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冷热电三联供供能系统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张君瑛 吴喜平 +3 位作者 沈凯 章学来 郁庆庆 任建平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0-64,共5页
为研究清洁发展机制(C lean DevelopmentMechanism,CDM)在我国的应用,针对某大学校区建设燃气轮机三联供供能系统(Combined Cooling-Heating-Power system,CCHP)存在的政策、技术、资金障碍问题,进行CDM项目分析.结果表明,每年可实现CO... 为研究清洁发展机制(C lean DevelopmentMechanism,CDM)在我国的应用,针对某大学校区建设燃气轮机三联供供能系统(Combined Cooling-Heating-Power system,CCHP)存在的政策、技术、资金障碍问题,进行CDM项目分析.结果表明,每年可实现CO2减排量为25 694.8 t,每年的收益折合人民币为1 522 416.90元,项目所承担的风险可以由CDM收益补偿,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能克服项目安装、运行、管理中的技术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热电三联供供能系统 清洁发展机制 分布式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冗余策略的冷热电联供系统配置优化
2
作者 韩中合 张家辉 张翰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16-1125,1143,共11页
为了协调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可靠性和综合性能,在完全冗余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了热备用冗余策略。同时,针对该策略设计了系统的灵活运行模式,并优化了运行和备用设备的数量配置。以5个代表性城市的商业建筑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优化模型来评估... 为了协调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可靠性和综合性能,在完全冗余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了热备用冗余策略。同时,针对该策略设计了系统的灵活运行模式,并优化了运行和备用设备的数量配置。以5个代表性城市的商业建筑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优化模型来评估不同冗余策略下系统的可靠性、经济性、能效性和环境性,并与无冗余系统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无冗余系统的经济指标因设备故障而显著降低,成为综合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完全冗余策略下,系统的可用性高达99.61%,但综合性能最差;热备用冗余策略下,可靠性和综合性能之间存在竞争关系,此时北京地区系统可靠性最高,但综合性能仅为8.43%,而昆明地区系统可靠性最低,但综合性能高达25.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热系统 冗余策略 可靠性 综合性能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热电联供型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电-热-冷云储能优化配置 被引量:1
3
作者 粟世玮 王相 +3 位作者 李咸善 胡钰焓 熊炜 李欣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38,共15页
随着用户从消费者向产消者转型,越来越多用户有了储电、储热、蓄冷的需求,然而储能的高成本成为了用户侧储能的阻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将云储能模式与冷热电联供型(combined cooling heating and power,CCHP)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进行结合,... 随着用户从消费者向产消者转型,越来越多用户有了储电、储热、蓄冷的需求,然而储能的高成本成为了用户侧储能的阻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将云储能模式与冷热电联供型(combined cooling heating and power,CCHP)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进行结合,提出了冷热电联供型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电/热/冷云储能优化配置模型。首先,构建冷热电联供型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的结构,并分析其输入、输出转化关系;然后对用户以及云储能提供商的充放能行为进行分析,分别从两主体的角度建立两阶段储能优化配置模型,第一阶段以用户总成本最小为目标对用户储能需求进行优化,第二阶段则在云储能提供商整合用户需求后,以云储能提供商成本最小为目标进行储能配置优化。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云储能模式在储能配置中应用的优势,并对比分析了系统中有无蓄冷以及碳排放因素对储能优化配置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热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 云储能 储能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氢储的光伏-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双层优化研究
4
作者 何哲晨 刘锋平 +2 位作者 许野 王旭 李薇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67-578,共12页
