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3P)+HCl(v, j) →OH(v′, j′)+Cl 反应的准经典轨迹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董书宝 凤尔银 +1 位作者 黄武英 崔执凤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11-315,共5页
基于MP2/6-31G(d,p)水平导出O(3P)+HCl体系的分析势能函数,用准经典的MonteCarlo轨迹方法对O(3P)+HCl(v,j)→OH(v′,j′)+Cl的分子反应动力学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HCl(v=0,j=0,1,2)的碰撞能量以49 37kJ/mol为分界点,在49 37kJ/mo... 基于MP2/6-31G(d,p)水平导出O(3P)+HCl体系的分析势能函数,用准经典的MonteCarlo轨迹方法对O(3P)+HCl(v,j)→OH(v′,j′)+Cl的分子反应动力学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HCl(v=0,j=0,1,2)的碰撞能量以49 37kJ/mol为分界点,在49 37kJ/mol以前,反应在j=0,1,2间的截面分布差别不大;而在此碰撞能量之后三者明显不同。j=0这条曲线在碰撞能量大于44 35kJ/mol后的截面突然增加,几乎呈线性加大;当转动量子数j′在11之前截面分布出现了振荡行为。对HCl分别计算了v=2,j=1,6,9时在各转动量子数上的布居情况,并与Zhang等的实验观察值相比较,发现与之定性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经典轨迹 反应截面 相对分布 振荡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2+Cl_2反应的准经典轨迹研究
2
作者 周鲁 何福城 +1 位作者 邓风 滕礼坚 《成都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0年第6期11-17,共7页
本文采用LEPS势能函数,应用准经典轨迹方法,计算了在Er=1.22eV,4.86eV;V_H=0,2.4;J_H=0,10,20,30;V_(cl)=0,J_(cl)=0等反应条件下的H_2+Cl_2反应对于八种不同产物通道的反应几率。计算结果表明,该反应机理包括双分子反应和原子反应两种... 本文采用LEPS势能函数,应用准经典轨迹方法,计算了在Er=1.22eV,4.86eV;V_H=0,2.4;J_H=0,10,20,30;V_(cl)=0,J_(cl)=0等反应条件下的H_2+Cl_2反应对于八种不同产物通道的反应几率。计算结果表明,该反应机理包括双分子反应和原子反应两种历程,但原子反应机理广泛存在于各种动力学条件之下,计算结果与宏观动力学机理讨论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反应 动力学 准经典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HF反应的准经典轨迹研究
3
作者 何福城 周鲁 《皮革科学与工程》 EI CAS 1990年第1期17-21,42,共6页
本文采用 J.N.Murrell 等提出的多体展开半经验位能函数,应用准经典轨迹方法,计算了在碰撞速度 g=1.75,2.50,3.25,4.00,4.75,5.50,6.25,7.00,7.75,8.50(×10-3α.u);转动态 J=0,2,4.6;振动态 v=0,1条件下,Li+HF 反应的反应几率和反... 本文采用 J.N.Murrell 等提出的多体展开半经验位能函数,应用准经典轨迹方法,计算了在碰撞速度 g=1.75,2.50,3.25,4.00,4.75,5.50,6.25,7.00,7.75,8.50(×10-3α.u);转动态 J=0,2,4.6;振动态 v=0,1条件下,Li+HF 反应的反应几率和反应截面.结果表明,在相当广泛的反应条件范围内,反应是多道开放的,LiF 分子生成反应占有竞争优势。碰撞速度的变化对反应几率和截面的影响最为明显.在计算结果的基础上,对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 准经典轨迹 Li_HF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原分子—固体表面碰撞动态学的准经典轨迹法
4
作者 陈树滋 金成昌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1990年第2期72-79,共8页
本文用经典轨迹法结合MonTe-Carlo法及某些因素的量子化处理,提供考虑分子各种因素的双原子分子—固体表面碰撞动态学的综合研究方法。应用在H_2-Ni(100)面及H_2-W(100)面两体系时,得到与实验相符的结果。
关键词 准经典轨迹 碰撞动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新Hession矩阵所构造的简谐势能函数及其应用
5
作者 李慎敏 王明良 杨忠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16-119,共4页
经过简单的矩阵变换,得到了新Hession矩阵.由它构造的多原子分子简谐振势函数可以准确地拟会实验频率.在此基础上,采用准经典轨迹法,模拟了SiH4H2O等体系分子内能量转移的动力学过程,得到的结果与实验及理论一致.
关键词 Hession矩阵 势能函数 准经典轨迹 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_2/Fe(100)相互作用的动力学研究
6
作者 田裴芳 沈学英 《真空科学与技术》 CSCD 1994年第5期320-329,共10页
用准经典轨迹法对N2-Fe(100)系统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氮分子在Fe(100)面上的直接散射和离解性吸附等过程中的能量传递和重新分配,阐明了表面催化的机理。作为准经典轨迹法更为深入的应用,研究了主要LEPS势参数和势特性对初始离解... 用准经典轨迹法对N2-Fe(100)系统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氮分子在Fe(100)面上的直接散射和离解性吸附等过程中的能量传递和重新分配,阐明了表面催化的机理。作为准经典轨迹法更为深入的应用,研究了主要LEPS势参数和势特性对初始离解吸附几率(S0)的影响,得出了S0随势特性变化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经典轨迹 N2-Fe(100)系统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D)+N_2O反应动力学的理论研究
7
作者 俞华根 程极源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1994年第3期8-13,共6页
本文使用基态N_2O_2的多体项展式势能函数,并采用准经典轨迹方法研究了(1)O('D)+N_2O→2NO;(2)两个反应。求得了相对平动能为0.1~1.3ev时的反应截面及产物的角度分布,振动分布及总资用能的分配。... 本文使用基态N_2O_2的多体项展式势能函数,并采用准经典轨迹方法研究了(1)O('D)+N_2O→2NO;(2)两个反应。求得了相对平动能为0.1~1.3ev时的反应截面及产物的角度分布,振动分布及总资用能的分配。计算结果表明,反应(1)和(2)都是无阈能的前向散射的碰撞反应。进一步求得300K时宏观速度常数分别为1.22×10-(10)和0.68×10 ̄(-10)cm ̄3.molecule-1.Sec-1,与实测值0.72×10 ̄(10)和0.44×10 ̄(-10)cm ̄3.molecule-1.Sec-1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动力学 氮氧化物 准经典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