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美国与沙特准联盟外交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被引量:
8
1
作者
孙德刚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2008年第5期34-41,共8页
二战结束以来,美国与沙特特殊关系的构建主要依靠准联盟外交,这类外交具有合作载体的非正式性、解决任务的选择性、合作手段的灵活性和战略指向的模糊性等特点。美沙准联盟外交的形成具有国际层面、国家层面和单元内部层面三重原因,双...
二战结束以来,美国与沙特特殊关系的构建主要依靠准联盟外交,这类外交具有合作载体的非正式性、解决任务的选择性、合作手段的灵活性和战略指向的模糊性等特点。美沙准联盟外交的形成具有国际层面、国家层面和单元内部层面三重原因,双方的安全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意识强化了准联盟外交。"9·11"事件后,美国在海湾地区由依靠沙特转向依靠海合会其他成员,其准联盟外交战略呈现多元化趋势;沙特则积极利用欧盟、俄罗斯、中国和印度等来平衡美国的影响力。美沙各自外交战略的调整使美沙准联盟暗藏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中东政策
美沙关系
准联盟外交
国际安全
海湾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国际体系转型与新时期大国在中东的准联盟外交
被引量:
4
2
作者
孙德刚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2009年第6期18-25,共8页
二战爆发前,英、法、美、日等列强形成了多极格局,其中英法在中东开展了殖民外交,其本质是掠夺;二战后,美苏超级大国形成了两极格局,开展了联盟外交,其本质是控制;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一超多强格局"向"后一超多强格局&q...
二战爆发前,英、法、美、日等列强形成了多极格局,其中英法在中东开展了殖民外交,其本质是掠夺;二战后,美苏超级大国形成了两极格局,开展了联盟外交,其本质是控制;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一超多强格局"向"后一超多强格局"演变,以美、俄、欧和日本为代表的大国和大国集团在中东谋求扩大军事影响,开展准联盟外交,其本质是维护军事安全。以中国为代表的转型国家也在中东开展准联盟外交,但主张在平等协商和共同繁荣的基础上应对共同发展问题,其本质是维护民生,中阿合作论坛、中国同埃及、沙特和苏丹等核心大国的双边合作机制以及中东热点问题解决机制是中国开展中东准联盟外交的三个主要平台。新时期大国在中东的准联盟外交是国际体系转型的必然结果,中东安全体系多元化、经济相互依赖和大国身份转变使大国在中东的准联盟外交各具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体系转型
大国关系
准联盟外交
军事基地
中国中东
外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特色的国际合作观——毛泽东时期中国准联盟外交战略探析
3
作者
孙德刚
《国际展望》
2009年第1期28-41,6,共15页
本文基于中国外交部解密档案和其他资料,考察了毛泽东时期中国特色的国际安全合作模式——准联盟外交。受统一战线思想、中国国家利益、安全威胁认知及美苏对抗态势的共同影响,中国的准联盟外交战略旨在获取外部战略资源,可大致分为与...