为实现可再生能源的高比例消纳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以包含光伏和氢储的“冷-热-电”联供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传统的耦合光氢的冷热电联供系统管控存在的配置和运行割裂问题,在对系统进行仿真建模的基础上,构建系统配置和运行交互关联的... 为实现可再生能源的高比例消纳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以包含光伏和氢储的“冷-热-电”联供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传统的耦合光氢的冷热电联供系统管控存在的配置和运行割裂问题,在对系统进行仿真建模的基础上,构建系统配置和运行交互关联的双层优化模型,使用KKT条件对其进行求解,最终生成了系统的最优供能策略,表现出良好的经济性。此外,多余的电力转化为氢气形式储能,有助于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制氢 冷热系统 双层优化模型 KKT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新能源消纳和电力保供的电力系统多时间尺度平衡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冯松杰 魏韡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8-140,共13页
随着可再生能源接入比例持续升高,传统火电逐渐被取代,以有限灵活性确保常规条件下日内调峰和不利气象条件下负荷保供是新型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基础。基于此,提出了一种考虑新能源消纳和电力保供的电力系统多时间尺度平衡方法。首先,计... 随着可再生能源接入比例持续升高,传统火电逐渐被取代,以有限灵活性确保常规条件下日内调峰和不利气象条件下负荷保供是新型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基础。基于此,提出了一种考虑新能源消纳和电力保供的电力系统多时间尺度平衡方法。首先,计算若干年度净负荷场景中长时储能最优调度曲线,并将其作为运行经验。然后,在周前阶段,根据新能源电量预测判断是否为不利气象条件,并针对不利气象条件设计了电力保供策略,针对常规运行条件设计了基于灵活性区间的日前-日内-实时协调运行策略。所提方法无需新能源精确出力曲线预测,可以实现从年度到实时调度等多时间尺度调度的有机配合以及长、短时储能和常规机组的多源协调。最后,参考某区域电网数据进行算例分析并与传统滚动优化方法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法的优势和保供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时储能 新能源消纳 多时间尺度平衡 高比例新能源系统 灵活性 力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生命周期评价的冷热电联供系统优化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许小刚 嵇晓鹏 王惠杰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60-368,共9页
天然气与太阳能互补是提高能源利用率和实现节能减排的有效方法,该文构建一种光-气-储互补的冷热电联供(CCHP)系统。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以一次能源节约率、总污染物减排率为目标函数,建立冷热电联供系统优化模型,应用遗传算法对系统变... 天然气与太阳能互补是提高能源利用率和实现节能减排的有效方法,该文构建一种光-气-储互补的冷热电联供(CCHP)系统。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以一次能源节约率、总污染物减排率为目标函数,建立冷热电联供系统优化模型,应用遗传算法对系统变工况运行下的容量配置进行优化;将物质回收阶段纳入全生命周期评价,并在运输阶段考虑燃料运输。结果表明:经优化后,CCHP系统电跟随(FEL)策略可实现较好的节能减排效益。分供(SP)系统在物质回收阶段对环境的影响微乎其微,CCHP系统燃料运输能耗量远低于SP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热系统 生命周期评估 能源消耗 污染物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轮机耦合聚光光伏光热冷热电联供系统性能评价与优化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楚尚玲 张衡 +1 位作者 陈海平 高丹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48-1959,共12页
基于天然气的稳定、连续、热值高、运输便捷和太阳能的清洁、环保、可再生的优势互补,提出了一种微型燃气轮机耦合低倍聚光光伏/光热(LCPV/T)的冷热电联供系统。建立了以一次能源节约率、二氧化碳减排率、年度总成本节约率和[火用]效率... 基于天然气的稳定、连续、热值高、运输便捷和太阳能的清洁、环保、可再生的优势互补,提出了一种微型燃气轮机耦合低倍聚光光伏/光热(LCPV/T)的冷热电联供系统。建立了以一次能源节约率、二氧化碳减排率、年度总成本节约率和[火用]效率为目标的优化模型,并采用强度帕累托进化(SPEA-II)优化算法与优劣解距离法(TOPSIS)和权熵法结合的决策方法综合求解模型,获得Pareto最优解。结果表明:当LCPV/T面积为48.09 m^(3),LCPV/T体积流量为50 L/h,低温水源热泵容量为80.41 kW,高温水源热泵容量为250.03 kW,燃气锅炉容量为400.11 kW,余热回收锅炉换热效率为96.07%时,冷热电联产(CCHP)系统综合性能最好。优化后,系统全年平均一次能源节约率、二氧化碳减排率、年度总成本节约率和(火用)效率相较于优化前分别提升7.11%、6.46%、4.35%和5.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光光伏光热 冷热系统 性能评价 TRNSYS软件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燃机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17
8
作者 秦朝葵 李伟奇 +1 位作者 谢卫华 方建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9-131,共3页
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技术(Combined Cooling Heating Power,CCHP)是指用天然气驱动发电机发电,回收余热用于冬季供热、夏季供冷的综合能量系统。同济大学与意大利国土资源部合作,搭建了微型燃气轮机现场实验机组,展开面向用户的微燃机CCH... 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技术(Combined Cooling Heating Power,CCHP)是指用天然气驱动发电机发电,回收余热用于冬季供热、夏季供冷的综合能量系统。同济大学与意大利国土资源部合作,搭建了微型燃气轮机现场实验机组,展开面向用户的微燃机CCHP系统应用与优化研究。为此,采用能量平衡、火用平衡等热力学分析方法,对CCHP系统进行了分析,得到了能流、火用流平衡情况。与常规能源系统(火用效率27%~28%)进行了对比,微燃机CCHP系统(火用效率33%~39.6%)不仅在能源利用的经济性方面更为合理,一次能源利用率也高于常规系统。在选择余热制冷设备时,要注意微燃机烟气量较大而温度水平偏低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合理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 燃气轮机 冷热三联 系统 火用 热力学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配置与运行策略的优化 被引量:43
