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晋北农牧交错带草地土壤净氮矿化速率对氮磷添加的响应 被引量:5
1
作者 韩菲 苏原 +6 位作者 杨倩雯 王袼 常婕 赵芳草 刁华杰 董宽虎 王常慧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759-2768,共10页
外源养分输入提高生产力是否同时促进了氮转化过程,尤其在农牧交错带脆弱草地生态系统的研究鲜见报道。为探究土壤氮转化关键过程对外源养分添加的响应,本研究依托山西右玉黄土高原草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2017年建立的全球变化... 外源养分输入提高生产力是否同时促进了氮转化过程,尤其在农牧交错带脆弱草地生态系统的研究鲜见报道。为探究土壤氮转化关键过程对外源养分添加的响应,本研究依托山西右玉黄土高原草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2017年建立的全球变化联网试验养分平台,采用原位顶盖PVC埋管法,测定了土壤氮转化速率,以及相关生物和非生物指标。结果表明:氮添加显著提高了土壤无机氮含量、土壤氮转化速率;氮磷同时添加显著提高了地上生产力。综上,氮添加促进了晋北农牧交错带草地土壤氮转化速率,但是没有显著提高生产力;氮磷同时添加对氮转化速率没有显著影响,但是显著提高了草地生产力,因此推测,单独氮添加后,植物生长受磷限制,同时添加氮磷,虽然对净氮矿化速率没有显著影响,但是能显著提升生产力,因此未来晋北农牧交错带草地管理应该考虑氮磷双重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沉降 赖草草地 净氮矿化速率 农牧交错带 养分添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和PLA微塑料对洱海北部农田土壤净氮矿化和硝化作用的影响
2
作者 王鑫 王金蕊 +3 位作者 侯磊 王艳霞 李晓琳 梁启斌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24-1534,共11页
为探究不同微塑料对土壤理化性质、净氮矿化和净硝化速率的影响,以洱海北部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添加不同质量分数(1%、2%和3%)、粒径(1 mm和3 mm)的不可降解聚乙烯(PE)和可降解聚乳酸(PLA)微塑料开展为期30 d的室内培养实验。结果表明:... 为探究不同微塑料对土壤理化性质、净氮矿化和净硝化速率的影响,以洱海北部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添加不同质量分数(1%、2%和3%)、粒径(1 mm和3 mm)的不可降解聚乙烯(PE)和可降解聚乳酸(PLA)微塑料开展为期30 d的室内培养实验。结果表明:添加PE和PLA微塑料能显著增加土壤硝态氮含量(P<0.05),培养结束后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增幅范围分别为9.64%~28.76%和20.75%~47.21%;而添加PE和PLA后土壤铵态氮含量未显著降低。添加微塑料能显著提高土壤净氮矿化速率和净硝化速率(P<0.05),在培养结束后,添加PE和PLA处理的净氮矿化速率(0.50 mg·kg^(-1)·d^(-1)和0.63 mg·kg^(-1)·d^(-1))是CK(0.04 mg·kg^(-1)·d^(-1))的12.50倍和15.75倍,净硝化速率(0.48 mg·kg^(-1)·d^(-1)和0.62 mg·kg^(-1)·d^(-1))是CK(0.04 mg·kg^(-1)·d^(-1))的12.00倍和15.50倍。土壤净氮矿化速率和净硝化速率随PE和PLA微塑料添加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规律;小粒径的PLA更能影响土壤净氮矿化速率和净硝化速率;土壤净氮矿化速率和净硝化速率与pH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研究表明,PE和PLA均能促进农田土壤净氮矿化和硝化作用,且可降解微塑料比不可降解的促进作用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净氮矿化速率 硝化速率 农田土壤 聚乙烯(PE) 聚乳酸(PL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施氮对土壤氨化细菌和氮矿化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刘灵芝 郭冰清 +4 位作者 王丰 孟奥 梁敏杰 安婷婷 汪景宽 《土壤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3-554,共12页
