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盆地西北部二叠系栖霞组准同生期砂糖状白云岩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35
1
作者 芦飞凡 谭秀成 +7 位作者 钟原 罗冰 张本健 张亚 李明隆 肖笛 王小芳 曾伟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34-1148,1173,共16页
针对四川盆地西北部二叠系栖霞组的砂糖状白云岩储集层,对其特征、形成时间和成因进行了判识和分析。通过钻井岩心和野外剖面的详细描述及显微镜下分析,发现其具有区别于其他白云岩的典型特征:①白云石晶粒级别一般为中-粗晶,且常与粉-... 针对四川盆地西北部二叠系栖霞组的砂糖状白云岩储集层,对其特征、形成时间和成因进行了判识和分析。通过钻井岩心和野外剖面的详细描述及显微镜下分析,发现其具有区别于其他白云岩的典型特征:①白云石晶粒级别一般为中-粗晶,且常与粉-细晶白云岩和岩溶系统充填物白云岩伴生;②在向上变浅序列中上部发育典型的早成岩期岩溶识别标志;③中-粗晶砂糖状白云岩被早成岩期岩溶组构切割,表现为白云石具溶蚀边,孔洞中充填渗流白云石粉屑,中-粗晶白云石晶间为后期海侵期黏土充填。分析认为,这类中-粗晶白云岩形成时间为早成岩期岩溶之前。结合砂糖状白云岩具亮色环带的阴极发光特征、较高的包裹体温度、显著负偏移的碳氧同位素组成特征和类似海水的稀土元素配分形态分析,这类偶具雾心亮边的砂糖状白云岩经历了蒸发海水回流渗透和坡折带地形控制的准同生期海水循环热液白云石化两期白云石化过程。研究结果不仅更新了对栖霞组白云石化时间的认识,说明在海水循环热液叠加的准同生期也可形成中-粗晶的砂糖状白云岩,同时表明东吴期张裂活动始于早二叠世,也因坡折带地形和丘滩叠置迁移控制的砂糖状白云岩具有规模带状分布特征,而为拓展该类储集层的勘探领域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糖状白云 同生白云 海水循环热液 早成岩期岩溶 栖霞组 二叠系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靖边潜台奥陶系马五_4亚段白云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胡光明 罗顺社 +1 位作者 倪超 肖红平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0-117,共8页
从靖边潜台奥陶系马五段主要岩石类型出发,综合分析沉积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认为靖边潜台奥陶系存在三种白云化作用:(1)泥粉晶云岩与硬石膏共生,形成于盐度较高的局限蒸发潮坪,为准同生白云化所形成;(2)粗粉品厶岩分伽较局限... 从靖边潜台奥陶系马五段主要岩石类型出发,综合分析沉积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认为靖边潜台奥陶系存在三种白云化作用:(1)泥粉晶云岩与硬石膏共生,形成于盐度较高的局限蒸发潮坪,为准同生白云化所形成;(2)粗粉品厶岩分伽较局限,夹于与硬石膏共生的泥粉晶云岩层之间,不与硬石膏共生,但低有序度和略富钙的特征表明其为回流渗透白云化成因;(3)岩溶风化壳较发育区的孔洞缝中大量次生方解石的残余组构表明,去白云化之前的白云石以细砂晶为主,多为自形、半自形菱面体,部分具有环带构造和“亮边雾心”,形成温度为52.30℃~78.05℃,碳氧同化素特征与典型的埋藏白云石较接近,说明其为浅-中埋藏环境下形成的白云石。这三种白云化作用中,准同生白厶化是最主要最普遍的白云化类型,其次是浅-中埋藏白云石,回流渗透白云化分布较局限。明确马五。亚段的白云化类型,对于重建岩相古地理、研究储层的形成机理、提高勘探的成功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同生白云化 回流渗透白云 埋藏白云 靖边潜台 马五4亚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骅坳陷千米桥潜山奥陶系峰峰组—马家沟组白云岩成因 被引量:3
3
作者 明海会 高勇 +1 位作者 杨明慧 唐玄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4期35-38,42,共5页
