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炭素凝集反应进行家蚕原种补正检微的研究 Ⅰ、补正检查准确性验证
1
作者 陈祖佩 祝仁英 +5 位作者 冯丽春 张明阶 郑昌明 尹泽佑 刘晓平 顾渐通 《四川蚕业》 1993年第2期22-25,共4页
应用N·b炭素凝集反应进行家蚕原种补正检微捡出微孢效果显著。经西农大蚕桑系蚕病组实验室内和五个示范种场捡出原种的验证:微孢检出率均在82.98%—100%的范围内;检出原种微孢浓度最小是1~5×10~3个/ml,最大是10~4—10~5个/... 应用N·b炭素凝集反应进行家蚕原种补正检微捡出微孢效果显著。经西农大蚕桑系蚕病组实验室内和五个示范种场捡出原种的验证:微孢检出率均在82.98%—100%的范围内;检出原种微孢浓度最小是1~5×10~3个/ml,最大是10~4—10~5个/ml,是一种适合捡含微量少的检微好方法。不仅如此,N·b炭凝反应检微的适用范围广,只要微孢的表面抗原与N·b抗血清相同,既能捡母蛾,又能捡原种中感补正蚁蚕及苗、尾蚁、转青死卵的微孢,还可进行1~3龄迟蚕,病弱蚕的预知捡微,但以捡原种中感补正蚁蚕及苗、尾蚁,转青死卵和1~3龄迟蚕,病弱蚕的捡微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原种补正捡微 应用炭素凝集反应 准确性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岩动力系统失稳机理 被引量:13
2
作者 荣海 张宏伟 +2 位作者 梁冰 韩军 王雅迪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663-1671,共9页
为了计算不同冲击危险程度煤岩体的具体影响尺度,实现煤矿冲击地压的针对性预防和治理,提出了"煤岩动力系统"的概念,构建了"煤岩动力系统与冲击地压显现关系"模型。基于爆破理论和Mises屈服强度准则,提出了"... 为了计算不同冲击危险程度煤岩体的具体影响尺度,实现煤矿冲击地压的针对性预防和治理,提出了"煤岩动力系统"的概念,构建了"煤岩动力系统与冲击地压显现关系"模型。基于爆破理论和Mises屈服强度准则,提出了"煤岩动力系统"各区域尺度计算方法并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煤矿已发生冲击地压和"高能量"微震事件的震源位置和能量值,确定煤岩动力系统"动力核区"、"破坏区"、"损伤区"和"影响区"等各区域尺度的具体影响范围,判断不同尺度范围内煤岩体的冲击危险程度。将煤岩动力系统各区域尺度计算方法在老虎台煤矿进行了准确性验证,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实用性,可以广泛应用在矿井冲击地压的预测与危险性评价工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煤岩动力系统 微震能量 区域尺度 危险性评价 准确性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煤岩动力系统能量的冲击地压矿井临界深度判别 被引量:11
3
作者 荣海 于世棋 +4 位作者 张宏伟 梁冰 韩军 兰天伟 杨振华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63-1270,共8页
为了定量计算典型冲击地压矿井的临界深度,实现煤矿冲击地压的有效防控。应用地质动力环境评价方法,将冲击地压矿井划分为“典型冲击地压矿井”和“非典型冲击地压矿井”2种类型。通过构建的煤岩动力系统模型,研究了煤岩动力系统的能量... 为了定量计算典型冲击地压矿井的临界深度,实现煤矿冲击地压的有效防控。应用地质动力环境评价方法,将冲击地压矿井划分为“典型冲击地压矿井”和“非典型冲击地压矿井”2种类型。通过构建的煤岩动力系统模型,研究了煤岩动力系统的能量特征及其与冲击地压显现的关系。分析了自重应力场和构造应力场下煤岩动力系统的能量特征,并分别确定了不同应力场条件下的煤岩动力系统能量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典型冲击地压矿井的临界深度计算方法,并在3个典型冲击地压矿井进行了准确性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自然地质条件下,煤岩动力系统的总能量与构造应力场下煤岩动力系统的能量相等,自重应力场下煤岩动力系统的能量为基础能量,煤岩动力系统释放的能量为构造应力场下能量与基础能量的差值。