氨化作用是微生物将有机氮转化为无机氮的过程,可提升土壤氮素供应状况,不同肥料长期施用情景下土壤有机氮发生显著变化,但其氨化过程尚不清楚。据此,依托沈阳农业大学29年长期定位施肥试验,针对4个不同的施肥处理,包括不施肥(CK)、施... 氨化作用是微生物将有机氮转化为无机氮的过程,可提升土壤氮素供应状况,不同肥料长期施用情景下土壤有机氮发生显著变化,但其氨化过程尚不清楚。据此,依托沈阳农业大学29年长期定位施肥试验,针对4个不同的施肥处理,包括不施肥(CK)、施用化肥(HCF)、施用减量化肥(LCF)和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CMF),3个土壤深度(0~20 cm、20~40 cm和40~60 cm)和3个采样时期(播种前、玉米抽雄期和收获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研究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后玉米生长期不同土层中土壤氨化基因gdh丰度、活性和氮矿化变化规律,揭示施肥、季节、土壤深度及其相互作用对氨化细菌和土壤净氮矿化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相比于土层和施肥处理,采样时期对gdh基因丰度和活性的影响最显著;三个采样时期中,玉米抽雄期土壤gdh基因活性和净氮矿化速率显著高于播种前和收获后(P<0.05);2)与不施肥(CK)相比,长期施加化肥(LCF和HCF)显著增加抽雄期土壤氮矿化速率(P<0.05),CMF则表现出稳定或增加收获后土壤氮矿化速率;3)氨化细菌丰度、活性与土壤净氮矿化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铵硝比是影响氨化细菌的重要因子(P<0.01)。综上,施氮与作物吸收改变了土壤铵硝比,引起土壤氨化细菌丰度与活性差异,导致土壤氮矿化速率发生变化。LCF和HCF有利于增加播种前和抽雄期表层土壤氮矿化速率,CMF则有助于稳定收获后土壤氨化细菌活性,促进土壤有机氮的氨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氮施肥 氨化作用 净氮矿化速率 功能基因 铵硝比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添加对橡胶林土壤N_(2)O、CO_(2)排放及净氮转化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彦婷 尹俊慧 +5 位作者 宋贺 张文 王进闯 朱四喜 王敬国 曹文超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95-503,共9页
【目的】大量研究表明,热带地区是陆地生态系统N_(2)O排放的重要区域,同时对CO_(2)的吸收和排放具有重要影响。在高度风化的热带土壤中,磷是影响橡胶林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重要限制因子之一,调控包括土壤N_(2)O和CO_(2)排放在内的生... 【目的】大量研究表明,热带地区是陆地生态系统N_(2)O排放的重要区域,同时对CO_(2)的吸收和排放具有重要影响。在高度风化的热带土壤中,磷是影响橡胶林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重要限制因子之一,调控包括土壤N_(2)O和CO_(2)排放在内的生态功能。本研究通过室内好氧培养试验,旨在明确外源磷输入对橡胶林土壤N_(2)O、CO_(2)排放和氮素转化速率的影响。【方法】以热带地区橡胶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在土壤质量含水量25%、温度20℃条件下,利用Robot自动连续在线培养系统,每间隔8 h测定培养瓶内气体浓度,研究不同磷添加量对土壤N_(2)O、CO_(2)排放量和净氮转化速率的影响。【结果】与单独氮添加相比,橡胶林土壤单独磷添加后显著降低N_(2)O排放并增加土壤呼吸速率,单独磷添加对N_(2)O和CO_(2)两种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存在某种程度上的“此消彼长”效应。在相同氮添加基础上,增加磷输入并未显著增加N_(2)O的产生,而显著增加了CO_(2)产生量。磷添加显著降低土壤NH_(4)^(+)含量,而对NO_(3)^(-)含量无显著影响。橡胶林土壤N_(2)O平均产生速率与NH_(4)^(+)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而与NO_(3)^(-)含量无关。与对照相比,单独磷添加显著降低橡胶林土壤的净氨化速率。在氮添加基础上,磷的输入显著增加橡胶林土壤氮的固定。与单独氮添加相比,单独磷添加显著增加橡胶林土壤硝化率而对净硝化速率无影响。【结论】考虑到热带海南地区橡胶林土壤中存在普遍缺磷现象,结合本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橡胶林中合理施用磷肥可能是实现温室气体N_(2)O减排的重要措施,而在此过程中,磷肥施用增加温室气体CO_(2)排放需要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亚氮 橡胶林 净氮矿化速率 硝化速率 磷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牧对若尔盖高寒草甸土壤氮矿化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36
