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冻融抗原冲击致敏的树突状细胞对结肠癌小鼠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4
1
作者 唐华 银平章 +1 位作者 孔令非 曹雪涛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99-202,共4页
目的 :研究冻融的肿瘤抗原冲击致敏的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 (DC)对结肠癌小鼠是否具有治疗作用。方法 :用小鼠结肠癌细胞株C2 6冻融抗原体外冲击致敏BALB/c小鼠骨髓来源的DC ,观察其体外刺激荷瘤小鼠脾细胞增殖的能力及其诱导的CTL对C2 ... 目的 :研究冻融的肿瘤抗原冲击致敏的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 (DC)对结肠癌小鼠是否具有治疗作用。方法 :用小鼠结肠癌细胞株C2 6冻融抗原体外冲击致敏BALB/c小鼠骨髓来源的DC ,观察其体外刺激荷瘤小鼠脾细胞增殖的能力及其诱导的CTL对C2 6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 ;体内以 3× 10 5DC /只一次或多次接种于已荷瘤 10d结肠癌的小鼠同侧腹股沟皮下 ,观察抗原冲击的DC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以及对荷瘤小鼠生存期的影响。结果 :体外抗原冲击致敏的DC能显著刺激荷瘤小鼠脾脏T细胞增殖 ,其诱导的CTL对C2 6肿瘤细胞具有显著的杀伤作用 ,在效靶比为 10∶1,5∶1,2 .5∶1时其杀伤率分别 88 1% ,71.4%和 5 0 .0 % ;抗原冲击致敏的DC体内多次皮下免疫后对肿瘤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能显著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期。一次性DC体内免疫接种对荷瘤小鼠的治疗作用不明显。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免疫治疗 结肠癌 冻融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U937细胞冻融抗原的DC诱导CTL的特异性杀伤
2
作者 贺白 邱国强 谢晓宝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51-252,共2页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冻融抗原 白血病 U937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原冲击致敏的树突状细胞介导的特异性体外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作用 被引量:19
3
作者 主鸿鹄 徐开林 +3 位作者 潘秀英 刘军权 陈复兴 黄一虹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78-281,共4页
为研究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细胞冻融抗原 (CLA)致敏的树突状细胞 (DC)对特异性抗白血病的作用 ,将CML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来源的DC在体外用CLA致敏 ,再与CML患者的经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共同培养。应用乳酸脱氢酶释放法观... 为研究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细胞冻融抗原 (CLA)致敏的树突状细胞 (DC)对特异性抗白血病的作用 ,将CML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来源的DC在体外用CLA致敏 ,再与CML患者的经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共同培养。应用乳酸脱氢酶释放法观察其对自身CML细胞 ,K5 6 2细胞和Raji细胞的杀伤活性 (CIK +CLA DC组 ) ,与未致敏的DC +CIK(CIK +DC组 ) ,CIK组及CIK +CLA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效靶比为 2 5∶1时细胞杀伤活性最强 ,在该效靶比下 ,4组细胞对自身CML细胞的杀伤活性分别为 (6 8 8± 14 2 ) % ,(5 2 5± 9 4 ) % ,(2 0 7± 7 5 ) %和 (2 4 2± 8 7) %。CIK +CLA DC组杀伤活性最强 ,与其余 3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CIK +DC组比CIK组杀伤活性强 (P <0 0 1) ;CIK组与CIK +CLA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CIK +CLA DC组在效靶比为 2 5∶1时对自身CML细胞 ,K5 6 2细胞和Raji细胞的杀伤活性分别为 (6 8 8± 14 2 ) % ,(14 6± 6 2 ) %和 (12 7± 10 2 ) % ,与K5 6 2细胞和Raji细胞比较 ,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CIK对CML患者自身细胞具有一定的杀伤活性 ;CIK与CML DC共培养组对自身CML细胞杀伤活性比CIK组强 ;CIK与CLA抗原致敏CML DC共培养组具有最强的杀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慢性拉细胞白血病 冻融抗原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抗白血病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白血病细胞抗原负载DC的体外诱导特异性CTL应答的比较 被引量:12
4
作者 盛立霞 邱国强 +3 位作者 谢晓宝 顾伟英 王志林 吴浩清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5-209,共5页
