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6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术后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泪液蛋白变化的初步研究
1
作者 王秀青 贺翔鸽 +1 位作者 白继 翟军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249-1251,共3页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前、术后不同时间点和术后激素性高眼压患者泪液总蛋白和各主要蛋白成分的变化。方法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术后激素性高眼压患者23例,正常眼压患者术前、术后1周地塞米松组、术后1周氟米龙组、术后1个月、...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前、术后不同时间点和术后激素性高眼压患者泪液总蛋白和各主要蛋白成分的变化。方法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术后激素性高眼压患者23例,正常眼压患者术前、术后1周地塞米松组、术后1周氟米龙组、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各10例,分别取基础泪液5μl,采用BCA法测泪液总蛋白浓度,SDS-PAGE法鉴定泪液中各主要蛋白成分的变化,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泪液总蛋白的浓度检测结果显示:术后1周地塞米松组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1个月降至术前水平,术后1周氟米龙组明显低于术后1周地塞米松组;高眼压组变化同正常眼压组,与正常眼压组对应时间点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SDS-PAGE结果显示:高眼压组泪液乳铁蛋白、溶菌酶浓度均高于其他各组(P<0.05),其它蛋白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术后1周泪液总蛋白含量明显增加,高眼压者泪液总蛋白变化趋势同正常眼压组;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术后激素性高眼压患者泪液溶菌酶及乳铁蛋白含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术 泪液 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术后眼压测量研究及进展
2
作者 黄小勇 《眼科新进展》 CAS 2002年第1期66-67,共2页
准分子激光角膜近视屈光术后导致角膜中央厚度及角膜曲率的改变 ,影响眼压测量的准确性。本文参阅了有关文献 ,对术后早期角膜曲率、角膜厚度的改变及切削等值球镜度数对眼压测量的影响及校正 ,术后远期角膜曲率、角膜厚度改变、角膜顺... 准分子激光角膜近视屈光术后导致角膜中央厚度及角膜曲率的改变 ,影响眼压测量的准确性。本文参阅了有关文献 ,对术后早期角膜曲率、角膜厚度的改变及切削等值球镜度数对眼压测量的影响及校正 ,术后远期角膜曲率、角膜厚度改变、角膜顺应性及切削等值球镜度数对眼压测量的影响及校正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术 眼压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替泼诺混悬滴眼液对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术后眼压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张庆生 王欣 +3 位作者 王忠海 张绍忠 王林 许文鑫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51-554,共4页
背景采用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矫正屈光不正可减少患者对框架眼镜的依赖,其术后抗炎药物使用过程中不良反应的防治一直是临床关注的问题。氯替泼诺混悬滴眼液是糖皮质激素类抗炎药,已广泛用于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术后,以缓解和减轻... 背景采用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矫正屈光不正可减少患者对框架眼镜的依赖,其术后抗炎药物使用过程中不良反应的防治一直是临床关注的问题。氯替泼诺混悬滴眼液是糖皮质激素类抗炎药,已广泛用于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术后,以缓解和减轻术眼术后的炎症反应,但其长期应用后对眼压影响的报道较少。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使用质量分数0.5%氯替泼诺混悬滴眼液对眼压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研究设计,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在唐山市眼科医院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并有完整随访资料的近视患者1552例1552眼,其中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者321眼,行准分子激光前弹力层下角膜原位磨镶术(SBK)者608眼,行飞秒激光制瓣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FS—LASIK)者623眼。所有患者术后均应用0.5%氯替泼诺混悬滴眼液点眼,每日4次,每周递减1次,共1个月。术前及术后1、2、3、4周分别用非接触眼压计测量眼压,并根据眼压升高的幅度分为〈5mmHg(1mmHg=0.133kPa)、5~15mmHg和〉15mmHg三种糖皮质激素反应。术后发现眼压升高及眼压恢复正常1个月时采用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仪进行视盘参数的检测和观察,并进行比较。结果纳入的1552眼中,术后1个月内眼压升高者47眼,其中行LASIK者用药后眼压升高者占3.12%(10/321),行SBK者占3.29%(20/608),行FS—LAStK者占2.73%(17/623),三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95,P〉0.05)。停用0.5%氯替泼诺混悬滴眼液或加用降眼压药物治疗后,术眼眼压降至正常水平,仅1眼出现轻度反弹,视力无下降。术后眼压升高与眼压恢复后1个月时,受检眼的盘沿面积分别为(1.65±0.44)mm2和(1.66±0.44)mm2,盘沿容积分别为(0.40±0.09)mm2和(0.39±0.08)mm2,平均神经纤维层厚度分别为(0.28±0.08)mm和(0.29±0.07)m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4、0.81、0.48,P〉0.05)。