5
作者 赵宁 张洪轩 +5 位作者 王若梦 杨满业 张艳 赵小宁 于贵瑞 何念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4234-4241,共8页
过度放牧和气候暖干化是若尔盖高寒草甸面临的严峻生态问题,它对土壤氮矿化过程的影响将在某种程度上决定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氮素利用状况。基于野外放牧实验,(禁牧(CK)、轻度放牧(L)、中度放牧(M)、重度放牧(H)),通过室内培养方法(5、1... 过度放牧和气候暖干化是若尔盖高寒草甸面临的严峻生态问题,它对土壤氮矿化过程的影响将在某种程度上决定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氮素利用状况。基于野外放牧实验,(禁牧(CK)、轻度放牧(L)、中度放牧(M)、重度放牧(H)),通过室内培养方法(5、10、15、20、25℃),探讨了不同放牧强度对若尔盖高寒草甸土壤氮矿化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放牧增加了土壤硝化速率和净氮矿化速率,其整体趋势为L>M>H>CK。培养温度较低时(5—10℃),温度升高对硝化和净氮矿化速率无显著影响,而培养温度较高时(15—25℃),温度升高显著增加了硝化和净氮矿化速率。土壤硝态氮和无机氮积累量随培养时间增长显著增加,而铵态氮无显著增长。此外,放牧显著提高了土壤氮矿化的温度敏感性,重度放牧样地的土壤具有最高的氮矿化温度敏感性(Q10=2.72)。上述结果预示着在未来温度升高情景下,重度放牧将使土壤氮矿化速率的增速更快,短期内将通过提高氮的可利用性促进植物生长,但长远而言可能加速土壤氮素流失,从而对植物生长和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造成负反馈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 温度 硝化速率 净氮矿化速率 高寒草甸 Q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阳市4种森林类型土壤氮矿化的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田红灯 田大伦 +2 位作者 闫文德 罗赵慧 徐露燕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0-104,共5页
2011年11月,采用树脂芯原位测定法,对贵阳市4种不同森林类型(马尾松林、杨树林、樟树林、刺槐和梓木林)土壤氮矿化进行了研究,系统分析了不同森林类型土壤氮素矿化水平。结果表明:4种森林类型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均随管筒培养时间延... 2011年11月,采用树脂芯原位测定法,对贵阳市4种不同森林类型(马尾松林、杨树林、樟树林、刺槐和梓木林)土壤氮矿化进行了研究,系统分析了不同森林类型土壤氮素矿化水平。结果表明:4种森林类型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均随管筒培养时间延长而递增,硝态氮含量大于铵态氮含量;几种森林类型管筒内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增加量、氮素矿化量差异较大,大小排序均为樟树林>马尾松林>杨树林>刺槐和梓木林;铵态氮和硝态氮增加量分别为11.65、8.79、7.18、6.33 mg.kg-1,29.29、21.27、19.55、12.86 mg.kg-1;不同林型树脂吸附中硝态氮含量差别较大,造成平均氮净矿化量差异较大,顺序是刺槐和梓木林>杨树林>马尾松林>樟树林,分别为71.47、37.42、35.02、26.75 mg.kg-1,平均氮净矿化速率分别是2.38、1.33、1.24、0.89 mg.kg-1d-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氮矿化 净氮矿化速率 马尾松林 杨树林 樟树 刺槐和梓木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和湿度对内蒙古草原土壤氮矿化的影响 被引量:18
7
作者 刘颖慧 李悦 +1 位作者 牛磊 王亚林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49-354,共6页
