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应温度和水饱和度对多孔介质中二氧化碳水合物形成的影响
1
作者 关进安 薄文超 +1 位作者 王树加 梁德青 《新能源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25-732,共8页
利用水合物封存二氧化碳是一种极具工业应用前景的清洁高效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新技术。为了研究二氧化碳水合物在多孔介质中的动力学反应过程,设置3组多孔介质体系下的二氧化碳水合物相平衡实验来确定进气压力条件,再设置16组工况开展... 利用水合物封存二氧化碳是一种极具工业应用前景的清洁高效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新技术。为了研究二氧化碳水合物在多孔介质中的动力学反应过程,设置3组多孔介质体系下的二氧化碳水合物相平衡实验来确定进气压力条件,再设置16组工况开展二氧化碳水合物形成动力学实验,分析20%~50%的初始水饱和度、1~7℃的反应温度对天然沉积砂中水合物反应过程的影响,分析影响多孔介质体系最终耗气量和耗气速率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多孔介质体系最终储气量取决于初始水饱和度和反应温度,并与初始水饱和度近似呈线性关系,在高初始水饱和度和低反应温度的天然砂体系中,二氧化碳水合物生成反应初始阶段具有更高的耗气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水合物 相平衡 反应温度 水饱和度 碳封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氨酸及其与PVP K90复合抑制剂对二氧化碳水合物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帆 周诗岽 +3 位作者 肖雁云 吴志磊 徐义轩 赵玉儿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9-135,共7页
大规模碳捕集需要通过管道输送二氧化碳(CO_(2)),CO_(2)水合物的生成会影响管道输送安全。甘氨酸对水分子具有较强的扰动作用,可以抑制CO_(2)水合物的生成。以高压可视化反应釜为实验平台,在温度为275.15 K、压力为3.5 MPa和搅拌速率为7... 大规模碳捕集需要通过管道输送二氧化碳(CO_(2)),CO_(2)水合物的生成会影响管道输送安全。甘氨酸对水分子具有较强的扰动作用,可以抑制CO_(2)水合物的生成。以高压可视化反应釜为实验平台,在温度为275.15 K、压力为3.5 MPa和搅拌速率为700 r/min的条件下,开展了甘氨酸单一体系及其与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K90)复配体系中的CO_(2)水合物生成实验。结果表明,单一体系中甘氨酸浓度(质量分数)为4.0%时抑制效果最佳,诱导时间比为纯水体系增加了439.02%。水合物生成的温度骤升最高点随着甘氨酸浓度的增加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甘氨酸与PVP K90复配能显著延长水合物诱导时间,降低温度骤升最高点。其中,4.0%甘氨酸+0.7%PVP K90复配抑制效果最佳,相较于4.0%甘氨酸单一体系,诱导时间延长了105.43%,温度骤升最高点下降了0.15%。本研究可为水合物抑制剂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抑制剂 聚乙烯吡咯烷酮 甘氨酸 二氧化碳 水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置换法开发天然气水合物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6
3
作者 王金宝 郭绪强 +2 位作者 陈光进 李遵照 杨兰英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15-719,共5页
考察了温度在270.15-278.15K,压力在2.3-4.0MPa条件下应用CO2置换天然气水合物中CH4的置换过程。结果表明,温度和压力是置换反应速度和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温度和压力越高,越有利于反应的进行。而压力的影响没有温度的影响明显。同时,... 考察了温度在270.15-278.15K,压力在2.3-4.0MPa条件下应用CO2置换天然气水合物中CH4的置换过程。结果表明,温度和压力是置换反应速度和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温度和压力越高,越有利于反应的进行。而压力的影响没有温度的影响明显。同时,置换过程中进入水合物相的二氧化碳的摩尔量与气相中CH4增加的摩尔量的比率超过了1:1,这可能是由于纯水水合物的甲烷含气量并未达到理论含气量,置换的同时有部分二氧化碳分子进入水合物的空孔穴和游离水中,形成二氧化碳水合物和水溶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甲烷 天然气水合物 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置换法模拟开采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4
作者 徐纯刚 李小森 +2 位作者 蔡晶 陈朝阳 陈超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309-2315,共7页
目前实验室模拟开采天然气水合物(NGH)的最主要的方法为外激法,通过注热、降压等方式使水合物分解释放出甲烷(CH4),外激法最大的问题在于水合物的分解容易造成地层结构变化,导致地质斜坡灾害。利用二氧化碳(CO2)在水合物相中置换开采CH4... 目前实验室模拟开采天然气水合物(NGH)的最主要的方法为外激法,通过注热、降压等方式使水合物分解释放出甲烷(CH4),外激法最大的问题在于水合物的分解容易造成地层结构变化,导致地质斜坡灾害。利用二氧化碳(CO2)在水合物相中置换开采CH4,由于置换过程发生在水合物相中,不改变水合物相结构,因此可以降低地质灾害风险。本文全面介绍了利用CO2在水合物相从NGH中置换CH4的研究进展,从置换可行性、动力学模型、模拟研究、实验研究等方面对当前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为进一步发展置换法开采CH4技术指出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置换 甲烷 二氧化碳 模拟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二氧化碳水合物快速生成的方法与机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5
