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照“净土五会念佛”文献与法事演变研究
1
作者 武绍卫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1-159,共9页
唐代形成的净土宗是佛教中国化的重要体现和发展成果,在整个东亚地区都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净土宗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法照及其创立的“净土五会念佛”法门发挥了重要作用。关于“五会念佛”最重要的文献是保存在敦煌的《净土五会念佛... 唐代形成的净土宗是佛教中国化的重要体现和发展成果,在整个东亚地区都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净土宗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法照及其创立的“净土五会念佛”法门发挥了重要作用。关于“五会念佛”最重要的文献是保存在敦煌的《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以及保存在日本的《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和《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末》。其中,敦煌本为广本,但仅存中、下两卷,上卷无存;日本所存虽为两卷,但实为一卷,且为略本。通过对上述三种文献所体现的法事结构等内容分析,可以大致知晓广本之上卷的内容;而将敦煌本和日本藏本与净土宗其他文献进行比较分析,亦可知晓法照“净土五会念佛”法门在后世的演变。“净土五会念佛”法门的创立及其演变都可谓是佛教中国化的生动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照 净土 净土五会念佛”法门 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高窟第431窟初唐观无量寿经变与善导之法门在敦煌的流传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景峰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4-43,126-127,共12页
本文对莫高窟第431窟初唐绘制的南、西、北三壁的观无量寿经变及供养人画像和东壁的四大天王像、中心塔柱四面的说法图进行了全面考察,认为此铺观无量寿经变体现了唐代净土大师善导的"凡夫论"思想,说法图、四大天王等也与往... 本文对莫高窟第431窟初唐绘制的南、西、北三壁的观无量寿经变及供养人画像和东壁的四大天王像、中心塔柱四面的说法图进行了全面考察,认为此铺观无量寿经变体现了唐代净土大师善导的"凡夫论"思想,说法图、四大天王等也与往生西方净土有关,进而指出第431窟初唐的这次重修,建立了敦煌莫高窟最早的一个往生西方净土法事活动的道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高窟第431窟 佛教信仰 净土法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玉坛扶乩中的西方净土信仰 被引量:2
3
作者 丁培仁 杨璐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6-30,80,共6页
清初苏州"玉坛"的扶乩活动中加入了西方净土信仰,强调往生"法门"。玉坛训导体现出了佛道兼修、三教同源的色彩,玉坛"明心见性"的教法是道教内丹学与佛教禅宗修心法的汇合之处,这一点成为玉坛接受西方净... 清初苏州"玉坛"的扶乩活动中加入了西方净土信仰,强调往生"法门"。玉坛训导体现出了佛道兼修、三教同源的色彩,玉坛"明心见性"的教法是道教内丹学与佛教禅宗修心法的汇合之处,这一点成为玉坛接受西方净土信仰的思想根基。这一事例也体现了佛教的深度"中国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坛 西方净土 净土法门 佛道兼修 三教同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袁宏道净土思想略论
4
作者 任宜敏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50-158,共9页
明代著名辅教居士袁宏道,早年矢志参禅,洞有所入。然亦颇沾"狂禅"习气,一悟便休,不究如来之了义、不知达摩之玄机,空腹高心,卑视净土法门,甚至于呵佛骂祖、斥教遮相。所幸生死心切,故能触机猛省,毅然摒弃偏空之见,悟修并重,... 明代著名辅教居士袁宏道,早年矢志参禅,洞有所入。然亦颇沾"狂禅"习气,一悟便休,不究如来之了义、不知达摩之玄机,空腹高心,卑视净土法门,甚至于呵佛骂祖、斥教遮相。所幸生死心切,故能触机猛省,毅然摒弃偏空之见,悟修并重,乘戒兼行,豁悟达摩祖师说罪福之皆虚与永明延寿和尚言万善之总是,均为祛迷拯溺之论,实无彼此抵牾之处。于是至诚归心净土,借念佛之警切提醒参禅之深心,复藉参门之洞彻坚固净土之信行。嗣后,为广利蹇滞浊界之群生,特别是为指示深陷宗教歧路和禅净宿疑而不能自拔之士,袁宏道更深入普贤愿海,博综经论,撰成《西方合论》十卷,力主净土诸经与《大方广佛华严经》、《法华经》的不分优劣,并融贯教理、广破邪疑,直开正信、径指趣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宏道 狂禅 净土法门 西方合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