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凤尾茶精油提取工艺及凉茶饮料配方的优化
被引量:3
- 1
-
-
作者
詹永
樊保敏
廖霞
杨勇
-
机构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
云南民族大学
-
出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196-201,共6页
-
基金
重庆市重点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创新专项重点研发项目(cstc2017zdcy-zdyf0626)
重庆市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资助(JA1623)
-
文摘
以云南凤尾茶为主要原料研制凉茶饮料,确定原料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及凉茶饮料的最优配方。通过采用L9(34)正交设计试验,以精油提取率为指标确定精油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以凉茶饮料的感官评分值为指标考察饮料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云南凤尾茶精油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6 (g∶mL)、浸泡时间2 h、提取时间8 h、芳香水流速0.7 mL/min,精油提取率为0.60%;凉茶饮料的最优配方为:白砂糖55 g/L,凤尾茶浓缩液15 g/L,柠檬酸3 g/L,精油5 g/L。稳定剂用量为黄原胶0.4 g/L、羧甲基纤维素钠0.8 g/L时,稳定性最好,饮料沉淀率为6.3%。凉茶饮料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于5.6%,总酸(以柠檬酸计)0.28 g/kg,微生物指标合格。该结果为凤尾茶精油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也为开拓凤尾茶相关产品提供参考。
-
关键词
凤尾茶
精油
提取工艺
凉茶饮料
配方
正交试验法
-
Keywords
Elsholtzia bodinieri Vaniot
oil
extraction process
herbal tea beverage
formula
orthogonal test
-
分类号
TS275.2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
-
题名鱼腥草凉茶饮料的加工技术
被引量:1
- 2
-
-
作者
苏艳萍
张甫生
-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
出处
《中国农村科技》
2003年第7期42-43,共2页
-
文摘
鱼腥草又名侧耳草,鱼鳞草,为三白草科多年生草,是我国的一种传统中药。鱼腥草是一种食疗兼用的植物资源,广泛分布在我国南方各省区,西北、华北部分地区及西藏也有分布,常生长在背阴山坡,村边田埂,
-
关键词
鱼腥草凉茶饮料
加工技术
工艺流程
质量标准
保健饮料
-
分类号
TS275.4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
-
题名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凉茶饮料中甘草酸的含量
被引量:3
- 3
-
-
作者
郝媛媛
谭波涛
丁轶聪
李梅清
-
机构
安徽省阜阳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期1459-1460,共2页
-
基金
2010年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科技计划项目(ZJY-018)
-
文摘
[目的]建立凉茶饮料中甘草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样品经流动相溶解,采用C18色谱柱分离,以甲醇∶0.2 mol/L醋酸铵∶冰醋酸(V/V=70∶29∶1)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波长为250 nm进行测定,以保留时间进行定性,峰面积进行定量。[结果]甘草酸在1.0~8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8.55×10-5)x-0.599(r=0.999 7),最低检出限为1.0 mg/kg,定量限为3.0mg/kg,加标回收率为94.8%~110.1%,RSD为1.19%~4.16%(n=6)。[结论]该方法准确度高、灵敏度好、检出限低、实用性强,适用于凉茶饮料生产质量的控制及市场监管。
-
关键词
凉茶饮料
甘草酸
高效液相色谱
-
Keywords
Cool tea beverage
Glycyrrhizic acid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
分类号
TS272.5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
-
题名商品通路新模式渠道联营体
- 4
-
-
作者
祝艳萍
-
机构
河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
出处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4-25,共2页
-
文摘
新经济形势下营销环境在逐渐改变,旧的通路模式的弊端渐渐突现出来,新的通路模式开始出现。本文以凉茶饮料为例,对现有通路模式的特点和渠道联营体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指出构建渠道联营体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必须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成功构建渠道联营体的方法。
-
关键词
凉茶饮料
渠道联营体
构建
-
分类号
F253.9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