作者 王林军 邵磊 +2 位作者 张学民 张东 焦亮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29,33,共6页
在所有温室气体中,由于二氧化碳化学稳定性高及排放量大,对温室效应的贡献最大。利用二氧化碳水合物储存与固定二氧化碳,减缓全球温室效应是21世纪国际水合物界应用研究的热点。如何提高二氧化碳水合物的生成速率和效率,已成为二氧化碳... 在所有温室气体中,由于二氧化碳化学稳定性高及排放量大,对温室效应的贡献最大。利用二氧化碳水合物储存与固定二氧化碳,减缓全球温室效应是21世纪国际水合物界应用研究的热点。如何提高二氧化碳水合物的生成速率和效率,已成为二氧化碳水合物研究的关键问题。文章在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阐述了二氧化碳水合物及其生成机理,对促进二氧化碳水合物快速生成的方法进行了总结,比较了几种方法的优缺点,并且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做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效应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水合物 快速生成 生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置换开采天然气水合物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颜克凤 李小森 +2 位作者 陈朝阳 李刚 张郁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42-47,49,共7页
天然气水合物(NGH)是存储于深海沉积物和冻土区域的新型洁净能源,注入CO2到NGH储藏置换开采天然气是经济和环保的新型NGH开采方法。CO2置换NGH研究从热力学和动力学证实都是可行的,置换反应自发进行,受扩散控制、NGH储藏环境、气体组分... 天然气水合物(NGH)是存储于深海沉积物和冻土区域的新型洁净能源,注入CO2到NGH储藏置换开采天然气是经济和环保的新型NGH开采方法。CO2置换NGH研究从热力学和动力学证实都是可行的,置换反应自发进行,受扩散控制、NGH储藏环境、气体组分、注入CO2相态等因素影响。从实验和理论上分析置换原因、置换微观过程和置换的相态变化,阐述影响置换速率和置换效率的因素,提出置换安全性设计,为我国温室气体捕集、存储和NGH开采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置换开采 二氧化碳 置换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合物法高效储存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4
7
作者 刘妮 刘道平 谢应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36-40,共5页
在小型水合物反应装置上对CO2水合物的生成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探讨不同种类的添加剂对水合物快速生成特性的影响。实验表明,CO2在纯水体系中生成速度缓慢,通过添加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可以促进水合物的生成,... 在小型水合物反应装置上对CO2水合物的生成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探讨不同种类的添加剂对水合物快速生成特性的影响。实验表明,CO2在纯水体系中生成速度缓慢,通过添加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可以促进水合物的生成,浓度越高,效果越好;而添加剂四氢呋喃(tetrahydrofuran,THF)对CO2水合物生成的影响不大。但浓度为0.3%的SDS和4%的THF两者混合后却对CO2水合物的生成起到了显著的改善效果。反应釜内气体压降达到2.11MPa,是相同反应时间内0.3%SDS浓度时压降的2.7倍,生成的CO2水合物量多而密实。在混合添加剂的基础上,通过搅拌可以使系统提前约100min完成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气体水合物 添加剂 生成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笼型水合物膜分离和捕获二氧化碳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8
作者 樊栓狮 尤莎莉 +4 位作者 郎雪梅 王燕鸿 李文涛 刘元直 周政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11-1218,共8页
开发一种低碳、高效的分离和捕获二氧化碳方法一直是缓解温室效应的关键技术。本文首先比较了现有的5种碳捕获技术,发现相较于化学吸收、深冷分离和变压吸附,水合物法和膜分离技术具有绿色环保、操作简单的优势。随后,本文以水合物法为... 开发一种低碳、高效的分离和捕获二氧化碳方法一直是缓解温室效应的关键技术。本文首先比较了现有的5种碳捕获技术,发现相较于化学吸收、深冷分离和变压吸附,水合物法和膜分离技术具有绿色环保、操作简单的优势。随后,本文以水合物法为切入点,阐述了其分离机理和强化手段。为进一步研究更加有效的新技术,通过利用水合物法的技术优势,结合膜分离的结构,提出一种更加具有发展潜力的水合物膜分离技术。然后,根据水合物膜的成膜方式将水合物膜技术分为第一、二、三代,并重点分析了每代水合物膜技术的改进手段。最后指出未来第三代水合物膜分离技术应从以下3个方面寻求突破与创新:探索合适膜载体材料;寻找合适的添加剂;优化温度、压力、流速水合分离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物 分离 捕获 二氧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盐体系二氧化碳水合物的生成与分解特性 被引量:6