结论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使用0.5%氯替泼诺混悬滴眼液进行抗炎治疗导致的眼压升高为可逆性,用药期间应定期监测眼压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替泼诺混悬滴眼液 分子激光角膜屈光 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 分子 光前弹力层下角膜原位磨镶 飞秒激光制瓣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 眼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术治疗屈光不正的远期疗效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韩文龙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251-253,共3页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术治疗屈光不正术后5年的远期疗效。方法:选取于我院行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PRK)治疗的屈光不正患者90例,按术前等值球镜度分为A、B、C三组,三组均行PRK术治疗,术后随访5...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术治疗屈光不正术后5年的远期疗效。方法:选取于我院行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PRK)治疗的屈光不正患者90例,按术前等值球镜度分为A、B、C三组,三组均行PRK术治疗,术后随访5年,观察三组视力、屈光度、视觉质量的情况。结果:三组5年随访,A、B、C组裸眼视力≥0.5分别为100%、100%、93.3%;三组均未出现1级以上角膜上皮下雾状浑浊(Haze)、继发性圆锥角膜、角膜扩张和视网膜脱离。结论:PRK治疗屈光不正眼疗效确切,其预测性及稳定性与屈光不正度数呈负相关,且远期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激光屈光角膜(PRK) 屈光不正 散光 远期疗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矫治近视术后角膜上皮的重塑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侯杰 王雁 +2 位作者 雷玉琳 郑秀云 张颖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04-1108,共5页
背景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矫治近视后角膜上皮会发生重塑效应,主要表现为上皮厚度的变化,目前关于单一步骤的经角膜上皮的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TransPRK)后角膜上皮厚度变化的研究鲜见报道。目的探讨TransPRK矫治近视术后... 背景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矫治近视后角膜上皮会发生重塑效应,主要表现为上皮厚度的变化,目前关于单一步骤的经角膜上皮的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TransPRK)后角膜上皮厚度变化的研究鲜见报道。目的探讨TransPRK矫治近视术后角膜光学区内不同区域上皮厚度的变化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设计,收集2014年8月至2015年6月在济南市明水眼科医院行TransPRK手术的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43例43眼,术前等效球镜度为一1.25- -6.25D。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应用频域眼前节光相干断层扫描仪(OCT)对患者角膜0~2、2~5及5~6mm范围内的上皮厚度进行测量,研究术后不同时间角膜上皮厚度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其与屈光度、切削深度、光学区大小以及角膜非球面性变化(Q值)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角膜中央上皮厚度分别为(52.37±3.42)、(53.97±4.33)、(51.03±4.11)、(55.14±5.46)和(56.68±5.09)p,m,术后3个月与6个月角膜上皮厚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角膜0~2、2~5及5~6mm范围内角膜上皮厚度较术前分别增厚(3.69±4.23)、(5.19±3.88)和(6.23±3.91)txm,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角膜上皮厚度与屈光度和Q值变化量均呈正相关,与光学区大小呈负相关(均P〈0.05);2-5mm区和5~6mm区上皮厚度变化与切削深度均呈正相关(r=0.380、0.383,均P〈O.05),而中央区角膜上皮厚度与切削深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TransPRK术后角膜光学区内上皮增厚的分布呈“负透镜式”的变化,越接近光学区周边增厚越显著,上皮厚度变化量受屈光度、切削区大小及切削深度的影响,且这种不均匀增厚会影响角膜的非球面特性,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掩藏个性化手术应该达到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分子激光 屈光角膜切削 角膜上皮 Q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复舒治疗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后角膜上皮点状缺损 被引量:7
6
作者 张士胜 廉井财 +3 位作者 周德佑 朱勇萍 王康 王康孙 《眼科新进展》 CAS 2002年第3期223-224,共2页
关键词 治疗 贝复舒 分子激光 屈光不正 角膜上皮点状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地形图对准分子激光屈光性手术后屈光回退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8
7
作者 陆培荣 李龙标 +2 位作者 潘承思 张济明 张晓峰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9-61,共3页
目的建立根据角膜地形图前表面曲率变化预测准分子激光术后屈光回退的一种方法。方法根据准分子激光术后 327眼手术前后角膜地形图角膜前表面曲率变化值 X与临床屈光度变化值 Y得出两者关系 Y=0. 062 7 X2+1.153 ... 目的建立根据角膜地形图前表面曲率变化预测准分子激光术后屈光回退的一种方法。方法根据准分子激光术后 327眼手术前后角膜地形图角膜前表面曲率变化值 X与临床屈光度变化值 Y得出两者关系 Y=0. 062 7 X2+1.153 4 X,随访过程中根据X算出所矫屈光度,若预矫屈光度大于0.062 7 X2+1.153 4 X+0.5,则作为屈光回退患者,与术后实际屈光回退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随访观测309眼,实际屈光回退59眼,依本方法预测出口退的101眼中日后实际回退47眼,预测灵敏度79.66%,预测特异度78.40%。结论角膜地形图在准分子激光术后屈光回退的预测中有一定的意义,可作为预测屈光回退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激光 角膜地形图 预测 屈光回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屈光力新公式与近视眼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后的角膜屈光力 被引量:4
