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泥-石灰和水泥-稻壳灰稳定土的力学性能和冻融耐久性研究
1
作者 雷波 黄显彬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0-136,共7页
为研究水泥-石灰和水泥-稻壳灰对土体进行加固良的效果及掺量,利用水泥、石灰和稻壳灰分别以水泥∶石灰=1∶1和水泥∶稻壳灰=1∶1制备两种稳定掺料。按照掺入比分别0%、2.5%、5%、7.5%和10%制备稳定土试样,并通过力学试验以及冻融试验... 为研究水泥-石灰和水泥-稻壳灰对土体进行加固良的效果及掺量,利用水泥、石灰和稻壳灰分别以水泥∶石灰=1∶1和水泥∶稻壳灰=1∶1制备两种稳定掺料。按照掺入比分别0%、2.5%、5%、7.5%和10%制备稳定土试样,并通过力学试验以及冻融试验对两种稳定土的三轴力学特性以及抗冻融循环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围压、稳定掺料和龄期的增加,稳定土的强度逐渐增加;脆性也明显增强;稳定土在3~7 d的强度增长率明显大于7~28 d的强度增长率,且在相同条件下,水泥-石灰稳定土的强度大于水泥-稻壳灰稳定土的强度。冻融循环后质量损失率和超声波变化规律表明土样的冻融耐久性顺序为:水泥-稻壳灰稳定土>水泥-石灰稳定土>纯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石灰稳定土 水泥-稻壳灰稳定土 三轴力学特性 冻融耐久性 质量损失率 超声波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冻融耐久性与气泡特征参数的研究 被引量:52
2
作者 陈霞 杨华全 +1 位作者 周世华 王仲华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7-262,共6页
采用快速冻融法,研究了水胶比、粉煤灰掺量和气泡特征参数对混凝土冻融耐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胶比增大,粉煤灰掺量增多,受冻融混凝土耐久性指数显著降低,质量损失逐渐增大.混凝土冻融循环次数与气泡平均半径呈对数关系,为了保证... 采用快速冻融法,研究了水胶比、粉煤灰掺量和气泡特征参数对混凝土冻融耐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胶比增大,粉煤灰掺量增多,受冻融混凝土耐久性指数显著降低,质量损失逐渐增大.混凝土冻融循环次数与气泡平均半径呈对数关系,为了保证混凝土抗冻标号达到D300,气泡平均半径应小于150μm且弦长大于50μm气泡的体积分数应小于4.5%.混凝土冻融循环次数与气泡数量呈抛物线关系,即气泡数量存在一个最佳值,为3 500个/cm3左右.混凝土气泡间距越小,其冻融耐久性越好;当气泡间距小于240μm时,混凝土具有高冻融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冻融耐久性 耐久性指数 气泡平均半径 气泡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气剂稳泡机理及其改善混凝土冻融耐久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丁蓓 刘加平 刘建忠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34-35,共2页
利用膜天平对比了两种引气剂YQJ和改性松香R在空气—水界面的单分子膜的强度,考察了掺加这两种引气剂的新拌混凝土性能和硬化混凝土的冻融耐久性能。结果表明,引气剂在空气—水界面上的单分子膜的强度直接决定了引气剂的稳泡性能。稳泡... 利用膜天平对比了两种引气剂YQJ和改性松香R在空气—水界面的单分子膜的强度,考察了掺加这两种引气剂的新拌混凝土性能和硬化混凝土的冻融耐久性能。结果表明,引气剂在空气—水界面上的单分子膜的强度直接决定了引气剂的稳泡性能。稳泡性能优异的高性能引气剂,可显著提高混凝土的冻融耐久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稳泡 冻融耐久性 单分子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冻融耐久性量化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苏昊林 王立久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6,共3页
阐述了混凝土的冻融破坏机理和冻融破坏的过程;根据混凝土冻融循环的试验结果,分析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劈拉强度和抗折强度随冻融次数变化的规律,并建立混凝土抗折强度的指数衰减规律方程,由此可对混凝土冻融耐久性进行量化分析;引入抗... 阐述了混凝土的冻融破坏机理和冻融破坏的过程;根据混凝土冻融循环的试验结果,分析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劈拉强度和抗折强度随冻融次数变化的规律,并建立混凝土抗折强度的指数衰减规律方程,由此可对混凝土冻融耐久性进行量化分析;引入抗冻因子的概念进一步分析混凝土耐久性与强度的关系;同时提出了提高混凝土抗冻性能的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冻融耐久性 破坏机理 量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能试验 被引量:61
5
作者 王军强 陈年和 蒲琪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3-56,共4页
