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自然语言处理(NLP)的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政策内容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魏泽洋 汪自书 +3 位作者 宫曼莉 谢丹 杨洋 刘毅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共10页
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是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的核心抓手,通过空间布局约束、污染排放管控、环境风险防控和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控制等维度实现生态环境源头预防。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存在政策文本庞大、管控措施多样、表达构成复杂特点,识别准入... 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是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的核心抓手,通过空间布局约束、污染排放管控、环境风险防控和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控制等维度实现生态环境源头预防。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存在政策文本庞大、管控措施多样、表达构成复杂特点,识别准入清单管控的对象、方式与力度是支撑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政策实施的重要基础。本研究基于自然语言机器无监督学习技术对生态环境准入清单进行政策词汇模式挖掘并对政策文本设定多维定量化标签,应用自然语言深度学习模型对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管控措施进行文本分类评估。河北省是我国产业门类最齐全、资源环境问题最复杂的省份之一,其生态环境准入管控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以河北省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的产业管控措施为例,识别了10类政策关键词特征、64项主要政策关键词,对全清单中对应关键词所在的语句覆盖率达95%;构造了24个管控措施-行业的分类标签,应用并比较了BERT、RoBERTa和ALBERT深度学习模型对政策文本的分类识别效果,预测精度、召回率和F1得分最高分别可达到0.95、0.79和0.86,训练模型可较好地识别准入清单政策内容。结果显示河北省准入清单在管控措施明确化、具体化、定量化方面仍存在不足,产业精细化管控、考核指标型以及时限型内容有待补充和细化。本研究提出的方法具有较好的适用前景,建议在此基础上结合前沿人工智能方法,进一步提高模型自动处理效率、动态分析以及提供精细化政策调整建议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政策文本 自然语言处理(N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保护区“刚性”与“弹性”准入清单决策方法构建——以福建省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魏伟 沈梦雪 薄立明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54-60,共7页
自然保护区作为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核心内容,是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区域,其中自然保护区准入条件的基本门槛是空间准入清单,目前我国已明确准入清单要"刚性"与"弹性"结合,但对于"弹性"准入清单要求还未形成... 自然保护区作为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核心内容,是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区域,其中自然保护区准入条件的基本门槛是空间准入清单,目前我国已明确准入清单要"刚性"与"弹性"结合,但对于"弹性"准入清单要求还未形成统一的标准。文章在剖析自然保护区准入清单面临的现实困境的基础上,以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基于"以人为本"的国土空间规划理论和"自存—共存""优化—平衡"的思路,明确了自然保护区准入清单需求共识,构建了自然保护区"刚性"与"弹性"准入清单的决策方法,为新时期自然保护区准入清单提供了一套决策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以人为本 准入清单 决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编制实践应用与探讨——以湖南省为例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庄 刘帆 +2 位作者 杨健 郑立国 王璨君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922-1929,共8页
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源于“三线”划定管控成果的集成,是具体到每个环境管控单元落实底线思维和生态环境保护硬约束落地的重要出口。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如何在实际环境管理工作中做到能用、适用、管用,值得深思和探讨。湖南省以园区管控单元... 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源于“三线”划定管控成果的集成,是具体到每个环境管控单元落实底线思维和生态环境保护硬约束落地的重要出口。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如何在实际环境管理工作中做到能用、适用、管用,值得深思和探讨。湖南省以园区管控单元为特色,在全国率先发布并全面实施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体系。以湖南省为例,系统阐述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编制原则、技术思路与清单实践的特点和落地应用实效,总结问题,提出优化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的思考与建议:1)明确“三线一单”的法律地位和层级定位,找准功能定位,形成由多部门协同推动的态势;2)强化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的目标支撑作用,保证科学适用;3)规范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形式,协同多要素管控;4)引入配套机制,指导“三线一单”的动态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线一单 态环境准入清单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实践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准入管制放松与企业绿色转型——基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试点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2
4
作者 胡海川 贾振婷 冯丽丽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90,共12页
企业是实现“双碳”目标的行动主体,加快企业绿色转型已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以我国近年来逐步开始实施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作为外生事件,选取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深入考察市场准入管制放松与企业... 企业是实现“双碳”目标的行动主体,加快企业绿色转型已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以我国近年来逐步开始实施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作为外生事件,选取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深入考察市场准入管制放松与企业绿色转型的关系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市场准入管制放松可以显著促进企业绿色转型,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进一步分析发现,市场准入管制放松主要通过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缓解管理层短视和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三种途径来促进企业绿色转型。与此同时,非国有企业与制造业企业中市场准入管制放松对企业绿色转型的促进作用更明显,处于西部地区与市场化程度低行业的企业,市场准入管制放松对其绿色转型的积极影响更显著。研究结果能够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和推进企业绿色转型提供经验参考和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准入管制放松 绿色转型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资源配置效率 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准入管制对就业的影响——来自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经验证据
