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速率-状态摩擦定律的地震二维准动力学数值模拟:浅层正应力变化对断层演化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申文豪 薛腾飞 +1 位作者 张景发 杨建钦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198-3210,共13页
本文基于结合速率-状态摩擦定律(RSF)的二维准动力学数值模型,以半空间垂直走滑断层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两种正应力随深度变化模型的模拟结果,研究了浅层正应力变化对断层演化参数、地震孕育过程、震后滑移传播等方面的影响.结果显示,... 本文基于结合速率-状态摩擦定律(RSF)的二维准动力学数值模型,以半空间垂直走滑断层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两种正应力随深度变化模型的模拟结果,研究了浅层正应力变化对断层演化参数、地震孕育过程、震后滑移传播等方面的影响.结果显示,我们的数值模型在给定模型参数和约束条件下,能够完整模拟出地震周期中震间、震前、同震以及震后多个特征阶段.常数正应力模型下,动态破裂在浅层速率强化区停止,而在浅层变化正应力模型下动态破裂可以传播至自由表面,导致浅层更高的最大滑移速率和同震滑移量.两种模型下的地震矩、地震周期、平均应力降和震后滑移传播等差别不明显.两种滑移模型的傅氏振幅谱与理论K-2模型傅氏振幅谱均符合较好,且浅层变化正应力模型下的拐角波数值高于常数正应力模型,说明两种模型均符合地震同震滑移模型的运动学特征,并且浅层变化正应力模型下最终应该产生高于常数正应力模型的高频强地面运动水平.我们认为选用不同的模型参数对最终结果存在显著影响,应当根据具体问题来选择模型参数,这样才能在保证结果准确前提下有效提高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率-状态摩擦定律 准动力学数值模拟 断层演化 地震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沸石吸附甲基橙的准二级动力学 被引量:13
2
作者 朱路 张宗阳 +4 位作者 张仲鼎 韩攀 李银丽 王蔚 韩润平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2008年第1期97-100,共4页
以天然沸石为吸附剂,研究了时间和温度对沸石吸附水溶液中甲基橙的影响.随着吸附时间的增加,沸石对甲基橙的吸附量也增加,升温有利于吸附.根据准二级动力学的线性形式和非线性形式,采用最小差方和方法,用线性回归分析和非线性回归分析方... 以天然沸石为吸附剂,研究了时间和温度对沸石吸附水溶液中甲基橙的影响.随着吸附时间的增加,沸石对甲基橙的吸附量也增加,升温有利于吸附.根据准二级动力学的线性形式和非线性形式,采用最小差方和方法,用线性回归分析和非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得到了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的参数.结果表明,线性分析和非线性分析都可用于预测时间对天然沸石吸附甲基橙的影响,误差分析表明非线性回归分析方法优于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沸石吸附甲基橙的表观活化能为14.8 kJ.mol-1,吸附过程属于化学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石 吸附 甲基橙 二级动力学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原子系统中不同色散准粒子波包动力学的模拟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志 黄育蕾 +1 位作者 陈李梅 廖开宇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5,共5页
基于光晶格中的超冷原子气体,研究了不同色散关系的准粒子动力学行为.分别采用数值时间劈裂谱方法和海森堡绘景解析求解运动方程的方法,针对有初速度和无初速度的准粒子动力学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并深入讨论了色散关系中准动量幂次对准... 基于光晶格中的超冷原子气体,研究了不同色散关系的准粒子动力学行为.分别采用数值时间劈裂谱方法和海森堡绘景解析求解运动方程的方法,针对有初速度和无初速度的准粒子动力学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并深入讨论了色散关系中准动量幂次对准粒子动力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系统的准粒子色散关系中,当准动量幂次为奇数时,系统会出现相对论Zitterbewegung(ZB)振荡现象;而当幂次为偶数时,准粒子动力学过程中不会出现ZB现象.此外,准动量幂次越大,则准粒子漂移对波包初速度的敏感度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模拟 粒子动力学 超冷原子气体 ZITTERBEWEGU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壳素非均相脱乙酰的低温反应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廷国 李斌 +3 位作者 刘晶 张近祥 朱黎萍 陈建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0-84,共5页