9
作者 刘妮 由龙涛 余宏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5-299,共5页
在小型水合物反应装置上对含盐体系CO2水合物的相平衡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并探讨盐度及pH值对CO2水合物的生成和分解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纯水相比,含盐体系中CO2水合物的相平衡条件要求更高,CO2水合物的稳定存在区域缩小,且盐度越... 在小型水合物反应装置上对含盐体系CO2水合物的相平衡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并探讨盐度及pH值对CO2水合物的生成和分解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纯水相比,含盐体系中CO2水合物的相平衡条件要求更高,CO2水合物的稳定存在区域缩小,且盐度越大越明显;盐类物质对CO2水合物的生成有抑制作用,增加了水合物的成核诱导时间,降低了水合物的生成量;pH值较高的含盐体系不利于CO2水合物的成核和生成;CO2水合物的分解速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盐度对水合物分解的影响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水合物 盐度 相平衡 水合物生成 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体系中二氧化碳水合物堵管时间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吕晓方 吴海浩 +3 位作者 史博会 李文庆 唐一萱 宫敬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97-202,共6页
在新建高压水合物浆液流动环道上开展了水+二氧化碳体系水合物堵管实验,利用先进的高压粒度仪(FBRM)设备对水合物生成及堵管迁程中的粒径分布进行了实时监测和分析;首次研究了压力、流量等因素对二氧化碳水合物堵管时间的影响。实... 在新建高压水合物浆液流动环道上开展了水+二氧化碳体系水合物堵管实验,利用先进的高压粒度仪(FBRM)设备对水合物生成及堵管迁程中的粒径分布进行了实时监测和分析;首次研究了压力、流量等因素对二氧化碳水合物堵管时间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压力升高,水合物发生堵管的时间会显著缩短(压力3.8MPa时,堵管时间1.7h;压力2.8MPa时,堵管时间2.4h),越容易堵管;流量越大,水合物发生堵管的时间越长(流量754kg/h时,堵管时阳1.59h;流量1657kg/h时,堵管时间4.34h),较不易堵管;并且在水合物生成及堵管过程中,由于流体中液滴/颗粒发生碰撞和聚并,导致60~200μm范围的颗粒数目有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水合物 堵管时间 粒径分布 环道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道内二氧化碳水合物的形成和流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唐翠萍 赵翔湧 +1 位作者 何勇 梁德青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40,63,共5页
随着油气开采从陆地向深海发展,防止气体水合物堵塞管道成为重要的安全挑战之一。在50m长的高压循环管路里,对CO2水合物的形成过程和流动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管径相同的水平管道内各处水合物几乎是同时形成的,最先成核形成... 随着油气开采从陆地向深海发展,防止气体水合物堵塞管道成为重要的安全挑战之一。在50m长的高压循环管路里,对CO2水合物的形成过程和流动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管径相同的水平管道内各处水合物几乎是同时形成的,最先成核形成小颗粒,然后小颗粒聚集成絮状;在水转化率为4%时,管道内没有形成局部堵塞;水合物形成后会导致管道内流动阻力增大,液体流速瞬间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水合物 形成 流动 管道堵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合物法储存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林军 张学民 +1 位作者 张东 魏国栋 《中国沼气》 2011年第6期28-32,共5页
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导致了温室效应,而温室气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二氧化碳,因此二氧化碳应作为温室气体削减与控制的重点。论述了海洋储存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置换开采天然气水合物中甲烷的可行性及环境效应。该... 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导致了温室效应,而温室气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二氧化碳,因此二氧化碳应作为温室气体削减与控制的重点。论述了海洋储存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置换开采天然气水合物中甲烷的可行性及环境效应。