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丈毛尖绿茶冷泡饮用方法初探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秀萍 朱海燕 刘恋 《茶叶学报》 2015年第3期170-178,共9页
自明代冲泡饮用法推行以来,一直提倡以开水现泡现饮为佳,但相比于液态茶或其他不含酒精的饮料,此法不能满足常温下随时饮用的便利化需求。为此,以古丈毛尖绿茶为泡饮对象,设计不同的浸泡时间、茶水比,在低温或常温下浸泡,通过感官结合... 自明代冲泡饮用法推行以来,一直提倡以开水现泡现饮为佳,但相比于液态茶或其他不含酒精的饮料,此法不能满足常温下随时饮用的便利化需求。为此,以古丈毛尖绿茶为泡饮对象,设计不同的浸泡时间、茶水比,在低温或常温下浸泡,通过感官结合生化鉴定筛选出最佳的浸泡组合,为优质、方便的冷泡饮茶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古丈毛尖绿茶冷水泡饮的最优冲泡方法为:浸泡2 h—茶水比1:40—水温25℃。此外,与习惯的热泡法对比,更长时间的冷水浸泡使古丈毛尖绿茶茶汤品质成分逐渐浸出而在量上与前者差距不大,且其茶汤的鲜度与醇度也较好。因此,绿茶冷泡饮用是值得进一步研发推广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丈毛尖 绿茶 冷泡法 饮茶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岳山红”冷泡饮用法探研 被引量:8
2
作者 朱海燕 王秀萍 陈宪智 《茶叶通讯》 2015年第4期40-44,共5页
以"岳山红"红茶为研究对象,以沸水冲泡法为对照,通过感官评价不同浸泡水温(常温)、茶水比及不同浸泡时间的组合制备的茶汤品质,结合比较各处理茶汤水浸出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咖啡碱、茶红素、茶黄素等主要品质成分的含量... 以"岳山红"红茶为研究对象,以沸水冲泡法为对照,通过感官评价不同浸泡水温(常温)、茶水比及不同浸泡时间的组合制备的茶汤品质,结合比较各处理茶汤水浸出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咖啡碱、茶红素、茶黄素等主要品质成分的含量,并对感官审评和成分测定结果进行极差分析,探明3个因子对感官审评和各组分含量的影响程度,从而优化"岳山红"冷泡技术参数。综合考虑感官审评和成分分析结果,"岳山红"的最优冷泡饮用方法为:水温25℃,浸泡1.5h,茶水比1:40或水温30℃,浸泡1.5h,茶水比1: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岳山红” 红茶 冷泡法 饮茶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茶冷泡饮用方法初探 被引量:4
3
作者 李长乐 何丽梅 +3 位作者 徐宝玲 邵克平 林振传 周琼琼 《中国茶叶》 2021年第5期58-62,共5页
以白牡丹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茶水比、冲泡时间、冲泡温度对白牡丹冷泡法感官品质和主要成分含量的影响,得出白牡丹冷泡法最佳冲泡组合为冲泡100 min、茶水比1∶50、冲泡水温20℃。通过冷泡、热泡对比以及冷泡4 h的感官审评及呈味物质... 以白牡丹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茶水比、冲泡时间、冲泡温度对白牡丹冷泡法感官品质和主要成分含量的影响,得出白牡丹冷泡法最佳冲泡组合为冲泡100 min、茶水比1∶50、冲泡水温20℃。通过冷泡、热泡对比以及冷泡4 h的感官审评及呈味物质含量对比分析表明,白牡丹冷泡法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茶 冷泡法 感官审评 理化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茶三种冲泡方法及其特色的研究 被引量:26
4
作者 刘淑娟 钟兴刚 +4 位作者 李维 陈江涛 肖蕾 何溶 包小村 《茶叶通讯》 2010年第2期42-45,49,共5页
采用25℃常温冷泡、80℃热水冲泡和沸水(100℃)对绿茶进行冲泡,分析比较茶汤内含成分,并进行感官审评,结果表明当冲泡水温较低时,绿茶茶汤游离氨基酸、黄酮等有效成分含量较多,茶多酚和咖啡碱相对较少,茶汤没有沸水冲泡时出现的苦涩味... 采用25℃常温冷泡、80℃热水冲泡和沸水(100℃)对绿茶进行冲泡,分析比较茶汤内含成分,并进行感官审评,结果表明当冲泡水温较低时,绿茶茶汤游离氨基酸、黄酮等有效成分含量较多,茶多酚和咖啡碱相对较少,茶汤没有沸水冲泡时出现的苦涩味。常温下冷泡的绿茶不受热泡法最佳饮用时间的限制,不会出现热泡太久出现的水闷气,汤色更绿,滋味更为鲜爽;绿茶以80℃热水冲泡,汤色整体表现较绿,香气比沸水冲泡更显清香,滋味醇爽,叶底保留了嫩绿明亮的特点,且更耐冲泡。固绿茶以桶装水冷水或热水冲泡是值得推广的绿茶冲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 冷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