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学习活动设计和课堂评价准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薇 何庆青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4-55,共12页
培养中小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课堂教学实验,以“目标、教学与评价一体化”为实验理念,以日常课堂为实验环境,确立了学习目标制定、学习活动设计、课堂评价细则、教学策略实施四个实验干预措施,在北京市、沈阳市部分学校开展准实验。实验... 培养中小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课堂教学实验,以“目标、教学与评价一体化”为实验理念,以日常课堂为实验环境,确立了学习目标制定、学习活动设计、课堂评价细则、教学策略实施四个实验干预措施,在北京市、沈阳市部分学校开展准实验。实验布局以语文、数学两个学科作为文科、理科的代表,实验对象是五至八年级学生,387名学生为实验组,325名为对照组。采取为期一学年的追踪准实验研究方法,同时结合问卷调查法、间接观察法和文本分析法验证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实验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四个干预措施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准实验形成的“学习目标—学习活动—评价标准—教学策略”的问题解决能力课堂教学范式,可供中小学教师借鉴使用,具有一定实践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解决能力 学习活动设计 准实验研究 干预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实验研究及其设计方法 被引量:17
2
作者 穆肃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3-16,共4页
关键词 准实验研究 设计方法 教育研究 教育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助资金政策对贫困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基于5省10县准实验研究的DID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汪三贵 孙俊娜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0-152,共13页
促进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向外流动是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的关键。在农村劳动力尤其是贫困劳动力外流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文章从信贷约束缓解的视角出发,基于5省10县互助资金监测的准实验研究项目,借助双重差分(DID)模型,利用1059个... 促进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向外流动是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的关键。在农村劳动力尤其是贫困劳动力外流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文章从信贷约束缓解的视角出发,基于5省10县互助资金监测的准实验研究项目,借助双重差分(DID)模型,利用1059个微观农户的三期面板数据,从家庭层面考察了互助资金政策对贫困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并从缓解流动性约束、资本替代劳动和提供隐性担保三个角度对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①互助资金政策的实施对贫困村劳动力外流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安慰剂检验和稳健性检验进一步加强了研究结论的可靠性。②缓解农户的流动性约束是互助资金促进贫困村劳动力外流的路径之一,通过向农户提供借款,使农户尤其是贫困农户获得了满足迁移成本的金融资源,从而促进了向外流动。③资本替代劳动的机制作用并不明显,这可能与互助资金借款额度有限有关,无法满足农户机械化的资本需求。④为农户家庭面临的收入风险提供隐性担保也是互助资金促进贫困村劳动力外流的路径之一,通过为农户提供资金融通渠道,确保农户即使在外流失败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向互助资金借贷平滑消费和缓解风险冲击。研究结论为探索农村金融供给能否成为进一步促进剩余贫困劳动力转移的契机提供了有理论价值和可操作的视角,未来应继续坚持农村金融改革的步伐,加快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创新,不断提高贫困农户的信贷可得性和可持续性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助资金 劳动力流动 准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化学准研究性实验——BaCl2·2H2O中钡的质量分数及硫酸钡溶度积常数的测定 被引量:5
4
作者 解从霞 于莹 +2 位作者 张振英 王小燕 张书圣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51-153,157,共4页
准研究性实验是指在教师指导下的研究性实验。开设准研究性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BaCl2.2 H2O中钡的质量分数wBa的测定(重量法)实验中,就沉淀条件对生成的硫酸钡(BaSO4)的沉淀的状态、wBa以及进一步测定BaSO4的溶度积常... 准研究性实验是指在教师指导下的研究性实验。开设准研究性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BaCl2.2 H2O中钡的质量分数wBa的测定(重量法)实验中,就沉淀条件对生成的硫酸钡(BaSO4)的沉淀的状态、wBa以及进一步测定BaSO4的溶度积常数(Ksθp,BaSO4)的影响进行了相关性研究。该实验集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于一体,可作为基础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准研究性实验开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化学实验 研究实验 综合性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组织参与外部治理能抑制国企高管利益输送吗? --基于中纪委“央企巡视”的准自然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杨墨竹 教忠华 李凤羽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8-107,共10页
