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冷气系统设计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振侠 吕亚国 +1 位作者 肖洪 黄生勤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7-109,共3页
针对飞机应急放油和弹射救生冷气系统设计需求,运用多孔介质和平行圆板方法建立了冷气系统泄漏模型。根据冷气系统附件分布、管路走向和工作环境,计算出了系统的压力分布、流量分布以及各部件泄漏特性和整体网络泄漏特性。计算结果表明... 针对飞机应急放油和弹射救生冷气系统设计需求,运用多孔介质和平行圆板方法建立了冷气系统泄漏模型。根据冷气系统附件分布、管路走向和工作环境,计算出了系统的压力分布、流量分布以及各部件泄漏特性和整体网络泄漏特性。计算结果表明该飞机冷气系统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能研究 系统设计 冷气系统 泄漏特性 设计需求 弹射救生 泄漏模型 多孔介质 工作环境 压力分布 流量分布 设计要求 计算结果 飞机 管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飞机冷气系统实训平台的开发 被引量:1
2
作者 柳阳明 柳汀 郝立夫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07-210,共4页
飞机教学资源不足已成了影响航空维修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之一,集学校、企业力量,联合开发了某型飞机冷气系统实训平台,有效的化解了对冷气系统的学习与实训所面临的难题。文章介绍了开发过程与实现的功能。实践证明,该平台使冷气系统变... 飞机教学资源不足已成了影响航空维修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之一,集学校、企业力量,联合开发了某型飞机冷气系统实训平台,有效的化解了对冷气系统的学习与实训所面临的难题。文章介绍了开发过程与实现的功能。实践证明,该平台使冷气系统变得简单、直观、易于观察、方便实训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对飞机冷气系统的实训落到了实处,教学实效明显,该平台的建设对航空维修类院校具有一般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冷气系统 实训平台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1046L轻型客货车冷气系统的试验研究
3
作者 胡成江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2期27-29,共3页
以配装冷气系统的CA1046L轻型客货车为例,通过对该车冷气系统试验,探讨了测点的选择、太阳辐射和路面覆盖层对汽车热负荷的影响。冷气系统性能试验可在室内进行整车台架试验,以避免其它因素影响;对于使用试验和可靠性运行试验,可... 以配装冷气系统的CA1046L轻型客货车为例,通过对该车冷气系统试验,探讨了测点的选择、太阳辐射和路面覆盖层对汽车热负荷的影响。冷气系统性能试验可在室内进行整车台架试验,以避免其它因素影响;对于使用试验和可靠性运行试验,可在道路上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型 客车两用车 冷气系统 试验 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气系统漏气故障分析
4
作者 史金辉 梁世哲 +1 位作者 程家林 张晓娟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72-176,共5页
冷气系统是关系飞机安全的重要系统,是保证飞机应急刹车和应急放起落架的重要装置。对某型飞机冷气系统高空漏气故障进行分析,根据冷气系统工作原理,依次排查了传感器故障,导管泄漏,成品泄漏三个方面,将问题定位到气压电磁阀低温密封故... 冷气系统是关系飞机安全的重要系统,是保证飞机应急刹车和应急放起落架的重要装置。对某型飞机冷气系统高空漏气故障进行分析,根据冷气系统工作原理,依次排查了传感器故障,导管泄漏,成品泄漏三个方面,将问题定位到气压电磁阀低温密封故障出现漏气。对气压电磁阀低温漏气故障进行机理分析,分析故障原因是密封圈材料选择不当,造成密封圈压缩量过大,导致左活门组件与阀体之间的间隙小于设计值,造成左活门组件内部的先导活门在低温环境密封圈材料收缩后会提前触碰电磁铁组件顶杆被打开,出现漏气。对故障原因提出了合理有效的解决措施,完成了试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气系统 漏气 高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轨冷气推进系统泄漏估计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强 李会锋 +2 位作者 袁媛 李明 张伟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87-1193,共7页
针对近地卫星长期管理与测控中冷气推进系统的泄漏问题,在轨道动力学数据基础上分析光照角漂移与半长轴衰减变化,利用气态方程对推进剂的泄漏率进行估计,进而对剩余推进剂进行预测,并对冷气泄漏造成的姿态扰动进行估计,同时在公式推导... 针对近地卫星长期管理与测控中冷气推进系统的泄漏问题,在轨道动力学数据基础上分析光照角漂移与半长轴衰减变化,利用气态方程对推进剂的泄漏率进行估计,进而对剩余推进剂进行预测,并对冷气泄漏造成的姿态扰动进行估计,同时在公式推导基础上对泄漏率估计进行计算误差分析,结合实际在轨的压力、温度等遥测数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在压力接近13MPa的初始条件之下,冷气推进系统的工质泄漏率在入轨的约前5y的时间里大致在150~450Pa·cm^3·s^(-1)之间振荡变化,在之后的时间里渐趋于275Pa·cm^3·s^(-1)稳定,与之对应的稳定的氮气质量泄漏率约为3.4μg/s;在轨10y时,推进剂质量的剩余率大于85%,预测入轨30y后的剩余率仍然优于60%;姿态角、磁力矩器电流、动量轮转速等数据表明冷气泄漏对卫星姿态扰动很小,可忽略不计。估计与预测结果可应用于在轨航天器长期管理与遥测诊断辅助、器件健康状态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气推进系统 姿态控制 泄漏 估计 预测 遥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气动载荷的起落架冷气收放系统仿真 被引量:7
6
作者 刘可娜 王山 何泳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8-104,共7页