本研究对内蒙古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草原土样进行不同温湿度梯度下的室内培养试验, 温度梯度分别为9、14、22、30和40 ℃, 湿度梯度为13%、26%、39%、52%和66%体积含水量(Volumetric Water Content, VWC)。研究结果表明, 土壤... 本研究对内蒙古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草原土样进行不同温湿度梯度下的室内培养试验, 温度梯度分别为9、14、22、30和40 ℃, 湿度梯度为13%、26%、39%、52%和66%体积含水量(Volumetric Water Content, VWC)。研究结果表明, 土壤氮矿化量和净氮矿化速率与培养温度均极显著相关(P〈0.01);不同培养温度下, 土壤氮矿化量差异不显著(P〉0.05);培养前期和中期不同温度下土壤净氮矿化速率差异显著(P〈0.05)。土壤氮矿化量和净氮矿化速率均值与湿度呈二项式关系, 52%~66% VWC内氮矿化量和矿化速率显著下降(P〈0.01);除培养后期外, 其他时期不同湿度条件间, 净矿化速率差异均显著(P〈0.05)。温度和湿度对土壤氮矿化作用存在显著互作(P〈0.01), 培养后期环境胁迫引起氮固持作用增强, 导致净氮矿化速率对温湿度的交互作用无显著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培养 氮矿化 净氮矿化速率 土壤温度 土壤水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凋落物处理对南亚热带枫香人工林土壤碳氮矿化耦合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陈风帆 贺依婷 +6 位作者 王勇 蒋燚 尹国平 曹顺平 刘雄盛 王仁杰 吴子剑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2-111,共10页
【目的】通过探索添加、去除凋落物处理对南亚热带枫香人工林土壤呼吸、氮矿化速率的影响,为枫香人工林培育、经营和生态管理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德保县红叶森林公园枫香人工林进行为期1年的凋落物管理试验,设... 【目的】通过探索添加、去除凋落物处理对南亚热带枫香人工林土壤呼吸、氮矿化速率的影响,为枫香人工林培育、经营和生态管理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德保县红叶森林公园枫香人工林进行为期1年的凋落物管理试验,设置3个凋落物水平:对照(CK,自然凋落物)、添加凋落物(LA,加倍凋落物)、去除凋落物(LE,无凋落物)。测量土壤呼吸速率、土壤温湿度、土壤净氨化、净硝化及净氮矿化速率,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1)LA使土壤呼吸速率增加了39.1%~65.3%,年均值显著增加53.4%(P<0.05);LE使土壤呼吸速率降低了6.1%~20.7%,年均值降低12.4%但并不显著(P> 0.05);凋落物处理后,净氨化、净硝化、净氮矿化速率均表现为LA> CK> LE,而处理间并无显著差异(P> 0.05)。2)所有处理的土壤呼吸、氮矿化速率均显示出与土壤温度的显著相关,而与土壤湿度的关联性则主要表现在LA处理中。3)不同处理土壤呼吸与氮矿化速率间(净氨化、净硝化、净氮矿化)均显示出显著正相关,且LA处理提升了土壤碳、氮矿化速率间(尤其是土壤呼吸与净氨化速率间)的关联性。【结论】添加凋落物处理能够增强枫香人工林的土壤碳、氮矿化速率,提升土壤碳氮矿化耦合的正相关性,研究结果对深入认识森林土壤养分循环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枫香人工林 土壤呼吸 氨化速率 硝化速率 净氮矿化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农牧交错带赖草草地土壤氮矿化对不同放牧强度的响应 被引量:18
9
作者 任雨佳 刘夏琳 +3 位作者 王惠玲 刁华杰 王常慧 董宽虎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28-337,共10页
北方农牧交错带的草地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但长期不合理的放牧使其土壤氮素的供应能力发生变化,草地生态和生产功能受到影响。因此,为探究不同放牧强度对土壤氮矿化的影响,本试验于2016年设置4个放牧强度,分别为不放牧(No Grazing,... 北方农牧交错带的草地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但长期不合理的放牧使其土壤氮素的供应能力发生变化,草地生态和生产功能受到影响。