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泥沙的动水沉速及对准静水沉降法的改进 被引量:2
1
作者 彭瑞善 李慧梅 +1 位作者 刘玉忠 杨文海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74-78,共5页
长期以来,专家们一直认为泥沙在动水中的沉速小于在静水中的沉速是由于动水中向上紊速阻碍泥沙沉降的结果。本文认为,时均向上紊速和向下紊速是相等的,紊速对泥沙沉速的影响,只有在悬沙浓度沿垂线分布存在梯度时才能反映出来,梯度... 长期以来,专家们一直认为泥沙在动水中的沉速小于在静水中的沉速是由于动水中向上紊速阻碍泥沙沉降的结果。本文认为,时均向上紊速和向下紊速是相等的,紊速对泥沙沉速的影响,只有在悬沙浓度沿垂线分布存在梯度时才能反映出来,梯度越大,动水沉速减少越多。进而应用扩散理论导得泥沙动水沉速表达式,并对沉沙池计算中的准静水沉降法进行了修正,修正式的计算结果与实测资料十分吻合。本文提出的概念,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泥沙的动水沉速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水沉速 紊速 浓度梯度 泥沙 准静水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灌用沉沙池泥沙沉降计算方法试验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宗全利 刘焕芳 +1 位作者 汤骅 吴均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3-26,共4页
对沉沙池设计中最常用的准静水沉降法和一维流超饱和输沙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到了该两种方法用于微灌沉沙池设计中的参数变化范围,并对其中的紊动修正系数K和恢复饱和系数a进行了专门试验研究,得出了K和a的计算公式和适用条件。试验结... 对沉沙池设计中最常用的准静水沉降法和一维流超饱和输沙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到了该两种方法用于微灌沉沙池设计中的参数变化范围,并对其中的紊动修正系数K和恢复饱和系数a进行了专门试验研究,得出了K和a的计算公式和适用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准静水沉降法的计算误差较大,但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满足精度要求,用来估算沉沙池池长;一维流超饱和输沙法计算简单并且具有较好的计算精度,可以用于微灌用沉沙池的工程设计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灌用沉沙池 准静水沉降 一维流超饱和输沙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工程沉沙池泥沙沉降计算方法分析与验证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仁龙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30-132,共3页
介绍了水利工程沉沙池泥沙沉降计算方法,并结合实例对各种方法进行了分析验证。结果表明:采用准静水沉降法计算的泥沙分组沉降率与实测分组沉降率存在明显的偏差;泥沙颗粒平均粒径范围为0.175~0.570 mm、含沙量为0.25~1.00 kg/m3时计... 介绍了水利工程沉沙池泥沙沉降计算方法,并结合实例对各种方法进行了分析验证。结果表明:采用准静水沉降法计算的泥沙分组沉降率与实测分组沉降率存在明显的偏差;泥沙颗粒平均粒径范围为0.175~0.570 mm、含沙量为0.25~1.00 kg/m3时计算泥沙沉降采用沉降概率法较为合适;二度流超饱和输沙法假设流速和扩散系数沿垂线方向为常数,但沉沙池中泥沙沿垂直分布为紊流且为不均匀流,因此该法存在缺陷;一度流超饱和输沙法考虑挟沙水流超饱和和水流向上紊流的特点,将悬移质泥沙粒径按大于或小于0.25 mm分别进行计算,其沉降率计算值与实际观测值非常接近,便于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沉降计算 准静水沉降 沉降概率法 超饱和输沙法 沉沙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水利水电工程沉沙池泥沙沉降计算方法 被引量:6
4
作者 杨晋营 王秀兰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60-64,共5页
本文对水利水电工程沉沙池设计中最常用的泥沙沉降计算方法,准静水沉降法和一度流超饱和输沙法,从公式结构上进行了一定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准静水沉降法之计算公式是一度流超饱和输沙法(不考虑水流挟沙能力)的一... 本文对水利水电工程沉沙池设计中最常用的泥沙沉降计算方法,准静水沉降法和一度流超饱和输沙法,从公式结构上进行了一定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准静水沉降法之计算公式是一度流超饱和输沙法(不考虑水流挟沙能力)的一种近拟表达式,可用来估算沉沙池内含沙量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静水沉降 一度流超饱和输沙 水利水电工程 泥沙沉降 沉沙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超饱和输沙法恢复饱和系数α的计算模型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史传文 罗全胜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9-63,共5页
研究证明 ,准静水沉降公式为一维超饱和输沙法公式简化形式 ,α和k具有相同的影响因素 ,两者物理意义相同 ,且两者存在着α =1 k的关系确定k、α值的方法及资料可以相互借鉴。α的主要影响因素与水流挟沙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相同或相似。... 研究证明 ,准静水沉降公式为一维超饱和输沙法公式简化形式 ,α和k具有相同的影响因素 ,两者物理意义相同 ,且两者存在着α =1 k的关系确定k、α值的方法及资料可以相互借鉴。α的主要影响因素与水流挟沙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相同或相似。沉沙池与黄河下游河道一样也存在着“多来多排”现象。根据实测资料分析得到影响α值的主要因素 ,建立的α计算模型分组沉降率平均误差均在 6 %之内 ,沉降率的相对误差在 2 0 %内的概率为 95 % ,精度可满足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维超饱和输沙法 恢复饱和系数 计算模型 泥沙运动 准静水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