为了研究再生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和抗冻耐久性,试验中考虑再生骨料的来源和替代率、水胶比、粉煤灰掺量和含气量等因素,对14个系列混凝土的7d和28d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弹性模量等进行了试验,对其中8个系列的混凝土进行了快速冻融试验... 为了研究再生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和抗冻耐久性,试验中考虑再生骨料的来源和替代率、水胶比、粉煤灰掺量和含气量等因素,对14个系列混凝土的7d和28d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弹性模量等进行了试验,对其中8个系列的混凝土进行了快速冻融试验,采用共振法测试了其相对动弹性模量和重量损失率。结果表明,再生骨料的饱和面干密度比天然骨料的要小一些,而其吸水性比天然骨料的要大;再生骨料的替代率和来源对再生混凝土强度影响基本在10%范围之内;采取外掺粉煤灰和引气剂所配置再生混凝土,其抗冻性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可以满足寒冷区域环境下使用;再生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比普通混凝土的要低一些,这些对变形和施加应力等产生的影响,应进一步研究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骨料 再生混凝土 试验研究 强度 冻融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稳定碎石基床冻融劣化试验及模型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介少龙 岳祖润 +2 位作者 孙铁成 杨志浩 张晗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318-3324,共7页
为研究季节性冻土地区高铁路基水泥稳定碎石基床长期冻融循环耐久性,将宏观试验与结构内部微元体的损伤发展相结合,建立了基于Morgan-Mers-Flodin(MMF)模型的高铁路基水泥稳定碎石基床冻融耐久性劣化模型,室内长期冻融循环试验以无侧限... 为研究季节性冻土地区高铁路基水泥稳定碎石基床长期冻融循环耐久性,将宏观试验与结构内部微元体的损伤发展相结合,建立了基于Morgan-Mers-Flodin(MMF)模型的高铁路基水泥稳定碎石基床冻融耐久性劣化模型,室内长期冻融循环试验以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作为评估水泥稳定碎石材料冻融耐久性的指标。研究结果表明:首先,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可表征水泥稳定碎石的冻融耐久性劣化规律;其次,以无侧限抗压强度损失率为控制指标,建立的冻融耐久性预测模型与室内试验保持一致;最后,水泥含量由3%增加至5%时,材料内部抗冻融损伤能力明显提高,建议高铁路基水泥稳定碎石基床水泥掺量为5%。研究结果以期为高铁路基水泥稳定碎石基床强度标准的制定,以及施工和安全运营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基基床 无侧限抗压强度 抗折强度 水泥稳定碎石 冻融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和超声波波速的水库底泥透水混凝土性能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彦苍 张子鹤 +2 位作者 张春元 冯胜雷 石华旺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6-164,共9页
水库中的黏土、砂、有机物和无机矿物等结合并沉淀形成了水库底泥,水库底泥通常以不规则非均质体的黏土胶状物存在,呈流塑状态,具有良好的可塑性,颗粒之间较为松散。水库底泥的堆积会使水库的蓄水和防洪能力减弱,进而缩小水库容量,缩短... 水库中的黏土、砂、有机物和无机矿物等结合并沉淀形成了水库底泥,水库底泥通常以不规则非均质体的黏土胶状物存在,呈流塑状态,具有良好的可塑性,颗粒之间较为松散。水库底泥的堆积会使水库的蓄水和防洪能力减弱,进而缩小水库容量,缩短水库寿命,影响航运交通等。另外水库底泥的长久堆积,其所含有的有机物还可能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水环境安全指数降低,进而对人类生存构成潜在的威胁,因此迫切需要对水库底泥进行资源化利用。为提高水库底泥在建筑材料领域的附加值利用率,将水库底泥作辅助胶凝材料制备透水混凝土。通过正交试验对水库底泥透水混凝土进行配合比设计优化研究,分析矿渣粉、水库底泥和增强剂对水库底泥透水混凝土干密度、总孔隙率、有效孔隙率、透水系数、超声波波速和28 d抗压强度等性能指标的影响,研究超声波波速与孔隙率、透水系数和28 d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探究试件的质量和超声波波速随冻融循环次数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水库底泥的掺入,水库底泥透水混凝土的干密度、抗压强度和超声波波速不断下降,孔隙率和透水系数不断增大;矿渣粉掺入使得试件的干密度、抗压强度和超声波波速先增大后减小,孔隙率和透水系数先减小后增大;增强剂对试件的性能指标影响不明显。3种因素对水库底泥透水混凝土的干密度、总孔隙率、有效空隙率、透水系数、超声波波速和28 d抗压强度影响排序为水库底泥掺量>矿渣粉掺量>增强剂掺量;超声波波速与孔隙率、透水系数和28 d抗压强度的曲线拟合相关性良好;随着冻融循环次数增加,试件质量损失率逐渐增大、超声波波速逐渐下降,矿渣粉和增强剂可以改善试件的冻融耐久性。研究成果将推进水库底泥在制备建筑材料中的开发与应用,有望为水库底泥透水混凝土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底泥 透水混凝土 超声波波速 正交试验 冻融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混凝土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7
8
作者 王涛 洪锦祥 +1 位作者 缪昌文 刘加平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7-69,共3页
研究了80目橡胶粉在四种掺量(0、30、60、90kg/m3)下混凝土的拌合物性能、强度、弹性模量和冻融耐久性。结果表明:混凝土的坍落度随橡胶粉掺量的增加而不断减小;在不添加引气剂的情况下,橡胶粉会使混凝土的含气量显著增加。加入橡胶粉后... 研究了80目橡胶粉在四种掺量(0、30、60、90kg/m3)下混凝土的拌合物性能、强度、弹性模量和冻融耐久性。结果表明:混凝土的坍落度随橡胶粉掺量的增加而不断减小;在不添加引气剂的情况下,橡胶粉会使混凝土的含气量显著增加。加入橡胶粉后,混凝土的强度和弹性模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且掺量越大,其下降的幅度越大。力学性能衰减幅度的大小关系为:抗压强度损失>轴心抗压强度损失>抗压弹性模量损失>弯拉弹性模量损失>弯拉强度损失。橡胶粉能增加混凝土的韧性,其掺量越大,混凝土的韧性越好。橡胶粉对混凝土的抗冻性有明显改善,掺量越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越好。橡胶粉改善混凝土抗冻性的原因有两个:增加了混凝土的含气量和80目橡胶粉本身能改善混凝土的抗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0目橡胶粉 混凝土 拌合物性能 力学性能 冻融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气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7