9
作者 李赟 黄兴华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94-898,共5页
对一个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配置与运行策略进行了分析。该系统由燃气内燃机、吸附制冷机和电热泵组成。根据设备容量、数量、性能和分时段能源价格等,在满足应用场合冷热电负荷需求条件下,运用混合整型(0-1)多级目标规划方法,建立了联供... 对一个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配置与运行策略进行了分析。该系统由燃气内燃机、吸附制冷机和电热泵组成。根据设备容量、数量、性能和分时段能源价格等,在满足应用场合冷热电负荷需求条件下,运用混合整型(0-1)多级目标规划方法,建立了联供系统的优化模型,得到了系统的最优配置和运行策略。该模型三级目标函数包括运行费用最低、各主要设备配置数量最少和实际运行负荷率最大化。应用该模型对一实例进行的分析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系统工程 冷热三联 运行策略 配置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内燃机和吸附制冷机组成的冷热电三联供系统 被引量:9
10
作者 黄兴华 李赟 +1 位作者 孔祥强 王如竹 《动力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04-608,共5页
对一种微型楼宇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该系统由小型燃气发动机和热水驱动的吸附制冷机组成.为了提高系统的热电输出比,系统设置了一电热泵.分析了该系统在不同负荷率(PLR)下的一次能源利用效率(PER),确定了高效运行的参... 对一种微型楼宇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该系统由小型燃气发动机和热水驱动的吸附制冷机组成.为了提高系统的热电输出比,系统设置了一电热泵.分析了该系统在不同负荷率(PLR)下的一次能源利用效率(PER),确定了高效运行的参数范围;比较分析了该系统在不同热电输出比、热水输出比条件下的节能性;并通过一实例对系统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该系统具有宽广的热电输出比、较高的总能利用率和经济可行性,适合小型商业场所和家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工程 楼宇冷热三联 技术经济 热泵 一次能源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别祥 韩光泽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7-62,共6页
天然气先经过燃气轮发电机发电,然后利用燃气轮机排出的高温烟气推动吸收式制冷机制冷,最后利用换热器回收中温烟气中的余热加热生活热水,这种冷热电三联供方式能够显著地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构建了天然气为燃料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典型... 天然气先经过燃气轮发电机发电,然后利用燃气轮机排出的高温烟气推动吸收式制冷机制冷,最后利用换热器回收中温烟气中的余热加热生活热水,这种冷热电三联供方式能够显著地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构建了天然气为燃料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典型的模型图和能流图,导出了系统各环节能量和的计算公式、三联供系统的总能量和利用率以及各部位的损失;基于能源产品的市场价格,给出了三联供系统的经济收益。以现有技术设备和典型操作工况为基础,分析讨论了环境温度以及燃气轮发电机和制冷机出口烟气温度对供冷、供热、能量利用率、利用率以及经济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和烟气的温度对系统的性能和收益都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能源(DES) 冷热三联(CCHP) 能量效率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热电三联供(CCHP)分布式能源系统建模综述 被引量:27
12
作者 刘小军 李进 +1 位作者 曲勇 陈建强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2年第7期63-68,共6页
冷热电三联供分布式能源系统(CCHP)由于其高效、清洁、可靠的优点在能源行业日益受到重视。系统建模是CCHP系统的重要研究方向。将基于不同层次的CCHP系统建模加以分析、总结,将建模目的与建模层次和建模方法联系起来,回顾了国内外CCHP... 冷热电三联供分布式能源系统(CCHP)由于其高效、清洁、可靠的优点在能源行业日益受到重视。系统建模是CCHP系统的重要研究方向。将基于不同层次的CCHP系统建模加以分析、总结,将建模目的与建模层次和建模方法联系起来,回顾了国内外CCHP系统建模研究现状。重点讨论了基于全系统的运行模型,并对典型建模过程加以阐述。最后根据CCHP系统自身特点,总结了科学的建模方法并对重点研究方向做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热 三联 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在北京南站的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黄保民 朱建章 +2 位作者 宣芃 李杰 吕轶娜 《铁道标准设计》 2008年第S1期75-79,共5页