因此,为探究不同放牧强度对土壤氮矿化的影响,本试验于2016年设置4个放牧强度,分别为不放牧(No Grazing,NG)、轻度放牧(2.35 Sheep Unit(SU)hm-2·生长季;Light Grazing,LG)、中度放牧(4.80 SU hm-2·生长季;Medium Grazing,MG)和重度放牧(7.35 SU hm-2·生长季;Heavy Grazing,HG),分别在2017年和2018年采用顶盖埋管培养法测定土壤净氮矿化速率。结果表明:不同放牧强度对土壤无机氮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生长季不同月份土壤无机氮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重度放牧的净氮矿化速率最大,轻度放牧最低;放牧主要通过影响土壤温度和水分的变化进而影响土壤净氮矿化速率。可见,短期内重度放牧会使土壤无机氮累积,提高植被可利用氮含量,显著提高土壤的净氮矿化速率,但造成地上生物量减少,地表裸露,草地有退化的风险,因此,为更好地维持北方农牧交错带草地生态系统的稳定,还需进行长期的试验监测来确定适宜的放牧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矿化 放牧强度 无机氮 净氮矿化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状皆伐对华西雨屏区柳杉人工林土壤氮矿化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玉 张琳慧 +6 位作者 陈玉莲 杜婷 游成铭 张丽 谭波 徐振锋 李晗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63-872,共10页
【目的】旨在揭示带状皆伐对该地区人工林土壤氮矿化过程的影响,以期为华西雨屏区柳杉人工林提质增效和科学改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洪雅林场内3种带宽(10 m、20 m、30 m)带状皆伐改造柳杉人工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为期28 d的室... 【目的】旨在揭示带状皆伐对该地区人工林土壤氮矿化过程的影响,以期为华西雨屏区柳杉人工林提质增效和科学改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洪雅林场内3种带宽(10 m、20 m、30 m)带状皆伐改造柳杉人工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为期28 d的室内培养实验,测定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含量和净氮矿化速率等,并结合土壤理化性质,探究不同带宽带状皆伐对土壤氮矿化的影响及其关键驱动因子。【结果】(1)华西雨屏区柳杉人工林土壤无机态氮主要形态为硝态氮;(2)带状皆伐改造显著降低了土壤硝态氮含量,提高了土壤铵态氮含量;(3)不同带宽带状皆伐对土壤氮矿化影响不同,其中20 m带宽皆伐显著提高了土壤初始硝化速率和净氮矿化速率;(4)土壤养分含量及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是带状皆伐改造调控土壤氮矿化的关键因素。【结论】3种带状皆伐以20 m带宽土壤氮矿化速率较高,在提高土壤氮素有效性和促进氮素养分循环方面更具有优越性,有利于促进华西雨屏区柳杉人工林生产力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皆伐 柳杉人工林 净氮矿化速率 硝态氮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季冻融期寒温带主要森林类型土壤氮矿化特征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飞 满秀玲 段北星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23,共10页
【目的】春季冻融期是连接冬季与生长季的关键时期,期间强烈的温度变化可能深刻影响土壤生态过程。研究春季土壤冻融过程对氮素矿化的影响,揭示我国寒温带地区冻融对土壤氮矿化的影响规律,为寒温带地区森林生态系统氮素研究和森林生产... 【目的】春季冻融期是连接冬季与生长季的关键时期,期间强烈的温度变化可能深刻影响土壤生态过程。研究春季土壤冻融过程对氮素矿化的影响,揭示我国寒温带地区冻融对土壤氮矿化的影响规律,为寒温带地区森林生态系统氮素研究和森林生产力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以寒温带地区3种典型森林(兴安落叶松林、樟子松林、白桦林)为研究对象,利用树脂芯法测定和分析了在春季解冻期间土壤无机氮(NH4+-N、NO3--N)以及净氨化速率、净硝化速率、氮矿化速率的动态变化。【结果】寒温带春季冻融期3种林型土壤无机氮含量均表现出释放特征,且在冻融末期有大幅增加趋势,但不同林型其变化规律有所不同,3种林型土壤铵态氮含量占无机氮含量的83.91%~97.22%,是春季冻融期土壤无机氮的主要存在形式。