探讨了低温前提下碱液浓度、冷冻温度、解冻方法、反应时间和料液比等对甲壳素脱乙酰反应的影响,对脱乙酰度和不同碱处理条件进行了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除冷冻温度、料液比对脱乙酰化影响不显著外,其他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均显... 探讨了低温前提下碱液浓度、冷冻温度、解冻方法、反应时间和料液比等对甲壳素脱乙酰反应的影响,对脱乙酰度和不同碱处理条件进行了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除冷冻温度、料液比对脱乙酰化影响不显著外,其他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均显著影响脱乙酰进程。低温非均相下反应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表观速率常数3.3~22.8×10-3h-1;35%NaOH在-5~-35℃下的表观反应活化能为9.76kJ/mol,低于常温及高温反应活化能,表明冻融循环可促进反应进行,低温非均相脱乙酰是制备水溶性甲壳素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壳素 冻融循环处理 N-脱乙酰反应 一级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铈纳米晶的制备和除砷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李荣辉 郏义征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6-69,74,共5页
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粒径仅有3~4 nm的氧化铈纳米晶粒,测试了其除砷动力学,并进行了吸附动力学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制备氧化铈纳米晶粒工艺简单,粒子晶粒发育完整,粒子纯度高、分散性好。当ρ(As(V))/ρ(CeO_2)较低时,吸附速率较快,准1... 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粒径仅有3~4 nm的氧化铈纳米晶粒,测试了其除砷动力学,并进行了吸附动力学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制备氧化铈纳米晶粒工艺简单,粒子晶粒发育完整,粒子纯度高、分散性好。当ρ(As(V))/ρ(CeO_2)较低时,吸附速率较快,准1级吸附动力学方程拟合更合适;当ρ(As(V))/ρ(CeO_2)较高时,吸附速率受到内孔扩散阻力或者表面吸附分子排斥力影响较大,准2级吸附动力学方程拟合较合适。在不调节pH、无氧化等处理的情况下,当用质量浓度50 mg/L的氧化铈纳米晶吸附剂时,2 h之内就可以将水中的As(V)处理到质量浓度低于10μg/L之下,满足GB 5749-2006规定As的质量浓度不得超过10μg/L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铈 除砷性能 1级动力学模型 2级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基活性炭对有机-水共混溶剂中的甲基橙吸附平衡与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许湖敏 石刚 +4 位作者 顾文秀 王大伟 桑欣欣 倪才华 李赢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309-2313,共5页
探究生物基活性炭对有机-水共混溶剂中的甲基橙的吸附性能、吸附平衡和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生物基活性炭对甲基橙的最大单层吸附量为80. 4 mg/g。相比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更适合于描述有机-水共混溶剂中活性炭吸附甲基... 探究生物基活性炭对有机-水共混溶剂中的甲基橙的吸附性能、吸附平衡和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生物基活性炭对甲基橙的最大单层吸附量为80. 4 mg/g。相比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更适合于描述有机-水共混溶剂中活性炭吸附甲基橙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基活性炭 有机-水共混溶剂 吸附平衡 二级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提铝残渣制备4A分子筛及Cu(Ⅱ)吸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赵世永 肖雨辰 +3 位作者 马清清 杨珍妮 王纪镇 樊晓萍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7-134,共8页
