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准社会互动视角下淘宝直播购买意图的影响因素研究
- 1
-
-
作者
杨蕾
-
机构
青岛理工大学
-
出处
《现代营销(下)》
2024年第3期64-66,共3页
-
文摘
直播电商作为一个新兴的购物渠道,已经成为连接实体企业和消费者的桥梁。本文以淘宝直播为例,基于准社会互动等相关理论建立模型,通过SPSS对554名消费者填写的问卷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APP吸引力和社会存在感对准社会互动具有正向影响;淘宝直播通过准社交互动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流突破了单向的交流模式,提高了消费者的在线购买意图。本文旨在为“互联网+”背景下直播对消费者购买意图的影响研究提供新思路。
-
关键词
准社会互动
APP吸引力
社会存在感
消费者购买意图
-
分类号
F724.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电商直播下的准社会互动与冲动购买实证研究
- 2
-
-
作者
刘志超
许梦雪
-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
出处
《现代营销(下)》
2021年第11期62-64,共3页
-
文摘
电商直播的普及是近年来值得关注的现象,本研究将S-O-R理论与PSI理论相结合,建立了研究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电商直播的环境下,准社会互动会正向影响冲动购买欲望,同时也可以通过影响积极情绪,进而促发冲动购买欲望,即积极情绪对准社会互动与冲动购买欲望的关系起中介效应。此外,本研究中还调查了直播节目,观看时长对准社会互动与冲动购买欲望的关系起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该中介效应不显著。
-
关键词
冲动购买
准社会互动
S-O-R模型
积极情绪
-
分类号
F713.55
[经济管理—市场营销]
-
-
题名虚拟数字人对用户在线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 3
-
-
作者
赵一鸣
郑乔治
沈校亮
-
机构
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武汉大学大数据研究院
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出处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96,共1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探寻式搜索过程中的路径识别与评价研究”(项目编号:7187413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搜索即学习’视角下的用户学习状态感知与智能响应研究”(项目编号:7227414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信息资源管理”(项目编号:71921002)。
-
文摘
[目的/意义]在教学环境中使用虚拟数字人进行授课可以促使用户更高效地在线学习。本研究旨在探究在线学习中虚拟数字人特征对用户在线学习效果的影响,为在线教学视频设计和教学策略优化提供参考。[方法/过程]结合准社会互动理论,使用VTube Studio软件设计虚拟数字人教学的视频材料,招募用户观看教学视频并测量用户的主观感受,对在线学习中虚拟教师授课的情境进行探究。[结果/结论]虚拟数字人的吸引力、拟人化特征通过用户对虚拟数字人的态度和学习满意度的链式中介作用积极影响在线学习效果,拟人化到学习效果的中介路径之间存在遮掩效应;准社会互动对学习满意度有积极影响,而对学习效果存在负面作用。
-
关键词
虚拟数字人
虚拟人
虚拟教师
学习效果
准社会互动
-
Keywords
virtual digital human
virtual human
virtual teacher
learning performance
parasocial interaction
-
分类号
G252.0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
-
题名教育虚拟数字人视线交互特征对用户使用意愿的影响
- 4
-
-
作者
张婷
赖建都
管幸生
-
机构
福建理工大学人文学院
澳门城市大学创新设计学院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两岸职业教育融合发展中心
-
出处
《现代教育技术》
2025年第5期101-110,共10页
-
基金
2024年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人工智能教学代理视觉交互拟真度对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FJ2024B180)资助。
-
文摘
教育虚拟数字人是数智时代的一种新型教学媒介,可为学习者提供全新的人智交互学习体验。视线作为用户与教育虚拟数字人互动时的非语言沟通线索,其交互特征会对用户使用意愿产生影响。基于此,文章首先采用半结构化一对一访谈方法,通过三级编码,提取了教育虚拟数字人的视线交互特征,包括视线一致性、视线自然度和视线反馈。之后,文章依托技术接受模型和准社会互动理论,构建了教育虚拟数字人视线交互特征影响用户使用意愿的假设模型。最后,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和相关检验,验证了假设模型的有效性。文章发现,用户技术接受因素(包含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和用户体验因素(即准社会互动)均正向影响使用意愿,其中准社会互动的影响最大;感知易用性是影响使用意愿的核心中介变量;教育虚拟数字人视线交互特征中的视线反馈是使用愿意的关键影响因素,而视线自然度是重要影响因素。文章的研究可为优化教育虚拟数字人相关教学产品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并有助于推动虚拟数字人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
关键词
教育虚拟数字人
视线交互
用户使用意愿
技术接受模型
准社会互动
-
Keywords
educational virtual avatars
gaze interaction
willingness to us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parasocial interaction
-
分类号
G40-057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