5
作者 丁子家 宁致远 吴非 《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2-102,共21页
本文基于2007—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对就业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对就业具有正向影响。机制检验发现,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能够通过改善劳动力市场扭曲、促进... 本文基于2007—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对就业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对就业具有正向影响。机制检验发现,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能够通过改善劳动力市场扭曲、促进行业竞争以及增加就业创造、减少就业破坏来促进企业就业水平的提升。异质性分析发现,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在管制性行业、市场分割程度高以及创业活跃度高、劳动收入份额高的组别中对就业具有驱动作用。进一步地,本文从就业质量提升和就业结构改善两方面考察了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实现条件。研究结论为推进市场化改革、营造公平良好的竞争环境、促进就业增长和民生改善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就业规模 就业质量 就业结构 高质量充分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准入管制放松与流动人口收入差距的扩大——来自“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试点的证据
6
作者 曹清峰 单俊辉 《现代经济探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53-63,共11页
基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试点的拟自然实验,利用2010-2018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市场准入管制放松对流动人口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市场准入管制放松对流动人口收入差距具有显著扩大效应,这一结论在... 基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试点的拟自然实验,利用2010-2018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市场准入管制放松对流动人口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市场准入管制放松对流动人口收入差距具有显著扩大效应,这一结论在经过平行趋势、安慰剂、内生性、交叠双重差分偏误等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市场准入管制放松通过扩大流动人口教育回报差距、民营企业就业差距、灵活就业收入差距的途径导致流动人口收入差距变大。进一步分析表明,市场准入管制放松导致资本要素价格扭曲程度下降,使企业进入与退出市场更活跃,总体上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因此,中国应协同推进共同富裕与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减少对流动人口收入分配的不利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准入管制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 流动人口 收入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准入管制放松与产业结构升级 被引量:1
7
作者 蔡兴 刘洁琼 《产经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33,共14页
打破市场准入壁垒能有效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是我国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和高标准市场体系的重要任务之一。基于2016年起分阶段实施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利用2012—2022年中国287个地级市样本,实证考察市场准入管... 打破市场准入壁垒能有效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是我国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和高标准市场体系的重要任务之一。基于2016年起分阶段实施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利用2012—2022年中国287个地级市样本,实证考察市场准入管制放松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结果表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推行显著促进了城市产业结构升级。进一步的机制探讨揭示,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会通过提升区域创新创业水平和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异质性分析显示,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本水平、金融发展水平及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因此,应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和高标准市场体系,为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升级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区域创新创业水平 资源配置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如何影响劳动收入份额?——来自放松市场准入管制的证据 被引量:1
8
作者 朱晓满 王伊攀 《南开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3-162,共20页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兼顾收入分配效率与公平是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以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为代表的放松市场准入管制将“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结合,是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重要措施。本文基于2010—2019...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兼顾收入分配效率与公平是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以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为代表的放松市场准入管制将“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结合,是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重要措施。本文基于2010—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劳动收入份额数据,以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作为外生冲击,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方法考察了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结果表明,放松市场准入管制能提升企业劳动收入份额,且提升原因是增长而非分配。这种效应在非东部地区、低技术行业、内部控制弱及劳动密集型企业尤为显著。机制上,放松市场准入管制通过优化要素配置、增大要素流动及提高要素效率提升了劳动收入份额。放松市场准入管制有效提升了员工收入份额并缩小企业内部收入差距,兼顾了效率与公平。探索放松市场准入管制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有助于全面评估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经济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 劳动收入份额 收入分配 全国统一大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定与实施:现状、障碍及对策 被引量:2
