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准噶尔北部希勒库都克斑岩钼铜矿床地质与成矿流体 被引量:29
1
作者 王莉娟 王京彬 +3 位作者 王玉往 龙灵利 王书来 蒲克信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44-954,共11页
希勒库都克斑岩铜钼矿床铜钼矿化与安山玢岩脉、英安玢岩脉有关,蚀变有钾长石化、绢云母化、绿帘石化等,向外发育绿泥石化、深部发育夕卡岩型蚀变。浅部以钼矿化为主,向深部铜钼矿化并存。与典型的斑岩型矿床相比,其石英中流体包裹体少... 希勒库都克斑岩铜钼矿床铜钼矿化与安山玢岩脉、英安玢岩脉有关,蚀变有钾长石化、绢云母化、绿帘石化等,向外发育绿泥石化、深部发育夕卡岩型蚀变。浅部以钼矿化为主,向深部铜钼矿化并存。与典型的斑岩型矿床相比,其石英中流体包裹体少而小,气体包裹体少,含CO_2包裹体及含子矿物包裹体发育,子矿物以NaCl为主,基本不出现KCI子矿物。钼富集处出现了富CO_2流体的沸腾,铜富集处出现了成群分布的含大子矿物包裹体,沸腾消失。钼的成矿主要与富CO_2成矿流体沸腾及斑岩型蚀变和夕卡岩蚀变有关,钼主要源于地壳,成矿温度为280~530℃,集中在300~400℃左右。铜主要与直接从深源基性岩浆出溶的高盐度流体及夕卡岩型蚀变有关,铜主要源于上地幔,主要成矿温度低于350℃。晚期流体的成矿温度为180~300℃左右。希勒库都克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反映了壳源与幔源流体混合、岩浆热液与天水混合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勒库都克 斑岩型铜钼矿床 流体包裹体 流体混合 准噶尔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北部蛇绿岩形成时限新证据及其东、西准噶尔蛇绿岩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30
2
作者 张元元 郭召杰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21-430,共10页
准噶尔北部出露有塔尔巴哈台库吉拜蛇绿岩、洪古勒楞-和布克赛尔蛇绿岩及扎河坝-阿尔曼太蛇绿岩。洪古勒楞蛇绿岩中的堆晶辉长岩样品进行SHRIMP U-Pb定年,结果为472±8.4Ma(MSWD=1.4),限定洪古勒楞-和布克赛尔蛇绿岩形成于早奥陶世... 准噶尔北部出露有塔尔巴哈台库吉拜蛇绿岩、洪古勒楞-和布克赛尔蛇绿岩及扎河坝-阿尔曼太蛇绿岩。洪古勒楞蛇绿岩中的堆晶辉长岩样品进行SHRIMP U-Pb定年,结果为472±8.4Ma(MSWD=1.4),限定洪古勒楞-和布克赛尔蛇绿岩形成于早奥陶世。对扎河坝蛇绿岩中斜长花岗岩采用SHRIMP U-Pb方法测定年龄为495.9±5.5Ma(MSWD=2.7),证实扎河坝蛇绿岩形成于晚寒武世-早奥陶世。塔尔巴哈台蛇绿岩、和布克赛尔-洪古勒楞蛇绿岩以及扎河坝-阿尔曼太蛇绿岩均在早奥陶世已经形成,大部分以断层侵位的形式侵位于泥盆纪-石炭系火山-沉积地层中。准噶尔北部东西三段蛇绿岩在形成时代、区域地质以及地球物理特征等方面具有可对比性,认为它们构成一条贯穿东、西准噶尔的蛇绿岩带,这为新疆北部及邻区古生代构造格局的重建以及区域构造的对比连接提供了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北部 蛇绿岩 形成时代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东准噶尔北部青格里河下游花岗岩类的时代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33
3
作者 周刚 张招崇 +6 位作者 谷高中 杨文平 何斌 张小林 罗世宾 王祥 贺永康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1-150,共10页