本文基于中国外交部解密档案和其他资料,考察了毛泽东时期中国特色的国际安全合作模式——准联盟外交。受统一战线思想、中国国家利益、安全威胁认知及美苏对抗态势的共同影响,中国的准联盟外交战略旨在获取外部战略资源,可大致分为与亚欧中小社会主义国家的准联盟外交、与民族独立国家的准联盟外交和与西方国家的准联盟外交三个阶段。经济和军事援助是中国开展准联盟外交的主要手段,首脑外交是辅助手段。中国的准联盟外交战略巩固了新中国政权,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但由于其忽视合作机制的作用,当中国和准盟友国内、国际形势发生变化时,准联盟外交往往随领导人意志的变化而出现波动并最终走向消亡。另外,中国领导人对国家安全威胁与利益的判断常常受意识形态的影响,且过于强调经济援助而不是互利合作,导致建立在经济援助之上的准联盟外交所获取的战略收益常被支付的高额援助所抵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外交
准联盟外交
国际安全
安全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美国与沙特准联盟外交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被引量:
8
1
作者
孙德刚
机构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
出处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2008年第5期34-41,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准联盟外交与中国安全战略研究"(07CGJ003)的阶段性成果
上海市重点学科B702资助
文摘
二战结束以来,美国与沙特特殊关系的构建主要依靠准联盟外交,这类外交具有合作载体的非正式性、解决任务的选择性、合作手段的灵活性和战略指向的模糊性等特点。美沙准联盟外交的形成具有国际层面、国家层面和单元内部层面三重原因,双方的安全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意识强化了准联盟外交。"9·11"事件后,美国在海湾地区由依靠沙特转向依靠海合会其他成员,其准联盟外交战略呈现多元化趋势;沙特则积极利用欧盟、俄罗斯、中国和印度等来平衡美国的影响力。美沙各自外交战略的调整使美沙准联盟暗藏危机。
关键词
美国中东政策
美沙关系
准联盟外交
国际安全
海湾地区
Keywords
U.S. Middle East Policy
U.S.-Saudi Relations
Quasi-alliance Diplomacy
InternationalSecurity
The Gulf Region
分类号
D737.109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际体系转型与新时期大国在中东的准联盟外交
被引量:
4
2
作者
孙德刚
机构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
出处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2009年第6期18-25,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准联盟外交与中国安全战略研究(07CGJ003)"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东伊斯兰地区与国际体系转型研究"(08JZD0039)的前期研究成果
文摘
二战爆发前,英、法、美、日等列强形成了多极格局,其中英法在中东开展了殖民外交,其本质是掠夺;二战后,美苏超级大国形成了两极格局,开展了联盟外交,其本质是控制;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一超多强格局"向"后一超多强格局"演变,以美、俄、欧和日本为代表的大国和大国集团在中东谋求扩大军事影响,开展准联盟外交,其本质是维护军事安全。以中国为代表的转型国家也在中东开展准联盟外交,但主张在平等协商和共同繁荣的基础上应对共同发展问题,其本质是维护民生,中阿合作论坛、中国同埃及、沙特和苏丹等核心大国的双边合作机制以及中东热点问题解决机制是中国开展中东准联盟外交的三个主要平台。新时期大国在中东的准联盟外交是国际体系转型的必然结果,中东安全体系多元化、经济相互依赖和大国身份转变使大国在中东的准联盟外交各具特色。
关键词
国际体系转型
大国关系
准联盟外交
军事基地
中国中东
外交
Keywords
International System Transformation
Big Power Relations
Quasi-alliance Diplomacy
Military Bases
China's Middle East Diplomacy
分类号
D371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特色的国际合作观——毛泽东时期中国准联盟外交战略探析
3
作者
孙德刚
机构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
出处
《国际展望》
2009年第1期28-41,6,共15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准联盟外交与中国安全战略研究(批准号07CGJ003)"的阶段性成果
教育部"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助
文摘
本文基于中国外交部解密档案和其他资料,考察了毛泽东时期中国特色的国际安全合作模式——准联盟外交。受统一战线思想、中国国家利益、安全威胁认知及美苏对抗态势的共同影响,中国的准联盟外交战略旨在获取外部战略资源,可大致分为与亚欧中小社会主义国家的准联盟外交、与民族独立国家的准联盟外交和与西方国家的准联盟外交三个阶段。经济和军事援助是中国开展准联盟外交的主要手段,首脑外交是辅助手段。中国的准联盟外交战略巩固了新中国政权,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但由于其忽视合作机制的作用,当中国和准盟友国内、国际形势发生变化时,准联盟外交往往随领导人意志的变化而出现波动并最终走向消亡。另外,中国领导人对国家安全威胁与利益的判断常常受意识形态的影响,且过于强调经济援助而不是互利合作,导致建立在经济援助之上的准联盟外交所获取的战略收益常被支付的高额援助所抵消。
关键词
中国
外交
准联盟外交
国际安全
安全战略
分类号
D829 [政治法律—外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美国与沙特准联盟外交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孙德刚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2008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国际体系转型与新时期大国在中东的准联盟外交
孙德刚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200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国特色的国际合作观——毛泽东时期中国准联盟外交战略探析
孙德刚
《国际展望》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