有别于已有研究关注党组织如何在国有企业内部治理中发挥公司治理功能,本文关注党组织是否能在国有企业外部治理中发挥公司治理功能。具体而言,本文以中纪委开展的“央企巡视”为研究对象,采用准自然实验研究方法,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 有别于已有研究关注党组织如何在国有企业内部治理中发挥公司治理功能,本文关注党组织是否能在国有企业外部治理中发挥公司治理功能。具体而言,本文以中纪委开展的“央企巡视”为研究对象,采用准自然实验研究方法,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中纪委“央企巡视”这一新形势下党组织参与国有企业外部治理的创新模式是否能够抑制国企高管利益输送。研究发现,中纪委“央企巡视”显著抑制了被巡视企业高管在关联交易掩盖下的利益输送行为;通过分组回归进一步研究显示,这种抑制作用在外部审计质量较差、控制权较为集中以及高管持股比例较低的被巡视企业中表现得更加明显。进一步地,笔者利用Logit模型检验还发现,中纪委“央企巡视”通过督促被巡视企业提升内控质量对高管在关联交易掩盖下的利益输送产生抑制作用,表明中纪委“央企巡视”作为党组织参与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制度创新,在抑制国企高管利益输送方面能够充分发挥外部治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组织 外部治理 利益输送 中纪委“央企巡视” 关联交易 自然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与公司创新——基于重污染上市公司的准自然实验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王耀东 徐素波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24,共8页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工作的顺利推行,有效提高了试点地区重污染公司的治污减排成本,还可能使其面临的经营不确定性风险增加,引发了社会各界相关人士对离任审计试点政策进行讨论。因此,文章基于离任审计试点这一准自然实验...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工作的顺利推行,有效提高了试点地区重污染公司的治污减排成本,还可能使其面临的经营不确定性风险增加,引发了社会各界相关人士对离任审计试点政策进行讨论。因此,文章基于离任审计试点这一准自然实验事件,采用双重差分研究模型,系统探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与试点地区重污染上市公司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试点对辖区内重污染上市公司技术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主要体现为策略性创新增加,并且这种影响还会因产权性质、公司规模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试点地区重污染上市公司增加研发费用投入是促进公司创新的一种可能机制。文章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实施效果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经验证据,也进一步丰富了公司创新相关领域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实质性创新 策略性创新 双重差分 自然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加专业发展活动能否让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教师“教得更好”——基于X市202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调查的准自然实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玉栋 王明珠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0-144,共15页
基于对X市202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教师调查数据,运用准自然实验方法精准评估不同类型或不同内容的专业发展活动对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教师教学品质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个人背景、教学资历和任教情况对教师是否参加专业发展活动具有显著... 基于对X市202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教师调查数据,运用准自然实验方法精准评估不同类型或不同内容的专业发展活动对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教师教学品质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个人背景、教学资历和任教情况对教师是否参加专业发展活动具有显著影响作用;在对教师教学品质的总体影响方面,正式的结构化专业发展活动比非正式活动更有效,以实践性能力为主题的专业发展活动比理论性知识为主题的活动更有效,但所有专业发展活动对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教师的教学品质提升幅度较小,并且教师参与率较高的专业发展活动效果反而不显著;在对教师教学品质不同维度的影响方面,协作类专业发展活动,以及聚焦应对复杂情境和学生素养提升等内容的专业发展活动对教师教学品质在明确教学内容、激发学生认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三个维度的提升效果较好,但大多数专业发展活动对课堂管理维度提升效果不佳。综上,建议从制度设计、理念指引、内容聚焦、质量保障方面进一步完善针对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体系和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 义务教育薄弱学校 教学品质 自然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堂参与、学业表现和学习体验——基于会计硕士专业课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薛清梅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3-28,共6页
