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带一路”倡议在中东遭遇的美国冷战思维挑战及应对 被引量:1
1
作者 钮维敢 陈康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7-101,158,159,共27页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基于自身文化底蕴为国际社会提供的优质公共产品,却遭遇美西方的袭扰与阻遏。特别是在安全与发展问题层出不穷的中东地区,共建“一带一路”面临的美国冷战思维挑战尤为严峻。以冷战遗留视角进行审视,美国主要通...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基于自身文化底蕴为国际社会提供的优质公共产品,却遭遇美西方的袭扰与阻遏。特别是在安全与发展问题层出不穷的中东地区,共建“一带一路”面临的美国冷战思维挑战尤为严峻。以冷战遗留视角进行审视,美国主要通过两条路径对“一带一路”在中东的建设进行阻遏和破坏。第一条路径较为直接,其策略包括:抛出替代“一带一路”的中东方案、借助话语传播优势污名化“一带一路”、挑唆域内矛盾以破坏“一带一路”建设环境、逐步构建中东“小多边”机制阻滞“一带一路”以及想方设法遏制“数字丝绸之路”等。第二条路径较为隐蔽,由于美国外交奉行冷战思维,中东地区一系列的冷战遗留问题始终无法消弭且不时被激化,这同样对“一带一路”的高质量发展构成威胁。作为“一带一路”的倡议发起国,中国应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引,超越冷战思维,保持战略定力积极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中东地区 美国冷战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在拉美地区遭遇的美国冷战思维挑战
2
作者 钮维敢 杜浩如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5-90,共16页
“一带一路”倡议延伸至拉美地区以来取得了丰硕成果,得到拉美国家的广泛认同。然而美国秉持冷战思维,在宏观上遏阻、在中观上袭扰、在微观上攻剿中拉共建“一带一路”,使得拉美国家不得不在中美之间徘徊。从历史继承性和现实异变性两... “一带一路”倡议延伸至拉美地区以来取得了丰硕成果,得到拉美国家的广泛认同。然而美国秉持冷战思维,在宏观上遏阻、在中观上袭扰、在微观上攻剿中拉共建“一带一路”,使得拉美国家不得不在中美之间徘徊。从历史继承性和现实异变性两方面的原因分析,认为中美拉的文化基因存在差异,美国重拾门罗主义并受冷战经验的误导,将中拉经贸合作视作美拉安全的重大威胁,秉持“西方中心论”激化中美意识形态及价值观上的矛盾,多方位对中国进行遏制,以维护其霸权地位。面对美国的围追堵截,中国应继续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强化中拉经贸联系,共建“一带一路”话语体系,从意识形态及价值观上破除西方“普世价值”的威权,争取国际社会的广泛理解与认同,以合作共赢为导向灵活处理中美拉三边关系,以“一带一路”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拉美地区 冷战思维 美国霸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学术界关于冷战思维研究现状述评 被引量:13
3
作者 钮维敢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8-132,共5页
本文从冷战思维研究的视角,关于冷战思维的内容、含义和特点,以及冷战思维的根源等方面,对我国学术界研究冷战思维的主要成就和不足进行了总结,并提出:研究冷战思维,必须顾及到究竟什么是冷战,不能把冷战思维的概念无限放大,也不可以简... 本文从冷战思维研究的视角,关于冷战思维的内容、含义和特点,以及冷战思维的根源等方面,对我国学术界研究冷战思维的主要成就和不足进行了总结,并提出:研究冷战思维,必须顾及到究竟什么是冷战,不能把冷战思维的概念无限放大,也不可以简单地缩小;当前研究冷战思维的视角比较单一;全盘冷战思维是否恰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战 冷战思维 意识形态 强权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国威胁论”到“中国责任论”:西方冷战思维定式下的中国发展安全 被引量:15
4
作者 张明之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4,共14页