4A分子筛由于其优异的阳离子交换能力,成为处理重金属废水优良的吸附材料。为了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以粉煤灰酸法提铝残渣为原料制备地质聚合物,再经水热原位转化合成体型化4A分子筛。采用XRD、FT-IR、SEM、BET、TGA等手段对4A沸石进行... 4A分子筛由于其优异的阳离子交换能力,成为处理重金属废水优良的吸附材料。为了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以粉煤灰酸法提铝残渣为原料制备地质聚合物,再经水热原位转化合成体型化4A分子筛。采用XRD、FT-IR、SEM、BET、TGA等手段对4A沸石进行表征,探讨吸附时间、Cu(Ⅱ)初始浓度、吸附剂用量及溶液p H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并结合动力学方程和吸附等温线模型对其吸附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合成的4A分子筛孔隙发达且微孔含量较多,总比表面积为71.85 m^(2)/g,其中微孔比表面积为53.91 m^(2)/g,微孔孔径主要集中在1.3 nm左右。体型化4A分子筛吸附Cu(Ⅱ)的最佳条件为吸附时间为240 min、Cu(Ⅱ)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吸附剂用量为2.0 g/L、溶液p H为6~9,此时吸附量为32.97 mg/g,Cu(Ⅱ)的去除率可达65.93%。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以化学吸附为主。Langmuir模型拟合效果较好,表明Cu(Ⅱ)在合成4A沸石上的吸附过程为单分子层吸附,且拟合得到的Cu(Ⅱ)的最大吸附量为37.05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提铝残渣 体型化4A分子筛 Cu(Ⅱ)吸附 二级动力学模型 LANGMUI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俯冲带的负浮力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0
8
作者 臧绍先 宁杰远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74-183,共10页
基于Murnaghan-Birch状态方程,计算了密度P、热膨胀系数av、定压比热cp等物性参数在上地幔温压条件下的分布,给出了热传导系数k在上地幔温压条件下的分布.采用准动力学计算方案,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板块不同俯... 基于Murnaghan-Birch状态方程,计算了密度P、热膨胀系数av、定压比热cp等物性参数在上地幔温压条件下的分布,给出了热传导系数k在上地幔温压条件下的分布.采用准动力学计算方案,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板块不同俯冲速度、角度、不同厚度及不同俯冲深度情况下俯冲带的温度分布和密度分布.计算了不同俯冲模型下俯冲带的负浮力及其对岩石层板块形成的等效应力,发现负浮力在俯冲过程中是变化的,俯冲速度和板块厚度对其有明显的影响,在稳定俯冲状态,负浮力约为(1.5-2.3)×1013Nm-1,等效张应力约为0.25-0.29G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俯冲带 准动力学 负浮力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沸石对猪场厌氧发酵液中氨氮吸附作用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刘琳 吴树彪 +3 位作者 郭建斌 程彬 董仁杰 庞昌乐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130-2135,共6页
为达到利用人工湿地处理高氨氮污水的目的,采用天然沸石作为人工湿地基质,对比研究了天然沸石对NH4Cl溶液和猪场厌氧发酵液中氨氮的等温吸附特征、吸附动力学过程,考察了吸附时间、氨氮初始浓度、沸石用量对沸石吸附氨氮的影响。结果表... 为达到利用人工湿地处理高氨氮污水的目的,采用天然沸石作为人工湿地基质,对比研究了天然沸石对NH4Cl溶液和猪场厌氧发酵液中氨氮的等温吸附特征、吸附动力学过程,考察了吸附时间、氨氮初始浓度、沸石用量对沸石吸附氨氮的影响。结果表明,Freundlich方程较Langmuir方程能更为准确地描述天然沸石对两种水质中氨氮的等温吸附特征;在两种水质中,单分子层饱和吸附量分别为16.20mg·g-1和3.85mg·g-1。天然沸石对氨氮的吸附作用受吸附时间、氨氮初始浓度及沸石用量影响较大,在两种水质中,沸石对氨氮的吸附过程在0~8h内均随时间显著上升,到48h时达到吸附平衡;当采用NH4Cl溶液时,初始氨氮的浓度由10mg·L-1增加到500mg·L-1时,平衡吸附量由0.19mg·g-1增加到5.91mg·g-1;当采用猪场厌氧发酵液时,初始氨氮的浓度由39.4mg·L-1增加到502.9mg·L-1时,平衡吸附量由0.63mg·g-1增加到3.20mg·g-1;增加沸石用量,可以提高氨氮的去除率,但单位质量沸石的氨氮吸附量随之降低。准二级动力学可以很好地描述天然沸石吸附两种水质中氨氮的动力学过程;由模型得出的天然沸石对氨氮的平衡吸附量与试验所得最大吸附量偏差范围分别为5%~11%和2.9%~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沸石 氨氮吸附 NH4Cl溶液 猪场厌氧发酵液 二级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沸石对猪场沼液氮磷吸附特性与机理分析 被引量:19
