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5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矫治近视术后角膜上皮的重塑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侯杰 王雁 +2 位作者 雷玉琳 郑秀云 张颖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04-1108,共5页
背景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矫治近视后角膜上皮会发生重塑效应,主要表现为上皮厚度的变化,目前关于单一步骤的经角膜上皮的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TransPRK)后角膜上皮厚度变化的研究鲜见报道。目的探讨TransPRK矫治近视术后... 背景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矫治近视后角膜上皮会发生重塑效应,主要表现为上皮厚度的变化,目前关于单一步骤的经角膜上皮的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TransPRK)后角膜上皮厚度变化的研究鲜见报道。目的探讨TransPRK矫治近视术后角膜光学区内不同区域上皮厚度的变化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设计,收集2014年8月至2015年6月在济南市明水眼科医院行TransPRK手术的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43例43眼,术前等效球镜度为一1.25- -6.25D。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应用频域眼前节光相干断层扫描仪(OCT)对患者角膜0~2、2~5及5~6mm范围内的上皮厚度进行测量,研究术后不同时间角膜上皮厚度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其与屈光度、切削深度、光学区大小以及角膜非球面性变化(Q值)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角膜中央上皮厚度分别为(52.37±3.42)、(53.97±4.33)、(51.03±4.11)、(55.14±5.46)和(56.68±5.09)p,m,术后3个月与6个月角膜上皮厚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角膜0~2、2~5及5~6mm范围内角膜上皮厚度较术前分别增厚(3.69±4.23)、(5.19±3.88)和(6.23±3.91)txm,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角膜上皮厚度与屈光度和Q值变化量均呈正相关,与光学区大小呈负相关(均P〈0.05);2-5mm区和5~6mm区上皮厚度变化与切削深度均呈正相关(r=0.380、0.383,均P〈O.05),而中央区角膜上皮厚度与切削深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TransPRK术后角膜光学区内上皮增厚的分布呈“负透镜式”的变化,越接近光学区周边增厚越显著,上皮厚度变化量受屈光度、切削区大小及切削深度的影响,且这种不均匀增厚会影响角膜的非球面特性,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掩藏个性化手术应该达到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分子激光 屈光性角膜切削 角膜上皮 Q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治疗近视眼的远期效果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建华 郑磊 +2 位作者 柳林 桑延智 赵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1181-1183,共3页
目的 :评价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 (PRK)治疗不同程度近视眼的远期疗效。方法 :应用 VISX 2 0 / 2 0型准分子激光机对 2 5 8只不同程度的近视眼进行 PRK治疗 ,对 3~ 5年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按术前近视度分两组 ,A组 - 1.0 0~-... 目的 :评价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 (PRK)治疗不同程度近视眼的远期疗效。方法 :应用 VISX 2 0 / 2 0型准分子激光机对 2 5 8只不同程度的近视眼进行 PRK治疗 ,对 3~ 5年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按术前近视度分两组 ,A组 - 1.0 0~- 6 .0 0 D(等值球镜 ,下同 ) 116只眼 ,B组 - 6 .2 5~ - 12 .0 0 D 142只眼。 结果 :经 PRK治疗后 ,A组裸眼视力≥ 1.0占86 .2 % ,≥ 0 .5占 97.4% ,剩余屈光度为 (- 0 .36± 0 .40 ) D,95 .7%角膜已完全透明。 B组裸眼视力≥ 1.0占 5 4.9% ,≥ 0 .5占86 .6 % ,剩余屈光度为 (- 0 .6 9± 0 .6 6 ) D,85 .9%角膜已完全透明。 结论 :PRK治疗轻、中度近视安全有效 ,预测性及稳定性好 ;治疗高度及超高度近视在大多数患者可获得满意效果 ,在部分患者预测性及稳定性较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激光角膜切削 近视 PRK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治疗轻、中度近视眼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建华 郑磊 +3 位作者 郭鸣华 黄翠萍 彭亚军 顾红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66-369,共4页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治疗轻、中度近视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在我院接受PRK治疗的81只轻、中度近视及近视散光眼的术后半年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前近视度(等值球镜)范围为-1.00~-...