通过试验对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参加课堂讨论的效果以及影响其课堂参与积极性的因素进行研究。第一个准实验表明,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的学生,学业表现更好。增加课堂参与占总成绩的比重,可以激励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讨论。在对课堂参与... 通过试验对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参加课堂讨论的效果以及影响其课堂参与积极性的因素进行研究。第一个准实验表明,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的学生,学业表现更好。增加课堂参与占总成绩的比重,可以激励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讨论。在对课堂参与评分时,学生自评比教师评分更有效。第二个实验的结果表明虽然学生主动发言更好,但点名提问并不会显著降低学生课堂参与的愉悦感,课堂参与和学习体验具有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计硕士 专业学位 研究 课堂参与 准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共熔溶剂[ChCl][Urea]_n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实验
9
作者 于凤丽 高洪萍 +1 位作者 朱国强 解从霞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14-219,共6页
开设研究型综合实验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设计了"低温共熔溶剂[ChCl][Urea]n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实验"。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证,考查了低温共熔溶剂[ChCl][Urea]n的组成与黏度... 开设研究型综合实验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设计了"低温共熔溶剂[ChCl][Urea]n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实验"。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证,考查了低温共熔溶剂[ChCl][Urea]n的组成与黏度的关系。该实验集合成、波谱分析、性能测试于一体,可以作为大学低年级化学开放实验或准研究性实验,也可作为高年级的研究型综合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实验 低温共熔溶剂 实验室开放 研究实验 研究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学习能促进学习绩效吗--基于2011-2017年国际英文期刊92项研究的元分析 被引量:20
10
作者 郑兰琴 崔盼盼 李欣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5-54,共10页
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移动设备已经成为支持正式和非正式学习的重要工具。如何利用移动设备更好地辅助学习是当前教育领域广泛关注的话题。然而,对于移动学习是否真正能够促进学习绩效,学界并没有获得一致的结论。基于2011-2017年国... 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移动设备已经成为支持正式和非正式学习的重要工具。如何利用移动设备更好地辅助学习是当前教育领域广泛关注的话题。然而,对于移动学习是否真正能够促进学习绩效,学界并没有获得一致的结论。基于2011-2017年国际英文期刊92项移动学习实验和准实验研究的元分析表明:利用移动学习确实能够显著提升学习者的认知类学习绩效,总效应量高达0.85;不同类型的移动设备和在不同学科领域的移动应用对于学习绩效的影响具有显著性差异,移动学习更适用于自然科学和医学领域,功能较为单一的手持阅读器的移动学习绩效不理想;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数量规模、不同学习场所、不同学习时长和学习方式的移动学习绩效间没有显著性差异,教学者应用移动设备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和目标自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学习 学习绩效 实验研究 准实验研究 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博客进行初中生课外写作训练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豪锋 李小娟 易晓珍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8-91,共4页
随着社会网络的发展,博客成为了一种流行的网络写作方式。目前,初中生课外写作存在应付性强、写作内容空乏等问题。本研究结合样本地区初中学生的特点,依托校信通博客网站平台,对学生实施创作技巧指导、开展写作实践活动、加强理性思维... 随着社会网络的发展,博客成为了一种流行的网络写作方式。目前,初中生课外写作存在应付性强、写作内容空乏等问题。本研究结合样本地区初中学生的特点,依托校信通博客网站平台,对学生实施创作技巧指导、开展写作实践活动、加强理性思维训练、建立班级博客圈等课外写作训练的教学策略,采用准实验研究法,最终得出结论:运用博客能够激发初中生课外写作兴趣,提高初中生课外写作积极性及写作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客 课外写作 准实验研究 写作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提升小学生跨文化交际素养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济军 余胜泉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4-68,79,共6页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正成为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研究热点。跨文化交际素养的提升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难题,如何利用"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来破解这个难题值得关注。该文采用准实验研究方案对"一对一"数字化...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正成为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研究热点。跨文化交际素养的提升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难题,如何利用"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来破解这个难题值得关注。