10
作者 张文艺 郑泽鑫 +1 位作者 韩有法 占明飞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837-1842,共6页
针对猪场沼液氮磷含量高、有机污染严重、难以处理的问题,采用经氯化钠溶液改性沸石为载体对沼液中氮磷吸附特性和去除机理进行分析研究,考察了沸石投加量、吸附时间、沼液初始浓度等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当沸石投加量为每100mL10g、吸... 针对猪场沼液氮磷含量高、有机污染严重、难以处理的问题,采用经氯化钠溶液改性沸石为载体对沼液中氮磷吸附特性和去除机理进行分析研究,考察了沸石投加量、吸附时间、沼液初始浓度等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当沸石投加量为每100mL10g、吸附时间48 h时,最大氨氮去除率可达90.66%,氨氮饱和吸附量可达1.43 mg·g-1,最大总磷去除率可达85.97%,磷饱和吸附量可达0.16 mg·g-1。吸附后的沸石污泥含有大量氮磷元素,是一种优质缓释肥料。Freundlich、Langmuir方程均能较好地解析改性沸石的等温吸附过程,其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2均达0.98以上。沸石对猪场沼液中有机态氮磷去除主要基于物理性吸附和沸石中的活性基团与有机官能团所产生的配位络合,无机态氮磷则主要以离子交换及吸附沉淀方式得以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沸石 猪场沼液 吸附等温线模型 二级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钙改性凹凸棒处理亚甲基蓝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梁卫东 贺晓娟 +1 位作者 李海风 张硕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3-68,共6页
采用氯化钙改性凹凸棒,并对其进行了透射电镜、红外光谱分析。用改性后的凹凸棒泥浆处理亚甲基蓝废水,讨论了动力学和热力学吸附性质。结果表明:(1)利用氯化钙改性凹凸棒,泥浆粘度在21Pa.s条件下对亚甲基蓝废水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性... 采用氯化钙改性凹凸棒,并对其进行了透射电镜、红外光谱分析。用改性后的凹凸棒泥浆处理亚甲基蓝废水,讨论了动力学和热力学吸附性质。结果表明:(1)利用氯化钙改性凹凸棒,泥浆粘度在21Pa.s条件下对亚甲基蓝废水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在研究范围内,改性凹凸棒泥浆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并且Langmuir等温方程能更好地描述吸附过程。(2)改性凹凸棒泥浆对亚甲基蓝的平衡吸附量随亚甲基蓝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随pH的增大而减小。(3)改性凹凸棒泥浆对亚甲基蓝主要以表面吸附为主。ΔG0<0、ΔH0<0表明吸附过程可以自发进行,并且为放热反应。ΔS0<0意味着随温度的增加,改性凹凸棒泥浆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趋于有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钙 凹凸棒 泥浆 亚甲基蓝 Langmuir等温方程 二级动力学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步合成聚苯胺/Fe_3O_4磁性纳米吸附剂去除Cr(Ⅵ)的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罗米娜 何雪梅 +3 位作者 陈馥 贺杰 卜涛 杨洋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846-1849,共4页
