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准备金付息制度的货币政策工具性质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朱恩涛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5-59,81,共6页
本文基于相关文献的综述,分析了准备金付息制度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属性,并主要从准备金付息制度的扭曲效应、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及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等三个方面,具体分析我国准备金制度对经济运行的影响。研究发现:对准备金付息... 本文基于相关文献的综述,分析了准备金付息制度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属性,并主要从准备金付息制度的扭曲效应、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及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等三个方面,具体分析我国准备金制度对经济运行的影响。研究发现:对准备金付息及付息利率的确定和调整是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主要内容之一,它赋予存款准备金制度以新的内涵和工具功能。存款准备金制度是我国转型期有效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而且可以将准备金付息制度打造成更为有效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款准备金制度 准备金付息制度 货币政策操作工具 准备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演变的货币政策视角分析 被引量:34
2
作者 范从来 朱恩涛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5-31,共7页
作为货币政策操作工具的存款准备金制度是包含中央银行对存款准备金率、需要缴存准备金的金融机构、不同类型存款(资产)的存款准备金率、可以作为存款准备金的资产类型、存款准备金的计提方式、存款准备金付息及其(付息时)利率以及相关... 作为货币政策操作工具的存款准备金制度是包含中央银行对存款准备金率、需要缴存准备金的金融机构、不同类型存款(资产)的存款准备金率、可以作为存款准备金的资产类型、存款准备金的计提方式、存款准备金付息及其(付息时)利率以及相关罚则等内容的确定和调整的一个整体。本文从这七个方面简要回顾了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演变的历史,认为我国对存款准备金制度在货币政策体系中作用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并从货币政策角度对存款准备金制度工具的作用分别进行论述。最后是结论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款准备金制度 准备金付息制度 货币政策操作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存款准备金制度:国际比较分析及中国改革路径选择 被引量:5
3
作者 傅强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3-47,67,共6页
存款准备金政策是中央银行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本文从构成存款准备金制度基本架构的八个方面着手,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十一个样本经济体的存款准备金制度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与其他经济体相比,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存在计提标准... 存款准备金政策是中央银行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本文从构成存款准备金制度基本架构的八个方面着手,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十一个样本经济体的存款准备金制度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与其他经济体相比,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存在计提标准相对单一、计提考核机制欠合理、准备金利率调整机制僵化等问题。为此,要进一步完善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建立按平均法计提存款准备金的考核机制,并结合利率市场化改革,构建更灵活的准备金利率调整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工具 存款准备金制度 差别存款准备金 存款准备金付息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改革和完善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
4
作者 宿玉海 《经济与管理》 1998年第4期6-7,共2页
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是国家间接调节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我国从1984年起建立了中央银行制度,并同时实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建立之初,主要是为了集中信贷资金和调节信贷与货币供应量,而对于保持专业银行... 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是国家间接调节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我国从1984年起建立了中央银行制度,并同时实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建立之初,主要是为了集中信贷资金和调节信贷与货币供应量,而对于保持专业银行的清偿能力,不够重视。近几年,由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 存款准备金付息制度 中央银行 存款准备 改革和完善 商业银行 金融机构 专业银行 计提准备金 储备资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我国央行利率制度对货币政策利率传导的制约 被引量:2
5
作者 张莉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5期91-92,共2页
本文分析了央行利率制度制约货币政策利率传导的主要因素:央行对准备金付息制度、银行对再贴现的制度以及央行对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的管制,并提出了取消对超额准备金付息、再贴现利率与shibor挂钩以及取消存贷利率管制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利率传导机制 准备金付息制度 SHIB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