该文采用准实验研究方案对"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在跨文化交际素养提升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实验班和对照班在跨文化交际意识和知识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一对一"数字化学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小学生跨文化交际素养。"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具有个性化和层次性的特点,有利于实现因材施教和分层教学,该文在实证基础上提出了"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 跨文化交际素养 准实验研究 技术与教学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学龄前儿童的绘本信息组织研究”专题导言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建华 《国家图书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4,共2页
图书馆现今的书目信息查询、排架整理均无法支持学龄前儿童及其相关者进行绘本查询,有研究者指出其核心原因之一在于图书馆的信息组织方式与学龄前儿童的认知水平不相符[1-3]。对此,我们曾经开展了准实验研究,较为明确地揭示了学龄前儿... 图书馆现今的书目信息查询、排架整理均无法支持学龄前儿童及其相关者进行绘本查询,有研究者指出其核心原因之一在于图书馆的信息组织方式与学龄前儿童的认知水平不相符[1-3]。对此,我们曾经开展了准实验研究,较为明确地揭示了学龄前儿童的绘本查询策略及绘本查询中使用的元素[4-5]。为获得更具普适性、可推广性的成果,我们引入了科研众包模式,通过图书馆读者活动的形式吸引家长与学龄前儿童参与科研任务并提供科研数据,促成我们借助群体智慧构建适用于学龄前儿童的绘本信息组织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任务 准实验研究 绘本 信息组织方式 科研数据 群体智慧 科研众包 学龄前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探究式学习环境设计与效果研究——以儿童交通安全教育为例 被引量:25
14
作者 张雪 罗恒 +1 位作者 李文昊 左明章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9-75,83,共8页
虚拟现实技术的迅速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探索其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然而,现阶段尚缺乏将虚拟现实技术特性和教学理论有机整合的设计研究和效果检验。针对该研究的局限性和我国儿童交通安全教育的具体需求,文章对虚拟现实技术支... 虚拟现实技术的迅速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探索其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然而,现阶段尚缺乏将虚拟现实技术特性和教学理论有机整合的设计研究和效果检验。针对该研究的局限性和我国儿童交通安全教育的具体需求,文章对虚拟现实技术支持下的探究式交通安全教育模式进行了系统设计,结合实例分析了如何将真实性、开放探索性、关键决策点、问题空间和专家反馈等探究式学习原则应用在虚拟现实学习环境的情境、任务、交互和反馈设计中。为进一步检验其教学效果,文章开展准实验研究,对湖北省城市、城郊和农村地区三所小学的79名儿童在该学习环境中的学习表现和体验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学习环境能有效诊断并改善儿童的危险道路行为,如横冲马路、绿灯闪烁时过马路、不检查交通状况等,且城乡环境和年级水平对儿童交通行为表现和学习效果没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对改革我国儿童交通安全教育模式、提升教育质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探究式学习 道路安全教育 教学设计 准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经济实验室简介
15
作者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64-164,共1页
华东师范大学作为国家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依托中国的经济大国、教育大国地位所给予的具有天然优势的教育经济实验场,为切实繁荣发展教育经济及其交叉学科,更好地服务于“共同富裕”目标以及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增强和创新驱动发... 华东师范大学作为国家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依托中国的经济大国、教育大国地位所给予的具有天然优势的教育经济实验场,为切实繁荣发展教育经济及其交叉学科,更好地服务于“共同富裕”目标以及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增强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需要,集合教育学科、经济学科、管理学科、地理学科、统计学科、计算机学科、大数据学科、软件工程学科等多学科力量,倾力打造了校级高水平开放式平台教育经济实验室。教育经济实验室以“什么是有效的”为研究目标,围绕中国作为世界经济第二大国、人口第一大国和教育大国面向2035年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针对其中的教育经济与财政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开展实验和准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一流大学 准实验研究 开放式平台 交叉学科 天然优势 地理学科 实验 实验室简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高职院校混合学习成效的实证 被引量:6
16
作者 程桂芳 仝素梅 王利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2-24,共3页
以"flash制作"课程为例,通过准实验研究法,比较实验组和控制组中学习者的学习成效和教师教学成效之差异,借此分析混合学习在教学实践中的成效。实验结果表明混合学习可以有效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成效和教师的教学效果,尤其在改善学生思... 以"flash制作"课程为例,通过准实验研究法,比较实验组和控制组中学习者的学习成效和教师教学成效之差异,借此分析混合学习在教学实践中的成效。实验结果表明混合学习可以有效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成效和教师的教学效果,尤其在改善学生思维能力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学习 准实验研究 Z检验 X2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贫地区妇女本地就业与儿童营养--来自帮扶车间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飞 汤珺扬 汪三贵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6-61,205,206,共18页
