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春散Ⅱ号、凉血解毒方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对重度烧伤患者血清促炎因子TNF-α、CRP、IL-6、蛋白质代谢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5
1
作者 李晖 冯传杰 +2 位作者 张宏峰 赵婉 刘运磊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3-36,共4页
目的分析复春散Ⅱ号、凉血解毒方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对重度烧伤(SDB)患者血清促炎因子TNF-α、CRP、IL-6、蛋白质代谢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医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SDB患者12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RTNM)将其分成A、B组,各65例... 目的分析复春散Ⅱ号、凉血解毒方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对重度烧伤(SDB)患者血清促炎因子TNF-α、CRP、IL-6、蛋白质代谢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医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SDB患者12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RTNM)将其分成A、B组,各65例、64例,其中A组单纯予以复春散Ⅱ号、凉血解毒方治疗,B组则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将两组各项数据纳入SPSS 21.0软件处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促炎因子TNF-α、CRP、IL-6表达及蛋白质代谢及免疫功能。结果1)A、B组治疗前的血清TNF-α、IL-6、CRP表达水平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B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6、CRP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A组(P<0.05)。2)A、B组治疗前的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和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B组治疗后以上几项指标均高于A组(P<0.05)。3)A、B组治疗前氮平衡、白蛋白、前白蛋白及转铁蛋白水平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B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高于A组(P<0.05)。4)经ROC曲线分析发现,TNF-α、IL-6、CRP、蛋白质代谢及免疫功能在SDB患者的创面愈合中均有较好的临床评估价值。结论在SDB患者临床治疗中科学、合理的予以复春散Ⅱ号、凉血解毒方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能显著降低重度烧伤患者机体炎症介质的水平,改善蛋白质代谢和免疫功能。可选择性地将以上几项指标视作患者创面愈合情况的评价标准之一,临床应用价值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春散Ⅱ号 凉血解毒方 重组人生长激素 重度烧伤 肿瘤坏死因子 C反应蛋白 细胞白介素-6 蛋白质代谢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凉血解毒方对JurkatT淋巴细胞增生、活化及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刘欣 李萍 +2 位作者 赵京霞 梁代英 王燕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18-422,共5页
目的研究凉血解毒方含药血清对模拟银屑病病理状态的T淋巴细胞增生、活化及释放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为阐明凉血解毒类中药治疗银屑病血热证的作用机制和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用Jurkat E6-1T淋巴细胞株为研究材料,以... 目的研究凉血解毒方含药血清对模拟银屑病病理状态的T淋巴细胞增生、活化及释放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为阐明凉血解毒类中药治疗银屑病血热证的作用机制和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用Jurkat E6-1T淋巴细胞株为研究材料,以不同剂量的凉血活血胶囊药物粉末灌服大鼠,制备大鼠含药血清。将含药血清预先与细胞孵育3h,用多克隆刺激剂佛波醇酯(phorbol12,13-dibutyrate,PDB)活化T淋巴细胞。采用CCK-8比色法检测含药血清对活化及正常的T淋巴细胞增生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药物对T淋巴细胞早期活化标志分子CD69表达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夹心法(ELISA)检测药物对T淋巴细胞所释放TNF-α含量的影响。结果低、中、高3种剂量的凉血解毒方含药血清均可使活化的T淋巴细胞数量明显下降,且排除药物毒性作用。不同剂量的药物均可显著降低T淋巴细胞早期活化标志分子CD69的表达,不同浓度的药物均可抑制T细胞分泌TNF-α。结论临床用于治疗银屑病的常用有效方剂凉血解毒方能显著抑制T淋巴细胞增生、活化及炎性反应细胞因子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抑制 凉血解毒方 T淋巴细胞活化 银屑病 热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在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样小鼠模型中的表达及凉血解毒方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8
3
作者 王明星 王燕 +8 位作者 赵京霞 底婷婷 阮智通 蒙玉娇 谢湘江 张璐 林燕 王宁 李萍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9-259,共11页