目的: 比较树突状细胞(DC)与白血病细胞融合及白血病细胞冻融抗原负载DC两种白血病DC疫苗诱导抗原特异性CTL应答的能力.方法: 采用羟乙基淀粉-Ficoll两步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 通过贴壁2 h获得黏附的单核细胞, 用GM-CSF加IL- ... 目的: 比较树突状细胞(DC)与白血病细胞融合及白血病细胞冻融抗原负载DC两种白血病DC疫苗诱导抗原特异性CTL应答的能力.方法: 采用羟乙基淀粉-Ficoll两步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 通过贴壁2 h获得黏附的单核细胞, 用GM-CSF加IL- 4诱导培养5 d收获细胞.将细胞分为4组: A组将K562细胞或原代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细胞在500 g/L PEG-100 mL/L DMSO诱导下与DC融合; B组加入相应细胞数量的白血病细胞冻融抗原; C组将K562细胞或CML细胞与DC共培养; D组: 单独DC培养组.融合前以红色荧光染料PKH26标记K562细胞, 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PKH26/FITC-抗HLA-ABC抗体双标细胞并评估融合率.培养的第6天, 加入TNF-α诱导DC成熟, 然后分别与自体T细胞共培养, 用MTT比色法检测各组CTL对靶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 GM-CSF加IL- 4和TNF-α依次诱导成熟的DC具有经典的DC的形态和表型特征, 在PEG-DMSO的介导下, DC与白血病细胞的融合率为(17.33~29.94)%.两种抗原负载方案激活的CTL均对表达K562抗原的细胞具有特异性的细胞毒作用.在效靶比相同时, 融合组诱导CTL的杀伤活性强于冻融抗原致敏DC组.结论: 与冻融抗原致敏的DC相比, DC与白血病细胞融合细胞递呈抗原的效率更高, 体外诱导的CTL特异性杀伤靶细胞的作用更强, 有可能用于白血病的免疫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白血病细胞 细胞 冻融抗原 特异性CT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原冲击致敏树突状细胞诱导特异性CTL杀伤Jurkat细胞实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林东军 方志刚 +2 位作者 李旭东 刘加军 陆英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795-799,共5页
本研究以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为前体细胞,体外诱导其为树突状细胞(DC),分别负载Jurkat细胞冻融抗原及WT1多肽抗原,产生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以探讨其对白血病Jurkat细胞的杀伤作用。联合应用rhGM-CSF、rhIL-4、rhTNF-α及rhsC... 本研究以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为前体细胞,体外诱导其为树突状细胞(DC),分别负载Jurkat细胞冻融抗原及WT1多肽抗原,产生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以探讨其对白血病Jurkat细胞的杀伤作用。联合应用rhGM-CSF、rhIL-4、rhTNF-α及rhsCD40L等细胞因子,密度梯度离心法、贴壁法从外周血获取单核细胞并进行诱导扩增,培养出DC,分别用冻融抗原及WT1多肽抗原冲击致敏DC。实验分4组冻融抗原致敏DC组为实验组A,WT1多肽致敏DC组为实验组B,未致敏DC组为对照组A,单核细胞组为对照组B,观察CTL对Jurkat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表明培养出了具有典型特征的DC,它高表达CD40、CD80、CD1a及CD86等表面标志,能体外诱导强烈的同种异基因混合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实验组显示高水平杀伤率,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A、B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Jurkat细胞冻融抗原及WT1多肽抗原冲击致敏DC能有效诱导T细胞抗白血病作用,为临床研制DC疫苗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JURKAT细胞 冻融抗原 WT1多肽抗原 细胞毒作用 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抗原联合CD40L致敏树突状细胞诱导CTLs杀伤K562细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林东军 方志刚 +2 位作者 付咏梅 李旭东 黄仁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751-1755,共5页
目的:以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为前体细胞,体外诱导为树突状细胞(DCs),负载K562细胞冻融抗原,并联合CD40L诱导产生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s)对K562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贴壁法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应用rhGM-... 目的:以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为前体细胞,体外诱导为树突状细胞(DCs),负载K562细胞冻融抗原,并联合CD40L诱导产生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s)对K562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贴壁法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应用rhGM-CSF、rhIL-4、rhTNF-α等细胞因子诱导扩增,培养DCs,用K562细胞冻融抗原联合rhsCD40L致敏DCs。