中国在国际金融危机中的突出表现,招来了国际上以"中国模式"或"中国道路"为代表的种种赞誉,一时间盖过了早些年沸沸扬扬的"中国威胁论"。尽管全球化加深了世界各国的相互依赖,然而西方国家固守冷战思维,... 中国在国际金融危机中的突出表现,招来了国际上以"中国模式"或"中国道路"为代表的种种赞誉,一时间盖过了早些年沸沸扬扬的"中国威胁论"。尽管全球化加深了世界各国的相互依赖,然而西方国家固守冷战思维,打着"普世价值"的旗号,并不惜以武力强行推销西方价值观。西方价值观的全球扩张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倾向,且完全无视正义、国际道义、甚至国际法的制约而随心所欲地在全球强行展开军事行动。美国战略重心东移,是其全球战略调整的重要内容,亦是其冷战思维定式的逻辑结果。在西方霸权逻辑中,无论中国做什么,无论中国怎么做,都是错的。从"中国威胁论"到"中国责任论"的走向可知,后危机时代中国和平发展面临的外部挑战依然十分严峻。然而,中国独特的发展模式取得的巨大成功,是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成果,无论是赞誉还是抵毁,无论是效仿还是围堵,中国的和平发展依然步履坚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普世价值” 冷战思维 霸权 发展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什模式”、科技遏制与冷战思维 被引量:5
5
作者 蔡仲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8,共8页
目前,美国对中国发起的“科技遏制”背后隐藏着一种狭隘的冷战思维,体现在《无疆前沿法案》所包含的“布什模式”之中。布什模式认为基础研究是保障国家安全的关键,构成了“马歇尔计划”的组成部分,进而建构了美国在西方世界中的领导角... 目前,美国对中国发起的“科技遏制”背后隐藏着一种狭隘的冷战思维,体现在《无疆前沿法案》所包含的“布什模式”之中。布什模式认为基础研究是保障国家安全的关键,构成了“马歇尔计划”的组成部分,进而建构了美国在西方世界中的领导角色。从科学哲学来看,冷战思维源于蒯因的整体论。冷战思维用“国家安全”去绑架科学,会将科学家的眼光限制在狭隘的政治战略框架内,进而弱化他们挑战科学前沿与扩大自身社会角色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战思维 科技遏制 “布什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冷战思维导因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范明英 朱孟才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76-80,共5页
冷战期间,冷战思维一直控制着绝大多数政治家和战略家的头脑,美国也不例外。美国的对外政策,从杜鲁门主义到肯尼迪的“灵活反应战略”,从卡特的“人权外交”到里根的“有限推回”,都深深打着冷战思维的烙印。冷战结束后,美国政府... 冷战期间,冷战思维一直控制着绝大多数政治家和战略家的头脑,美国也不例外。美国的对外政策,从杜鲁门主义到肯尼迪的“灵活反应战略”,从卡特的“人权外交”到里根的“有限推回”,都深深打着冷战思维的烙印。冷战结束后,美国政府曾表示要实行与冷战期间截然不同的对外政策,但冷战结束10年来的风风雨雨表明,冷战思维并未自动退出历史舞台。从布什、克林顿直至小布什,这种思维方式“仍相当广泛地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战思维 美国政府 对外政策 理想主义 现实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战思维”阻碍中美经贸关系 被引量:2
7
作者 任晶晶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5-128,共4页
经贸关系一直被视为中美关系的"压舱石"与"稳定器"。但是,随着中国世界贸易大国地位的确立和巩固,美国政府针对中国企业设置的各种贸易和投资壁垒越来越多,并且日益向政治性、技术性等隐性领域发展。当前,中国对美... 经贸关系一直被视为中美关系的"压舱石"与"稳定器"。但是,随着中国世界贸易大国地位的确立和巩固,美国政府针对中国企业设置的各种贸易和投资壁垒越来越多,并且日益向政治性、技术性等隐性领域发展。当前,中国对美直接投资频频遭遇政治化壁垒,已成为中美经贸关系的主要矛盾之一。究其原因,是美国根深蒂固的"冷战思维"在作祟。摒弃"冷战思维",坚持合作共赢,在经济领域构建起公正、透明的合作机制,应该成为中美经贸关系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基础性保障。而美国应为此注入更多正能量,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战思维 经贸合作 中美关系 互利共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战思维与“十七年”文艺运动 被引量:1
8
作者 伍英姿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1-124,共4页
作为一种在冷战语境下被构造出来的"新文学",中国当代文学无论从其性质的"被确立"到文学秩序的建立到文学作品的构型都无疑受到冷战思维的影响。冷战形势的变动对国内政治产生重要影响,文艺领域的运动随之也在不断... 作为一种在冷战语境下被构造出来的"新文学",中国当代文学无论从其性质的"被确立"到文学秩序的建立到文学作品的构型都无疑受到冷战思维的影响。冷战形势的变动对国内政治产生重要影响,文艺领域的运动随之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随着冷战日益复杂化、严峻化,文艺斗争也日益走向极端。厘清二者演变脉络,我们将看到冷战格局中的当代文学的生成资源是如何一步步走向阶级化、单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战思维 二元对立 文艺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冷战思维 被引量:1