9
作者 周世华 杨华全 +1 位作者 董维佳 苏杰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56-57,76,共3页
测试了掺引气剂混凝土硬化后的气泡参数,并分析了引气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试验发现,引气剂的泡沫稳定性越高,新拌混凝土含气量的经时损失越小;新拌混凝土经90min后含气量与硬化混凝土含气量线性相关。引气剂的掺入降低了混凝土的强度... 测试了掺引气剂混凝土硬化后的气泡参数,并分析了引气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试验发现,引气剂的泡沫稳定性越高,新拌混凝土含气量的经时损失越小;新拌混凝土经90min后含气量与硬化混凝土含气量线性相关。引气剂的掺入降低了混凝土的强度,且掺引气剂混凝土的强度随气泡平均半径增大而降低。掺入引气剂后,混凝土的冻融耐久性得以改善;气泡间距系数对引气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非常显著,当气泡间距系数超过300μm时,混凝土的抗冻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泡参数 混凝土 气泡间隔系数 冻融耐久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羧酸类混凝土引气剂的工程性能 被引量:11
10
作者 蒋亚清 许仲梓 +1 位作者 黎非 李刚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68-571,共4页
针对高性能混凝土高施工性、高耐久性要求,通过掺用具有梳型结构的聚羧酸类引气剂实现高性能混凝土,研究了聚羧酸类引气剂对混凝土含气量、气泡间距系数、工作性、强度和抗冻融耐久性的影响及其与减水剂的相容性,分析了聚羧酸类引气剂... 针对高性能混凝土高施工性、高耐久性要求,通过掺用具有梳型结构的聚羧酸类引气剂实现高性能混凝土,研究了聚羧酸类引气剂对混凝土含气量、气泡间距系数、工作性、强度和抗冻融耐久性的影响及其与减水剂的相容性,分析了聚羧酸类引气剂改善混凝土性能的机理.研究表明:聚羧酸类引气剂在掺量为0.006%时,混凝土含气量和气泡间距系数便可满足高性能混凝土工程使用要求;该类引气剂与常用混凝土减水剂、缓凝剂相容,可与减水剂、缓凝剂复合使用;除引气作用外,聚羧酸类引气剂还具有塑化和保塑作用,尤其适用于低水胶质量比混凝土,可在不降低混凝土强度的情况下,提高混凝土抗冻融耐久性.因此,聚羧酸类引气剂可用于配制高性能混凝土和自密实混凝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外加剂 引气剂 聚羧酸盐 气泡间距 冻融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面混凝土引气剂评价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柯国炬 田波 王稷良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43-748,共6页
采用水泥稀浆摇泡法、水泥砂浆扩展度和插捣密度法来评价混凝土引气剂的合理性,并通过硬化混凝土的含气量、气泡结构和冻融耐久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可以通过水泥稀浆试验对引气剂的引气性能和稳泡性能进行初步判断,初始气泡高度大则引... 采用水泥稀浆摇泡法、水泥砂浆扩展度和插捣密度法来评价混凝土引气剂的合理性,并通过硬化混凝土的含气量、气泡结构和冻融耐久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可以通过水泥稀浆试验对引气剂的引气性能和稳泡性能进行初步判断,初始气泡高度大则引气性能好,气泡高度变化快则稳泡性能差;水泥砂浆扩展度和插捣密度法同样可用于评价混凝土引气剂,引气性能好则同等掺量下对应的引气砂浆插捣密度小,稳泡性能强则砂浆扩展度和插捣密度值的变化小;新拌混凝土含气量和硬化混凝土含气量差异大,并且相关性不强,高频振捣调整了混凝土的气泡间距;稀浆泡沫性能、砂浆扩展度和插捣密度、硬化混凝土含气量以及气泡间距与混凝土抗冻性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气剂 水泥稀浆摇泡 砂浆插捣密度 气泡结构 冻融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研究现状 被引量:10
12
作者 范向前 史晨雨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1-144,154,共5页
透水混凝土是一种具有良好透水性和透气性的多孔材料,广泛用于海绵城市以及生态护岸建设。随着中国建筑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每年产生数量庞大的建筑垃圾成为阻碍城市发展的一大弊端。将废弃的混凝土块经过破碎、分级等加工手段重新加工... 透水混凝土是一种具有良好透水性和透气性的多孔材料,广泛用于海绵城市以及生态护岸建设。随着中国建筑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每年产生数量庞大的建筑垃圾成为阻碍城市发展的一大弊端。将废弃的混凝土块经过破碎、分级等加工手段重新加工成为骨料颗粒后回收再利用,是解决建筑垃圾问题的有效途径。分析了骨料、水灰比和外加剂对透水混凝土力学性能和透水性能的影响,建立了孔隙率与透水混凝土力学性能关系,探讨了孔隙曲折度和骨料粒径分层与透水混凝土堵塞机理的关系,总结了水泥增强、骨料改性和ITZ黏接强度等参量提高透水混凝土冻融耐久性的机理,为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研究的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骨料 透水混凝土 堵塞机理 冻融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区高速公路沥青上面层的空隙率