实验分4组:K562细胞冻融抗原致敏DCs为实验组A,联合CD40L致敏DCs为实验组B,未致敏DCs为对照组A,单核细胞+异体淋巴细胞组为对照组B,观察CTLs对K562细胞的杀伤效应。结果:培养出具有典型特征的DCs,表达CD40最高达96%、CD86达97%、CD80为77%、CD1a为69%,体外能诱导强烈的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在效靶比为20∶1时,实验组A对K562细胞的杀伤率为71.3%,实验组B为86.9%,对照组A为37.6%,对照组B为21.1%。实验组均显示高水平杀伤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B加CD40L杀伤率高于实验组A(P<0.05)。结论:K562细胞冻融抗原冲击致敏DCs能有效诱导T细胞特异性抗白血病作用,联合CD40L能增强其CTL的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细胞 冻融抗原 CIMO配体 K562细胞 T淋巴细胞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CD62L^-/CD62L^+ T细胞体外对抗原刺激的增殖反应 被引量:1
7
作者 雷蕾 刘黎琼 +1 位作者 周浩 胡俊斌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期170-175,共6页
本研究旨在观察CD62L-/CD62L+T细胞应答抗原的能力,了解CD62L分子在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中的作用。用DC细胞呈递特异性抗原hCD4刺激T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表面CD62L分子表达;对分选获得的CD62L-/CD62L+两群T细胞再次给予新的抗原(EL4... 本研究旨在观察CD62L-/CD62L+T细胞应答抗原的能力,了解CD62L分子在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中的作用。用DC细胞呈递特异性抗原hCD4刺激T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表面CD62L分子表达;对分选获得的CD62L-/CD62L+两群T细胞再次给予新的抗原(EL4细胞冻融抗原)刺激,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62L-及CD62L+T细胞在前后两次受到不同抗原刺激后的活化增殖能力。结果显示:T细胞表面CD62L+分子在受到抗原刺激后表达下调,CD62L+细胞由69.34%降至36.75%,相应的CD62L-T细胞由30.04%升至63.15%。比较第1天及第7天在高CFSE荧光值区(M1)的细胞数表明,在特异性抗原(hCD4)的刺激下,CD62L+T细胞平均百分比值分别为(87.88±1.08)%,(86.88±1.46)%(p>0.05);CD62L-T的测得值分别为(84.52±2.73)%(84.71±2.33)%(p>0.05)。两群细胞数在第7天与第1天相比均未出现明显增殖;在非特异性抗原刺激下,CD62L+T细胞在第1天和第6天于M1区的细胞数平均百分比值分别为(76.49±2.41)%,(22.25±3.29)(p<0.001);CD62L-T测得值分别为(77.35±3.82)%,(74.76±3.90)%(p>0,05)。此结果说明CD62L+T细胞发生了分裂增殖,而CD62L-T细胞群则没有出现类似的情况。结论:通过体外方法获得了CD62L-CD62L+T细胞,这两类细胞在特异性抗原刺激下未发生增殖反应,但在非特异性抗原刺激下CD62L+T细胞发生了分裂增殖,而CD62L-T细胞无此反应。此结果表明CD62L+T细胞在GVHD发生中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也为临床上通过体外方法获得CD62L-T细胞而选择性地去除移植物中CD62L+T细胞以减少GVHD的发生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物抗宿主病 CD62L^-T细胞/CD62L^+T细胞 冻融抗原 树突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抗原致敏树突状细胞介导的体外抗瘤活性
8
作者 齐慧 申建凯 +1 位作者 肖乐 张广森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22-227,共6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KM 3细胞株冻融抗原和弱酸洗脱抗原肽负载树突状细胞(DC)后诱导的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对KM 3细胞的杀瘤作用。方法:联合GM-CSF,IL-4和TNF-α,体外诱导单核细胞生成DC,并使其致敏KM 3特异性冻融抗原或酸...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KM 3细胞株冻融抗原和弱酸洗脱抗原肽负载树突状细胞(DC)后诱导的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对KM 3细胞的杀瘤作用。方法:联合GM-CSF,IL-4和TNF-α,体外诱导单核细胞生成DC,并使其致敏KM 3特异性冻融抗原或酸洗脱抗原,然后与自体T淋巴细胞共同培养3 d,生成特异性CTL,并采用MTT法检测其对KM 3细胞的杀伤率。结果:在细胞因子作用下,体外培养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可诱导分化为成熟的DC;应用KM 3肿瘤抗原致敏DC,诱导生成的CTL对KM 3肿瘤细胞具有较强的杀伤效应。结论:KM 3冻融抗原和酸洗脱抗原激发的DC与自体T淋巴细胞孵育能诱生抗KM 3细胞特异性CT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树突状细胞 免疫治疗 冻融抗原 酸洗脱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树突状细胞诱导TDLN细胞对胃癌细胞系KATO3的体外杀伤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林星石 彭正 +5 位作者 李力 张磊 金婷 张晓平 杨若佳 李荣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73-177,179,共6页
