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小跨径梁桥基于准隔震理念的损伤状态耦合规律研究
- 1
-
-
作者
徐略勤
范磊
岳克锋
甘超
刘杰
-
机构
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重庆交通大学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4-85,共12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978113,52378482)
重庆英才计划项目(cstc2022ycjh-bgzxm0133)
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CYS23473)。
-
文摘
为了在中小跨径梁桥的横向抗震体系中引入准隔震理念,首先结合典型震害统计特征,阐明了准隔震理念的基本内涵,明确了关键构件(即支座、挡块、桥墩)在桥梁抗震体系中的功能定位。然后以墩高、挡块强度为参数,构建了支座-挡块-桥墩体系的非线性分析模型。最后采用基于Copula函数的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研究了支座、挡块和桥墩在地震作用下损伤状态的耦合规律,并根据系统层面的确定性易损性曲线,探讨了满足准隔震理念的挡块合理设计强度。研究表明:支座和挡块和桥墩在地震作用下存在显著的耦合作用关系,挡块强度对支座、桥墩的损伤状态有重要影响;当挡块强度由0增至30%的恒载反力时,支座损伤概率不断降低,其完全破坏概率的最大降幅为27.2%,而桥墩损伤概率则不断上升,其完全破坏概率的最大增幅达61.6%,挡块、支座和桥墩的损伤次序会逐渐转变为桥墩、挡块和支座;当挡块强度取值为15%~20%的主梁恒载反力时,支座的滑动隔震和桥墩的塑性耗能都被充分调动,此时支座-挡块-桥墩系统在地震中出现严重损伤的概率最低,相比无挡块工况降低了16.3%。
-
关键词
中小跨径梁桥
准隔震理念
损伤状态
挡块强度
地震易损性
COPULA函数
-
Keywords
small-to-medium-span girder bridges
quasi-isolation concept
damage states
retainer strength
seismic fragility
Copula function
-
分类号
U442.55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