采用一步加热法合成聚苯胺/Fe_3O_4磁性纳米颗粒(PANI-Fe_3O_4),处理模拟含Cr(Ⅵ)废水,探讨吸附时间和吸附温度对Cr(Ⅵ)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时间90 min达到吸附饱和状态,吸附温度25℃时可达到较好的吸附效果。在常温下,Cr(Ⅵ... 采用一步加热法合成聚苯胺/Fe_3O_4磁性纳米颗粒(PANI-Fe_3O_4),处理模拟含Cr(Ⅵ)废水,探讨吸附时间和吸附温度对Cr(Ⅵ)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时间90 min达到吸附饱和状态,吸附温度25℃时可达到较好的吸附效果。在常温下,Cr(Ⅵ)最大吸附量可达200. 2 mg/g,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Fe3O4 Cr(Ⅵ) 二级动力学模型 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Origin求解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化学模型参数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鑫 李伟 +4 位作者 胡建东 张润娜 汪杏莉 李振锋 李宏伟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1-33,90,共4页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可实时监测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整个动态过程而不需要对反应物进行任何标记,求解它们相互作用的动力学和亲和力参数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建立了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准一级动力学模型;然后根据SPR传感器检测蛋白A和球蛋...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可实时监测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整个动态过程而不需要对反应物进行任何标记,求解它们相互作用的动力学和亲和力参数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建立了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准一级动力学模型;然后根据SPR传感器检测蛋白A和球蛋白IgG相互作用所获得的数据,应用Origin软件提供的非线性拟合方法对蛋白A和球蛋白IgG的结合和解离过程曲线进行拟合,拟合曲线与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最后计算出了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ka、kd、KA和KD等动力学及亲和力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分子 表面等离子共振 一级动力学 ORIG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主要地形上空理想定常流的流域分界分析 被引量:20
14
作者 王其伟 谈哲敏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71-982,共12页
本文根据旋转层结流体过山的基本理论,从总体上对影响我国天气、气候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地形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定性地给出了中纬度典型的东西、南北向气流过我国主要地形的整体特征:以绕流还是爬流为主以及地形流动的准地转动力学性质.结... 本文根据旋转层结流体过山的基本理论,从总体上对影响我国天气、气候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地形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定性地给出了中纬度典型的东西、南北向气流过我国主要地形的整体特征:以绕流还是爬流为主以及地形流动的准地转动力学性质.结果表明我国地形大致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是以爬流为主,满足准地转平衡动力学;第二类是以爬流为主,不满足准地转平衡动力学;第三类以绕流为主,不满足准地转动力学平衡.具体地形流动的整体特征取决于地形特征尺度、过山气流方向、地形高度以及地形的几何形状等.数值模拟的验证结果表明定性分析是可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形 过山气流 流动分界 爬流 绕流 地转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气学的发展概要——关于锋面气旋学说的四个阶段 被引量:17
15
作者 陶祖钰 熊秋芬 +1 位作者 郑永光 王洪庆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40-947,共8页
