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技术赋能的出海之路:虚拟偶像的准社会交往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名宜 董佳宜 喻国明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25,共8页
随着我国虚拟数字人产业的飞速发展及其影响力地不断提升,虚拟偶像逐渐打开海外市场并赢得海外受众的关注。本研究从技术可供性理论出发,以虚拟偶像鹿鸣的YouTube账号为例,用内容分析法探析虚拟偶像与海外受众建立准社会关系的技术路径... 随着我国虚拟数字人产业的飞速发展及其影响力地不断提升,虚拟偶像逐渐打开海外市场并赢得海外受众的关注。本研究从技术可供性理论出发,以虚拟偶像鹿鸣的YouTube账号为例,用内容分析法探析虚拟偶像与海外受众建立准社会关系的技术路径,探讨中国虚拟偶像与海外受众文化互通的可能性。研究结果显示,技术以媒介形式为虚拟偶像与海外受众建立准社会关系提供重要支撑,技术主导下的作品叙事逻辑及其效果性能使虚拟偶像更具审美价值,受众基于技术呈现所形成的集体想象能够推动传播壁垒的消解。此外,传受双方有关技术改进的良性互动加深情感连接,提供实现文化互通的可能。本研究以期为虚拟偶像的国际传播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可供性 准社会交往 虚拟偶像 国际传播赋能 传播壁垒消解 文化互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容、情感与价值依赖:网红的传播艺术研究--基于准社会交往周期的思考 被引量:17
2
作者 张允 郭晓譞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8-102,共5页
网红形象大多是为满足受众需求而建构,与粉丝进行准社会交往成为了形象建构的主要目的,根据准社会交往关系不断推进的过程来看,网红形象建构存在着自己层层递进的传播艺术,从以内容吸引粉丝逐渐转为情感依赖,最终外化至价值层面的阶段... 网红形象大多是为满足受众需求而建构,与粉丝进行准社会交往成为了形象建构的主要目的,根据准社会交往关系不断推进的过程来看,网红形象建构存在着自己层层递进的传播艺术,从以内容吸引粉丝逐渐转为情感依赖,最终外化至价值层面的阶段。同时网红的生命周期与准社会交往关系的程度息息相关,提升传播艺术的手段在准社会交往的视角下也有了新的思考。根据对各个层面理论规律的研究,并分析其网红传播的漏洞所在,在这一过程中找出提升传播艺术的方法,使得准社会交往周期不断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艺术 准社会交往 网红形象 生命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博的准社会交往:理论基础及研究模型 被引量:11
3
作者 毛良斌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46-152,共7页
对准社会交往的概念、效果及产生原因进行文献回顾,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微博的准社会交往构念,并对基于微博的准社会交往构念的理论内涵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基于微博的准社会交往的特征及其未来研究的三个核心问题。
关键词 准社会交往 微博 传播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社会交往中青少年明星崇拜的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章洁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7-29,共3页
伴随着电子媒体影响的日益加大,青少年与明星之间呈现出一种类似人际交往的准社会交往状态,这种准社会交往若越过一定的"度",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性特征。本研究对青少年与明星的准社会交往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尝试对病理性... 伴随着电子媒体影响的日益加大,青少年与明星之间呈现出一种类似人际交往的准社会交往状态,这种准社会交往若越过一定的"度",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性特征。本研究对青少年与明星的准社会交往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尝试对病理性准社会交往提出干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星崇拜 病理性准社会交往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版行业直播营销的模式创新与方向探索——基于“准社会交往”理论视角 被引量:13
5
作者 宋成 冯小宁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3-89,共7页
