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凉血化瘀通络法预防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袁斌 孙轶秋 +6 位作者 任现志 袁雪晶 李辉 孔飞 袁增辉 步伟全 叶琛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9期1669-1672,共4页
目的:观察凉血化瘀通络法对儿童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预防作用;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继发肾损害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将68例入组前均无肾损害的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予凉血化瘀通络复方... 目的:观察凉血化瘀通络法对儿童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预防作用;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继发肾损害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将68例入组前均无肾损害的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予凉血化瘀通络复方中药颗粒丹芍颗粒Ⅲ号治疗,对照组33例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儿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尿m-Alb)、尿N-酰-β-D-葡萄糖苷酶(尿NAG)、尿-β-D-半乳糖苷酶(尿GAL)的变化情况;随访结束后,回顾性分析68例HSP患儿,分肾损组与非肾损组,对继发及未继发肾损害患儿的临床因素,包括性别、年龄、病程、皮疹反复情况及腹痛、关节痛不同肾外伴随症状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尿常规异常例数治疗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4周末、12周末、治疗结束后随访12周末尿m-Alb均低于对照组同期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不同时期尿NAG变化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GAL变化对比差异无意义(P﹥0.05);继发肾损害以男性患儿居多(男∶女=2.07∶1),发病年龄平均(9.7±3.28)岁,明显高于无肾损害组(7.8±1.46)岁,(P<0.01);肾损害的发生与性别、病程及关节症状无明显相关(P﹥0.05);发生肾损害与未发生肾损害者皮疹反复率分别为70.0%、28.9%,消化道症状发生率分别为63.3%、34.2%,两组对比有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凉血化瘀通络法可降低HSP患儿尿常规异常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尿微量白蛋白及尿NAG的排泄量,能够有效地预防儿童HSP肾损害;HSP肾损害的发生与性别、病程及并发关节症状无明显相关,年龄较大、皮疹反复及并发消化道症状者易并发肾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肾损害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凉血通瘀方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袁园 过伟峰 吴勉华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65-267,共3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脑出血急性期患者61例,其中对照组27例,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34例,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凉血通瘀方治疗,于治疗后21 d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4%,对照组的66.7%,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脑出血急性期患者61例,其中对照组27例,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34例,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凉血通瘀方治疗,于治疗后21 d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4%,对照组的66.7%,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治疗后中风病类诊断评分均显著下降,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脑出血量均明显减少(P<0.01或P<0.05)。结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凉血通瘀法治疗脑出血急性期,可改善神经系统症状、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脑出急性期 凉血通瘀法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