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柴油/汽油双燃料准均质燃烧过程及其降低有害排放物的潜力 被引量:6
1
作者 汪洋 谢辉 +1 位作者 苏万华 高海洋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2002年第6期538-542,共5页
常规柴油机受扩散燃烧过程控制,由于存在局部高温和局部浓混合气,NOx和微粒排放较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用柴油/汽油双燃料方式实现准均质燃烧过程(QHCCI)的方案。将一台自然吸气的N485柴油机通过增加一套自行开发的汽油多点喷射... 常规柴油机受扩散燃烧过程控制,由于存在局部高温和局部浓混合气,NOx和微粒排放较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用柴油/汽油双燃料方式实现准均质燃烧过程(QHCCI)的方案。将一台自然吸气的N485柴油机通过增加一套自行开发的汽油多点喷射系统,改造成实验样机。实验研究表明,这种燃烧方式保留了柴油机良好的燃油经济性,与原机相比,HC、CO排放高,而NOx与微粒排放具有在自然吸气条件下实现欧洲Ⅱ标准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汽油 双燃料 准均质燃烧 有害排放物 工作原理 柴油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气门汽油机准均质稀混合气燃烧过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天友 刘书亮 +3 位作者 刘德新 冯洪庆 许洪军 刘文胜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65-167,共3页
在一台未做任何结构改动的四缸、16气门进气道喷射产品发动机上,通过二次喷油技术形成优化的缸内准均质稀混合气浓度分布,从而实现准均质稀薄燃烧.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两次喷油可拓展发动机的稀燃极限1.5~2个空燃比单位,最高达23.5;发动... 在一台未做任何结构改动的四缸、16气门进气道喷射产品发动机上,通过二次喷油技术形成优化的缸内准均质稀混合气浓度分布,从而实现准均质稀薄燃烧.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两次喷油可拓展发动机的稀燃极限1.5~2个空燃比单位,最高达23.5;发动机燃油消耗同原电控喷射发动机相比可降低19.1%;在整个空燃比范围内,经过优化的两次喷油稀燃的最低油耗较单次喷油稀燃下降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气门汽油机 二次喷油 稀薄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引燃预混合天然气实现准均质压燃着火燃烧方式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姚春德 姚广涛 +1 位作者 宋金瓯 段峰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8-171,共4页
通过重新构建引燃油着火模型和双燃料燃烧模型,对在不同当量比情况下,引燃油雾化、蒸发与着火的特点及对燃烧过程的影响进行了较深入的理论研究,提出了柴油引燃预混合天然气实现准均质压燃着火的引燃油喷油特性。
关键词 柴油 预混合天然气 压燃着火燃烧方式 引燃油雾化 喷油特性 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喷油过程对稀燃汽油机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德新 冯洪庆 +4 位作者 刘书亮 王天友 于吉超 裴元江 刘文胜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33-336,共4页
利用气道内燃油二次喷射技术可以在气缸内形成准均质稀混合气,改善汽油机稀薄燃烧过程。在一台4缸16气门发动机上,利用自主开发的电控系统,固定两次喷油总量,改变两次喷油比例和二次喷油时刻等参数,可以实现对二次喷油过程的优化,改善... 利用气道内燃油二次喷射技术可以在气缸内形成准均质稀混合气,改善汽油机稀薄燃烧过程。在一台4缸16气门发动机上,利用自主开发的电控系统,固定两次喷油总量,改变两次喷油比例和二次喷油时刻等参数,可以实现对二次喷油过程的优化,改善混合气形成,从而改善燃烧过程,扩大稀燃极限。采用不同喷油比例,在不同空燃比时实现的节油率为7 7%~19 2%。空燃比越大,二次喷油比例对燃油经济性的改善越明显。选择合适的二次喷油时刻,在气流运动的作用下,有助于对火花塞附近区域混合气进行有效加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燃汽油机 二次喷油 稀薄燃烧 稀混合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