13
作者 曹晓岩 王永光 于跃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8-50,共3页
以长平高速公路试验数据为依据 ,提出了寒冷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表层容许空隙率的界限 .
关键词 寒冷地区 高速公路 沥青路面 空隙率 技术性能 冻融耐久性 容许空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波速与透水混凝土性能关系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于函 刘寒冰 罗国宝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24-231,共8页
通过正交试验对透水混凝土进行配合比设计,测试了透水混凝土的孔隙率、干密度、渗透系数、抗压强度、抗折强度与抗冻等级,通过极差分析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骨料粒径、水胶比和孔隙率对各项基本性能的影响规律。运用超声波检测技术... 通过正交试验对透水混凝土进行配合比设计,测试了透水混凝土的孔隙率、干密度、渗透系数、抗压强度、抗折强度与抗冻等级,通过极差分析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骨料粒径、水胶比和孔隙率对各项基本性能的影响规律。运用超声波检测技术对透水混凝土试件的超声波波速进行了测定,研究了超声波波速与各项基本性能之间的关系。在冻融试验中研究了超声波波速随冻融循环次数增加的变化规律,并构建它们的量化模型。结果表明,超声波波速与透水混凝土各项性能指标的相关性良好。研究为使用超声波波速评价透水混凝土各项基本性能及冻融损伤程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水混凝土 超声波波速 孔隙率 渗透系数 强度 冻融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r-void parameters measurement of fresh concrete and hardened concrete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化建 谢永江 杨鲁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4期1103-1108,共6页
Air content, spacing factor and specific surface of fresh concrete and hardened concrete with different air contents, slumps and mineral admixtures (fly ash, slag, fly ash + slag, fly ash + slag + silica fume composit... Air content, spacing factor and specific surface of fresh concrete and hardened concrete with different air contents, slumps and mineral admixtures (fly ash, slag, fly ash + slag, fly ash + slag + silica fume composite) were studied by the air-void analyzer (AVA) method and the microscopical method.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test results obtained from different method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close correlation of air content and spacing factor between the fresh concrete and the hardened concrete, but the specific surface correlation is weak. The air content of concrete measured by the AVA method is smaller than that of the pressure method and the microscopical method, because AVA device captures only the air voids with the size smaller than 3 mm. Spacing factor of the fresh concrete measured by the AVA method is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hardened concrete measured by the microscopical method, while the specific surface is smaller. When the criterion of 4%-7% air content measured by the pressure method and microscopical method is acceptable for concrete freezing-thawing (F-T) durability in cold weather, the air content measured by the AVA method should be 2.4%-4.6%. For the concrete F-T durability, when the criterion of the spacing factor measured by the microscopical method is 300 μm, the spacing factor measured by the AVA method should be 360 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esh concrete hardened concrete air content spacing factor specific surf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