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治疗轻、中度近视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在我院接受PRK治疗的81只轻、中度近视及近视散光眼的术后半年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前近视度(等值球镜)范围为-1.00~-6.00D,其中轻度近视占16.0%,中度近视占84.0%,单纯近视占56.8%,复性近视散光占43.2%。术后半年裸眼视力≥1.0者占74.1%,≥0.8者占88.9%,≥0.5者占92.6%。剩余屈光度≤±0.5D者占84.0%,≤-1.0D者占95.1%。剩余屈光度的均数及标准差为-(0.33±0.38)D。角膜上皮下混浊情况:0级占60.5%,1/2+占35.8%,+占3.7%。无角膜感染、角膜疤痕、复发性角膜糜烂、过矫及不规则散光等并发症发生。结论:PRK治疗轻、中度近视眼预测性及稳定性好、安全有效。远期效果有待继续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激光 屈光性 角膜切削 近视 PR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赵绍贞 孙慧敏 袁佳琴 《眼科研究》 CSCD 2000年第2期146-148,共3页
目的 探讨分析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 (PRK)治疗近视后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 对 10 1只眼PRK术后者 ,用接触型镜面反光角膜内皮显微镜 (KonanSP 5 5 0 0型 ,日本 )检测不同部位角膜内皮细胞 ,并统计分析其在不同度数范围... 目的 探讨分析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 (PRK)治疗近视后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 对 10 1只眼PRK术后者 ,用接触型镜面反光角膜内皮显微镜 (KonanSP 5 5 0 0型 ,日本 )检测不同部位角膜内皮细胞 ,并统计分析其在不同度数范围内的平均细胞密度、细胞面积的变异系数和六角形细胞的百分率。结果 平均细胞密度在C组平均下降 10 % ;A ,B组的下降无统计学意义。细胞面积的变异系数及六角形细胞百分率均在C组有明显改变。结论 PRK术对极高度近视 (切削角膜厚度超过 15 0 μm)的角膜内皮细胞有较大影响 ,随时间推移未发现进一步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激光 角膜切削 近视 角膜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治疗近视和近视散光3年疗效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双珍 吴小影 +2 位作者 王平宝 谭星平 胡生发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53-555,共3页
目的 :评价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 (photorefoactivekeratecomy ,PRK)治疗近视、近视散光的远期疗效。方法 :按术前屈光度将 2 0 9例 (3 77例 )屈光度为 - 1 5 0~ 1 6 0D的患者分为二组 ,低中度组 (I组 )为 - 1 5 0~ - 6 0 0D(2 3 ... 目的 :评价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 (photorefoactivekeratecomy ,PRK)治疗近视、近视散光的远期疗效。方法 :按术前屈光度将 2 0 9例 (3 77例 )屈光度为 - 1 5 0~ 1 6 0D的患者分为二组 ,低中度组 (I组 )为 - 1 5 0~ - 6 0 0D(2 3 8眼 ) ,高度组 (II组 )为 - 6 2 5~ - 1 6 0 0D(1 3 9眼 )。应用美国Visx2 0 /2 0准分子激光仪对上述二组患者行PRK治疗 ,并对患者术后 3年的屈光度、视力、角膜屈光力、角膜厚度、并发症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I组、II组中屈光度 <± 1D者分别占 94 5 %和 6 1 9% ;≥± 2 0 0D分别占 0 % ,2 3 7%。术后裸眼视力≥ 0 5者在I组、II组中分别占 99 6 %和 79 9% ;≥ 1 0者分别占 85 3 % ,48 2 %。角膜屈光力两组均在术后 6个月稳定 ,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O级在I组、II组分别为1 0 0 %和 98 6 % ,术后眼压两组均正常。结论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治疗近视、近视散光效果肯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疾病 分子激光 角膜切削 远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低度近视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后眼压测量值波动范围的预测 被引量:2
6
作者 吴荒 杨隆艳 宋跃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2-63,共2页
目的预测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后个体眼压测量值的波动范围。方法测量中低度近视行PRK手术的383眼术前及术后1年的眼压。利用回归方程对术后个体眼压测量值的波动范围进行预测。结果术后1年和术前眼压测量值明... 目的预测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后个体眼压测量值的波动范围。方法测量中低度近视行PRK手术的383眼术前及术后1年的眼压。利用回归方程对术后个体眼压测量值的波动范围进行预测。结果术后1年和术前眼压测量值明显相关,对于一个给定的术前眼压X。(mmHg),其术后眼压测量值95%容许区间为0.5X0-0.1,0. 5X0+ 6. 3( mmHg)。结论可以根据术前眼压,对中低度近视 PRK术后个体眼压测量值的波动范围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 近视 眼压 PRK 波动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后前弹力层缺失对眼压读数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孙同 李桂荣 曾原 《眼科研究》 CSCD 1999年第6期477-478,共2页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 后前弹力层缺失与眼压读数下降值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以PRK 手术87 眼为实验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LASIK) 手术76 眼为对照组,检测术前及术后眼压、角膜厚度...