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准地转垂直运动方程对Q矢量的进一步探讨 被引量:8
1
作者 周小刚 柳士俊 +1 位作者 王秀明 陶祖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495-2502,共8页
Q矢量是诊断大气大尺度垂直运动的重要物理量.在f平面近似下,从原始运动方程组出发可以推导出Q矢量以及相关的半地转Q矢量、非地转Q矢量和湿Q矢量等表达式,但这种传统的推导方法没有考虑大气准地转运动的属性.本文利用数学物理变换,直... Q矢量是诊断大气大尺度垂直运动的重要物理量.在f平面近似下,从原始运动方程组出发可以推导出Q矢量以及相关的半地转Q矢量、非地转Q矢量和湿Q矢量等表达式,但这种传统的推导方法没有考虑大气准地转运动的属性.本文利用数学物理变换,直接从准地转"方程出发推导出Q矢量及其相关表达式,从而克服了传统方法在大气准地转运动属性表达方面的缺陷,并进一步讨论了传统方法在Q矢量相关表达式推导和物理意义表达方面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矢量 准地转ω方程 半地转Q矢量 非地转Q矢量 湿Q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Q矢量表达式及其应用 被引量:107
2
作者 张兴旺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8期3-7,共5页
考虑了大气中凝结潜热作用,提出湿Q矢量概念并推导出非地转的湿Q矢量表达式以及用湿Q矢量散度作强迫项的ω方程。利用常规气象资料作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在低纬度地区湿Q矢量分析优于准地转Q矢量分析。
关键词 湿Q矢量 准地转Q矢量 凝结潜热 大气环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改的Q矢量表达式及其应用 被引量:45
3
作者 张兴旺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62-167,共6页
推导出垂直p坐标修改的Q矢量表达式以及用其散度作强迫项的ω方程。用常规气象资料作实例分析的结果表明在低纬度地区修改的Q矢量分析化于准地转Q矢量分析.
关键词 修改 Q矢量 准地转Q矢量 Ω方程 大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Q矢量在皖东一次特大暴雨中的比较分析
4
作者 贾天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844-2847,共4页
运用NCEP 1°×1°再分析资料,分析了皖东一次特大暴雨期间准地转Q矢量、非地转Q矢量、非地转湿Q矢量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第1场强降水时段暴雨区附近中小尺度系统强迫作用明显,而梅雨锋系统性的强迫作用不强,并且凝结潜热... 运用NCEP 1°×1°再分析资料,分析了皖东一次特大暴雨期间准地转Q矢量、非地转Q矢量、非地转湿Q矢量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第1场强降水时段暴雨区附近中小尺度系统强迫作用明显,而梅雨锋系统性的强迫作用不强,并且凝结潜热加热对该时段的暴雨作用明显;第2场强降水时段皖东暴雨是梅雨锋系统性强迫和中小尺度系统共同作用引发的系统性暴雨,凝结潜热加热对该时段的暴雨作用同样明显。分析3种Q矢量湿锋生函数可以看出该次梅雨锋锋生锋消的过程。第1场强降水时段后期凝结潜热加热释放引起了非绝热锋生,进而加大冷暖气团之间水平位温梯度,加强了次级环流,导致第2场强降水的时段锋生明显强于第1场强降水时段,进而促进降水的进一步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暴雨 准地转Q矢量 非地转Q矢量 非地转湿Q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地转强迫对Fitow(0114)暴雨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江南 闫敬华 +3 位作者 魏晓琳 吴池胜 侯尔滨 王安宇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9-76,共8页
利用非静力中尺度模式MM5对 0 114号台风Fitow从 2 0 0 1年 8月 31日 0 0时~ 9月 2日 0 0时 (UTC ,下同 )的降水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 ,MM5对Fitow登陆过程中暴雨落区和强度的模拟与实况比较一致。模拟结果较好地再现了暴雨的... 利用非静力中尺度模式MM5对 0 114号台风Fitow从 2 0 0 1年 8月 31日 0 0时~ 9月 2日 0 0时 (UTC ,下同 )的降水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 ,MM5对Fitow登陆过程中暴雨落区和强度的模拟与实况比较一致。模拟结果较好地再现了暴雨的中尺度特征。正是维持少动的台风倒槽和嵌入其中的中小尺度系统相互作用造成了暴雨的发生、发展 ,而高、低空中尺度散度场的配置对暴雨有很好的指示意义。在华南台风暴雨区无论是高层还是低层 ,都存在很强的非地转作用 ,非地转涡度项对散度倾向项是重要的强迫因素 ;但非地转作用的实现与中高纬度地区有本质的区别 ,在低层非地转作用是由于强的位势场气旋涡度 (- 2  <0 )与弱的流场气旋涡度 (fζ >0 )不平衡产生的 ;而高层非地转作用是由于强的位势场反气旋涡度 (- 2  >0 )与弱的流场反气旋涡度 (fζ <0 )不平衡产生的。非地转作用是暴雨中尺度系统上升运动发展的触发机制。从动力学角度解释了用非地转 Q矢量散度场来判断暴雨落区要比用准地转 Q矢量散度场好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尺度模式MM5 2001年8月 中小尺度系统 中高纬度地区 准地转Q矢量 暴雨落区 中尺度特征 中尺度系统 散度场 模拟研究 降水过程 登陆过程 模拟结果 相互作用 台风倒槽 指示意义 触发机制 上升运动 不平衡 位势场 反气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