以 5G 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将进一步推动人类进入“图像化”生存的“景观社会”。本文从准社会交往的理论视角,探究直播时代知识呈现的新形态及出版社如何通过直播来实现知识创新扩散的新业态。基于理论与实践分析,本文重在以小... 以 5G 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将进一步推动人类进入“图像化”生存的“景观社会”。本文从准社会交往的理论视角,探究直播时代知识呈现的新形态及出版社如何通过直播来实现知识创新扩散的新业态。基于理论与实践分析,本文重在以小窥大,透视出版行业直播营销发展方向,提出值得探索的路径,包括:构筑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下的多元化产品形态;创造技术与人才相融合的新内容生产力和传播力;建设推动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型出版智库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社会交往 知识权威 创新扩散 出版智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社会交往:社交媒体时代舆论引导心理路径 被引量:14
6
作者 黄丽娜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3-56,共4页
作为一种情感纽带,准社会交往从受众心理层面,对传受双方之间的友好关系及传播效果具有积极意义。社交媒体全新的双向互动与社群交往模式使准社会交往更加切实。文章从准社会交往的理论视角入手,指出受众认同是舆论态度形成的心理根源,... 作为一种情感纽带,准社会交往从受众心理层面,对传受双方之间的友好关系及传播效果具有积极意义。社交媒体全新的双向互动与社群交往模式使准社会交往更加切实。文章从准社会交往的理论视角入手,指出受众认同是舆论态度形成的心理根源,基于此分析了准社会交往对受众情感认同、价值认同的作用机制。最后,从社会吸引、任务吸引、活跃度、信息质量等因素入手,思考了在社交媒体舆论引导中,促进与强化准社会交往以提升引导水平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舆论引导 准社会交往 受众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偏执追星看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浙江青少年偶像崇拜的调查 被引量:20
7
作者 章洁 方建移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9-32,共4页
本文以大量调查数据为基础,对青少年明星崇拜作了深入分析。研究表明,媒介制造的明星成为青少年偶像崇拜的首选,追星已成普遍现象,偏执追星是一种病理性准社会交往。加强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是对病理性准社会交往进行干预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准社会交往 青少年 偶像崇拜 大众传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时代的城市阅读图像 被引量:4
8
作者 崔波 焦俊波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9-12,共4页
随着新技术的推进,城市正在成为全球信息和知识网络的最重要的节点和考察阅读与人之关系的重要场域。一方面是普遍化的技术系统展现出的巨大活力,给人们阅读带来便捷和新的体验;另一方面,"技术主导一切"所导致的既有城市阅读... 随着新技术的推进,城市正在成为全球信息和知识网络的最重要的节点和考察阅读与人之关系的重要场域。一方面是普遍化的技术系统展现出的巨大活力,给人们阅读带来便捷和新的体验;另一方面,"技术主导一切"所导致的既有城市阅读图像产生瓦解:个体化的阅读图景正在被部落化的阅读图景所取代;在重新组织的阅读部落中,阅读主体的眼睛让位为身体,追求快感的具身阅读体验成为阅读者的主要诉求;互联网技术造就的便捷沟通条件,使得阅读文本生产者与消费者得以能在虚拟空间相遇,通过频繁的准社会交往,实现文本再生产被赋予新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图像 部落化 具身阅读 准社会交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的存在能否促进视频学习? 被引量:7
9
作者 匡子翌 张洋 +2 位作者 王福兴 杨晓梦 胡祥恩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184-2194,共11页
随着网络教学和视频学习的普及,近期大量研究关注视频学习过程中教师角色的作用。真人教师对学习的作用存在不同的理论解释:准社会交往理论、社会存在理论和社会代理理论支持真人教师能够促进学习;而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认知负荷理论... 随着网络教学和视频学习的普及,近期大量研究关注视频学习过程中教师角色的作用。真人教师对学习的作用存在不同的理论解释:准社会交往理论、社会存在理论和社会代理理论支持真人教师能够促进学习;而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认知负荷理论等则认为教师的存在会阻碍视频学习。汇总以往实证研究发现:第一,教师对视频学习效果有比较弱的促进效应,这主要体现在保持测验(d=0.23)和迁移测验(d=0.1)中;第二,教师对视频学习主观体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学习感知(d=0.49),学习兴趣(d=0.5)和学习满意度(d=2.21)上,显示中等及大的效应;第三,教师的存在会降低学习者对视频学习材料的注视时间(d=−2.02)。未来研究仍需要从真人教师呈现方式、学习者特征、学习材料特征以及测量方式等方面加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视频学习 准社会交往 社会代理 多媒体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播带货模式下网红代言属性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冬芹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85-88,共4页