该方法以固态二氧化碳水合物的形式储存大量的二氧化碳,有利于大大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有利于维护海底水合物沉积层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开采天然气水合物中甲烷的安全性,为二氧化碳水合物储存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对保护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 二氧化碳 甲烷 二氧化碳水合物 天然气水合物 海洋储存 置换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添加剂对二氧化碳水合物生成条件影响的实验研究及动力学模型建立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树立 余汇军 +1 位作者 石青树 于永涛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0-22,33,共4页
基于水合物法储存分离二氧化碳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实验研究了复合添加剂对二氧化碳水合物生成条件的影响,选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以及两者的混合溶液作为实验用溶液,研究发现当采用浓度为265mg/L的SDS... 基于水合物法储存分离二氧化碳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实验研究了复合添加剂对二氧化碳水合物生成条件的影响,选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以及两者的混合溶液作为实验用溶液,研究发现当采用浓度为265mg/L的SDS和SDBS质量比为1:1的复合添加剂溶液时,二氧化碳水合物的相平衡点最低,最易生成,此时的溶液体系能很好的促进水合物生成,而且比单一的SDS溶液或者SDBS溶液体系下水合物的生成条件都有所降低。建立了考虑复合添加剂促进作用的新型水合物生成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水合物 动力学模型 相平衡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丁基溴化铵-二氧化碳-水体系半笼水合物相平衡数据的测定 被引量:7
14
作者 孙志高 刘成刚 +1 位作者 周波 黄海峰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52-54,共3页
水合物相平衡数据是利用水合物捕集二氧化碳的基础数据,利用定容逐步加热的方法测量了四丁基溴化铵-二氧化碳-水三元体系水合物的相平衡数据,实验测量的压力和温度分别为1.0—4.3 MPa,282.75—292.15 K,四丁基溴化铵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 水合物相平衡数据是利用水合物捕集二氧化碳的基础数据,利用定容逐步加热的方法测量了四丁基溴化铵-二氧化碳-水三元体系水合物的相平衡数据,实验测量的压力和温度分别为1.0—4.3 MPa,282.75—292.15 K,四丁基溴化铵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30%。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与纯水中二氧化碳水合物形成条件相比,添加四丁基溴化铵降低了水合物的形成压力,说明添加四丁基溴化铵利于二氧化碳水合物的形成,是二氧化碳水合物形成的促进剂。随着四丁基溴化铵水溶液质量分数的增大,水合物相平衡压力下降幅度也增大,这表明四丁基溴化铵高质量分数体系中二氧化碳水合物的稳定性好,水合物生长的推动力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笼水合物 相平衡 二氧化碳 四丁基溴化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合物法分离回收烟气二氧化碳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孙始财 魏伟 +2 位作者 丛晓春 刘玉峰 赵文彬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1-74,共4页
CO2的大量排放导致温室效应日趋严重。如何有效分离回收CO2资源,使之变废为宝,成为世界各国研究人员共同关注的问题。现有的分离技术普遍存在能耗大,投入高的缺点。水合物法分离回收CO2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分离技术,该技术以其独特的优点... CO2的大量排放导致温室效应日趋严重。如何有效分离回收CO2资源,使之变废为宝,成为世界各国研究人员共同关注的问题。现有的分离技术普遍存在能耗大,投入高的缺点。水合物法分离回收CO2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分离技术,该技术以其独特的优点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阐述了其基本分离原理、国内外研究现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物 二氧化碳 分离 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水合物促进二氧化碳水合物生成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祁影霞 张华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42-846,共5页