传统的起落架液压/冷气收放系统仿真未考虑气动载荷的影响,导致仿真结果可靠性不足。为解决这一问题,将气动载荷引入起落架冷气收放系统仿真中,以AMESim为仿真平台,搭建仿真模型进行分析,并对节流孔孔径值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气动载荷... 传统的起落架液压/冷气收放系统仿真未考虑气动载荷的影响,导致仿真结果可靠性不足。为解决这一问题,将气动载荷引入起落架冷气收放系统仿真中,以AMESim为仿真平台,搭建仿真模型进行分析,并对节流孔孔径值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气动载荷的起落架冷气收放系统仿真能较好模拟收放系统实际工作状态,且合理的节流孔孔径能使起落架冷气收放时间满足飞机设计要求。考虑气动载荷的起落架冷气收放系统仿真能提高仿真结果可靠性,为后续冷气子系统试验提供理论依据,可广泛应用于飞机起落架收放系统设计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落架冷气收放系统 气动载荷 AMESIM 仿真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航天器推进系统
7
作者 蒋光林 袁立秋 《控制工程(北京)》 1999年第5期1-8,共8页
随着世界各国航天事业发展,小型航天器(星球探测器、小卫星、载人舱外机动装置、拦截卫星等)以其成本低、功耗小、周期短等特点日益受到普遍重视。推进系统的成本、重量及可靠性安全性都将影响到整个航天器的水平。本文就推进系统小型... 随着世界各国航天事业发展,小型航天器(星球探测器、小卫星、载人舱外机动装置、拦截卫星等)以其成本低、功耗小、周期短等特点日益受到普遍重视。推进系统的成本、重量及可靠性安全性都将影响到整个航天器的水平。本文就推进系统小型化方面综合论述了几种常用系统和部件,并在新工艺新材料方面作了简单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 推进系统 冷气系统 化学推进 电推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冷气推进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 被引量:8
8
作者 任海 《控制工程(北京)》 2003年第5期10-19,共10页
冷气推进系统是我国卫星推进系统最早选用的推进系统,也是我国卫星推进系统起步和发展的基础,有着17颗卫星使用成功的业绩。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冷气推进系统的现状和各个重要部件的发展趋势,并对航天员离开空间试验室或航天飞机进行太空... 冷气推进系统是我国卫星推进系统最早选用的推进系统,也是我国卫星推进系统起步和发展的基础,有着17颗卫星使用成功的业绩。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冷气推进系统的现状和各个重要部件的发展趋势,并对航天员离开空间试验室或航天飞机进行太空机动飞行的单元航天器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气推进系统 微小卫星 舱外载人机动装置 单元航天器 热力学效率 自动姿态保持 空间飞行器 推力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推进系统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被引量:5
9
作者 边炳秀 《控制工程(北京)》 2001年第5期28-39,共12页
本文概括性地论述了我国已发射和即将发射的卫星推进系统主要技术状态和性能指标,描述了卫星用冷气推进系统、单组元推进系统和双组元推进系统的主要特点。对我国今后卫星推进系统所要重点解决和突破的关键技术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卫星推进系统 冷气推进系统 单组元推进系统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中目标易损性建模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谢邦荣 邢尚平 +1 位作者 杨剑影 尹健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3-36,共4页
提出了目标易损性研究的必要性,提出了一种新的易损性建模方法。新的模型更能真实详细和精确地反映飞机的实际情况,为深入开展易损性/杀伤威力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空中目标 易损性 模型 飞机 战斗部 空空导弹 要害舱段 材料 驾驶员 电传系统 冷气系统 液压系统 军械系统 起落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轴气浮台推力分配设计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志明 骆州淮 吴云华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5-69,共5页
三轴气浮台的冷气系统设计直接影响到控制系统的精度和冷气消耗量。对三轴气浮台冷气控制中的推力分配问题进行了研究,针对冗余的推力分配问题,设计了两种可以优化三轴气浮台推力分配的方法,从经济性、精确性等多个角度对推力分配进行... 三轴气浮台的冷气系统设计直接影响到控制系统的精度和冷气消耗量。对三轴气浮台冷气控制中的推力分配问题进行了研究,针对冗余的推力分配问题,设计了两种可以优化三轴气浮台推力分配的方法,从经济性、精确性等多个角度对推力分配进行了相应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通过数学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满足了在给出期望力矩后能够快速找到较优的冷气推力分配方案的要求,简化了推力分配的步骤,并且有效解决了推力器冗余分配造成冷气浪费的问题,同时使冷气控制精度在设计范围内。最后的实验结果显示冷气控制下稳定误差在0.4°以内,完成了一次只用4个推力器实现姿态控制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轴气浮台 冷气系统 推力分配 优化算法 查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刹车减压加速器故障分析及预防
12
作者 唐有才 刘振岗 王占勇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2-53,共2页
该文根据故障的现象 ,在对飞机冷气系统刹车减压加速器的原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对故障的成因进行了分析 。
关键词 刹车减压加速器 龟裂老化 飞机 冷气系统 故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龙飞航空附件有限公司
13
《航空制造技术》 2007年第12期137-137,共1页
贵州龙飞航空附件有限公司是生产飞机起落架和液压系统、冷气系统、氧气系统和灭火救生等系统附件的专业化企业。