选取新疆东准噶尔北部青格里河下游一带乌图布拉克、阿热勒托别和哈旦逊岩体等具一定规模的3个代表性岩体,通过全岩Rb-Sr等时线同位素定年,确定了研究区内玛音鄂博断裂南侧花岗岩类的形成时代分别为(334.1±9.5)Ma、(300... 选取新疆东准噶尔北部青格里河下游一带乌图布拉克、阿热勒托别和哈旦逊岩体等具一定规模的3个代表性岩体,通过全岩Rb-Sr等时线同位素定年,确定了研究区内玛音鄂博断裂南侧花岗岩类的形成时代分别为(334.1±9.5)Ma、(300±9)Ma和(280±12)Ma,其初始^87Sr/^86Sr比值分别为0.70433、0.70435和0.70384。结果表明研究区内花岗岩分别形成于华力西中晚期的不同阶段。乌图布拉克岩体形成于早石炭世,为碰撞造山作用晚期的钙碱性花岗岩,可能是早泥盆世富Nb玄武岩部分熔融的产物;结合前人厘定的板块俯冲时间(408—376Ma),推测西伯利亚板块与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的碰撞时限为376~334Ma。阿热勒托别岩体形成于后碰撞拉张环境,可能是形成于岛弧环境的中基性火山岩部分熔融的产物;哈旦逊岩体虽然也形成于后碰撞拉张环境,但拉张程度更高,属于与岩浆底侵作用有关的花岗岩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SR等时线年龄 花岗岩类 碰撞 底侵 准噶尔北部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东准噶尔北部荒漠区金属矿床白茎绢蒿植物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被引量:6
4
作者 宋慈安 宋玮 +1 位作者 丁汝福 雷良奇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2-132,共11页
东准噶尔北部荒漠区植被属土砾质荒漠植被类型,占优势的植物群落为白茎绢蒿(Seriphidium terrae-albae(Krasch)Poljak),覆盖度为20%~25%。为探讨植物地球化学方法在荒漠区找矿的有效性,本文选择了隐伏于荒漠覆盖下的喀拉通克铜镍矿、希... 东准噶尔北部荒漠区植被属土砾质荒漠植被类型,占优势的植物群落为白茎绢蒿(Seriphidium terrae-albae(Krasch)Poljak),覆盖度为20%~25%。为探讨植物地球化学方法在荒漠区找矿的有效性,本文选择了隐伏于荒漠覆盖下的喀拉通克铜镍矿、希勒库都克铜钼矿和阿克塔斯金铜矿作为实例,研究生长在这些矿床地表的白茎绢蒿植物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其与矿化的关系。研究发现:这些矿床上部均发育植物地球化学综合异常,综合异常的宽度略大于矿体或矿化带的宽度,异常元素组合具有套合性和分带性。本文认为:(1)植物异常中强度较高、清晰度及连续性较好、规模较大的主导元素组合及其异常参数可以作为区分不同矿化类型的标志或指标,进而圈定成矿靶区;(2)植物综合异常的空间分布及其套合性和分带性,能大致确定隐伏矿床(体)的位置;(3)植物异常的元素组合、异常规模和异常强度,能大致推测隐伏矿床(体)的埋藏深度和矿化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找矿意义 植物地球化学异常 白茎绢蒿 金属矿床 荒漠 准噶尔北部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北部燕山中期古地温梯度恢复 被引量:6
5
作者 李振华 陈刚 +4 位作者 丁超 陈占军 崔建斌 周华龙 许泰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1-36,共6页
运用磷灰石裂变径迹(AFT)法和镜质体反射率(Ro)法恢复了准噶尔盆地北部燕山中期的古地温梯度。研究结果显示,磷灰石裂变径迹(AFT)恢复的古地温梯度分布在3.5~3.9℃/hm;镜质体反射率(Ro)恢复的古地温梯度接近4.0℃/hm;平均接近3.... 运用磷灰石裂变径迹(AFT)法和镜质体反射率(Ro)法恢复了准噶尔盆地北部燕山中期的古地温梯度。研究结果显示,磷灰石裂变径迹(AFT)恢复的古地温梯度分布在3.5~3.9℃/hm;镜质体反射率(Ro)恢复的古地温梯度接近4.0℃/hm;平均接近3.7℃/hm,明显高于2.3℃/hm的现今地温梯度。准噶尔盆地北部燕山中期较高古地温场背景不仅对烃源岩热演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指示了准噶尔盆地北部存在一次燕山中期构造热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北部 燕山中期 磷灰石裂变径迹 镜质体反射率 古地温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西北部塔尔巴哈台组早石炭世植物和遗迹化石的发现及其古地理意义 被引量:11