参照流体力学发展的4个阶段,以锋面气旋模型为例将天气学也分为:"古代"、经典、近代和现代4个发展阶段。"古代"天气学的代表是1863年航海家Fitz-Roy绘制的第一个风暴概念模型,它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但不失其科学性;... 参照流体力学发展的4个阶段,以锋面气旋模型为例将天气学也分为:"古代"、经典、近代和现代4个发展阶段。"古代"天气学的代表是1863年航海家Fitz-Roy绘制的第一个风暴概念模型,它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但不失其科学性;100年前挪威气象学派锋面气旋模型是基于牛顿力学的经典天气学代表,确立了斜压性是天气变化机理的核心,但将锋面视为物质面是其有悖流体连续性原则的重大缺陷;50年前芝加哥学派的锋面气旋三维模型是基于对准地转动力学理论深刻物理洞察力的近代天气学代表;20世纪末暖锋后弯卷入爆发性气旋模型是高科技时代基于大规模数值计算的现代天气学代表。在大数据时代,现代天气学需要学习和继承近代天气学用深刻的物理洞察力来分析天气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学 锋面气旋 斜压性 地转动力学 暖锋后弯卷入 数值模拟 视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A分子筛载CuO对甲基橙的催化湿式过氧化氢氧化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剑 王彩瑜 +1 位作者 彭钢 易正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218-222,共5页
以三水硝酸铜和5A分子筛为原料,采用湿法浸渍法制备了CuO-5A催化剂,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红外光谱仪对其进行分析表征,并将其用于处理甲基橙模拟废水。考察材料种类(5A+H2O_2,20%CuO-5A+H2O_2,H2O_2)、铜负载量、pH值、催化剂投... 以三水硝酸铜和5A分子筛为原料,采用湿法浸渍法制备了CuO-5A催化剂,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红外光谱仪对其进行分析表征,并将其用于处理甲基橙模拟废水。考察材料种类(5A+H2O_2,20%CuO-5A+H2O_2,H2O_2)、铜负载量、pH值、催化剂投加量、温度等因素对催化效果的影响,并测定催化剂的稳定性,同时采用准一级动力学模型进行拟合分析。结果表明,CuO已成功负载在5A分子筛表面,采用20%的CuO-5A对甲基橙的催化湿式氧化效果最好。在甲基橙初始浓度为50mg/L、材料投加量为0.6g、pH值为2、温度为70℃条件下,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使用的CuO-5A在60min时对甲基橙的转化率分别为97.9%、92.3%和90.5%。不同温度下CuO-5A对甲基橙的催化湿式氧化行为可用准一级动力学方程来描述,拟合曲线展示了两个线性阶段,其中第二阶段活化能为50.35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O-5A 催化湿式氧化 甲基橙 一级动力学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沉积物再悬浮对双酚A吸附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鹏 李琼琼 蔡赟杰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5年第5期35-41,共7页
利用PES(particle entrainment simulator)模拟装置,率定PES装置产生的切应力与水浴恒温振荡器转速之间的经验关系,采用批量平衡法测定了不同水动力条件下沉积物对双酚A的吸附解吸作用及吸附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双酚A在沉积物上的平... 利用PES(particle entrainment simulator)模拟装置,率定PES装置产生的切应力与水浴恒温振荡器转速之间的经验关系,采用批量平衡法测定了不同水动力条件下沉积物对双酚A的吸附解吸作用及吸附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双酚A在沉积物上的平衡吸附量不随切应力的改变而改变,其吸附行为可用Freundlich模型来描述。吸附以快速吸附为主,吸附量占总吸附量的90%以上,慢速吸附对总的吸附进程的贡献很小。切应力主要在快速吸附阶段发挥作用,快速吸附阶段的平均吸附速率与切应力呈正相关,切应力对慢速吸附阶段的影响很小。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能够很好地拟合不同切应力条件下双酚A在沉积物上的吸附动力学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再悬浮 双酚A 吸附解吸作用 切应力 二级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菠萝皮生物炭负载纳米零价铁去除水中的铬 被引量:6
18
作者 宋宏娇 季斌 +5 位作者 杨雨婷 刘扬 龚喜平 王家乐 舒垚荣 孙梦侠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342-347,共6页
