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不同工况下电动汽车冷板液冷系统散热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 1
-
-
作者
徐晓明
赵又群
-
机构
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
-
出处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57-1062,1092,共7页
-
基金
国家863计划项目(2011AA11A210)
江苏大学高级人才专项(1281120041)资助
-
文摘
对采用冷板液冷方式的电动汽车液冷系统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不同水冷板流径、进液流量和环境温度对其散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进液流量增加,液冷系统的散热性能呈现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不论何种流径方案,都有一个最佳进液流量(单进单出为350L/h,双进双出为450L/h),使最高温升和内部最大温差都达到最小;采用双进双出流径方案时,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最高温升减小,而内部最大温差增大;与单进单出流径相比,双进双出流径液冷系统的电池模块最高温升和内部最大温差均明显降低,散热效率得到提高;在环境温度不高于35℃,采用350~450L/h的进液流量,双进双出流径方案的散热性能完全满足设计要求。
-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冷板液冷
散热性能
流径
进液流量
-
Keywords
electric vehicle
cooling-plate liquid-cooling
heat dissipation performance
flow path
inlet flow rate
-
分类号
U469.72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
-
题名相变浸没式液冷系统研究
- 2
-
-
作者
万积清
柯文
徐世杰
朱冰
-
机构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出处
《中兴通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67,共6页
-
文摘
数据中心机柜功耗密度在不断提升,传统风冷散热已难以满足其未来高密度高效的散热需求。围绕最前沿的相变式液冷技术,首先对冷板式和浸没式相变液冷的技术原理、核心架构和技术参数进行分析与比较,接着从5个维度对液冷的冷却液介质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其分类、特性对比、分子结构、材料兼容和市场应用挑战,最后针对立式和卧式两种技术架构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并逐一探讨相变浸没液冷面临的两大难题。相变液冷冷却技术代表着未来超高密度散热的发展趋势,未来有望与风冷等基础散热技术深度融合,形成多技术耦合的新型冷却生态。
-
关键词
冷板式液冷
浸没式液冷
相变浸没式液冷
数据中心
-
Keywords
cold plate liquid cooling
immersion liquid cooling
phase-change immersion liquid cooling
data center
-
分类号
TU83
[建筑科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
-
题名基于ICEPAK的液冷冷板散热的性能分析
被引量:9
- 3
-
-
作者
李健
王凯
林小平
胡涛
-
机构
常州大学
-
出处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71-74,共4页
-
基金
江苏省产学研联合创新资金-前瞻性联合研究项目(BY2014037-24)
-
文摘
针对液冷冷板解决电子设备散热问题,在流道区域受限制的情况下,选用3种新型流道形状。利用ICEPAK仿真软件对其进行热仿真分析,探究其散热性能。在限定散热区域内,保持3种流道截面积相等,进口流量相等,从而控制流速相等。均布流道,通过改变流道数目,得到每种形状流道关于温度-流道数目的曲线,对比分析3种不同形状流道的散热性能。同时,对这3种方案进行了试验验证,确保仿真结果与实测数据的一致性。结果表明:双层流道形状方案的散热性能良好,能较好地满足设计要求。
-
关键词
ICEPAK软件
液冷冷板
散热
性能分析
-
Keywords
ICEPAK software
liquid-cooling cold plate
heat radiation
performance analysis
-
分类号
TH138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TN305.94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
-
题名微小通道液冷冷板散热性能分析
被引量:12
- 4
-
-
作者
张根烜
张先锋
洪大良
-
机构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
出处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0-213,218,共5页
-
基金
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项目
-
文摘
微小通道液冷技术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热控技术,利用流动与传热的微尺度效应,可以极大地提高内部流动的对流换热能力。采用冷板流道内嵌矩形微小型肋片群形成微小通道液冷流道结构,针对不同肋片参数的微小通道液冷冷板散热性能进行分析,并针对流道结构进行优化分析,分析表明,微小通道液冷冷板极限散热能力随着肋片尺寸的下降而提高,典型微小通道冷板散热能力达到常规蛇形通道冷板的4倍以上,并成功应用于某型数字阵列模块冷却,效果良好。
-
关键词
微小通道
液冷冷板
性能分析
数字阵列模块
-
Keywords
micro/mini-channel
liquid cooling plate
performance analysis
digital array module
-
分类号
TN957.8
[电子电信—信号与信息处理]
TN830.5
[电子电信—信息与通信工程]
-
-
题名液冷冷板散热翅片形状与排布研究
被引量:9
- 5
-
-
作者
李健
萧维智
葛鹰
-
机构