6
作者 纵瑞文 范若颖 +2 位作者 赵龙 龚一鸣 王国灿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9-334,共16页
首次在准噶尔西北部塔尔巴哈台组上部发现了早石炭世维宪期植物化石Archaeocalamites scrobiculatus,Sublepidodendron grabaui,S.mirabile,S.cf.mirabile,Sublepidodendron sp.,Lepidodendropsis sp.,Mesocalamites sp.,Sigillaria sp.... 首次在准噶尔西北部塔尔巴哈台组上部发现了早石炭世维宪期植物化石Archaeocalamites scrobiculatus,Sublepidodendron grabaui,S.mirabile,S.cf.mirabile,Sublepidodendron sp.,Lepidodendropsis sp.,Mesocalamites sp.,Sigillaria sp.,Rhodiopteridium?sp.,Knorria sp.,证实了该组的时代可延续到早石炭世。根据研究区塔尔巴哈台组和上覆黑山头组的生物组合面貌及二者的接触关系,论证了塔尔巴哈台组顶部和黑山头组在准噶尔西北部具有明显的穿时性,前者从杜内期延续到维宪期,后者从杜内期延续到谢尔普霍夫期。与植物化石共同保存的深水相遗迹化石指示了塔尔巴哈台地区在早石炭世早中期为半深海—深海沉积环境,不同于东部吉木乃地区同期的滨浅海沉积环境,说明准噶尔西北部在早石炭世存在着不同的沉积体系。北疆地区早石炭世广泛的海侵活动以及额尔齐斯—斋桑洋向南侧哈萨克斯坦板块俯冲是造成这种沉积差异的主控因素,同时也造成了塔尔巴哈台组和黑山头组在区域上具穿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尔巴哈台组 植物化石 早石炭世 遗迹化石 沉积环境 古地理 准噶尔西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东北部逆冲推覆构造特征 被引量:8
7
作者 李涛 赵淑娟 +7 位作者 李三忠 余珊 楼达 索艳慧 王学斌 孙文军 杨朝 戴黎明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56-366,共11页
准噶尔盆地东北部乌伦古坳陷内的断裂主要发育在坳陷周缘和中部,平面上以北西-南东向、北北西向和近东西向逆冲-走滑断层为主,地震剖面上显示为基底卷入型断层。存在坡坪式、叠瓦式、双重式、背冲式、对冲式等多种逆冲推覆构造样式。研... 准噶尔盆地东北部乌伦古坳陷内的断裂主要发育在坳陷周缘和中部,平面上以北西-南东向、北北西向和近东西向逆冲-走滑断层为主,地震剖面上显示为基底卷入型断层。存在坡坪式、叠瓦式、双重式、背冲式、对冲式等多种逆冲推覆构造样式。研究区内断裂的生长指数揭示主要断裂以及断裂体系其中生代活动强度具有横向和纵向的迁移规律:横向上,东早西晚,有自东向西的拓展演化规律;纵向上,主控断裂随时间由红盆断裂依次向红盆南断裂、喀拉萨依断裂转变,断裂活动中心由北东到南西迁移。西北部变形较东南部变形弱,受力方向来自北东和南东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东北部 乌伦古坳陷 中生代 断层生长指数 断层活动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部二叠纪玄武岩浆作用流体介质条件:流体化学组成及碳同位素制约 被引量:3
8
作者 张铭杰 余明 +4 位作者 汤庆艳 杨扬 陈思童 李中平 史基安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3-103,共11页