对于典型冲击地压矿井,煤岩动力系统的总能量主要源于构造应力场,在构造应力场条件下煤岩动力系统积聚的能量已经能够支撑冲击地压发生,在开采活动诱发下就会发生冲击地压;对于非典型冲击地压矿井,在构造应力场条件下煤岩动力系统积聚的能量不足以支撑冲击地压发生,需要其他工程条件补充能量,在开采活动诱发下才有可能发生冲击地压。根据验证结果,典型冲击地压矿井的临界深度计算方法,以及煤岩动力系统能量计算方法准确性较高,可达93%以上,可以广泛应用于矿井冲击地压的预测与危险性评价工作中。非典型冲击地压矿井的煤岩动力系统能量补充因素较多,如采掘活动、煤柱应力、顶板活动等,将在后续研究工作中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煤岩动力系统 能量特征 典型冲击地压矿井 临界深度 准确性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方定位一致性约束的光学航空影像多视铅垂线轨迹匹配 被引量:7
4
作者 张卡 盛业华 +2 位作者 付素霞 袁家明 陈辉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784-1793,共10页
针对传统铅垂线轨迹匹配方法在进行地面基元匹配时存在只能得到一个高程值且匹配结果缺乏准确性验证的缺点,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物方定位一致性约束的光学航空影像多视铅垂线轨迹匹配方法。该算法对传统铅垂线轨迹匹配方法进行了针... 针对传统铅垂线轨迹匹配方法在进行地面基元匹配时存在只能得到一个高程值且匹配结果缺乏准确性验证的缺点,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物方定位一致性约束的光学航空影像多视铅垂线轨迹匹配方法。该算法对传统铅垂线轨迹匹配方法进行了针对性的改进,首先,改善了物方地面基元的像方多视匹配过程,其次,利用地面基元已有的物方平面坐标作为物方定位一致性约束条件,增加了多视匹配结果的准确性检验过程,从而得到可验证的地面元匹配结果。使用实际航空多视影像对本文算法与传统铅垂线轨迹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显示本文方法在可靠性、准确性和算法效率等定量指标方面,比传统铅垂线轨迹方法分别高出26%、40%和4倍,证明其能得到更加可靠与有效的地面元匹配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航空影像 铅垂线轨迹匹配 物方地面元 物方定位一致性 准确性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跳落地动作地面反作用力计算机仿真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于佳彬 郝卫亚 周兴龙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97-501,共5页
研究高水平运动员落地时人体所受负荷对于评价训练效果以及预防损伤的意义。通过仿真方法可以获取无法通过测力台测试得到的地面反作用力,但数据准确性有待确认。通过对不同高度台阶纵跳动作进行仿真得到的力值曲线,与测力台测得的力值... 研究高水平运动员落地时人体所受负荷对于评价训练效果以及预防损伤的意义。通过仿真方法可以获取无法通过测力台测试得到的地面反作用力,但数据准确性有待确认。通过对不同高度台阶纵跳动作进行仿真得到的力值曲线,与测力台测得的力值曲线进行相似度与特征时刻值的对比,验证Lifemod仿真的准确性与可靠性。结果:仿真得到的地面反作用力(GRF)曲线与测力台实测曲线之间的复相关系数(CMC)均在0.90左右,为高度相关;GRF最大值差值占测力台实测GRF最大值的1.4%,达到GRF最大值时间的差值为0.002 s。结论:仿真能得到准确的数据,Lifemod仿真能够很好地与实际情况相匹配,用它对国家高水平运动员训练或者比赛时的GRF进行推导是可行的,且相对准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femod 准确性验证 落地冲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