关键词 航空附件 贵州龙 液压系统 飞机起落架 冷气系统 氧气系统 专业化 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火箭发动机冷增压试验与数值仿真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创歌 李昊 +2 位作者 李辉 贺赋铭 许进升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1-64,68,共5页
为研究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建压过程对药柱结构完整性的影响,设计了一套冷气增压系统。利用该系统对模拟火箭发动机进行冷气增压实验,得到了药柱所受的压力变化曲线。同时,利用计算机软件对冷增压过程进行流场仿真,对试验药柱进行数值仿... 为研究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建压过程对药柱结构完整性的影响,设计了一套冷气增压系统。利用该系统对模拟火箭发动机进行冷气增压实验,得到了药柱所受的压力变化曲线。同时,利用计算机软件对冷增压过程进行流场仿真,对试验药柱进行数值仿真,将试验和仿真结果对比,吻合良好。结果显示,在药柱所受压力的压力峰到来时刻,药柱应变最大,说明固体火箭发动机在点火过程中产生的压力峰是影响装药结构完整性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火箭发动机 冷气增压系统 药柱结构完整性 流场仿真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rformanc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a combined power and cooling system based on organic Rankine cycle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志奇 周奇遇 +2 位作者 夏小霞 刘斌 张欣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2期353-359,共7页
A novel power and cooling system combined system which coupled organic Rankine cycle(ORC) with vapor compression refrigeration cycle(VCRC) was proposed. R245 fa and butane were selected as the working fluid for the po... A novel power and cooling system combined system which coupled organic Rankine cycle(ORC) with vapor compression refrigeration cycle(VCRC) was proposed. R245 fa and butane were selected as the working fluid for the power and refrigeration cycle, respectively. A performanc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for the combined system was presen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dual-pressure ORC-VCRC system can achieve an increase of 7.1% in thermal efficiency and 6.7% in exergy efficiency than that of basic ORC-VCRC. Intermediate pressure is a key parameter to both net power and exergy efficiency of dual-pressure ORC-VCRC system. Combined system can produce maximum net power and exergy efficiency at 0.85 MPa for intermediate pressure and 2.4 MPa for high pressure, respectively. However, superheated temperature at expander inlet has little impact on the two indicators. It can achieve higher overall COP, net power and exergy efficiency at smaller difference between condensation temperature and evaporation temperature of VCR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al-pressure organic Rankine cycle vapor compression refrigeration waste heat performance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timal air-supply mode of hybrid system with radiant cooling and dedicated outdoor air 被引量:5
16
作者 丁研 田喆 朱能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2期735-746,共12页
The hybrid system with radiant cooling and dedicated outdoor air not only possesses high energy efficiency, but also creates a healthy and comfortable indoor environment. Indoor air quality will be improved by the ded... The hybrid system with radiant cooling and dedicated outdoor air not only possesses high energy efficiency, but also creates a healthy and comfortable indoor environment. Indoor air quality will be improved by the dedicated outdoor air system(DOAS) and indoor thermal comfort can be enhanced by the radiant cooling system(RCS). The optimal air-supply mode of the hybrid system and the corresponding design approach were investigated. A full-scale experimental chamber with various air outlets and the ceiling radiant cooling panels(CRCP) was designed and established. The performances of different air-supply modes along with CRCPs were analyzed by multi-index evaluations.