8
作者 徐唐 秦爱玲 +3 位作者 李一壮 孙小银 钱涛 王梓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1-96,共6页
推导出新的角膜屈光力公式,并以此探讨由近视眼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引起的角膜屈光力变化.收集710只近视眼(362例)LASIK术前、术后数据,获得本组近视眼LASIK术后角膜曲率增量(ΔSIMK)与眼总... 推导出新的角膜屈光力公式,并以此探讨由近视眼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引起的角膜屈光力变化.收集710只近视眼(362例)LASIK术前、术后数据,获得本组近视眼LASIK术后角膜曲率增量(ΔSIMK)与眼总屈光力增量(ΔD)的回归方程:ΔD=1.209ΔSIMK-0.265(r=0.979,P=0.000).由角膜屈光率得出:正常角膜前表面屈光分力F1=K/[1-(n2-n3)/(n3-n1)];后表面屈光分力F2=K/[1-(n3-n1)/(n2-n3)].结合上述回归方程和角膜前表面屈光分力的关系式可以得出近视眼LASIK术后ΔD=1.065ΔF-0.265.结论:LASIK术后的角膜总屈光力:FL=1.135 14KL-0.135 14K;近视眼LASIK术后的角膜总屈光力增量(ΔF)与眼总屈光力增量(ΔD)基本一致;LASIK术后,常规角膜曲率测量仪测出的仅为角膜前表面曲率,不能代表整体的角膜曲率;近视眼LASIK术后的角膜总屈光力小于角膜曲率测量值;该角膜屈光力公式计算过程简单、结果可靠,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屈光 计算公式 角膜曲率 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角膜后表面屈光力变化 被引量:11
9
作者 倪海龙 王勤美 瞿佳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26-539,共14页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角膜后表面屈光力变化对角膜总屈光力的影响及其在术后屈光回退中所起的作用;分析角膜后表面屈光力变化的相关因素。 方法 对47例89眼施行LASIK,其中49眼高度近视,40眼中低度近视。术前与术...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角膜后表面屈光力变化对角膜总屈光力的影响及其在术后屈光回退中所起的作用;分析角膜后表面屈光力变化的相关因素。 方法 对47例89眼施行LASIK,其中49眼高度近视,40眼中低度近视。术前与术后1个月,应用裂隙扫描角膜地形网检测角膜前后表面屈光力及隆起度。分析角膜后表面屈光力及角膜后表面隆起度变化的相关因素。 结果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屈光力与角膜后表面隆起度的改变均具有统计学意义(-6.64±0.23)D/(-7.19±O.28)D,P<0.05;(24.57±10.74)μm/(56.98±15.60)μm,P<O.05,两者均与屈光角膜平面等效球镜度改变量之间有相关关系(R=O.23,P=0.032;R=O.25,P=O.02)。高度近视组角膜后表面屈光力与角膜后表面隆起度改变量大于中低度近视组的改变量(P<0.05)。 结论 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屈光力与角膜后表面隆起度增加;两者变化程度与近视矫正程度相关。LASIK术后近视回退与角膜后表面前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后表面屈光 LASIK 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 屈光回退 裂隙扫描角膜地形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治疗近视眼的远期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建华 郑磊 +2 位作者 柳林 桑延智 赵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1181-1183,共3页
目的 :评价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 (PRK)治疗不同程度近视眼的远期疗效。方法 :应用 VISX 2 0 / 2 0型准分子激光机对 2 5 8只不同程度的近视眼进行 PRK治疗 ,对 3~ 5年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按术前近视度分两组 ,A组 - 1.0 0~-... 目的 :评价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 (PRK)治疗不同程度近视眼的远期疗效。方法 :应用 VISX 2 0 / 2 0型准分子激光机对 2 5 8只不同程度的近视眼进行 PRK治疗 ,对 3~ 5年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按术前近视度分两组 ,A组 - 1.0 0~- 6 .0 0 D(等值球镜 ,下同 ) 116只眼 ,B组 - 6 .2 5~ - 12 .0 0 D 142只眼。 结果 :经 PRK治疗后 ,A组裸眼视力≥ 1.0占86 .2 % ,≥ 0 .5占 97.4% ,剩余屈光度为 (- 0 .36± 0 .40 ) D,95 .7%角膜已完全透明。 B组裸眼视力≥ 1.0占 5 4.9% ,≥ 0 .5占86 .6 % ,剩余屈光度为 (- 0 .6 9± 0 .6 6 ) D,85 .9%角膜已完全透明。 结论 :PRK治疗轻、中度近视安全有效 ,预测性及稳定性好 ;治疗高度及超高度近视在大多数患者可获得满意效果 ,在部分患者预测性及稳定性较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激光角膜切削 近视 PRK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后激素性高眼压药物干预后的眼压观察 被引量:10
11
作者 郑磊 张建华 +3 位作者 高鹏 王红英 雷蕾 王倩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8期620-622,共3页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后激素性高眼压患者短时间药物干预后的眼压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5月至2006年2月我院眼屈光外科中心LASIK及LASEK手术病例。其中17例23眼术后眼压较术前眼压升高超过5mmHg(1kPa=7.5mmHg)。经短...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后激素性高眼压患者短时间药物干预后的眼压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5月至2006年2月我院眼屈光外科中心LASIK及LASEK手术病例。其中17例23眼术后眼压较术前眼压升高超过5mmHg(1kPa=7.5mmHg)。经短时间药物干预眼压降低至正常后。对眼压进行24-36个月的随访观察。结果23眼中激素中度反应性19眼,激素高反应性4眼,停用皮质类固醇滴眼液并短时间应用药物降眼压至正常,在24~36个月的随访中17眼眼压保持稳定,6眼眼压停药后短期内再次升高,在激素中度反应性19眼中有3眼眼压再次升高,发生率15.7%,在激素高反应性的4眼中发生眼压再次升高3眼,占75%;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随访期内没有观察到视野和视盘的改变。