儿童时期的营养健康状况是持续影响个人成长、家庭发展和地区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因素。在夫妻双方合作议价的儿童营养决定作用框架下,基于脱贫地区帮扶车间中妇女本地就业的准实验设计和湖南、河北、广西三省的微观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妇... 儿童时期的营养健康状况是持续影响个人成长、家庭发展和地区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因素。在夫妻双方合作议价的儿童营养决定作用框架下,基于脱贫地区帮扶车间中妇女本地就业的准实验设计和湖南、河北、广西三省的微观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妇女(母亲)本地就业对儿童营养摄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发现:妇女本地就业对儿童的日均能量和蛋白质摄入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儿童能量摄入改善更大;妇女本地就业分别对儿童在幼儿阶段的能量摄入和在小学阶段的蛋白质摄入改善更明显,而且营养改善效应并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从作用机制来看,妇女收入对儿童能量和蛋白质摄入存在显著的正向中介效应,家庭议价能力仅对儿童蛋白质摄入存在显著的正向中介效应,而时间照料的中介效应均不显著。脱贫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应统筹考虑妇女劳动力就业与产业项目选择,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逐步建立健全妇女就业市场,创造更多适合农村妇女工作的就业机会,提高妇女本地就业的能力和可行性,从而扩大妇女本地就业的正外部影响,从妇女就业帮扶的角度促进家庭能力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本地就业 脱贫地区 儿童营养 准实验研究 帮扶车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体育文化节开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
18
作者 杜志娟 高中玲 《农村实用技术》 2020年第5期35-36,共2页
用WSR系统方法论从人理、物理、事理三个方面构建农村体育文化节开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准实验研究方案,评价浙江安吉余村与山东临沭朱村的农村体育文化节发展水平。结果显示:浙江安吉余村的农村体育文化节发展水平显著高于山东临沭... 用WSR系统方法论从人理、物理、事理三个方面构建农村体育文化节开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准实验研究方案,评价浙江安吉余村与山东临沭朱村的农村体育文化节发展水平。结果显示:浙江安吉余村的农村体育文化节发展水平显著高于山东临沭朱村,从子系统上看,浙江安吉余村农村体育文化节的事理因素明显优于山东临沭朱村,其次是物理因素,最后是人理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体育文化节 水平评价体系 准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生态文明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 被引量:10
19
作者 张董敏 齐振宏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6-39,共4页
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要求科学构建农村生态文明水平评价体系。因此,文章从产业、人居、文化、保障四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准实验研究方案,运用农户调查数据以及加法集成赋权,评价湖北与重庆先行示范区与普通区农村生态文明水平... 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要求科学构建农村生态文明水平评价体系。因此,文章从产业、人居、文化、保障四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准实验研究方案,运用农户调查数据以及加法集成赋权,评价湖北与重庆先行示范区与普通区农村生态文明水平;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验证评价体系有效性。结果显示:先行示范区的农村生态文明水平显著高于普通区,即构建的农村生态文明水平评价体系科学有效。同时,先行示范区农村能力保障子系统水平显著高于普通区,但最高的地区只达到了目标值的61.47%;生态环境准则层水平显著高于普通区,普通区的生态农户准则层水平高于先行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态文明 水平评价体系 准实验研究 加法集成赋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Co(Ⅲ)配合物键合异构体的制备表征及转化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小燕 王书文 +2 位作者 王春芙 罗世忠 解从霞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90-192,共3页
介绍了一个准研究性基础化学新实验——两种Co(Ⅲ)配合物键合异构体的制备、表征及转化分析。通过创设温度、放置时间等实验条件,引导学生探讨改变条件对键合异构体结构的影响。在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解释及总结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研... 介绍了一个准研究性基础化学新实验——两种Co(Ⅲ)配合物键合异构体的制备、表征及转化分析。通过创设温度、放置时间等实验条件,引导学生探讨改变条件对键合异构体结构的影响。在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解释及总结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实验集无机制备和仪器分析于一体,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可作为基础化学准研究性实验或开放实验开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化学实验 研究实验 开放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