通过北京南站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设计实践,对系统优化配置、运行策略等方面给出了研究成果,并对系统的节能性、环保性和经济性进行探讨。提出使用燃气内燃机更具优势以及在电力并网前提下采用"以电定热"为原则来确定系统设备容... 通过北京南站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设计实践,对系统优化配置、运行策略等方面给出了研究成果,并对系统的节能性、环保性和经济性进行探讨。提出使用燃气内燃机更具优势以及在电力并网前提下采用"以电定热"为原则来确定系统设备容量配置的观点,力争使北京南站能源供应系统在拥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同时,能源利用完善程度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南站 空调系统 冷热三联 燃气内燃机 定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及其性能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世学 路晓瑞 +1 位作者 梅书雪 朱禹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61-1069,共9页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可以提高一次能源利用效率,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lid oxide fuel cell,SOFC)由于工作温度高、清洁等特点可以很好地作为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顶层循环,针对SOFC尾气具有大量高温余热的特点,提出了一种以温差发电器(therm...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可以提高一次能源利用效率,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lid oxide fuel cell,SOFC)由于工作温度高、清洁等特点可以很好地作为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顶层循环,针对SOFC尾气具有大量高温余热的特点,提出了一种以温差发电器(thermoelectric generator,TEG)为中间循环回收SOFC尾气余热的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该系统包括内部重整SOFC、后燃室、温差发电器和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实现了废热的梯次利用,极大地提高了混合系统能源利用效率.基于建立的各部件数学模型,研究了循环水利用形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为系统节能节水提供了新的方向;分析了温差发电器面积、燃料流量、空气流量的变化对系统输出功率的影响,为系统最优工况的确定提供了相关参考.结果表明:采用系统C的水循环利用形式时SOFC冷热电三联供系统总效率相对最大,在设计工况下,混合系统C在制热工况下总效率可达到94%,在制冷工况下总效率约为65%;温差发电器面积的增加会导致温差发电器输出功率的增加,系统整体效率减小;随着燃料流量的增加,温差发电器输出功率逐渐增加,SOFC发电功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系统的整体效率逐渐增大;随着空气流量的增加,温差发电器输出功率逐渐减小,SOFC发电功率先增加后减小,而系统的整体效率先减小后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 温差发 冷热三联 余热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耦合特性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永利 向皓 李淑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7787-7797,共11页
为了加快实现双碳目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量,通过选取关键供能设备冷热电三联供系统(combined cooling heating and power system,CCHP)构建了综合能源系统模型,并利用改进的二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 为了加快实现双碳目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量,通过选取关键供能设备冷热电三联供系统(combined cooling heating and power system,CCHP)构建了综合能源系统模型,并利用改进的二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Ⅱ,NSGA-Ⅱ)研究了引入该设备后园区整体运行方式和运作效率的改变。结果表明:CCHP设备可通过其强耦合特性实现供能侧设备的多能互补和能量梯级利用;可见通过引入CCHP过后,可大大提高综合能源系统的运行效率,在减少运行成本的同时相对控制碳排放量的释放,提高系统总体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能量耦合 梯级利用 冷热三联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燃机冷热电三联供系统优化设计 被引量:5
16
作者 高威 王玉璋 翁一武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54-58,共5页
冷热电联供系统的优化设计确定了整个系统的拓扑结构和运行参数,从而决定了整个系统的运行性能和经济性,开发冷热电联供系统的设计和优化工具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本文以微型燃气轮机为原动机建立冷热电联供系统运行数学模型,并基于粒... 冷热电联供系统的优化设计确定了整个系统的拓扑结构和运行参数,从而决定了整个系统的运行性能和经济性,开发冷热电联供系统的设计和优化工具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本文以微型燃气轮机为原动机建立冷热电联供系统运行数学模型,并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PSOA),以系统经济性、环保性和节能性为优化目标,开发了冷热电联供系统设计和优化软件。利用该软件为实际酒店用户设计了冷热电联供系统,得出该系统的最优运行策略,并与常规供能模式进行了经济性、热力性能和环保性比较,结果表明:优化设计的联供系统综合比较效益达到14.12%,具有很好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热系统 拓扑结构 运行参数 优化 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燃机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运行策略优化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孟金英 李惟毅 +1 位作者 任慧琴 梁娜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38-646,共9页