准噶尔盆地西北部深层分布着大量的二叠纪玄武岩,其发育的流体介质条件缺乏系统研究。本文采用二叠纪玄武岩岩心样品,对基质中的流体化学组成和碳同位素组成进行分步加热质谱法分析,结果表明二叠纪玄武岩的流体组成中H_2O的含量极高(平... 准噶尔盆地西北部深层分布着大量的二叠纪玄武岩,其发育的流体介质条件缺乏系统研究。本文采用二叠纪玄武岩岩心样品,对基质中的流体化学组成和碳同位素组成进行分步加热质谱法分析,结果表明二叠纪玄武岩的流体组成中H_2O的含量极高(平均13789mm3.STP/g),次要组分为CO_2、O_2、H_2S和N2等,CO_2和CH_4的δ^(13)C值(分别为-28.9‰^-15.8‰和-36.8‰^-21.9‰)位于地壳与甲烷氧化来源组分的范围内;CH_4、C_2H_6、C_3H_8和C_4H_(10)等甲烷同系物的碳同位素组成随碳数增高总体具有正序分布特征,400~800℃温度段释出CH_4的δ^(13)C值(-25‰左右)明显重于200~400℃的(-35‰左右),部分样品400~800℃的CH_4-C_3H_8存在碳同位素反序分布的特征,显示幔源流体挥发份特征,其中混入大量的沉积有机质热裂解成因烃类气体,应为俯冲蚀变大洋板片的沉积物脱出流体挥发份。大量的H_2O指示岛弧俯冲的再循环流体的加入,甲烷氧化来源特征的CO_2和CH_4碳同位素组成揭示经历了长期的风化过程,表明相关岩浆作用后遭受长期的抬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源 碳同位素 流体挥发份 二叠纪玄武岩 准噶尔盆地西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西北部地层压力演化与油气成藏有利动力条件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冯冲 陈程 +4 位作者 李梦瑶 张磊 朱涛 许涛 邹贤利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89-697,共9页
准噶尔盆地西北部发育异常高压,异常高压是油气垂向运移的重要动力条件,目前已经在超压带上发现大量高压油气藏。为了揭示现今地层压力特征,恢复成藏期古压力演化特征。利用测井方法和2D盆地模拟技术,得到超压的分布和演化特征,并讨论... 准噶尔盆地西北部发育异常高压,异常高压是油气垂向运移的重要动力条件,目前已经在超压带上发现大量高压油气藏。为了揭示现今地层压力特征,恢复成藏期古压力演化特征。利用测井方法和2D盆地模拟技术,得到超压的分布和演化特征,并讨论了超压对油气运移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单井地层压力结构可以分为三类;由古至今,各地层超压逐渐变大,超压由浅部地层向深部地层逐渐变大;各时期平面上超压分布呈规律性变化,整体上是由西北部向东南部逐渐增大;超压的分布和演化成为油气垂向运移有利动力条件,对研究区高压油气藏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压的演化 超压的分布 地层压力结构 油气运移 准噶尔盆地西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北部古生代构造演化与石炭系烃源岩 被引量:27
10
作者 余腾孝 曹自成 +4 位作者 徐勤琪 潘泉涌 薛会 刘士林 解国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1-97,共7页
在准噶尔北部地区断裂演化的基础上,将北部地区震旦纪—石炭纪的构造演化划分为两个阶段:①震旦纪—中奥陶世洋盆扩张阶段;②晚奥陶世—石炭纪洋盆俯冲、地体拼接阶段。石炭纪准噶尔盆地北部地区处于半深海-浅海、海-陆过渡环境,具备烃... 在准噶尔北部地区断裂演化的基础上,将北部地区震旦纪—石炭纪的构造演化划分为两个阶段:①震旦纪—中奥陶世洋盆扩张阶段;②晚奥陶世—石炭纪洋盆俯冲、地体拼接阶段。石炭纪准噶尔盆地北部地区处于半深海-浅海、海-陆过渡环境,具备烃源岩发育条件。钻井和露头揭示,石炭系发育上、下石炭统两套烃源岩。油-源对比分析和构造演化研究表明,伦5井、滴北1井油气主要来源于乌伦古坳陷石炭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演化 烃源岩 古生界 乌伦古坳陷 准噶尔盆地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希勒库都克铜钼矿床硫同位素特征及成矿物质来源探讨 被引量:7
11
作者 龙灵利 王京彬 +5 位作者 王玉往 王莉娟 廖震 赵路通 孙志远 高立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45-554,共10页