9
作者 徐贵相 《湖北社会科学》 2001年第8期10-12,共3页
冷战结束以后,国际政治格局开始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国际交往中意识形态的因素进一步淡化,和平与发展成为国际交往的主流。然而,就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国际政治领域却有一股冷战思潮呈现愈演愈烈之势,特别在冷战思维指导下制定的一... 冷战结束以后,国际政治格局开始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国际交往中意识形态的因素进一步淡化,和平与发展成为国际交往的主流。然而,就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国际政治领域却有一股冷战思潮呈现愈演愈烈之势,特别在冷战思维指导下制定的一系列政策,不但带有明显的冷战色彩,而且开始把矛头指向中国,我们对此必须保持高度警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战 冷战思维 国际新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战思维与战争逻辑 被引量:1
10
作者 罗云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2-22,共1页
关键词 冷战思维 逻辑 战争 冷战 战略体系 意识形态 军事 对抗 政治 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美国冷战思维回潮探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启正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03-209,共7页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社会面临深刻的时代变革。在百年变局背景下,美国冷战思维却呈现出回潮态势,表现在极化意识形态差异、打造排他性集团阵营、鼓吹“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三个方面,加剧了世界的分裂与对抗,成为中...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社会面临深刻的时代变革。在百年变局背景下,美国冷战思维却呈现出回潮态势,表现在极化意识形态差异、打造排他性集团阵营、鼓吹“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三个方面,加剧了世界的分裂与对抗,成为中美关系发展的最大障碍。美国冷战思维的回潮源于其在世界“东升西降”变局下的霸权护持焦虑、国际秩序分化裂解态势下的领导力重塑需求以及国内政治极化撕裂背景下的外部矛盾转嫁倾向,维护霸权领导地位是其核心成因。面对当前冷战思维回潮下美国对华遏制围堵的加剧,中国可从保持战略定力,走自己的发展道路;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应对风险能力;促进合作共赢,主动管控中美分歧;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国际话语权四个方面加以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冷战思维 意识形态 中美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冷战”话语的演化逻辑与应对策略 被引量:8
12
作者 赵庆寺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28-39,共12页
"新冷战"话语的产生与传播,既是冷战时期形成、强化的冷战思维惯性所致,也是冷战结束以来国际矛盾和冲突的一种折射。"新冷战"话语力图定义对手身份,促成内部团结,扩大社会动员,具有理论先导和政策预设的路线图功能... "新冷战"话语的产生与传播,既是冷战时期形成、强化的冷战思维惯性所致,也是冷战结束以来国际矛盾和冲突的一种折射。"新冷战"话语力图定义对手身份,促成内部团结,扩大社会动员,具有理论先导和政策预设的路线图功能。"新冷战"话语不仅为西方国家如何看待当前大国竞争提供了认知框架,也为怎样筹划大国竞争战略提供了行动指南。"新冷战"话语对大国加强防范与遏制的虚张声势,难以掩盖其理论上的荒谬和行动上的误导,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内在悖论。"新冷战"话语对中美关系具有深刻影响,必须警惕西方话语陷阱的欺骗性,增强中国发展道路的主体性,创设和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增强大国博弈的战略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战 冷战思维 中美关系 战略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颜色革命”的冷战后资本主义阵营公共外交探析