9
作者 李铜山 董立星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5-42,共8页
农业产业准入负面清单是新发展阶段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是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重要参照。我国部分地区已经在探索制定与实施农业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但从其制度建设和实践成效来看仍存在不足之处。要加快农... 农业产业准入负面清单是新发展阶段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是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重要参照。我国部分地区已经在探索制定与实施农业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但从其制度建设和实践成效来看仍存在不足之处。要加快农业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的制定与实施,就要克服清单内容分散零星、保障措施乏力、经营主体参与积极性低、传统路径依赖意识过强、清单治理成效不显著、责任主体执行力度不足等多种现实问题。为此,需要采取强化清单设计、健全配套政策、创新推广方式、强化管理手段、提升实施效能、完善监管机制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准入负面清单 农业绿色发展 农业产业链 障碍 实施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引导规范民营经济发展的价值导向、制度安排与施策重点 被引量:15
10
作者 孔祥利 张倩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5-80,共16页
我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作为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制度安排,是厘清政府与市场边界、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引导规范各类资本健康有序发展和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的具体举措。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具有三重价值导... 我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作为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制度安排,是厘清政府与市场边界、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引导规范各类资本健康有序发展和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的具体举措。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具有三重价值导向,即还权市场的价值导向、引导资本的价值导向、建设有为政府的价值导向。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的制度安排包括:“非禁即入”的制度安排,“一单尽列”的制度安排,“一年一修”的制度安排,“全国一张单”的制度安排。负面清单制度实施五年来成效显著:民营经济准入机制更加公平,准入范围更加清晰,准入效能不断提高,民营经济已成为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引导规范民营经济发展的施策重点包括营造更加公平良好的营商环境,切实把“自己人”理念落到实处;廓清民营经济的投资经营领域,持续拓宽民营经济发展空间;有效发挥“红绿灯”作用,引导规范民营经济健康有序高质量发展;构建新时代对外开放新格局,帮助民营经济“走出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民营经济 价值导向 制度安排 施策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悦 许永斌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5-95,共11页
以2012—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显著促进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测试后仍然成立。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市场... 以2012—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显著促进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测试后仍然成立。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通过增加企业研发创新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提升了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分析显示,当企业所处地区政府干预程度较高以及市场竞争较激烈时,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效应更明显。经济后果研究发现,在市场准入管制放松的背景下,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可以显著改善企业产品市场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 市场准入管制放松 研发创新 人力资本 全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衔接“三线一单”的流域综合规划环评设计
12
作者 毕雪 杨梦斐 +2 位作者 杨寅群 林国俊 田志福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17,共8页
“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是目前我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手段,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环评)技术导则明确提出了评价应充分衔接已发布实施的“三线一单”成果,阐述了流域综合规划体系及主要环境影响特性... “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是目前我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手段,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环评)技术导则明确提出了评价应充分衔接已发布实施的“三线一单”成果,阐述了流域综合规划体系及主要环境影响特性,提出衔接“三线一单”的流域综合规划环评设计框架,可实现“三线一单”成果贯穿流域综合规划的全过程。在此框架下流域“三线一单”的制定成为流域综合规划环评的重点,提出了流域“三线一单”的制定方法,以赣江流域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应用过程。对流域综合规划环评和“三线一单”成果落地等工作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综合规划 规划环评 三线一单 环境影响评价 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赣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松市场准入管制与劳动收入份额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金磊 王磊 黄远标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32,共18页
