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壳素非均相脱乙酰的低温反应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廷国 李斌 +3 位作者 刘晶 张近祥 朱黎萍 陈建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0-84,共5页
探讨了低温前提下碱液浓度、冷冻温度、解冻方法、反应时间和料液比等对甲壳素脱乙酰反应的影响,对脱乙酰度和不同碱处理条件进行了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除冷冻温度、料液比对脱乙酰化影响不显著外,其他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均显... 探讨了低温前提下碱液浓度、冷冻温度、解冻方法、反应时间和料液比等对甲壳素脱乙酰反应的影响,对脱乙酰度和不同碱处理条件进行了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除冷冻温度、料液比对脱乙酰化影响不显著外,其他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均显著影响脱乙酰进程。低温非均相下反应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表观速率常数3.3~22.8×10-3h-1;35%NaOH在-5~-35℃下的表观反应活化能为9.76kJ/mol,低于常温及高温反应活化能,表明冻融循环可促进反应进行,低温非均相脱乙酰是制备水溶性甲壳素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壳素 冻融循环处理 N-脱乙酰反应 一级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Origin求解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化学模型参数 被引量:4
2
作者 李鑫 李伟 +4 位作者 胡建东 张润娜 汪杏莉 李振锋 李宏伟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1-33,90,共4页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可实时监测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整个动态过程而不需要对反应物进行任何标记,求解它们相互作用的动力学和亲和力参数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建立了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准一级动力学模型;然后根据SPR传感器检测蛋白A和球蛋...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可实时监测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整个动态过程而不需要对反应物进行任何标记,求解它们相互作用的动力学和亲和力参数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建立了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准一级动力学模型;然后根据SPR传感器检测蛋白A和球蛋白IgG相互作用所获得的数据,应用Origin软件提供的非线性拟合方法对蛋白A和球蛋白IgG的结合和解离过程曲线进行拟合,拟合曲线与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最后计算出了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ka、kd、KA和KD等动力学及亲和力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分子 表面等离子共振 准一级动力学 ORIG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A分子筛载CuO对甲基橙的催化湿式过氧化氢氧化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剑 王彩瑜 +1 位作者 彭钢 易正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218-222,共5页
以三水硝酸铜和5A分子筛为原料,采用湿法浸渍法制备了CuO-5A催化剂,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红外光谱仪对其进行分析表征,并将其用于处理甲基橙模拟废水。考察材料种类(5A+H2O_2,20%CuO-5A+H2O_2,H2O_2)、铜负载量、pH值、催化剂投... 以三水硝酸铜和5A分子筛为原料,采用湿法浸渍法制备了CuO-5A催化剂,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红外光谱仪对其进行分析表征,并将其用于处理甲基橙模拟废水。考察材料种类(5A+H2O_2,20%CuO-5A+H2O_2,H2O_2)、铜负载量、pH值、催化剂投加量、温度等因素对催化效果的影响,并测定催化剂的稳定性,同时采用准一级动力学模型进行拟合分析。结果表明,CuO已成功负载在5A分子筛表面,采用20%的CuO-5A对甲基橙的催化湿式氧化效果最好。在甲基橙初始浓度为50mg/L、材料投加量为0.6g、pH值为2、温度为70℃条件下,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使用的CuO-5A在60min时对甲基橙的转化率分别为97.9%、92.3%和90.5%。不同温度下CuO-5A对甲基橙的催化湿式氧化行为可用准一级动力学方程来描述,拟合曲线展示了两个线性阶段,其中第二阶段活化能为50.35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O-5A 催化湿式氧化 甲基橙 准一级动力学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TiO2多相可见光Fenton反应降解阿特拉津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荣宏伟 王忠强 +2 位作者 唐建军 朱佳 董紫君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408-2413,共6页