水合物法分离、封存二氧化碳,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方法之一。今在专门设计的水合物形成实验装置上,研究了二氧化碳水合物初始生成相平衡条件及其影响因素。分别在纯水中加入2.5%、6%和12.5%体积比的水合物晶块进行水合物的生成实验... 水合物法分离、封存二氧化碳,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方法之一。今在专门设计的水合物形成实验装置上,研究了二氧化碳水合物初始生成相平衡条件及其影响因素。分别在纯水中加入2.5%、6%和12.5%体积比的水合物晶块进行水合物的生成实验,发现当加入量为6%体积比以上时,不但可以缩短水合物初始形成时所需要的诱导时间,还可以大大降低过冷度,最低可使其在接近相平衡点的状态下生成水合物。而当加入量为2.5%体积比时,与未加入时相同,没有降低过冷度或缩短诱导时间的作用。本研究结果可用于缩短水合物生成时的诱导时间和降低装置的耐压极限,并提示为防止天然气管道中的水合物的重复堵塞问题,应尽可能彻底清除管道中的水合物残余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水合物 过冷度 合成 水合物添加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水合物浆在圆管中的流动特性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妮 戴海凤 +1 位作者 余宏毅 由龙涛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50-554,共5页
实验研究了固相分数为8.2%~23.1%的CO2水合物浆在内径为8 mm的圆管中的流动特性。结果发现水合物浆在管内的流动压降随着流速的增加而增大。当流速低于0.60 m·s-1时,浆体流变指数小于1,且随着固相体积分数的增大而减小,CO2水... 实验研究了固相分数为8.2%~23.1%的CO2水合物浆在内径为8 mm的圆管中的流动特性。结果发现水合物浆在管内的流动压降随着流速的增加而增大。当流速低于0.60 m·s-1时,浆体流变指数小于1,且随着固相体积分数的增大而减小,CO2水合物浆为H-B流体,其表观黏度随着流速的增大而减小,呈剪切变稀特性。剪切速率为600 s-1时,CO2水合物浆的表观黏度为8.5~10.6 mPa·s。实验得到了CO2水合物浆的流变特征参数及其流变方程,可为CO2水合物浆的流动及其应用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水合物 流动 压降 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态超重力水合反应器中二氧化碳水合物生成过程热量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白净 李栋梁 +3 位作者 梁德青 樊栓狮 杜建伟 戴兴学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0-34,共5页
通过对二氧化碳水合物在静态超重力反应器中生成过程分析发现,其生成过程可以分为成核诱导生成和稳定快速生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内生成量很少,同时存在着气体积累过程。第二个阶段内水合物的生成与冰粒的融化和气体积累过程逐渐达到... 通过对二氧化碳水合物在静态超重力反应器中生成过程分析发现,其生成过程可以分为成核诱导生成和稳定快速生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内生成量很少,同时存在着气体积累过程。第二个阶段内水合物的生成与冰粒的融化和气体积累过程逐渐达到平衡,二氧化碳水合物的生成速率为249.8mol/h。同时对该生成过程的热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实验范围内水合反应器热量利用效率与超重力因子成线性增长关系,其最大值为87.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水合物 二氧化碳 水合反应器 热量分析 超重力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水合物生成驱动力的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叶鹏 刘道平 时竞竞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8-41,共4页
选用摩尔吉布斯自由能的变化作为水合物生成的通用驱动力,推导CO2水合物的水合反应驱动力表达式。通过雾流强化水合反应系统装置,针对CO2水合物的生成驱动力进行实验研究,揭示CO2水合物生成过程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水合反应系统压力... 选用摩尔吉布斯自由能的变化作为水合物生成的通用驱动力,推导CO2水合物的水合反应驱动力表达式。通过雾流强化水合反应系统装置,针对CO2水合物的生成驱动力进行实验研究,揭示CO2水合物生成过程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水合反应系统压力越高、温度越低,CO2水合物的生成驱动力数值的绝对值越大,越有利于CO2水合物的生成;在275.15K,随着压力的增加,驱动力增强,但不呈线性,而是从快到慢渐趋于平缓,驱动力数值的绝对值为0.1820kJ/mol^1.1903kJ/mol;CO2水合物的生成量随着实验条件生成驱动力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水合物 喷雾 生成驱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气体水合物生成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刘妮 张国昌 R E 罗杰斯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05-408,共4页
在小型高压水合物反应装置上研究了二氧化碳水合物的生成特性.实验结果表明,静态系统下,二氧化碳气体在纯水体系中的生成速率非常缓慢,只在气-液界面处有一薄层浆状水合物生成.通过添加适当的表面活性剂可以有效改善气-水体系的传质阻力... 在小型高压水合物反应装置上研究了二氧化碳水合物的生成特性.实验结果表明,静态系统下,二氧化碳气体在纯水体系中的生成速率非常缓慢,只在气-液界面处有一薄层浆状水合物生成.通过添加适当的表面活性剂可以有效改善气-水体系的传质阻力,增加气-水接触面,显著提高水合物的生成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水合物 二氧化碳 表面活性剂 生成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