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s were also conducted on the humidity stratification and the control effect of different airflow modes to prevent condensation on CRCP. The overhead supply air is recommended as the best combination mode for the hybrid system after comprehensive comparison of the experiment results. The optimal proportion of CRCP accounting for the total cooling capacities in accord with specific cooling loads is found, which may provide valuable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and operation of the hybrid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r-supply mode hybrid system radiant cooling humidity stratific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rmal Management of Lithium-Ion Batteries
17
作者 Hong-Da Li Qiu-Wan Shen +3 位作者 Zhao-Yang Zhang Xin-Yue Zhao Yuan Wei Shi-An Li 《电化学(中英文)》 2025年第7期1-17,共17页
Nowadays,new energy technologies are developing rapidly,energy storage systems are widely used,and lithium-ion batteries occupy a dominant position among them.Therefore,it is also very important to ensure their perfor... Nowadays,new energy technologies are developing rapidly,energy storage systems are widely used,and lithium-ion batteries occupy a dominant position among them.Therefore,it is also very important to ensure their performance,safety and service life through thermal management technology.In this paper,the causes of thermal runaway of lithium batteries are reviewed firstly,and three commonly used thermal management technologies,namely,air cooling,liquid cooling and phase change material cooling,are compared according to relevant literature in recent years.Air cooling technology has been widely studied because of its simple structure and low cost,but its temperature control effect is poor.Liquid cooling technology takes away heat through the circulation of liquid medium,which has a good cooling effect,but the system is relatively complex.Phase change material(PCM)cooling technology uses the high latent heat of PCM to absorb and re-lease heat,which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peak temperature of a battery and improve the temperature uniformity,but the low 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liquid leakage are its main problems.To sum up,lithium-ion battery thermal management technology is moving towards a more efficient,safer and cost-effective direction.Coupled cooling systems,such as those combining liquid cooling and phase change material cooling,show great potential.Future research will continue to explore new materials and technologies to meet the growing demands of society and the market for lithium-ion battery perfor-mance and safe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thium-ion battery Thermal runaway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Phase change material Air cooling Liquid cool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