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 后前弹力层缺失与眼压读数下降值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以PRK 手术87 眼为实验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LASIK) 手术76 眼为对照组,检测术前及术后眼压、角膜厚度、角膜屈光力,分析两组间眼压读数下降有无差别。 结果 去除两组术后角膜厚度、角膜屈光力的改变对眼压读数的影响,PRK 和LASIK 组眼压读数下降无显著性差异( P> 0 .05) 。 结论 P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前弹力层 分子激光 角膜切削 眼压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预防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形成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吴荒 王春勇 +2 位作者 王宜 宋跃 郑雅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83-686,共4页
目的:探讨在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中应用丝裂霉素C对抑制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形成的效果。方法:检索Medline、OVID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收录的1995年4月-2005年4月10年发表... 目的:探讨在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中应用丝裂霉素C对抑制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形成的效果。方法:检索Medline、OVID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收录的1995年4月-2005年4月10年发表的关于丝裂霉素C与PRK相关的对照研究,并辅以手工检索。结果:共纳入2项随机对照试验,异质性Q检验无统计学差异(χ^2=0.17,df=1,P=0.68)。2项研究的OR值分别为0.17[95%CI0.05~0.533、0.10[95%CI0.01~0.853;合并OR值为0.14[95%CI0.05~0.40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Z=3.75,P=0.0002)。结论:PRK术中局部应用0.02%丝裂霉素C可以明显减少高度近视眼术后的haze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霉素/治疗作用 角膜切除 光折射 分子激光/方法 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 综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治疗高度近视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杜之渝 周希媛 +2 位作者 张大勇 郭红 李祥平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0-151,共2页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治疗高度近视的效果。方法应用VISX20/20B型准分子激光仪,采用多光区切削法治疗-15 D以上超高度近视。术后随访 19~38月,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术前最佳矫正视力 0.69...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治疗高度近视的效果。方法应用VISX20/20B型准分子激光仪,采用多光区切削法治疗-15 D以上超高度近视。术后随访 19~38月,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术前最佳矫正视力 0.69 ±0. 19,术后裸眼视力 0.61 ±0. 11。术后 3月左右角膜上皮下混浊(haze)明显,1年后最轻,该组 haze平均(0.53±0.17)级,屈光度回退平均(3.15 ±1.56)D。结论对于角膜较薄,不适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LASIK)的超高度近视患者,PRK的多光区切削方式仍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且稳定性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 超高度近视 PR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矫治高度近视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后屈光回退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金荣 张金英 +1 位作者 李雪非 于金国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97-899,共3页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矫治高度近视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后屈光回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对PRK术后2年以上、屈光回退且屈光度稳定的患者8例14眼行LASIK,对LASIK术后术眼进行评价。患眼PRK术前...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矫治高度近视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后屈光回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对PRK术后2年以上、屈光回退且屈光度稳定的患者8例14眼行LASIK,对LASIK术后术眼进行评价。患眼PRK术前屈光度为-6.25~-12.50 D,PRK术后屈光度为-1.50~-6.25 D。