目的 :研究用冻融的自体胃癌抗原冲击树突状细胞 (DC)来诱导肿瘤引流区淋巴结 (TDLN)细胞对胃癌细胞系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 :采用胃癌患者外周血粘附细胞 (PBAC) ,经GM CSF、IL 4、TNF α诱导和自体肿瘤冻融抗原 (Ag)刺激诱生所获得的D... 目的 :研究用冻融的自体胃癌抗原冲击树突状细胞 (DC)来诱导肿瘤引流区淋巴结 (TDLN)细胞对胃癌细胞系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 :采用胃癌患者外周血粘附细胞 (PBAC) ,经GM CSF、IL 4、TNF α诱导和自体肿瘤冻融抗原 (Ag)刺激诱生所获得的DC与TDLN细胞 1∶5 0比例共培养 3天 ,获得DC激活的TDLN ,即DC TDLN作效应细胞 ;分别以Ag和培液代替DC同样培养TDLN ,即Ag TDLN和TDLN作对照 ,对胃癌细胞系KATO3和黑色素瘤细胞系A375进行杀伤。结果 :DC TDLN、Ag TDLN、TDLN各组细胞对KATO3,均有显著杀伤活性 ,其中DC TDLN组的杀伤作用明显优于后两组 ,且效靶比 2 0∶1的杀伤率优于 10∶1,显示可能有量效关系 ;而TDLN各组不同效靶比对A375杀伤率则无显著差异。结论 :自PBAC获得的DC ,经自身肿瘤Ag冲击并与自身TDLN共培养 ,可使后者对胃癌细胞系细胞的杀伤作用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肿瘤引流区淋巴结细胞 胃癌 冻融抗原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脐血来源树突状细胞体外扩增及诱导特异性抗宫颈癌免疫应答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华丽 孔北华 +1 位作者 张建华 张彩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722-724,共3页
目的:研究脐血来源树突状细胞(DC)体外扩增及诱导特异性抗宫颈癌细胞的免疫效应。方法:自人脐血分离单核细胞诱导DC,制备宫颈癌细胞系CaSki冻融物作为抗原负载DC。ELISA法检测成熟DC上清中IL-12的含量,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测定DC体外... 目的:研究脐血来源树突状细胞(DC)体外扩增及诱导特异性抗宫颈癌细胞的免疫效应。方法:自人脐血分离单核细胞诱导DC,制备宫颈癌细胞系CaSki冻融物作为抗原负载DC。ELISA法检测成熟DC上清中IL-12的含量,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测定DC体外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MTT法检测抗原负载DC激活的CTL对宫颈癌细胞CaSki和HeLa的杀伤作用。结果:与未经抗原负载的DC相比,抗原负载的DC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和IL-12分泌的能力均有提高(P<0·05),激活的CTL对CaSki细胞有特异性杀伤,而此CTL对HeLa细胞无特异性杀伤。结论:宫颈癌细胞CaSki冻融抗原负载DC激活的CTL可诱导出特异性杀伤宫颈癌细胞的免疫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宫颈肿瘤 冻融抗原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硒酸钠对树突状细胞体外增强CTL杀伤K562细胞作用的研究
11
作者 杨磊 刘复强 +2 位作者 王景文 吴轶萍 丁璟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137-141,共5页
目的探讨经亚硒酸钠(Na2SeO3,Se)处理、K562细胞裂解物(又称为抗原细胞裂解物:ACL)冲击致敏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衍生的树突状细胞(DCs)体外诱导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杀伤白血病细胞的能力。方法1)DCs培养:用含3种细胞因子重组... 目的探讨经亚硒酸钠(Na2SeO3,Se)处理、K562细胞裂解物(又称为抗原细胞裂解物:ACL)冲击致敏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衍生的树突状细胞(DCs)体外诱导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杀伤白血病细胞的能力。方法1)DCs培养:用含3种细胞因子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rhIL-4)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RPMI-1640(10%FBS)培养体系,培养健康人的PBMNC 4d,收获贴壁细胞;2)DCs分4组:Ⅰ组:单独DC培养组;Ⅱ组:加入0.5μmol/LSe的DC组;Ⅲ组:加入ACL的DC组;Ⅳ组:同时加入0.5μmol/LSe和ACL的DC组;3)效应细胞-CTL的诱导培养:用含细胞因子IL-2的1640(10%FBS)培养体系,将非贴壁细胞(淋巴细胞)作为效应细胞,单独或与各组DC共同孵育5d;4)CTL活性测定: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试验,靶细胞为K562细胞。结果效应细胞与K562细胞按不同效靶比混合培养时,DC-Ⅳ组、Ⅲ组及Ⅱ组刺激后的T细胞比DC-Ⅰ组刺激后的T细胞及单纯T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作用更显著,杀伤率随效靶比的增加而增加。其中E∶T=25∶1时,T细胞组及T-DC-Ⅰ、T-DC-Ⅱ、T-DC-Ⅲ、T-DC-Ⅳ组对K562细胞的杀伤率分别为:5.9%±2.4%、15.3%±2.3%、26.3%±3.7%、28.2%±4.5%、36.2%±3.7%。T-DC-Ⅳ组杀伤活性高于其他各组(P值均<0.01)。结论用含GM-CSF、IL-4和TNF-α的体外培养体系可从健康人PBMNC获得成熟的DCs,小剂量亚硒酸钠和K562细胞裂解液负载均可诱导出特异性杀伤靶细胞的CTL,且两者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树突状细胞 亚硒酸钠 冻融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