在通过放松市场准入管制激发市场活力的同时,发展成果是否合理分配是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将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试点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利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放松市场准入管制对企业... 在通过放松市场准入管制激发市场活力的同时,发展成果是否合理分配是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将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试点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利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放松市场准入管制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发现,放松市场准入管制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劳动收入份额。该结论具有稳健性。机制分析表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直接促进了市场主体进入,进而通过影响企业的垄断势力、创新研发和投资活动对收入分配产生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劳动收入份额提升主要来自员工工资待遇的提高而非员工数量的增加;放松市场准入管制还能够促进企业内部劳动要素之间的收入分配公平,缩小收入差距。此外,政策效果在不同政府干预水平的地区、不同行业以及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之间存在差异。本文为通过完善市场准入制度优化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准入管制 劳动收入份额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减污降碳协同试点实践探索——以广州市增城区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薛强 于雷 +5 位作者 李敏辉 牛韧 廖程浩 蒋楠 路路 秦昌波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70,共12页
开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减污降碳协同试点是将碳达峰碳中和要求融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的重要举措,对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广州市增城区为例,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技术方法和成果基础上,基于GIS空间统计方法构建了大气污染物... 开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减污降碳协同试点是将碳达峰碳中和要求融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的重要举措,对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广州市增城区为例,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技术方法和成果基础上,基于GIS空间统计方法构建了大气污染物和CO_(2)排放清单,使用产排污系数法核算大气污染物和CO_(2)的减排量,使用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相对程度评估方法评估了措施协同性,构建了本地化的减污降碳措施库,使用CMAQ模型评估了措施优化后带来的空气质量改善效益,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结果表明:1)减污降碳协同管控重点区域位于增城区南部,重点行业包括热电联产、汽车整车制造、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摩托车整车制造等。2)基于产排污系数法、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相对程度评估指数等方法,定量评估了措施的协同减排量和协同性,构建了12项本地化的减污降碳措施,其中工业绿色低碳微电网建设、涂装工艺升级、低氮分级燃烧改造、超低排放改造等措施展现出较好的综合减排效益。3)基于GIS空间映射识别方法,识别了5个有待优化的环境管控单元,重点和一般管控单元分别为3个、2个。4)通过CMAQ模型对清单优化前后进行对比分析,评估了纳入减污降碳协同管控措施后的直接减排效益和间接的空气质量改善效益。SO_(2)、NO_(x)、颗粒物以及VOCs的减排量分别为76、288、58、139 t,CO_(2)减排量为53万t。空气中PM_(2.5)、SO_(2)、NO_(2)浓度分别下降了0.254、1.844和2.893μg/m^(3)。研究结果可为下一步开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促进减污降碳协同管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减污降碳 协同管控 技术路径 准入清单优化 广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减污降碳协同技术路径实践探索——以邹平市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文燕 杜超 +4 位作者 刘军 林靖华 王龙飞 胡丙鑫 郭二民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58,共11页
开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减污降碳协同研究,是“双碳”背景下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协同、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支撑。以邹平市为例,评估研究区域内重点工业行业碳排放现状,用清单网格化的方式识别大气污染物与碳排放的双高值区域,构建碳... 开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减污降碳协同研究,是“双碳”背景下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协同、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支撑。以邹平市为例,评估研究区域内重点工业行业碳排放现状,用清单网格化的方式识别大气污染物与碳排放的双高值区域,构建碳污一体化清单;运用卫星遥感、激光雷达等手段开展碳汇空间研究,识别碳汇重点区域与重点种类;针对重点行业,形成减污降碳协同措施库,采用协同控制效应分级指数法分析减污降碳协同性,提出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优化建议。结果显示:2020年邹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碳排放量约为5867万t,热电联产、炼焦、铝冶炼加工等为重点行业;全市在韩店镇、魏桥镇、长山镇、高新街道等重点区域存在4处碳污高排放物网格,电解铝、焦化等重点企业集中了大部分碳污排放;2020年邹平市平均植被碳汇强度为364 t/(km^(2)·a),年植被碳汇量为45万t,碳汇主要集中在九户镇、码头镇、魏桥镇和临池镇,耕地和林地是主要的碳汇系统类型,在各管控单元中应根据区域行业特点与植被碳汇类型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工艺升级改造、林地碳汇提质增效等措施。本研究提出的减污降碳协同纳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的技术路径,为减污降碳协同要求结合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优化提供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污降碳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源头防控 分级指数法 准入清单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向生态保护补偿与产业结构升级
16
作者 王业强 罗杨帆 《统计与信息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1-61,共11页
