娠中期小鼠胎盘组织中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饶华祥 侯玉英 +7 位作者 岳慧萍 赫燕侠 赵云鹤 杨俊锋 常红叶 刘慧 张杰 侯丽萍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7-61,共5页
目的观察弓形虫感染妊娠中期的BALB/c小鼠后,对胎盘组织中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Fas、FasL及TNF-α表达的影响,探讨弓形虫感染导致细胞凋亡增加的可能机制。方法在妊娠第8d,实验组经腹腔无菌接种纯化的弓形虫速殖子100个,溶于0.2... 目的观察弓形虫感染妊娠中期的BALB/c小鼠后,对胎盘组织中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Fas、FasL及TNF-α表达的影响,探讨弓形虫感染导致细胞凋亡增加的可能机制。方法在妊娠第8d,实验组经腹腔无菌接种纯化的弓形虫速殖子100个,溶于0.2mL PBS;对照组注射等量无菌PBS(0.01mol/L,pH=7.4)。于妊娠第12、14、16、18d,随机处死实验组和对照组孕鼠各5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 mmunohistochemistry)检测胎盘组织中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Fas、FasL及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免疫组化显示,细胞凋亡相关蛋白在胎盘绒毛和蜕膜组织中均有表达,以胎盘合体滋养细胞表达较多。Bax、Fas、FasL及TNF-α的表达量实验组和对照组均随着妊娠期的延长而增加,相同妊娠天数实验组的表达量均比对照组多。Bcl-2的表达量均随着妊娠期的延长而减少,相同妊娠天数实验组的表达量均比对照组少。结论弓形虫感染妊娠中期的小鼠,可引起胎盘组织中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量的改变,进而启动内、外源性的细胞凋亡途径,导致胎盘细胞凋亡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地弓形虫 免疫组织化学 胎盘 相关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魏酸钠对淀粉样β蛋白片段1~40引起的大鼠海马MAP激酶信号传导通路及凋亡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闫恩志 金英 +3 位作者 范莹 杨菁 宗志红 齐志敏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85-392,共8页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SF)是否对淀粉样β蛋白(Aβ)所致的海马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及其信号转导机制。方法大鼠灌胃给予SF(50,100和250mg.?-1),连续应用3周,左侧脑室内单次注射Aβ1-40(10μL,1.0mmol.L-1)制备大鼠痴呆动物模型,注射后6h,取海马...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SF)是否对淀粉样β蛋白(Aβ)所致的海马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及其信号转导机制。方法大鼠灌胃给予SF(50,100和250mg.?-1),连续应用3周,左侧脑室内单次注射Aβ1-40(10μL,1.0mmol.L-1)制备大鼠痴呆动物模型,注射后6h,取海马CA1区。Western印迹观察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p38(p38MAP)激酶、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的激酶4(MKK4)、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1/2)、P53蛋白、FasL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表达。应用caspase3活性测定试剂盒分析caspase3活性变化。结果脑室内注射Aβ1-40可引起大鼠海马CA1区磷酸化p38MAP激酶表达明显增加,从正常0.127±0.018增加到0.95±0.12(n=4,P<0.01)。也可使磷酸化MKK4和JNK1/2表达明显增加。这些MAPK信号传导通路改变伴随有促凋亡蛋白P53和FasL表达明显增加,caspase3蛋白表达和活性均明显增加,P53从正常0.053±0.012增加到0.30±0.07(n=4,P<0.01),FasL从正常0.25±0.04增加到0.51±0.05(n=4,P<0.01),caspase3从正常0.036±0.007增加到0.63±0.041(n=4,P<0.01),caspase3活性从正常0.38±0.04增加到0.86±0.09(n=4,P<0.01)。SF(50、100和250mg.kg-1)连续应用3周,能明显抑制Aβ1-40引起的p38MAP激酶、磷酸化MKK4和JNK1/2表达明显增加,同时促凋亡蛋白p53和FasL表达明显增加,降低caspase3的活性。结论SF通过抑制Aβ1-40引起的p38MAP激酶和JNK1/2信号传导通路,产生抗凋亡作用,保护海马免除Aβ1-40引起的神经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魏酸钠 淀粉β蛋白 P38MAP激酶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凋亡相关蛋白Survivin及Caspase3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凋亡的关系 被引量:5
20
作者 郑涛 张旭 +3 位作者 彭健 黄皓 马鑫 李宏召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 探讨凋亡相关蛋白Survivin及Caspase 3在肾细胞癌表达及其与肾细胞癌凋亡的关系。方法 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肾细胞癌石蜡切片中 Survivin和 Caspase 3 表达的情况, 并用原位末端标记法 (in situend labeling, ISEL)...  目的 探讨凋亡相关蛋白Survivin及Caspase 3在肾细胞癌表达及其与肾细胞癌凋亡的关系。方法 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肾细胞癌石蜡切片中 Survivin和 Caspase 3 表达的情况, 并用原位末端标记法 (in situend labeling, ISEL) 标记凋亡细胞, 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Survivin 在肾细胞癌标本中的表达阳性率为88. 3% (53/60), 而正常对照组中无一例呈阳性表达; Caspase 3在肾细胞癌标本中的表达阳性率为 81 .6% (49/6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Survivin 的表达与肾细胞癌的组织学分级和临床病理分期均显著相关 (均 P<0 .01), 但与组织学分型无关。Caspase 3的表达与肾细胞癌的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组织学分型均无关。肾细胞癌中Survivin与Caspase 3的表达没有相关性。Survivin阳性组凋亡指数明显低于阴性组 (P<0. 01)。结论 Survivin的表达与肾细胞癌的分化程度和临床病理分期密切相关, Caspase 3蛋白的表达情况与肾细胞癌关系不密切。Survivin 能显著抑制癌细胞的凋亡, 但不能抑制Caspase 3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癌 表达 相关蛋白 组织学分级 对照组 临床病理分期 组织学分型 标本 细胞 分化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