13
作者 钮维敢 谈东晨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23年第1期58-66,共9页
冷战结束后,支持特定国家的“颜色革命”是资本主义阵营和平演变战略的延续;目的是颠覆他国政权、重塑相关地缘环境,扩展和巩固资本主义阵营在世界体系中的霸权。受冷战思维驱动,资本主义阵营通过提升反对派动员能力、直接煽动民众情绪... 冷战结束后,支持特定国家的“颜色革命”是资本主义阵营和平演变战略的延续;目的是颠覆他国政权、重塑相关地缘环境,扩展和巩固资本主义阵营在世界体系中的霸权。受冷战思维驱动,资本主义阵营通过提升反对派动员能力、直接煽动民众情绪、施加压力削弱政府应对能力等微观层面的路径,改变他国“反对派—政府”的结构性力量对比;又在宏观的国际社会层面建构自由主义意识形态语境,美化“民主输出”,以提升“颜色革命”受青睐度。资本主义阵营以冷战胜利者自居,将支持“颜色革命”的手段蒙上自由、民主的虚假外衣,利用公共外交对外进行战略扩张。这类充斥话语霸权的实践,贯穿于“颜色革命”全过程,不仅采用幕后交易和对外宣传措施,还辅之以对新媒体和新型沟通平台的应用,极具渗透性和欺骗性。其反和平性异化公共外交概念,与公共外交建构和平友好关系的价值相背离。对此,中国既要认清美西方利用公共外交推进“颜色革命”的实质,又要在公共外交实践中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观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以坚守意识形态安全底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外交 颜色革命 冷战思维 和平演变 文化霸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这并非冷战,但是中国是我们最大威胁
14
《国际展望》 2001年第12期35-35,共1页
对国际政治中的任何危机都有两种解释。
关键词 冷战思维 政治目标 中国 外交关系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用密码管制:从对立到包容之趋势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马民虎 赵婵 +1 位作者 冯立杨 王新雷 《信息网络安全》 2009年第2期60-62,69,共4页
商用密码向来是各国两用技术管制的重点。欧盟和美国在商用密码技术和密码产品的管制方面日趋务实与灵活,"冷战"管制理念逐渐在被"合作包容"管制理念所取代。我国商用密码管制制度应当适应国际社会密码管制之发展趋... 商用密码向来是各国两用技术管制的重点。欧盟和美国在商用密码技术和密码产品的管制方面日趋务实与灵活,"冷战"管制理念逐渐在被"合作包容"管制理念所取代。我国商用密码管制制度应当适应国际社会密码管制之发展趋势,以包容、发展之视角来看待国家利益、社会利益以及个人利益的冲突与平衡。我国应确立适度开放的法制原则,使低位商用密码技术和产业发展进入市场竞争机制,以适应当前个人信息安全保障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用密码 技术保护措施 冷战思维 管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俄关系的历史演变与未来趋势 被引量:5
16
作者 梁云祥 陶涛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54-61,共8页
中俄关系是国际关系中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两国关系不仅对自身的发展影响巨大,而且对国际格局,尤其对塑造和形成东亚地区的国际格局具有决定性影响。中俄两国关系错综复杂,有过蜜月期,也经历过全面破裂,恶化至互为敌人和全面对抗的状态... 中俄关系是国际关系中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两国关系不仅对自身的发展影响巨大,而且对国际格局,尤其对塑造和形成东亚地区的国际格局具有决定性影响。中俄两国关系错综复杂,有过蜜月期,也经历过全面破裂,恶化至互为敌人和全面对抗的状态,在目前新的国际关系形势下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磨合与协调。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俄构成的政治安全压力和威胁下,中俄两国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还会继续维持,但两国更为深入的合作也会受限,对未来中俄关系的一个基本判断,就是中俄两国都一再公开主张的"结伴而不结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俄关系 冷战思维 “一带一路” 倡议 新型国家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面临新的课题(代主持人语) 被引量:6