随访观察LASIK矫正1年后术眼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形成和角膜厚度的变化。结果所有患眼术后主观症状较轻。LASIK术后1年平均球镜度数为(-0.62±0.94)D。LASIK术后0.5≤裸眼视力<0.8者4眼,≥0.8者9眼,1眼(7.1%)最佳矫正视力下降2行。4眼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haze,包括2级haze 3眼、3级haze 1眼。应用氟米龙滴眼液1个月后,haze及屈光回退减轻;术后1年,1级haze 2眼,2级haze 2眼,3级haze 1眼。LASIK术前角膜厚度为(467±38)μm,术后为(422±21)μm。结论高度近视PRK术后屈光回退行LASIK矫治是一种可行的方法,但少数患者术后可出现haze,仍需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 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 近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华 宋宏文 +1 位作者 郭绒霞 孙乃学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133-136,共4页
关键词 近视 角膜切削 分子激光 PRK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的并发症及处理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华 《眼科新进展》 CAS 1999年第1期65-67,共3页
关键词 分子激光 PRK 角膜切削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矫正放射状角膜切开术后残留近视
13
作者 刘萍 张薇 +3 位作者 胡咏霞 齐俐 田彦杰 杨春荣 《眼科研究》 CSCD 2000年第3期252-254,共3页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 (PRK)矫正放射状角膜切开术 (PK)后残留近视的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  2 9例 3 0眼RK术后 8个月以上接受PRK矫正残留近视 ,分为中低度近视组 (第 1组 )和高度近视组 (第 2组 ) ,平均随访6 4个月。结果 ...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 (PRK)矫正放射状角膜切开术 (PK)后残留近视的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  2 9例 3 0眼RK术后 8个月以上接受PRK矫正残留近视 ,分为中低度近视组 (第 1组 )和高度近视组 (第 2组 ) ,平均随访6 4个月。结果 PRK术后第 1组下降 3 3 0D ,第 2组下降 5 2 3D。第 1组 10 0 % ,第 2组 83 %术后 6个月裸眼视力 0 5以上。角膜混浊术后 1~ 3个月明显 ,6个月后渐消退。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与二次RK相比 ,PRK是较为理想的手术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激光角膜切削 残留近视 放射状角膜切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治疗重度近视
14
作者 沈政伟 尹禾 +3 位作者 马群 黄震唏 李丽 吴金桃 《眼科新进展》 CAS 2000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治疗重度近视的疗效。方法 使用ChironVision的Keracor116准分子激光机,采用多光区切削的方法治疗重度近视49例89眼,屈光度范围:-10.00~-25.00D。术后随访1a,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89眼...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治疗重度近视的疗效。方法 使用ChironVision的Keracor116准分子激光机,采用多光区切削的方法治疗重度近视49例89眼,屈光度范围:-10.00~-25.00D。术后随访1a,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89眼重度近视PRK术后1a时,裸眼视力≥1.0者12眼,占3.48%,0.5~0.8者17眼,占19.10%,≤0.4者60眼,占67.42%;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不变或上升者87眼,占96.63%,小于术前者3眼占3.37%;术后1mo时角膜上皮下雾浊最重,1a时最轻,88.76%的术眼角膜雾浊为0级;术后1a实际矫正度在预矫正度±1.00D以内者占32.69%,±2.00D以内者占46.31%;术后角膜曲率较术前显著下降(P<0.001),随访3~12mo期间角膜曲率稳定(P>0.05)。结论 多光区PRK治疗近视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但预测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切削 重度近视 分子激光 PR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后角膜上皮愈合的影响因素
15
作者 王丹梅 金红颖 李子良 《眼科研究》 CSCD 2000年第2期152-153,共2页
目的 探讨年龄、性别、绷带式隐形眼镜配戴、术后局部使用不同药物及手术切削深度诸因素对PRK术后角膜上皮愈合的影响。方法 对 2 5 8例实施PRK术病人 (393只眼 )进行前瞻、随机、双盲、设立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结果 不同年龄、... 目的 探讨年龄、性别、绷带式隐形眼镜配戴、术后局部使用不同药物及手术切削深度诸因素对PRK术后角膜上皮愈合的影响。方法 对 2 5 8例实施PRK术病人 (393只眼 )进行前瞻、随机、双盲、设立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结果 不同年龄、性别、术后配戴隐形眼镜及手术切削深度诸因素对角膜上皮愈合时间无显著性差别 (P >0 0 5 )。术后使用双氯灭痛滴眼液、透明质酸钠及安慰剂组角膜上皮愈合的时间分别是 :3 78天± 1 37天、2 86天± 1 44天、3 31天± 1 5 0天 (P <0 0 5 )。