白云岩是黄骅坳陷千米桥潜山奥陶系主要储集层,具有层位分布较稳定,分布面积广和物性好、储产能力强的特点.本文通过该地区白云岩地层岩心、岩屑微观特征、岩相古地理环境、碳氧同位素分析以及包裹体分析,认为主要有3种成因的白云岩:①... 白云岩是黄骅坳陷千米桥潜山奥陶系主要储集层,具有层位分布较稳定,分布面积广和物性好、储产能力强的特点.本文通过该地区白云岩地层岩心、岩屑微观特征、岩相古地理环境、碳氧同位素分析以及包裹体分析,认为主要有3种成因的白云岩:①潮坪环境中,由准同生期蒸发作用引起交代成因的白云岩;②发生于海水潜流与淡水潜流混合带,由混合水交代作用形成的白云岩;③发生在深埋藏期,由热液沿裂缝进入地层并对岩石进行交代而形成的白云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骅坳陷 千米桥潜山 同生白云 混合水云 深埋藏热水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西部凹陷雷家地区古近系沙四段湖相白云岩成因 被引量:4
4
作者 李甜 代宗仰 +5 位作者 李阳 黄蕾 宫振超 赵晓阳 周晓龙 黄澜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5-85,共11页
通过岩石学特征、主微量元素、碳氧同位素等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明确了辽河西部凹陷雷家地区古近系沙四段湖相白云岩的成因。研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白云岩沉积时,湖盆水体较咸,且处于强还原环境,以泥晶级白云岩为主,有均匀分散型、纹层状... 通过岩石学特征、主微量元素、碳氧同位素等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明确了辽河西部凹陷雷家地区古近系沙四段湖相白云岩的成因。研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白云岩沉积时,湖盆水体较咸,且处于强还原环境,以泥晶级白云岩为主,有均匀分散型、纹层状富集型2种产状。②研究区白云岩的δ^(18)O值平均为-4.4‰,δ^(13)C值平均为8.7‰,整体上具有“碳同位素偏正、氧同位素偏负”的特征,反映沉积水体整体上咸化的特征;阴极发光测试结果为不发光或发昏暗光、发暗红色、橘黄色光;稀土元素具有轻稀土相对富集、弱Eu正异常的特征,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显示含方沸石白云岩与下伏房身泡组碱玄岩和同层位玄武岩具有一定的亲缘性。③研究区白云岩具有准同生白云岩化和热水沉积白云岩化2种成因类型:准同生白云岩化以泥晶结构为主,晶粒细小,有序度低,富钙贫镁,为高盐度湖水交代而成;深部热液流体携带大量阳离子喷涌出地表并与湖水混合,从而形成热水沉积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相白云 同生白云 热水沉积白云 雷家地区 辽河西部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中地区下二叠统栖霞组白云岩储层特征和成因 被引量:14
5
作者 段军茂 郑剑锋 +3 位作者 沈安江 朱茂 姚倩颖 郝毅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45-356,共12页
栖霞组白云岩储层是四川盆地中部地区重要的勘探领域之一。基于岩石学、成像测井、地球化学及U-Pb同位素年龄分析,明确了川中地区栖霞组白云岩储层特征及成因。研究认为:①白云岩储层主要发育于栖霞组高位体系域,单层厚度薄、层数多,并... 栖霞组白云岩储层是四川盆地中部地区重要的勘探领域之一。基于岩石学、成像测井、地球化学及U-Pb同位素年龄分析,明确了川中地区栖霞组白云岩储层特征及成因。研究认为:①白云岩储层主要发育于栖霞组高位体系域,单层厚度薄、层数多,并与石灰岩交替叠置发育,整体构成多个旋回;横向上,白云岩分布在一定区域内具有较好的连续性。②白云岩储层的岩石类型主要包括粉细晶白云岩和中-粗晶白云岩;储集空间以晶间(溶)孔、溶蚀孔洞为主;储层孔隙度平均值为4.07%,渗透率平均值为3.12×10^(-3)μm^(2),呈现中等孔隙度、中高渗透率、孔渗弱相关的特点。③白云岩储层的成因以准同生白云石化作用为主,茅口末期受热液轻微改造;微古地貌高部位颗粒滩是白云岩储层发育的物质基础,高频层序界面控制了早期孔隙的形成,早期白云石化作用有利于早期孔隙的保存。基于上述认识预测了川中合川三维地震工区的储层分布,预测结果与已钻井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生白云 晶粒白云 储层特征 栖霞组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