冻融循环期间兴安落叶松林、樟子松林和白桦林0~10 cm土层土壤净氮矿化速率分别增加了1.86、6.18和0.25倍。10~20 cm土层土壤净氮矿化速率除兴安落叶松林有所降低外,樟子松林和白桦林土壤净氮矿化速率分别增加了4.09和2.25倍。土壤净氨化速率占土壤净氮矿化速率的73.47%~96.76%,土壤氮矿化以氨化作用为主。土壤含水量是土壤有机氮矿化作用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寒温带冻融作用有利于土壤有机氮的矿化,且阔叶林土壤氮矿化对冻融循环的响应强于针叶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循环 大兴安岭 氨化速率 硝化速率 净氮矿化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4种森林群落土壤氮的矿化作用 被引量:35
12
作者 王光军 田大伦 +2 位作者 朱凡 闫文德 李树战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607-1615,共9页
2007年7月,用树脂芯原位测定土壤无机氮含量的方法,对湖南杉木、马尾松、樟树和枫香4种森林群落的土壤氮矿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经过28d培养,4种森林群落土壤中NH4+-N含量分别下降了31.4%~50.5%,NO3--N含量增加了8.2~17.3倍,... 2007年7月,用树脂芯原位测定土壤无机氮含量的方法,对湖南杉木、马尾松、樟树和枫香4种森林群落的土壤氮矿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经过28d培养,4种森林群落土壤中NH4+-N含量分别下降了31.4%~50.5%,NO3--N含量增加了8.2~17.3倍,氮矿化主要表现为硝化作用;氮矿化速率由大到小依次为樟树(0.05mg·kg-.1d-1)>马尾松(0.04mg·kg-.1d-1)>枫香(-0.12mg·kg-.1d-1)>杉木(-0.15mg·kg-.1d-1)。在4个森林群落的土壤中,NH4+-N是无机氮的主要存在形式,表现为在杉木群落中占78.42%、在马尾松中占79.17%、在樟树中占71.14%和枫香中占79.22%,而且NH4+-N的变化可以解释氮矿化量变化的96.1%~98.8%。土壤氮矿化速率与0~15cm土壤的C/N、pH值呈显著性正相关,但与凋落物量和0~30cm土壤中细根生物量相关性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群落 树脂芯法 净氮矿化速率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交替对农田棕壤氮素转化过程的调控效应 被引量:14
13
作者 隽英华 刘艳 +1 位作者 田路路 孙文涛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47-652,共6页
通过室内培养模拟试验,研究了农田棕壤可溶性氮(可溶性无机氮,DIN;可溶性有机氮,DON;可溶性全氮,DTN)含量、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含量和净氮矿化速率(NNMR)对不同冻融温度和冻融频数的响应。结果表明:冻结温度和冻融频数是影响农田棕壤... 通过室内培养模拟试验,研究了农田棕壤可溶性氮(可溶性无机氮,DIN;可溶性有机氮,DON;可溶性全氮,DTN)含量、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含量和净氮矿化速率(NNMR)对不同冻融温度和冻融频数的响应。结果表明:冻结温度和冻融频数是影响农田棕壤氮素转化过程的主要因子。随着冻结温度降低,土壤NO3–-N、NH4+-N、DIN、DON、DTN和NNMR均显著增加,而MBN先降低后增加。随着冻融频数增加,土壤NO3–-N、NH4+-N、DIN和DTN均显著增加,这与NNMR的变化趋势正好相反;MBN则呈现降低–增加–降低的变化趋势,这与DON的变化正好相反。可见,冻融交替显著促进非生长季农田棕壤的氮素转化,增加土壤无机氮含量,提高土壤供氮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交替 土壤可溶性氮 微生物生物量氮 净氮矿化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沉降对喀斯特森林土壤氮循环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伟 梁燕 +3 位作者 罗绮婷 吴芳兰 蒙姿玉 段敏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46-355,共10页