结论皮质类固醇激素性高眼压早期应用药物降压后,多数患眼在近期及中长期随访中眼压稳定;激素高反应性患者近期眼压再次升高的发生率高于激素中度反应性患者。[眼科新进展2008;28(8):620-6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性高眼压 分子激光屈光角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治疗轻、中度近视眼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建华 郑磊 +3 位作者 郭鸣华 黄翠萍 彭亚军 顾红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66-369,共4页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治疗轻、中度近视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在我院接受PRK治疗的81只轻、中度近视及近视散光眼的术后半年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前近视度(等值球镜)范围为-1.00~-...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治疗轻、中度近视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在我院接受PRK治疗的81只轻、中度近视及近视散光眼的术后半年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前近视度(等值球镜)范围为-1.00~-6.00D,其中轻度近视占16.0%,中度近视占84.0%,单纯近视占56.8%,复性近视散光占43.2%。术后半年裸眼视力≥1.0者占74.1%,≥0.8者占88.9%,≥0.5者占92.6%。剩余屈光度≤±0.5D者占84.0%,≤-1.0D者占95.1%。剩余屈光度的均数及标准差为-(0.33±0.38)D。角膜上皮下混浊情况:0级占60.5%,1/2+占35.8%,+占3.7%。无角膜感染、角膜疤痕、复发性角膜糜烂、过矫及不规则散光等并发症发生。结论:PRK治疗轻、中度近视眼预测性及稳定性好、安全有效。远期效果有待继续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激光 屈光 角膜切削 近视 PR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低度近视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后眼压测量值波动范围的预测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荒 杨隆艳 宋跃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2-63,共2页
目的预测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后个体眼压测量值的波动范围。方法测量中低度近视行PRK手术的383眼术前及术后1年的眼压。利用回归方程对术后个体眼压测量值的波动范围进行预测。结果术后1年和术前眼压测量值明... 目的预测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后个体眼压测量值的波动范围。方法测量中低度近视行PRK手术的383眼术前及术后1年的眼压。利用回归方程对术后个体眼压测量值的波动范围进行预测。结果术后1年和术前眼压测量值明显相关,对于一个给定的术前眼压X。(mmHg),其术后眼压测量值95%容许区间为0.5X0-0.1,0. 5X0+ 6. 3( mmHg)。结论可以根据术前眼压,对中低度近视 PRK术后个体眼压测量值的波动范围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激光屈光角膜切削 近视 眼压 PRK 波动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屈光不正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15
14
作者 吕秋荣 林意玲 江海鹰 《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2期38-39,共2页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屈光不正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1711例(3418眼)屈光不正行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的患者.予术前精心准备、术后做好眼部护理及指导。结果 1次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者1669例...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屈光不正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1711例(3418眼)屈光不正行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的患者.予术前精心准备、术后做好眼部护理及指导。结果 1次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者1669例(3376眼,占98.8%)。随访1~2年,患者视力≥1.0者1659例(3315眼.占97.0%)。结论 术前认真检查、术中密切配合、术后科学指导有助于提高LASIK治疗屈光不正的成功率。并可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加快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不正 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镊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赵绍贞 孙慧敏 袁佳琴 《眼科研究》 CSCD 2000年第2期146-148,共3页
目的 探讨分析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 (PRK)治疗近视后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 对 10 1只眼PRK术后者 ,用接触型镜面反光角膜内皮显微镜 (KonanSP 5 5 0 0型 ,日本 )检测不同部位角膜内皮细胞 ,并统计分析其在不同度数范围... 目的 探讨分析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 (PRK)治疗近视后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 对 10 1只眼PRK术后者 ,用接触型镜面反光角膜内皮显微镜 (KonanSP 5 5 0 0型 ,日本 )检测不同部位角膜内皮细胞 ,并统计分析其在不同度数范围内的平均细胞密度、细胞面积的变异系数和六角形细胞的百分率。结果 平均细胞密度在C组平均下降 10 % ;A ,B组的下降无统计学意义。细胞面积的变异系数及六角形细胞百分率均在C组有明显改变。结论 PRK术对极高度近视 (切削角膜厚度超过 15 0 μm)的角膜内皮细胞有较大影响 ,随时间推移未发现进一步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激光 角膜切削 近视 角膜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角膜后表面前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6
