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麦克卢汉“冷媒介”理论对当代文学生产的启示 被引量:3
1
作者 杨博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6-159,共4页
电子媒介时代,文学与媒介的关系尤为紧密。当代文学生产所存在的诸如图像化、娱乐化、无深度等问题,与媒介变迁有着极为深入的联系。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在理解媒介形式与文化意义的关系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依据媒介承载信息的清晰度... 电子媒介时代,文学与媒介的关系尤为紧密。当代文学生产所存在的诸如图像化、娱乐化、无深度等问题,与媒介变迁有着极为深入的联系。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在理解媒介形式与文化意义的关系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依据媒介承载信息的清晰度,麦克卢汉将文字划分为"冷媒介"。"冷媒介"与文学特有的内视世界相联系,使文学更具想象空间和审美意味,同时"冷媒介"严肃、凝重,需要人深度卷入,这与文学阅读所需要的主体的静观、品读也是相一致的。当代电子媒介对文学生产的渗透,是工具理性对文学的僭越,因此,强调文学是一种"冷媒介",既是对文学特性的尊重,亦是期望文学面对媒介有所坚守,"诗意地栖居"仍应是文学的境界与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媒介 电子媒介 “诗意地栖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数字媒体艺术作品中的冷媒介式交互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振宇 《戏剧之家》 2019年第27期154-154,共1页
数字媒体艺术作品中的冷媒介式交互拥有巨大的潜力,而这种潜力足以重塑我们当下的生活。
关键词 交互 冷媒介 体验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热媒介视角下的教学媒介思考 被引量:3
3
作者 李遵富 杨凤梅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08年第10期22-24,共3页
文章从冷热媒介的角度对教学中常见的媒介进行分析归类,提出了教学中使用的媒介是一个冷热转换,动态平衡的媒介生态系统,并对计算机辅助教学中冷热教学媒介的有效利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以期对教学媒介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关键词 媒介 冷媒介 媒介 教学媒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解大数据的温度——以麦克卢汉“冷热”媒介理论为基础 被引量:4
4
作者 李璐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55-59,共5页
麦克卢汉依据受众参与程度和信息清晰程度来区分媒介的"冷""热"属性。"冷媒介"一般被认为是受众参与度较高和信息清晰度较低的媒介。依据这两个标准判断,大数据技术亦是一种"冷媒介"。文章以&q... 麦克卢汉依据受众参与程度和信息清晰程度来区分媒介的"冷""热"属性。"冷媒介"一般被认为是受众参与度较高和信息清晰度较低的媒介。依据这两个标准判断,大数据技术亦是一种"冷媒介"。文章以"冷、热"媒介理论为依据,从两个角度剖析大数据技术的"冷媒介"属性形成的根本原因:数据分析在意思表达上的"去精求全"和受众在数据库形成中起到的能动作用,其本质在于大数据技术对人类感知能力的数据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克卢汉 冷媒介 大数据 参与度 清晰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热媒介传统划分标准误区及概念新探 被引量:2
5
作者 黄志斌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46-48,共3页
就传统观点在理解冷热媒介过程中存在的误区进行探讨,在前人的基础上重新归纳总结了冷热媒介的定义,旨在抛砖引玉,重新引起学界对麦克卢汉的冷热媒介这一重要传播学思想的关注。
关键词 冷媒介 媒介 传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热媒介的选择对信息传播的影响
6
作者 杨祎琳 《戏剧之家》 2018年第24期234-235,共2页
因为有媒介信息才能传递,又因信息的传递才使媒介被需要,接受信息的主体是人,所以人对信息的接收和处理显得格外重要。媒介可相对区分为冷媒介和热媒介,冷媒介清晰度低、参与度高,更容易调动起人的思维运作,适用于让人高参与度的活动;... 因为有媒介信息才能传递,又因信息的传递才使媒介被需要,接受信息的主体是人,所以人对信息的接收和处理显得格外重要。媒介可相对区分为冷媒介和热媒介,冷媒介清晰度低、参与度高,更容易调动起人的思维运作,适用于让人高参与度的活动;热媒介清晰度高、参与度低,强有力的让信息高效植入思维,更适用于人们快速清晰地理解接受信息的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媒介 媒介 信息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环境下的媒介冷暴力现象及理性思考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瑞晶 《数字传媒研究》 2016年第10期10-12,共3页
