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柴达木盆地北部2021年6月16日青海茫崖M_(S)5.8地震发震构造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博譞 郑文俊 +5 位作者 陈杰 何骁慧 李启雷 张冬丽 段磊 陈干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13-1332,共20页
青海茫崖M_(S)5.8地震发生在祁连山与柴达木盆地交界的部位。对于此次地震开展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柴达木盆地与祁连山之间的现今构造变形、应力状态及动力学过程,也将为该区未来的强震趋势预测提供依据。文中首先利用CAP方法反演得到... 青海茫崖M_(S)5.8地震发生在祁连山与柴达木盆地交界的部位。对于此次地震开展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柴达木盆地与祁连山之间的现今构造变形、应力状态及动力学过程,也将为该区未来的强震趋势预测提供依据。文中首先利用CAP方法反演得到该次地震的震源深度约为13km,震源机制解为逆冲性质。结合地表地质、卫星影像和地震反射剖面解译,认为该地震发生在冷湖逆断裂-褶皱带的东南端,发震构造可能为冷湖七号东背斜之下控制背斜生长的2条倾向相反的隐伏逆冲断裂之一。此次茫崖5.8级地震仅使冷湖七号东背斜下伏逆断层发生了部分破裂,并未破裂至地表,为典型的褶皱地震。震区发育多条第四纪活动褶皱及下伏逆断层,这些构造均具备发生M^(W)5.9~7.2地震的构造条件,并有可能因级联地震破裂而引发7级以上强震。因此,震区未来的地震危险性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茫崖M_(S)5.8地震 CAP方法 冷湖逆断裂-褶皱带 褶皱地震 发震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