作者 赵延军(综述) 李雪(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1-184,共4页
随着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技术的成熟和手术设备的更新,手术的并发症逐渐减少。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和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术后中央角膜变薄,在角膜强度相对降低和正常眼压的作用下,可造成不同程度的角... 随着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技术的成熟和手术设备的更新,手术的并发症逐渐减少。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和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术后中央角膜变薄,在角膜强度相对降低和正常眼压的作用下,可造成不同程度的角膜前凸。由于角膜后表面不直接受准分子激光手术本身和愈合过程的影响,所以一般用角膜后表面参数的改变来评价角膜的前凸程度。近年来随着眼前节分析系统等仪器的应用,角膜后表面的形态得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就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后角膜后表面前凸的表现、原理、预防措施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激光 近视 角膜后表面 角膜前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切削光学区的差异对经上皮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后高阶像差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冯雨 赵庆新 贾新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2247-2251,共5页
目的观察并探讨在角膜地形图引导的结合智能脉冲技术的经上皮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中,选取不同的激光切削光学区对高阶像差的影响效果。方法共127例(共203眼)接受个性化经上皮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根据等效球镜度数,低度... 目的观察并探讨在角膜地形图引导的结合智能脉冲技术的经上皮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中,选取不同的激光切削光学区对高阶像差的影响效果。方法共127例(共203眼)接受个性化经上皮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根据等效球镜度数,低度近视为A组,设定手术中有效切削光学区6.3 mm为A6.3组、6.7 mm为A6.7组、7.0 mm为A7.0组。中度近视B组,根据光学区分为B6.3组、B6.7组、B7.0组。高度近视C组,根据光学区分为C6.3组、C6.5组、C6.8组。比较各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时的裸眼视力、角膜前表面的高阶像差。结果(1)所有患者术后6个月的裸眼视力均达到或者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高阶像差均较术前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低度近视组和中度近视组中总高阶像差增加值相互比较,6.3组分别与6.7组和7.0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7组与7.0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高度近视组中高阶像差增加值相互比较,6.3组分别与6.5组和6.8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5组与6.8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智能脉冲技术的经上皮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避免选择过小或者过大的有效切削光区,既节省角膜组织,又可以显著改善术后高阶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不正 分子激光 有效光区 高阶像差 智能脉冲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制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与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内透镜取出术对屈光不正患者眼表的影响 被引量:17
18
作者 孙广莉 韩文杰 +1 位作者 刘方 苏刚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33-337,共5页
目的比较飞秒激光制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与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内透镜取出术(SMILE)对屈光不正患者眼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角膜屈光手术的63例(126眼)屈光不正患者... 目的比较飞秒激光制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与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内透镜取出术(SMILE)对屈光不正患者眼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角膜屈光手术的63例(126眼)屈光不正患者进行观察。根据患者接受的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FS-LASIK组31例(62眼),SMILE组32例(64眼),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并收集数据。观察指标包括眼表疾病指数(OSDI)量表评分、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泪河高度(TMH)、非侵入式泪膜破裂时间(NIKBUT)、脂质层厚度、睑板腺功能评估得分、眼红指数(HI)。对两组患者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FS-LASIK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6个月OSDI评分较术前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在术后1周时OSDI评分增加最明显。