位于东准噶尔北缘的希勒库都克铜钼矿床是一个以钼为主的斑岩型矿床,形成于早石炭世。希勒库都克铜钼矿床硫化物δ34S值介于+0.4‰^+7.6‰之间,平均为+4.1‰,其中黄铁矿δ34S值为+0.4‰^+7.6‰(平均+4.2‰)、辉钼矿δ34S值为+3.2‰^+4.7... 位于东准噶尔北缘的希勒库都克铜钼矿床是一个以钼为主的斑岩型矿床,形成于早石炭世。希勒库都克铜钼矿床硫化物δ34S值介于+0.4‰^+7.6‰之间,平均为+4.1‰,其中黄铁矿δ34S值为+0.4‰^+7.6‰(平均+4.2‰)、辉钼矿δ34S值为+3.2‰^+4.7‰(平均+4.2‰)、黄铜矿δ34S值为+1.6‰^+2.5‰(平均+2.1‰),均显示出岩浆硫的组成特征。硫化物稀土元素特征与含矿斑岩类似,暗示成矿物质可能来源于含矿斑岩;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及H-O同位素特征也表明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岩浆热液。而含矿斑岩高的正εNd(t)值、低的87Sr/86Sr初始比值表明含矿岩浆可能主要来自于地幔源区。综合研究区硫化物硫同位素、稀土元素及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等分析,本文认为希勒库都克铜钼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地幔源区,且含矿岩浆可能经历了地壳深部壳幔物质混合均一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勒库都克铜钼矿 S同位素 成矿物质来源 准噶尔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疆沙尔布尔提山地区早泥盆-早石炭世沉积相、物源演变及其意义 被引量:20
12
作者 卫巍 庞绪勇 +1 位作者 王宇 徐备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89-698,共10页
准噶尔西北部沙尔布尔提山地区下泥盆统到下石炭统的沉积可划分为滨海相和海岸平原相。其中下泥盆统和布克赛尔组底部的乌图布拉克亚组为滨海碎屑岩相,曼格尔亚组为滨海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相,芒克鲁亚组为滨海碳酸盐岩相。中泥盆统呼吉尔... 准噶尔西北部沙尔布尔提山地区下泥盆统到下石炭统的沉积可划分为滨海相和海岸平原相。其中下泥盆统和布克赛尔组底部的乌图布拉克亚组为滨海碎屑岩相,曼格尔亚组为滨海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相,芒克鲁亚组为滨海碳酸盐岩相。中泥盆统呼吉尔斯特组为海岸平原相。上泥盆统洪古勒楞组底部为海岸平原相,向中部过渡为滨海碳酸盐岩相,顶部为滨海碎屑岩相。下石炭统黑山头组为滨海碎屑岩相。下泥盆统和下石炭统的古流向总体从北向南,显示研究区以北地区为物源区,即成吉斯—塔尔巴哈台褶皱带。结合沉积相的研究成果,本区可能属成吉斯—塔尔巴哈台褶皱带以南的晚古生代陆缘区。物源演变趋势分析揭示早泥盆世成吉斯—塔尔巴哈台带中的早古生代岛弧发生隆起,为乌图布拉克亚组提供成熟度很低的碎屑物质。随着岛弧被剥蚀殆尽,中、晚泥盆世呼吉尔斯特组和洪古勒楞组沉积时转而接受岩屑型再旋回造山带的物源供应,而早石炭世的物源则为过渡型再旋回造山带区。这种物源变化反映了成吉斯—塔尔巴哈台褶皱带的建造特征和隆起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西北部 晚古生代 沉积相 物源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广角
13
《农电管理》 1996年第6期42-47,共6页
社会广角铁路沿线主要车站北京市北京西站─李营─黄村河北省固安-霸州-文安-任丘-河间西-肃宁-饶阳-深州-邢家村-衡水-枣强-清河城-临西山东省临清-聊城-阳谷-梁山-郓城-鄄城-菏泽-定陶-曹县-梁堤头河南省商丘北... 社会广角铁路沿线主要车站北京市北京西站─李营─黄村河北省固安-霸州-文安-任丘-河间西-肃宁-饶阳-深州-邢家村-衡水-枣强-清河城-临西山东省临清-聊城-阳谷-梁山-郓城-鄄城-菏泽-定陶-曹县-梁堤头河南省商丘北-商丘南-伊尹-木兰安徽省王楼-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女足 香港 奥运会 中国经济 产生原因 婚姻 中医养生 免疫细胞 准噶尔盆地西北部 室内空气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