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生态保护地区的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纵向生态保护补偿对生态保护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更为直接和迅速,考察纵向生态保护补偿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更具有现实意义。从地方政府视角对产业规制背景下纵向生态保护补偿... 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生态保护地区的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纵向生态保护补偿对生态保护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更为直接和迅速,考察纵向生态保护补偿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更具有现实意义。从地方政府视角对产业规制背景下纵向生态保护补偿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基于2010—2022年县域面板数据,利用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实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准自然实验,以双重差分模型识别产业规制背景下纵向生态保护补偿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证实,产业规制背景下纵向生态保护补偿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但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与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磨合”使得政策效果具有两年滞后。机制分析显示,产业规制背景下纵向生态保护补偿通过抑制生态保护地区的工业发展,促进生态保护地区的服务业发展,从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异质性研究发现,经济状况更差、财政压力更大的县域的政策效果更好,资源型县域的政策效果优于非资源型县域。因此,要提高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与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协同性,强化纵向生态保护补偿的政策效果;优化纵向生态保护补偿资金使用制度,推动纵向生态保护补偿资金向服务业倾斜;持续增加欠发达地区的纵向生态保护补偿资金,促进经济水平差、财政压力大和资源型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向生态保护补偿 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规制 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企业投资选择与高质量发展——基于产权性质与地方保护主义的视角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晶 王雄元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8-129,共12页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求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这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以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逐步推行作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研究打破市场分割能否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实证结果证实,放宽市场准入能够显著提高...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求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这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以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逐步推行作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研究打破市场分割能否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实证结果证实,放宽市场准入能够显著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分组回归显示,与国有企业/处于地方保护主义较强地区的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处于地方保护主义较弱地区的企业受市场准入放宽的正向影响相对更大。机制检验表明,该政策驱动非国有企业与处于地方保护主义较弱地区的企业进行内涵型投资,促使国有企业与处于地方保护主义较强地区的企业进行外延型投资。内涵型投资能够有效促进全要素生产率,而外延型投资对其无提升作用。此研究对于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政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统一大市场 企业投资选择 全要素生产率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分区管控在流域综合治理中的运用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一平 邵晓莉 +4 位作者 杨雪莹 刘哲 李红 欧阳键 王岩磊 《环境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239-244,共6页
该文章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成果为基础,以湖北省16个二级流域为载体,开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在流域综合治理中的运用研究。在综合考虑流域二级分区的水资源禀赋、水生态环境功能、环境承载能力、环境保护要求、产业基础和发展需求等... 该文章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成果为基础,以湖北省16个二级流域为载体,开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在流域综合治理中的运用研究。在综合考虑流域二级分区的水资源禀赋、水生态环境功能、环境承载能力、环境保护要求、产业基础和发展需求等因素前提下,通过研判二级流域生态环境分区的功能定位和主要环境问题,总结提出二级流域生态环境分区总体特征和分区分类管控要求,以期在流域综合治理中强化环境考量,助力推动湖北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综合治理 流域二级分区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综合规划中“三线一单”的制定和应用 被引量:16
19
作者 王孟 翟红娟 李斐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4-19,共6页
结合新时期环境保护的最新要求,提出了流域综合规划中“三线一单”的制定方法和应用过程。以“三线一单”为研究对象,以岷江流域为研究案例展开了研究,并提出了流域综合规划“三线一单”的制定原则、主要内容、指标、制定方法和应用过... 结合新时期环境保护的最新要求,提出了流域综合规划中“三线一单”的制定方法和应用过程。以“三线一单”为研究对象,以岷江流域为研究案例展开了研究,并提出了流域综合规划“三线一单”的制定原则、主要内容、指标、制定方法和应用过程。研究认为:流域生态保护红线是在地方已发布生态保护红线划分方案的基础上,结合流域的主要环境问题和发展需求提出的空间布局;水环境质量底线控制性指标包括水功能区主要控制指标达标率和主要控制断面水环境控制目标;水资源开发利用上线的控制性指标包括国家确定的流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和保障控制断面生态基流;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是实现流域“三线”目标的重要保障。研究结果表明:以“三线一单”贯穿流域综合规划的全过程,可以有效地协调流域发展与底线的关系,保障流域生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红线 水环境质量底线 水资源开发利用上线 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生态空间 流域综合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线一单”环境管控单元划定研究——以济南市为例 被引量:23
20
作者 熊善高 万军 +4 位作者 吕红迪 于雷 张南南 张培培 秦昌波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31-736,共6页
环境管控单元的划定是编制"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三线一单")的重要内容。针对目前环境管控单元划定存在的技术难点和认知差异,提出了"三线一单"环境管控单元... 环境管控单元的划定是编制"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三线一单")的重要内容。针对目前环境管控单元划定存在的技术难点和认知差异,提出了"三线一单"环境管控单元划定的技术流程和技术要点。基于地理信息系统,以济南市为研究对象,阐明了环境管控单元划定的具体方法。最后划定济南市环境管控单元254个,其中高精度工作片区内237个,中精度工作片区内11个,低精度工作片区内6个。济南市环境管控单元类型以优先保护类为主,共191个,占济南市总面积的86.9%;其次都为重点管控类,共63个,占济南市总面积的1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红线 环境质量底线 资源利用上线 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环境管控单元 济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