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准南前陆盆地燕山期构造活动及其成藏意义
被引量:12
- 1
-
-
作者
方世虎
贾承造
宋岩
徐怀民
刘楼军
-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
-
出处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7-76,共10页
-
基金
"十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资助项目(2004BA616A-04)
中国石油中青年创新基金资助项目(05E7036)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5037101)
-
文摘
准南前陆盆地燕山期盆地格局的演变、沉积中心有规律的迁移、沉积特征(与构造活动相关的砾岩及其分布)显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晚白垩世是准南前陆盆地燕山期构造活动相对活跃的时期。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的喀拉扎砾岩、白垩系清水河组底砾岩为一套形成于邻近高地附近的剥蚀产物或冲积产物,其分布特征及成因是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局部挤压和构造隆升较为活跃的产物,也是盆地边界萎缩、盆山格局发生变化的重要证据,同时天山明显隆升并导致天山南北早白垩世沉积环境的巨大差异。准南前陆盆地烃源岩大量生排烃、圈闭形成、油气运聚成藏与燕山期构造活动关系密切;燕山期发育的储层是准南前陆盆地的主要油气储层,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砂砾岩和不整合分布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油气分布,是今后寻找有利隐蔽油气藏、岩性地层油气藏的重要目标之一;燕山期古构造及其形成时间与油气成藏期的良好匹配决定其油气成藏的有效性。
-
关键词
准南前陆盆地
燕山期
构造活动
油气成藏
-
Keywords
southern Junggar foreland basim Yanshan Period
tectonism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
-
题名准南前陆盆地油藏类型和成藏模式
被引量:6
- 2
-
-
作者
李斌
宋岩
孟自芳
夏斌
-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地质实验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北京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油气中心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边缘海重点实验室
-
出处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52-456,461,共6页
-
基金
"十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04BA616A-04-04)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03CB214606)
-
文摘
以准南前陆盆地的烃源岩演化和油气成藏期次为依据,划分出中二叠统、中下侏罗统、下白垩统和下第三系安集海河组等4套含油气系统。通过对区域构造演化特征、构造类型和油藏特征的分析,认为该区油气藏类型主要为压扭背斜油气藏和背斜—岩性油气藏,其次为断层遮挡背斜油气藏。综合准南前陆盆地构造特征、油气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等,建立了该区中、东、西段3个油气聚集区带的成藏模式:西段油气成藏多为逆冲断裂带—不整合面单向充注型;中部地区多为断层封闭—多向充注型;东段地区多为逆冲背斜带单向充注和断层遮挡单向充注型。
-
关键词
油藏类型
成藏类型
成藏模式
准南前陆盆地
-
Keywords
reservoir type
accumulation type
accumulation pattern
the southern Junggar Foreland Basin
-
分类号
TE122.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