目的观察凉血解毒方对咪喹莫特(imiquimod,IMQ)诱导的银屑病样小鼠模型中活化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的干预作用。方法将小鼠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凉血解毒方高(Liangxue Jiedu groups with high,LXJD-H)... 目的观察凉血解毒方对咪喹莫特(imiquimod,IMQ)诱导的银屑病样小鼠模型中活化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的干预作用。方法将小鼠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凉血解毒方高(Liangxue Jiedu groups with high,LXJD-H)、中(medium,LXJD-M)、低(low,LXJD-L)剂量组和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组,观察小鼠背部皮损变化。采用银屑病皮损面积和疾病严重程度评分(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标准进行评分,光镜下观察皮肤组织形态学变化,测量表皮厚度;免疫荧光及组织化学法检测皮损中Ki67、CD3、CD11c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中DCs数量;酶联免疫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细胞因子的量;采用RT-PCR法检测皮损组织中DCs相关受体基因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小鼠皮损中TLR7/TLR8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凉血解毒方明显降低皮损PASI评分及表皮厚度、减少炎性反应细胞的浸润;抑制皮损中TLR7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体内外降低白细胞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7)、TLR8及IL^(-1)2p40 mRNA表达及下调IL-23、IL^(-1)β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结论凉血解毒方可以改善IMQ诱导的银屑病样小鼠皮损,且可以改善皮损中T淋巴细胞及DCs的浸润,同时抑制DCs的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咪喹莫特 树突状细胞 凉血解毒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热解毒凉血方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小鼠模型的效果及机制 被引量:9
4
作者 王开霞 郑超 +5 位作者 张景豪 朱晓骏 王宣 孔晓妮 高月求 孙学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765-2771,共7页
目的探究清热解毒凉血方对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小鼠模型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6)、中药组(n=6)、西药组(n=6)和模型组(n=18)。除正常组外,其他组均腹腔注射10%CCl4,3次/周,共8周,于最后一次给予LPS 0... 目的探究清热解毒凉血方对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小鼠模型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6)、中药组(n=6)、西药组(n=6)和模型组(n=18)。除正常组外,其他组均腹腔注射10%CCl4,3次/周,共8周,于最后一次给予LPS 0.5 mg/kg联合D-gal 400 mg/kg。模型组给予D-gal后于3 h、12 h、24 h分别处死小鼠,每次6只。中药组及西药组在小鼠腹腔注射10%CCl44周后,开始灌胃中药/西药,持续4周,予D-gal后3 h处死小鼠,同时处死正常组小鼠。检测血清ALT、AST以及炎症因子[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TNF、IFN、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IL];HE及天狼猩红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免疫荧光法观察F4/80、CD11b;免疫组化法观察髓过氧化物酶(MPO)的表达;Western Blot测定CD44、黏附分子(ICAM)1、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的表达情况。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3h ALT、AST水平明显升高(χ^2值分别为51.41、71、71.22,P值均<0.001);与模型组-3h相比,中药组小鼠血清中IL-17A升高明显(P<0.01),TNFα、GM-CSF、IL-10、IL-1β、MCP-1、IFNγ表达均降低(P值均<0.05)。与模型组相比,西药组小鼠血清中GM-CSF、IFNγ、IFNβ均降低(P值均<0.05)。HE染色提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肝细胞损伤严重,炎性细胞浸润明显,给予中药/西药后,小鼠肝脏病理示均有所改善。模型组-3 h中MPO表达量明显较正常组升高,模型组-12 h与模型组-24 h的MPO的表达量逐渐降低(P值均<0.05),但高于正常组;中药组MPO表达量与模型组-3 h相比降低(P<0.05)。模型组中F4/80、CD11b表达量与正常组相比逐渐升高;中药组F4/80、CD11b表达量与模型组-3 h相比升高。模型组中CD44、ICAM-1表达量与正常组相比均明显升高(P值均<0.05);中药组HMGB1、CD44、ICAM-1表达量与模型组-3h相比均降低(P值均<0.05)。结论清热解毒凉血方能够降低ACLF小鼠模型血清中ALT、AST,改善肝损伤,同时升高IL-17A,降低TNFα、GM-CSF、IL-10、IL-1β、MCP-1、IFNγ的表达,另外,清热解毒凉血方可降低小鼠肝组织中MPO、CD44、ICAM-1、HMGB1的表达,升高F4/80、CD11b的表达,表明清热解毒凉血方可能通过调节中性粒细胞与Kupffer细胞改善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 清热解毒 小鼠 近交C57BL 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化湿解毒方对急性肝损伤小鼠肠屏障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姜婷婷 江宇泳 +2 位作者 叶永安 高方媛 王宪波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7期1090-1094,共5页
目的:探讨健脾解毒凉血方治疗肝损伤肠屏障功能障碍的作用靶点。方法:选取C57BL/6雄性小鼠32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培菲康组,腹腔注射硫代乙酰胺100 mg/kg造模;中药组予以健脾解毒凉血方灌胃,培菲康组给予培菲康溶液灌胃;... 目的:探讨健脾解毒凉血方治疗肝损伤肠屏障功能障碍的作用靶点。方法:选取C57BL/6雄性小鼠32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培菲康组,腹腔注射硫代乙酰胺100 mg/kg造模;中药组予以健脾解毒凉血方灌胃,培菲康组给予培菲康溶液灌胃;16 h后采集小鼠血清、肝组织、小肠组织,观察小鼠肝功能、肠道组织HE染色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小肠闭锁小带蛋白-1表达。结果:模型组、中药组、培菲康组小鼠的ALT、AST均显著高于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培菲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肠组织在光镜和电镜下均可观察到中药组病变轻于模型组和培菲康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小肠上皮细胞上可见闭锁小带蛋白-1棕黄色阳性标记,模型组、中药组、培菲康组阳性标记均显著少于正常组,中药组阳性标记显著多于模型组(P<0.05)。结论:健脾解毒凉血方治疗硫代乙酰胺诱导急性肝损伤小鼠,可维护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部闭锁小带蛋白-1表达,修复肠屏障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解毒 硫代乙酰胺 肝损伤 肠屏障功能 闭锁小带蛋白-1 紧密连接蛋白 小鼠 肠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