为阐明氮沉降对喀斯特森林土壤氮循环影响的短期效应,以典型喀斯特森林采集的土壤为研究对象,用硝酸钾(KNO_(3))和硫酸铵[(NH_(4))_(2)SO_(4)]分别模拟氧化态和还原态氮沉降,设置对照(CK)、低量氧化态氮沉降(Oxi⁃L,氮添加量40 mg·k... 为阐明氮沉降对喀斯特森林土壤氮循环影响的短期效应,以典型喀斯特森林采集的土壤为研究对象,用硝酸钾(KNO_(3))和硫酸铵[(NH_(4))_(2)SO_(4)]分别模拟氧化态和还原态氮沉降,设置对照(CK)、低量氧化态氮沉降(Oxi⁃L,氮添加量40 mg·kg^(-1))、低量还原态氮沉降(Red⁃L,氮添加量40 mg·kg^(-1))、高量氧化态氮沉降(Oxi⁃H,氮添加量80 mg·kg^(-1))和高量还原态氮沉降(Red⁃H,氮添加量80 mg·kg^(-1))5个处理,在氮添加后的0、1、3、7、14、30、60 d测定土壤的氮相关指标,计算土壤净氮转化速率。结果表明:氮沉降量对喀斯特森林土壤净硝化速率没有显著影响,但对土壤净氨化速率和净氮矿化速率的影响与沉降形态和沉降时间有关;氧化态氮沉降在氮添加后的前7 d显著降低了喀斯特森林土壤净硝化速率和净氮矿化速率(P<0.05),但对土壤净氨化速率没有显著影响;还原态氮沉降显著降低了喀斯特森林土壤净氨化速率和净氮矿化速率(尤其是在氮添加后的前7 d,P<0.05),显著提高了土壤净硝化速率(P<0.05);还原态氮沉降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含量(P<0.05),而氧化态氮沉降对土壤MBC含量没有显著影响;高量氧化态氮沉降显著降低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含量(P<0.05),高量还原态氮沉降显著提高了土壤MBN含量(P<0.05);氮沉降对喀斯特森林土壤脲酶活性没有显著影响,氮沉降量和沉降形态对喀斯特森林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受沉降时间的调控,氮沉降量对喀斯特森林土壤亚硝酸还原酶活性没有显著影响,但氮沉降形态对土壤亚硝酸还原酶活性有一定影响;喀斯特森林土壤净氮转化速率主要受土壤总氮、可溶性有机碳、可溶性有机氮、MBC以及铵态氮和硝态氮的调控,受土壤脲酶、硝酸还原酶以及亚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态氮 还原态氮 氮沉降 土壤氮循环 土壤酶活性 硝化速率 氨化速率 净氮矿化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对农田黑土可溶性氮库、氮转化过程及酶活性的影响
15
作者 刘艳 隋世江 +2 位作者 包红静 邢月华 隽英华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0-46,共7页
探讨非生长季土壤可溶性氮库、氮素转化过程及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如何响应冻融交替,对于支撑土壤肥力保持和农田养分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农田黑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模拟培养试验分析冻融循环作用下土壤可溶性氮库组分[可溶性无机氮(NH_... 探讨非生长季土壤可溶性氮库、氮素转化过程及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如何响应冻融交替,对于支撑土壤肥力保持和农田养分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农田黑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模拟培养试验分析冻融循环作用下土壤可溶性氮库组分[可溶性无机氮(NH_(4)^(+)-N+NO_(3)^(-)-N,DIN)、可溶性有机氮(DON)、可溶性全氮(DTN)]、净氮矿化速率(NNMR)、微生物量氮(MBN)和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变化行为,阐明冻融循环对土壤可溶性氮转化过程的影响机制。冻融循环对农田黑土可溶性氮库、氮素转化过程、MBN及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影响显著(P<0.05)。随着循环次数增加,冻融土壤NH_(4)^(+)-N、NO_(3)^(-)-N、DIN和NNMR均显著降低,而DON、DTN和MBN均先升高后降低,在循环次数6时达到最大值,较对照土壤分别增加了4.65%、5.43%和18.38%。随着循环次数增加,冻融土壤蛋白酶活性显著增加,硝酸还原酶活性先增加后降低,以循环次数6的最大[1.19 NO_(2)^(-)-Nµg/(g·24 h)]。可见,适宜的冻融循环(1~6)能够显著促进非生长季农田黑土氮素转化,有利于土壤有效氮累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 可溶性氮库 净氮矿化速率 微生物量氮 蛋白酶 硝酸还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