以菠萝皮制成的生物炭为载体负载纳米零价铁(n ZVI)合成功能性生物炭(n ZVI/BC),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方法对材料进行表征,考察了p H和初始Cr(Ⅵ)浓度对Cr(Ⅵ)的去除率的影响,并对其机理进行研究... 以菠萝皮制成的生物炭为载体负载纳米零价铁(n ZVI)合成功能性生物炭(n ZVI/BC),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方法对材料进行表征,考察了p H和初始Cr(Ⅵ)浓度对Cr(Ⅵ)的去除率的影响,并对其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n ZVI/BC对Cr(Ⅵ)的去除效率在p H=3时达到峰值90. 3%,而在p H=9时去除效率最低。吸附动力学实验数据符合准二级动力学(PSO)模型;当Cr(Ⅵ)的初始浓度由10 mg/L增加到30 mg/L时,速率常数由0. 466 0 min-1减小到0. 237 1 min-1,说明反应速率随着溶液Cr(Ⅵ)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减小。SEM图像显示n ZVI与生物炭的表面结合良好。反应前后的XRD和XPS分析表明,在反应过程中,n ZVI和Cr(Ⅵ)发生吸附,还原和共沉淀。因此,菠萝皮生物炭负载n ZVI可作为水中Cr(Ⅵ)去除的有效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萝皮 生物炭 纳米零价铁 二级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TiO2多相可见光Fenton反应降解阿特拉津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荣宏伟 王忠强 +2 位作者 唐建军 朱佳 董紫君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408-2413,共6页
为改善多相Fenton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及循环使用性能,以Fe(NO3)3为Fe源,TiO2为载体,制备了一种基于TiO2负载型的多相Fenton催化剂Fe/TiO2,对催化剂进行了SEM和XRD分析,考察了不同催化体系、初始pH值和H2O2投加量对阿特拉津降解效果的影响... 为改善多相Fenton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及循环使用性能,以Fe(NO3)3为Fe源,TiO2为载体,制备了一种基于TiO2负载型的多相Fenton催化剂Fe/TiO2,对催化剂进行了SEM和XRD分析,考察了不同催化体系、初始pH值和H2O2投加量对阿特拉津降解效果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反应动力学拟合。结果表明:Fe/TiO2含TiO2及α-Fe2O3两种晶型,负载Fe以α-Fe2O3形式高度分散在TiO2表面,未对TiO2粒径和形貌造成明显改变;Fe/TiO2在可见光及H2O2共存体系下催化效果最佳,Fe/TiO2可见光催化H2O2降解阿特拉津的效果要显著优于TiO2和Fe2O3,显示出负载Fe和TiO2之间存在明显的协同效应;在pH值3.00、H2O2浓度为1.6mmol/L和Fe/TiO2投加量为1g/L条件下,可见光催化反应30min,Fe/TiO2对阿特拉津的降解率达95%,并显示较好的循环使用性能;相较于传统Fenton反应,Fe/TiO2多相可见光Fenton体系拓宽了pH值适用范围,在初始pH=3.00~7.00时,反应30min对阿特拉津的降解率均可达到80%以上;Fe/TiO2多相可见光Fenton反应降解阿特拉津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在初始pH值为3.00和H2O2浓度为1.6mmol/L条件下反应速率常数最大,对阿特拉津的降解速度最快;实际应用中,控制溶液体系中的pH值为3.00,H2O2与阿特拉津物质的量之比为35∶1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多相Fenton Fe/TiO2 可见光 一级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化褐煤对废水中MoO_4^(2-)的吸附性能
20
作者 于常武 高超 王琳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70-775,共6页
为揭示磺化褐煤对废水中重金属钼(MoO_4^(2-))的吸附特性,实验模拟考察了p H、时间、温度、投加量以及竞争离子对吸附的影响,并探讨了热力学和动力学机理.当p H<3、吸附时间>30 min、投加量为1 g、25℃~30℃时,MoO_4^(2-)的去除率... 为揭示磺化褐煤对废水中重金属钼(MoO_4^(2-))的吸附特性,实验模拟考察了p H、时间、温度、投加量以及竞争离子对吸附的影响,并探讨了热力学和动力学机理.当p H<3、吸附时间>30 min、投加量为1 g、25℃~30℃时,MoO_4^(2-)的去除率达90%以上.PO_4^(3-)对MoO_4^(2-)的竞争吸附使去除率从90%以上降至60%左右,而SiO_4^(4-)对MoO_4^(2-)的去除率无明显影响,SO_4^(2-)对MoO_4^(2-)的吸附有协同效应.吸附更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平衡吸附量达1.075mg/g,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研究结论表明,该吸附机理是以化学吸附为主,物理吸附为辅,磺化褐煤可以应用于含钼废水的深度处理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吸附 磺化褐煤 等温线 二级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