为改善多相Fenton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及循环使用性能,以Fe(NO3)3为Fe源,TiO2为载体,制备了一种基于TiO2负载型的多相Fenton催化剂Fe/TiO2,对催化剂进行了SEM和XRD分析,考察了不同催化体系、初始pH值和H2O2投加量对阿特拉津降解效果的影响... 为改善多相Fenton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及循环使用性能,以Fe(NO3)3为Fe源,TiO2为载体,制备了一种基于TiO2负载型的多相Fenton催化剂Fe/TiO2,对催化剂进行了SEM和XRD分析,考察了不同催化体系、初始pH值和H2O2投加量对阿特拉津降解效果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反应动力学拟合。结果表明:Fe/TiO2含TiO2及α-Fe2O3两种晶型,负载Fe以α-Fe2O3形式高度分散在TiO2表面,未对TiO2粒径和形貌造成明显改变;Fe/TiO2在可见光及H2O2共存体系下催化效果最佳,Fe/TiO2可见光催化H2O2降解阿特拉津的效果要显著优于TiO2和Fe2O3,显示出负载Fe和TiO2之间存在明显的协同效应;在pH值3.00、H2O2浓度为1.6mmol/L和Fe/TiO2投加量为1g/L条件下,可见光催化反应30min,Fe/TiO2对阿特拉津的降解率达95%,并显示较好的循环使用性能;相较于传统Fenton反应,Fe/TiO2多相可见光Fenton体系拓宽了pH值适用范围,在初始pH=3.00~7.00时,反应30min对阿特拉津的降解率均可达到80%以上;Fe/TiO2多相可见光Fenton反应降解阿特拉津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在初始pH值为3.00和H2O2浓度为1.6mmol/L条件下反应速率常数最大,对阿特拉津的降解速度最快;实际应用中,控制溶液体系中的pH值为3.00,H2O2与阿特拉津物质的量之比为35∶1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多相Fenton Fe/TiO2 可见光 准一级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钛基二氧化铅电极催化氧化降解水中四环素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志军 成鹏 +1 位作者 谢智翔 束蒋成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1-79,共9页
使用NiO做中间层,并掺杂稀土元素(La)对Ti/PbO_(2)电极进行改性,制备了Ti/NiO/PbO_(2)-La电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和X光电子能谱对电极表面进行表征,结果表明Ti/NiO/PbO_(2)-La电极表层形貌致密、规整,具有较大的活性比... 使用NiO做中间层,并掺杂稀土元素(La)对Ti/PbO_(2)电极进行改性,制备了Ti/NiO/PbO_(2)-La电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和X光电子能谱对电极表面进行表征,结果表明Ti/NiO/PbO_(2)-La电极表层形貌致密、规整,具有较大的活性比表面积,因此具有较Ti/PbO_(2)电极更多的活性位点,且La以La2O3的状态被掺杂在PbO_(2)中。通过循环伏安法(CV)、线性伏安法(LSV)和交流阻抗(EIS)一系列电化学分析,证实以NiO修饰钛基、活性层掺杂La均可以改善电极的电化学性能,且二者具有协同作用。将Ti/NiO/PbO_(2)-La电极用于对四环素(TC)的电催化氧化,初步分析了溶液pH、电流密度和TC初始浓度对电催化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Ti/NiO/PbO_(2)-La电极对TC的电催化降解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当溶液pH为4.5,电流密度为20 mA/cm^(2),TC初始质量浓度为10 mg/L时,反应90 min后,TC去除率可高达9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沉积 阳极 电催化氧化 准一级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酸钙包埋恶臭假单胞菌吸附Cd2+的效果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许银 熊哲 倪红 《绿色科技》 2020年第20期71-74,81,共5页
通过多孔滤料、海藻酸钙小球和海藻酸钠包埋菌滤料小球吸附Cd2+条件的优化,确定了包埋菌滤料小球除去Cd2+的最佳条件,同时研究了包埋菌滤料小球吸附Cd2+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包埋菌滤料小球对Cd2+的吸附最佳条件为pH值为6、35℃、转数1... 通过多孔滤料、海藻酸钙小球和海藻酸钠包埋菌滤料小球吸附Cd2+条件的优化,确定了包埋菌滤料小球除去Cd2+的最佳条件,同时研究了包埋菌滤料小球吸附Cd2+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包埋菌滤料小球对Cd2+的吸附最佳条件为pH值为6、35℃、转数180r/min、吸附平衡时间3h,Cd2+的初始浓度为100mg/L,最大吸附量为20.937(mg/g),包埋菌滤料小球对Cd2+的吸附动力学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和Langmuir两种吸附等温线方程。包埋菌滤料小球有稳定的结构和生物耐受性,能很好地除去Cd2+,因此,有望在实际应用中,进行反复吸附和解吸附再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钙 恶臭假单胞菌 镉离子 一级、二级动力学方程 吸附等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