用单纯形法对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用于办公楼宇时冬夏季典型日负荷下的运行策略进行优化,优化目标分别为系统的一次能源消耗量最小、运行成本最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小,并对冷热电联产系统和分产系统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同优化目标下,... 用单纯形法对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用于办公楼宇时冬夏季典型日负荷下的运行策略进行优化,优化目标分别为系统的一次能源消耗量最小、运行成本最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小,并对冷热电联产系统和分产系统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同优化目标下,系统的运行策略不同。冬季工况下,以一次能源消耗量最小为优化目标时,系统多采用以热定电的运行模式;在以运行成本最小或以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小为优化目标时,系统全天采用以电定热的运行模式;以三者加权最小为优化目标时,系统多采用以热定电的运行模式。夏季工况下,以一次能源消耗量最小为优化目标时,分产系统的运行策略要优于联产系统;在以运行成本最小或以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小为优化目标时,系统全天采用以电定热的运行模式;以三者加权最小为优化目标时,系统多采用以热定电的运行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热三联 一次能源消耗量 二氧化碳排放量 运行成本 运行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火用]损失的三联供系统容量配置与运行模式研究
18
作者 王剑锋 王旭东 +3 位作者 李峰 戚艳 邬斌扬 苏万华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118,共6页
节能减排一直是世界各国持续关注的热点问题,综合能源三联供系统因其具有更高的一次能源利用率而被广泛应用。针对综合能源三联供系统的容量配置和运行模式规划问题,提出考虑[火用]损失的综合性能指标作为优化的目标函数,从高效、低碳... 节能减排一直是世界各国持续关注的热点问题,综合能源三联供系统因其具有更高的一次能源利用率而被广泛应用。针对综合能源三联供系统的容量配置和运行模式规划问题,提出考虑[火用]损失的综合性能指标作为优化的目标函数,从高效、低碳、经济三个方面进行综合优化。以燃气轮机的容量和运行模式为设计变量,建立综合能源三联供系统容量配置与运行模式研究模型。将此方法应用到某宾馆建筑的联供系统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为:燃气轮机的最佳容量为200 kW,热电结合是最优的运行模式。在该模式下综合能源三联供系统较传统供能系统[火用]损失率降低3.5%,年综合碳排量减少593.7 t,年经济成本节约29.8万元。该方法能够全面、客观地分析某容量、某种运行模式下的系统性能,为解决联供系统的运行规划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热、三联系统 运行模式 容量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射式热泵在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胡孟起 肖俊峰 +3 位作者 种道彤 李园园 连小龙 李兆瑜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54-58,共5页
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中普遍采用减温减压器将高品位的蒸汽节流降温以供各类用户,节流降温过程伴随不可逆能量损失,导致高品位蒸汽做功能力下降。本研究将喷射式热泵引入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利用高品位蒸汽引射低品位蒸汽,排挤高... 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中普遍采用减温减压器将高品位的蒸汽节流降温以供各类用户,节流降温过程伴随不可逆能量损失,导致高品位蒸汽做功能力下降。本研究将喷射式热泵引入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利用高品位蒸汽引射低品位蒸汽,排挤高品位蒸汽返回汽轮机做功,在不改造汽轮机通流部分的前提下提高了系统的经济性。对某三联供系统的分析计算表明,其全厂发电效率、联供系统效率、系统供热能力均有大幅度提高,并能够在不扩建机组的情况下,满足工业园区热负荷增长的需求。研究获得的喷射式热泵的优化设计原则和变工况调节方法,对喷射式热泵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式热泵 冷热三联 优化设计 变工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械过冷的双温蒸发CO_(2)数据中心冷却供热系统性能
20
作者 代宝民 孔子昻 +3 位作者 刘圣春 钱家宝 李伟锋 章立标 《制冷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6-93,共8页
为实现数据中心绿色高效制冷,并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提出了集成机械过冷和双温蒸发技术的CO_(2)数据中心冷却供热系统(DMS-DE)。建立了系统热力学和碳排放特性分析模型,并与基本CO_(2)系统(Base)和单温蒸发机械过冷CO_(2)系统(DMS-SE)... 为实现数据中心绿色高效制冷,并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提出了集成机械过冷和双温蒸发技术的CO_(2)数据中心冷却供热系统(DMS-DE)。建立了系统热力学和碳排放特性分析模型,并与基本CO_(2)系统(Base)和单温蒸发机械过冷CO_(2)系统(DMS-SE)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DMS-DE存在最大COP(性能系数)、最优过冷度和排气压力。采用机械过冷技术和双温蒸发技术可显著提升系统COP和㶲效率。与Base和DMS-SE相比,COP分别提高14.1%和9.0%,㶲效率分别提高13.24%和4.31%。DMS-DE的生命周期碳排放相对Base和DMS-SE分别降低16.1%和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过冷 双温蒸发 数据中心 CO_(2)系统 冷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