SMILE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OSDI评分较术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6个月OSDI评分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FS-LASIK组均高于SMILE组。两组患者术后1周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均较术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个月、6个月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FS-LASIK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6个月TMH与术前相比均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且在术后1周减小最为显著。SMILE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TMH亦均较术前减小(均为P<0.05)。FS-LASIK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6个月NIKBUT与术前相比均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且在术后1周减小最为显著。SMILE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6个月NIKBUT与术前相比均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6个月NIKBUT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FS-LASIK组均小于SMILE组。FS-LASIK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6个月脂质层厚度均较术前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SMILE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脂质层厚度亦均较术前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6个月睑板腺功能评估得分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FS-LASIK组和SMILE组患者术后1周HI与术前相比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HI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S-LASIK组高于SMILE组。结论FS-LASIK与SMILE均会对患者眼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但FS-LASIK对术后眼表的影响较SMILE明显,且这种影响作用的时间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制瓣的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 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内透镜取出 眼表疾病 干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治疗高度近视探讨 被引量:1
19
作者 杜之渝 周希媛 +2 位作者 张大勇 郭红 李祥平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0-151,共2页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治疗高度近视的效果。方法应用VISX20/20B型准分子激光仪,采用多光区切削法治疗-15 D以上超高度近视。术后随访 19~38月,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术前最佳矫正视力 0.69...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治疗高度近视的效果。方法应用VISX20/20B型准分子激光仪,采用多光区切削法治疗-15 D以上超高度近视。术后随访 19~38月,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术前最佳矫正视力 0.69 ±0. 19,术后裸眼视力 0.61 ±0. 11。术后 3月左右角膜上皮下混浊(haze)明显,1年后最轻,该组 haze平均(0.53±0.17)级,屈光度回退平均(3.15 ±1.56)D。结论对于角膜较薄,不适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LASIK)的超高度近视患者,PRK的多光区切削方式仍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且稳定性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激光屈光角膜切削 超高度近视 PR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治疗近视和近视散光3年疗效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双珍 吴小影 +2 位作者 王平宝 谭星平 胡生发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53-555,共3页
目的 :评价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 (photorefoactivekeratecomy ,PRK)治疗近视、近视散光的远期疗效。方法 :按术前屈光度将 2 0 9例 (3 77例 )屈光度为 - 1 5 0~ 1 6 0D的患者分为二组 ,低中度组 (I组 )为 - 1 5 0~ - 6 0 0D(2 3 ... 目的 :评价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 (photorefoactivekeratecomy ,PRK)治疗近视、近视散光的远期疗效。方法 :按术前屈光度将 2 0 9例 (3 77例 )屈光度为 - 1 5 0~ 1 6 0D的患者分为二组 ,低中度组 (I组 )为 - 1 5 0~ - 6 0 0D(2 3 8眼 ) ,高度组 (II组 )为 - 6 2 5~ - 1 6 0 0D(1 3 9眼 )。应用美国Visx2 0 /2 0准分子激光仪对上述二组患者行PRK治疗 ,并对患者术后 3年的屈光度、视力、角膜屈光力、角膜厚度、并发症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I组、II组中屈光度 <± 1D者分别占 94 5 %和 6 1 9% ;≥± 2 0 0D分别占 0 % ,2 3 7%。术后裸眼视力≥ 0 5者在I组、II组中分别占 99 6 %和 79 9% ;≥ 1 0者分别占 85 3 % ,48 2 %。角膜屈光力两组均在术后 6个月稳定 ,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O级在I组、II组分别为1 0 0 %和 98 6 % ,术后眼压两组均正常。结论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治疗近视、近视散光效果肯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疾病 分子激光 角膜切削 远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