网络时代下,信息的传播过于自由,导致网民受到媒介冷暴力的伤害。媒介冷暴力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如人性的缺点、新闻价值评判尺度扭曲、市场经济飞速发展。本文对媒介冷暴力的产生原因、表现形式进行探讨,并提出规避对策。
关键词 媒介暴力 网络媒体 新闻工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图无真相”谁之过——基于媒介环境学视野的传播理论辨析
8
作者 张展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8期198-199,共2页
随着网络传播的普及和自媒体时代的到来,照片在新闻报道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与此同时,"有图无真相"的危害愈演愈烈。本文从媒介环境学的视野通过对照片的似热时冷的媒介特性、瞬间性与文本的互文性等特征探析"有图无真相&q... 随着网络传播的普及和自媒体时代的到来,照片在新闻报道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与此同时,"有图无真相"的危害愈演愈烈。本文从媒介环境学的视野通过对照片的似热时冷的媒介特性、瞬间性与文本的互文性等特征探析"有图无真相"的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图无真相 媒介 冷媒介 瞬间性 互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媒介特征探析图书与影视作品融合发展现状——以《人世间》为例
9
作者 苏轼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109-112,共4页
1964年,加拿大传播学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出版了《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书中提出的“媒介是人的延伸”“冷媒介”“热媒介”等理论,在过去和现在一直都是传播学界研究和讨论的焦点。[1]“媒介是人的延伸”是指不同的媒介形式其... 1964年,加拿大传播学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出版了《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书中提出的“媒介是人的延伸”“冷媒介”“热媒介”等理论,在过去和现在一直都是传播学界研究和讨论的焦点。[1]“媒介是人的延伸”是指不同的媒介形式其实就是人体感官的不同延伸,如书籍延伸了人的眼睛、广播延伸了人的耳朵。而“冷热媒介”的提出,也进一步扩充了其理论的深度和广度。“冷媒介”是指本身提供的信息有限,需要接受者积极参与其中的媒介,而“热媒介”是指本身信息丰富易接受,受众不需要进行过多思考便可以接受的媒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克卢汉 媒介形式 冷媒介 媒介 理解媒介 人体感官 人的眼睛 《人世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媒介特征看湘西苗族服饰发展现状
10
作者 张鹏凯 《艺海》 2019年第8期137-140,共4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湘西苗族服饰存在穿着人群减少、重视程度降低、服饰主体不了解服饰等现象。从媒介特征的角度来看:社会的发展会引起服饰的媒介特征在冷热特点上发生一定的转变,冷媒介和热媒介的差异性影响了人们接受信息的程度和参与... 随着社会的发展,湘西苗族服饰存在穿着人群减少、重视程度降低、服饰主体不了解服饰等现象。从媒介特征的角度来看:社会的发展会引起服饰的媒介特征在冷热特点上发生一定的转变,冷媒介和热媒介的差异性影响了人们接受信息的程度和参与的兴趣。服饰是否在转向冷媒介特征后才引起了上述现象的出现还有待分析,如何运用媒介的冷热特征来推动服饰的发展值得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族服饰 湘西苗族 媒介特征 冷媒介 媒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艺术教育模式探索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四达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15年第2期125-128,共4页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意味着传统的大学艺术教育模式将要发生深刻而持久的变化。微课、慕课(MOOC)、视频公开课、翻转课堂、移动媒体、可视化数据、创客模式等新型教育理念和教育技术对传统的封闭式大学教学与评价模式都带来了冲击。本文...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意味着传统的大学艺术教育模式将要发生深刻而持久的变化。微课、慕课(MOOC)、视频公开课、翻转课堂、移动媒体、可视化数据、创客模式等新型教育理念和教育技术对传统的封闭式大学教学与评价模式都带来了冲击。本文结合大数据时代的人才标准,归纳和总结了国内外教育机构对媒体艺术与设计教育的创新实践,提出"艺工融合与跨界思维"和"创客教育模式"的理念,作者指出:随着移动媒体的发展和传统课堂教育的注意力转移,智慧教育、激励教育和创客模式将成为大数据时代艺术教育的主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创客教育 艺工融合 跨界 冷媒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告视觉形式跨界现象研究