在直播带货模式下,网红代言属性是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关键因素。本文基于淘宝平台数据与调研问卷,采用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PLS-SEM,探究直播带货模式下,网红代言属性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网红代言属性对消费者购... 在直播带货模式下,网红代言属性是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关键因素。本文基于淘宝平台数据与调研问卷,采用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PLS-SEM,探究直播带货模式下,网红代言属性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网红代言属性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具有差异化的影响,具体表现为专业知识显著促进消费者购买意愿,而吸引力与可信度并不会显著促进消费者购买意愿;准社会交往在网红代言属性与消费者购买意愿之间具有显著中介效应,即吸引力、可信度以及专业知识均能通过准社会交往促进消费者购买意愿;品牌一致性在网红代言属性与消费者购买意愿之间具有差异化的中介效应,即专业知识则通过品牌一致性显著促进消费者购买意愿,而吸引力与可信度并不能通过品牌一致性显著促进消费者购买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播带货模式 网红代言属性 购买意愿 准社会交往 品牌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时尚博主特性对服装可持续消费行为的影响机制:网红经济时代“近朱者赤”的“认同-责任”模型 被引量:19
11
作者 王建明 武落冰 何正霞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0-104,共15页
从消费者视角切入,结合准社会交往理论及认同同化理论,基于扎根理论的分析技术,探索慢时尚博主的独特特性,以及消费者因接近慢时尚博主而践行服装可持续消费行为的内在机制,深度呈现了消费者从"近朱"到"变赤"的转... 从消费者视角切入,结合准社会交往理论及认同同化理论,基于扎根理论的分析技术,探索慢时尚博主的独特特性,以及消费者因接近慢时尚博主而践行服装可持续消费行为的内在机制,深度呈现了消费者从"近朱"到"变赤"的转化过程和生成机制。结果发现,消费者对慢时尚博主的可持续性和真实性特性产生认知和情感上的认同,即消费者认同感,进而与慢时尚博主逐渐建立准社会交往关系,消费者对个体、社会和环境的责任意识不断被同化,并在日常的服装可持续消费行为中得以显现。基于此本文建构了慢时尚博主特性对服装可持续消费行为影响机制,也是网红经济时代粉丝"近朱者赤"的"认同-责任"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时尚博主 准社会交往理论 认同同化理论 可持续消费行为 “认同-责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集·分层·耦合:网络直播社群的建构——以冯提莫粉丝群为个案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琼 黄世威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2022年第6期63-73,共11页
网络直播社群已成为新的媒介情境下粉丝文化与消费领域的重要力量,作为“社会过程的产物”,经由主播和粉丝在新的媒介情境下持续交往的实践与互动建构而成。考察其社群建构过程及结果,可为理解社群行为逻辑、建设有序的用户参与社区提... 网络直播社群已成为新的媒介情境下粉丝文化与消费领域的重要力量,作为“社会过程的产物”,经由主播和粉丝在新的媒介情境下持续交往的实践与互动建构而成。考察其社群建构过程及结果,可为理解社群行为逻辑、建设有序的用户参与社区提供理论阐释和实践指导。以交往互动这一宏观范畴作为重要参照系,对冯提莫直播粉丝社群进行网络民族志观察及深度访谈发现:微观个体层面,随着“粉丝-主播”“粉丝-粉丝”之间准社会交往的加深,直播社群建构历经内容接触满足粉丝多样化需求、社群互动激发粉丝情感认同、外显行为促成粉丝身份转变三阶段,粉丝由原子般的个体聚集为社群;中观组织层面,等级差异、角色分工、成员异化等内部分层现象形塑了直播社群的基本组织形态和规范体系,社群从无序到有序并处于流动开放状态;宏观系统层面,与政治经济力量、其他社群、媒体和大众间的交互耦合建构了直播社群的权力生态关系,并将影响社群的进一步发展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直播社群 准社会交往 组织形态 权力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