结论 年龄、性别、术后配戴隐形眼镜以及手术切削深度对PRK术后角膜上皮愈合不构成影响 ,而双氯灭痛可延长角膜上皮愈合 ,透明质酸钠可促进角膜上皮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激光 角膜切削 角膜上皮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性切削术后肿瘤坏死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巾眉 庞国祥 +4 位作者 叶阿里 孙玉敏 金玉梅 秦梅 李维业 《眼科新进展》 CAS 2001年第5期317-320,共4页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 (PRK)后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的表达及其对角膜创伤修复的作用。对比 10 g· L- 1 强地松龙和 1g· L- 1 双氯芬酸钠对 TNF- α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半定量反转录 -多聚酶链式反应 (semi-...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 (PRK)后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的表达及其对角膜创伤修复的作用。对比 10 g· L- 1 强地松龙和 1g· L- 1 双氯芬酸钠对 TNF- α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半定量反转录 -多聚酶链式反应 (semi- quantitative,RT- PCR)的方法探测 PRK后兔角膜细胞活性因子不同时间 m RNA表达的变化 ,并在相应时间点观察细胞学改变。结果  TNF-α在 PRK后 m RNA表达随时间变化 ,表达水平有改变 ,高峰出现在术后 2 4h。10 g· L- 1强地松龙完全抑制 TNF- α的表达 ,双氯芬酸钠无显著影响。结论 在高能量短暂作用的紫外光照射下角膜组织选择性地表达 TNF-α,提示这一细胞因子在PRK后角膜创伤修复过程中有一定作用 ,并证实 10 g· L- 1强地松龙能在转录水平抑制TN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 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性切削 肿瘤坏死因子A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上皮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TPRK)及飞秒激光辅助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后眼轴长度及角膜光密度的变化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嘉璠 吴洁 +2 位作者 刘坤 毕文娇 崔嵬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74-1179,共6页
目的观察经上皮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transepithelial 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TPRK)及飞秒激光辅助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emtosecond laser-assisted in situ keratomileusis,FS-LASIK)手术前后眼轴长度及角膜光密... 目的观察经上皮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transepithelial 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TPRK)及飞秒激光辅助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emtosecond laser-assisted in situ keratomileusis,FS-LASIK)手术前后眼轴长度及角膜光密度(corneal density,CD)的变化,并探讨二者间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使用IOL Master 500测量TPRK组(72眼)和FS-LASIK组(42眼)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眼轴长度,同时使用Pentacam进行角膜厚度测量及CD分析。对手术前后眼轴差与角膜消融厚度之间的差异性、相关性及一致性进行分析,同时分析IOL Master眼轴测量偏差(眼轴差与角膜消融厚度间差值)与CD变化的相关性。结果TPRK组及FS-LASIK组手术前后眼轴差分别为(0.09±0.04)mm、(0.11±0.05)mm,角膜消融厚度分别为(0.09±0.02)mm、(0.09±0.03)mm,二者之间显著正相关(r=0.486、0.494,均为P<0.0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534、1.995,均为P>0.05),Bland-Altman分析显示二者一致性好。TPRK组角膜前层(120μm)及全层的CD术后低于术前,中间层及后层(60μm)的CD术后高于术前。FS-LASIK组眼轴测量偏差仅与0~2 mm前层的CD中等相关(r=0.356,P<0.05)。结论TPRK及FS-LASIK术后患者眼轴长度均较术前短,二者差值与角膜消融厚度相符。TPRK及FS-LASIK术后3个月CD略有降低,但IOL Master眼轴测量偏差与CD的变化基本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上皮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 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 眼轴长度 角膜消融厚度 角膜光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后角膜地形图岛状隆起 被引量:2
18