常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常州贺斯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出处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10,共5页
-
文摘
针对密集多热源电子设备发热量大散热困难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带翅片的液冷冷板。采用理论计算与ICEPAK热仿真结合的分析方法,研究了7种带有不同形状、不同排布方式的翅片的冷板,对冷板及冷板上热源的温度情况,冷板内流道中冷却液的流动情况进行分析,并通过试验的方法对仿真结果加以验证。研究表明:具有交错排列的菱形翅片冷板可以有效地防止冷板流道内形成流动边界层,破坏长距离流动形成“入口效应”,与其他形式翅片冷板相比具有更好的散热性能;随着冷却液流量的增加,交错排列菱形翅片冷板的散热性能优势更突出。
-
关键词
密集型多热源
液冷冷板
翅片
ICEPAK热仿真
-
Keywords
dense multi-heat sources
liquid-cooled cold plate
fin
ICEPAK thermal simulation
-
分类号
TH12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TK124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工程热物理]
-
-
题名数据中心液冷散热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8
- 6
-
-
作者
严劲
景焕强
张子骜
刘帆
-
机构
中国电信智能云网调度运营中心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出处
《中兴通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4-91,共8页
-
文摘
数字技术的创新演进与蓬勃发展,推动算力需求持续提升,数据中心能耗呈指数型增长。在可持续发展、“双碳”、新型数据中心等政策理念指引下,数据中心制冷技术正式迈入液冷阶段。首先从芯片、设备、机柜散热诉求,机房节能诉求等多个维度,深入探讨液冷技术的必要性与优势,同时针对多种液冷技术方案从架构、原理、关键组成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其次,通过散热能力、节能效果、维护性、技术成熟度等方面的综合对比,短中期单相冷板式液冷将更具优势。最后,探讨了当前数据中心液冷在可靠性、散热强化、低成本等维度的研究趋势。
-
关键词
散热技术
机房节能
液冷散热
冷板式液冷
浸没式液冷
-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technology
computer room energy saving
liquid cooling heat dissipation
cold plate liquid cooling
immersion liquid cooling
-
分类号
TP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题名电子束表面造型对液冷冷板散热性能影响研究
- 7
-
-
作者
赵桐
付鹏飞
唐振云
王涛
张贺宾
-
机构
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高能束流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
中航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出处
《航空制造技术》
2020年第13期40-46,共7页
-
基金
装备预研基金(41423030202)。
-
文摘
为了获得电子束表面造型对液冷冷板散热性能的影响规律,对带有柱状表面造型的液冷冷板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冷却液通道中存在柱状表面造型时,可有效提高冷板的散热性能,其中造型高度对冷板的散热性能影响最大,造型流向间距的影响其次,造型直径的影响最小;当柱状造型直径1mm、高度6mm且相邻造型的流向间距为4mm时,冷却液与模拟发热芯片的温差为46.08℃,该冷板的散热性能与空白试样对比可提升23.23%。之后根据模拟结果,制备了具有不同表面造型特征的液冷冷板试样,散热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通道内制备柱状造型可提高冷板散热性能达13%以上;但当柱状造型高度<4mm,且造型数量较少时,改变柱状造型特征对提升冷板散热性能的影响较小。
-
关键词
电子束表面造型
液冷冷板
散热器
散热性能
数值模拟
-
Keywords
Electron beam surfi-sculpt
Liquid-cooling cold plate
Radiator
Heat dissipation performance
Numericalsimulation
-
分类号
TN05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
-
题名双层多形状支流道冷板的性能分析
被引量:3
- 8
-
-
作者
李健
房磊
孔俊涛
葛鹰
-
机构
常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常州贺斯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出处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50-153,共4页
-
基金
江苏省科技厅产学研前瞻性项目资助项目(BY2016029-19)。
-
文摘
针对某电子设备中航空雷达组件热流密度过高的散热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两进两出的水冷板设计。在保证仿真参数一致的情况下,利用ICEPAK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矩形、圆形、梯形三种形状的单双层支流道对水冷板散热性能的影响。同时,对这六种方案进行了试验分析,验证了试验结果与ICEPAK仿真结果的一致性。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形状双层支流道的散热效果明显优于单层支流道;综合分析水冷板的散热效果和系统流阻,双层梯形支流道的散热性能最佳。
-
关键词
液冷冷板
电子设备
双层流道
数值模拟
散热性能
仿真分析
-
Keywords
Liquid-Cooled Cold Plate
Electronic Equipment
Double-Layer Branching Channel
Numerical Simulation
Heat Dissipation Performance
Simulation Analysis
-
分类号
TH16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