17
作者 崔希亮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6-47,共2页
本期主题为“国际中文教育服务国家战略研究”。近年来,国际形势和国际格局发生了剧烈的变化,竞争与对抗逐渐取代了交流与合作,中国的崛起让西方国家感到不安,西方媒体也在推波助澜,“中国威胁论”喧嚣尘上。在西方社会,冷战思维和零和... 本期主题为“国际中文教育服务国家战略研究”。近年来,国际形势和国际格局发生了剧烈的变化,竞争与对抗逐渐取代了交流与合作,中国的崛起让西方国家感到不安,西方媒体也在推波助澜,“中国威胁论”喧嚣尘上。在西方社会,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思维逐渐浮出了水面,一些媒体公然叫嚣和鼓吹新冷战,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抬头,全球化的进程受到了严重干扰,世界和平受到了真实的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媒体 中文教育 零和博弈 中国威胁论 冷战思维 主持人 单边主义 国际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性认识和应对逆全球化和单边主义霸权 被引量:4
18
作者 栾文莲 杜旷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6-63,共8页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掀起的逆全球化逆流针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他们捡起过时的零和博弈和冷战思维,实施单边主义霸权。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阻挡。理性认识和正确应对逆全球化和单边主义霸权,一方面,我们要...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掀起的逆全球化逆流针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他们捡起过时的零和博弈和冷战思维,实施单边主义霸权。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阻挡。理性认识和正确应对逆全球化和单边主义霸权,一方面,我们要保持同各国的合作,扩大利益共同点。特别是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深入合作。倡导开放、包容、普惠、共享的新型全球化,推动全球治理公平公正发展。另一方面,我国要大力加强自主创新和金融创新,着力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全球化 贸易战 中美经贸磋商 特朗普 零和博弈 冷战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尼尔·贝尔和西方意识形态的终结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国清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1-45,共5页
关键词 贝尔 意识形态 知识分子 社会发展理论 苏联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政治学 丹尼尔 混合经济 经济体制 冷战思维 右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看懂电影:城乡放映的国家意志与大众梦想(一)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道新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7,共7页
新中国建立以后,在冷战思维背景、社会主义政体与国营电影格局中,中国电影形成了一种政策规划与行政命令相辅相成的传播体制。以城乡放映为中心,中国电影走向规模宏大、覆盖面广、成就卓著、影响深远的国内传播。在全国各大、中城市的... 新中国建立以后,在冷战思维背景、社会主义政体与国营电影格局中,中国电影形成了一种政策规划与行政命令相辅相成的传播体制。以城乡放映为中心,中国电影走向规模宏大、覆盖面广、成就卓著、影响深远的国内传播。在全国各大、中城市的电影院、俱乐部和机关礼堂,政治挂帅与群众路线紧密结合,重点影片的发行放映成为宣讲政策和凝聚精神的重要手段,电影放映成为教育阵地。与此同时,在幅员辽阔的祖国各地及少数民族聚集区,数以万计的农村放映队跋山涉水、艰苦创业,通过露天电影的放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行放映 影片内容 国家意志 中影公司 国内传播 教育阵地 映间解说 冷战思维 行政命令 平原游击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