作者 孟觉天 王丹梅 +1 位作者 李子良 袁南荣 《眼科研究》 CSCD 2000年第2期154-156,共3页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 (PRK)后角膜地形图出现岛状隆起与患者各种因素的关系。方法 对连续 333例 (5 92只眼 )接受PRK治疗病人术后 6个月的角膜地形图进行回顾性分析 ,将地形图中出现中央岛 ,半岛 ,双峰岛的资料进行...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 (PRK)后角膜地形图出现岛状隆起与患者各种因素的关系。方法 对连续 333例 (5 92只眼 )接受PRK治疗病人术后 6个月的角膜地形图进行回顾性分析 ,将地形图中出现中央岛 ,半岛 ,双峰岛的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双眼出现岛状隆起的比例高于单眼。术后 1~ 3月岛状隆起明显且有不断增加的现象 ,6月时 5 2 6 3 %的岛状隆起消失。岛状隆起与角膜雾浊无关 ;双峰岛的隆起度较高 ,可导致散光 ,对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有一定的影响。结论 PRK术后地形图岛状隆起的形成可能是部分个体特殊的术后反应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激光 角膜切削 角膜地形图 岛状隆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次酸抑制兔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后角膜上皮下混浊的作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红 郭玉 +1 位作者 廖端芳 袁满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79-282,共4页
目的 探讨中药甘草的主要成分甘草次酸 (gly cyrrhetinicacid ,GA)对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 (pho torefractivekeratectomy ,PRK)术后角膜上皮下混浊 (haze)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 50只新西兰白兔分成A(0 1%GA)、B(0 2 5%GA)、C(... 目的 探讨中药甘草的主要成分甘草次酸 (gly cyrrhetinicacid ,GA)对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 (pho torefractivekeratectomy ,PRK)术后角膜上皮下混浊 (haze)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 50只新西兰白兔分成A(0 1%GA)、B(0 2 5%GA)、C(0 5%GA )、D (0 1%地塞米松 )、E(对照组 ) 5个组 ,分别作为甘草次酸实验 (A、B、C)组 ,对照组 (D)组和空白对照 (E)组。每组按照屈光度数 -10 0 0D作PRK切削 2 0只兔眼 ,术后 5个组分别滴用 0 1%GA、0 2 5%GA、0 5%GA、0 1%地塞米松及生理盐水 3mon。术后检查Haze情况和眼压。术后 15、3 0、45、60d时分别处死实验动物并摘除各实验组及对照组 2只眼进行角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术后A、B、C、D组Haze发生情况及病理改变相近 ,而E组Haze情况较前 4组严重 ,且术后活跃的角膜上皮下纤维增生在术后 60d时仍然存在。A、B、C、E组术后眼压与术前相比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D组术后眼压则明显高于术前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结论 甘草次酸对兔眼PRK术后Haze的抑制效果与 0 1%地塞米松相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次酸 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 角膜混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与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矫治中低度近视术后患者功能性光学区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侯杰 雷玉琳 +2 位作者 张颖 马志兴 张静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78-1181,共4页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与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transepithelial 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TransPRK)矫治近视术后功能性光学区的大小并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与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transepithelial 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TransPRK)矫治近视术后功能性光学区的大小并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11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角膜屈光手术的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102例,均纳入右眼进行分析。其中SMILE组62例62眼,TransPRK组40例40眼,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个月应用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功能性光学区的大小,对比分析两组术后功能性光学区的变化特点及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SMILE组及TransPRK组术前功能性光学区分别为(7.18±1.00)mm和(7.33±0.81)mm,术后3个月两组分别为(6.00±0.78)mm及(5.77±0.82)mm,与术前相比均显著缩小(均为P=0.000),其中SMILE组较术前缩小(1.18±1.00)mm,TransPRK组缩小(1.56±1.02)mm。SMILE组术后功能性光学区较TransPRK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两组术后功能性光学区的缩小与术前等效球镜度数均呈显著负相关(均为P<0.05),与角膜曲率变化量、球差变化量及Q值变化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均为P<0.01)。结论 SMILE与TransPRK术后功能性光学区均显著缩小,在相同手术光学区设计的情况下,SMILE较TransPRK术后获得了更大的功能性光学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 经上皮分子激光角膜切削 功能性光学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