12
作者 王峙清 《艺术科技》 2013年第2期159-159,共1页
广告以装置艺术等纯艺术的形式传达诉求点,就其媒介属性而言,符合麦克卢汉所说的"冷媒介"的特征,即冷媒介需要受众投入大量的心智来接收信息、理解信息。如上文中杨烨炘的作品,当受众在毫无告知的情况下在一个公共空间看到两... 广告以装置艺术等纯艺术的形式传达诉求点,就其媒介属性而言,符合麦克卢汉所说的"冷媒介"的特征,即冷媒介需要受众投入大量的心智来接收信息、理解信息。如上文中杨烨炘的作品,当受众在毫无告知的情况下在一个公共空间看到两个人、而非是塑料模特,以"奇装异服"的形式坐在笼子里时,扑面而来的具有强烈异质感的视觉冲击在瞬间吸引其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界 视觉形式 冷媒介 有意注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喷涂成形过程热量累积行为与温度控制研究现状 被引量:5
13
作者 丁述宇 马国政 +4 位作者 陈书赢 何鹏飞 王译文 王海斗 徐滨士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3644-3653,共10页
热喷涂技术作为零部件表面强化的重要技术,在提升零部件耐磨、耐腐蚀、耐高温等综合性能,延长零部件的使用寿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热喷涂成形过程中焰流温度高、能量密度集中易使涂层/基体体系累积大量热量,进而导致涂层出现热裂... 热喷涂技术作为零部件表面强化的重要技术,在提升零部件耐磨、耐腐蚀、耐高温等综合性能,延长零部件的使用寿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热喷涂成形过程中焰流温度高、能量密度集中易使涂层/基体体系累积大量热量,进而导致涂层出现热裂纹甚至开裂、剥落等现象,降低涂层的服役可靠性和缩短涂层的工作寿命。针对热量累积造成涂层质量下降的问题,目前研究焦点为探究热喷涂成形过程热量累积行为并对涂层/基体体系进行温度场监控,以掌握体系温度场动态变化过程。根据体系热量累积规律,调节喷涂工艺参数并加载冷媒介质来实现涂层成形过程的温度控制是提升涂层成形质量的重要方法,为涂层成形过程创造良好的外界环境,解决涂层/基体热量累积的难题。近年来研究人员综合应用数值模拟与实验测试方法探究热喷涂成形过程中涂层/基体体系热量累积行为,研究其温度演变规律。基于数值模拟高效率、形象直观的特点,研究静态喷枪在不同喷涂距离、不同基体物性参数等条件下基体表面与截面温度场分布。在此基础上,研究动态喷枪不同加热运动轨迹对体系热量累积的影响,以及考虑涂层动态逐层搭接堆垛过程体系的温度变化。本文还归纳了多种测温设备在基体/涂层体系温度测量中的适用性及优缺点。还有学者分析了喷枪移动速度与运动轨迹对体系热量累积的影响,并力图通过控制喷涂工艺使体系温度处于合适范围。在综合对比压缩空气冷却、水冷却与干冰喷射冷却等不同冷媒介质对体系温度控制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干冰冷却具有洁净与散热的双重作用,可大幅度提升涂层的综合性能。本文归纳了热喷涂成形过程热量累积行为与温度控制的研究现状,其中热量累积行为研究主要通过数值模拟与实验测试进行,而温度控制主要是基于喷涂工艺优化与采用合适的冷媒介质冷却展开,分析了目前理论研究与实验测试中的不足。总体上,数值模拟在预测喷涂成形过程中涂层/基体体系的温度场演变规律,特别是针对喷涂件形状不规则或喷枪运动轨迹复杂的场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喷涂 热量累积 温度控制 数值模拟 冷媒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广电总前端机房环境节能优化设计
14
作者 张翼 《广播电视网络》 2021年第3期51-54,共4页
一直以来,IDC机房都被称作“耗电大户”。随着业务的扩展,数据中心承载的工作与日俱增,安全稳定运行要求不断提高,与此同时,能耗的负担也越来越大。本文针对北方得天独厚的冷源资源,通过将外部冷源引入到机房内部,设计了一套机房环境系... 一直以来,IDC机房都被称作“耗电大户”。随着业务的扩展,数据中心承载的工作与日俱增,安全稳定运行要求不断提高,与此同时,能耗的负担也越来越大。本文针对北方得天独厚的冷源资源,通过将外部冷源引入到机房内部,设计了一套机房环境系统节能装置,从而有效节省精密空调的电量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房空调 冷媒介质换热技术 外部 节能空间 节能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克卢汉理论视角下的文学作品影视化改编探析——以小说、电视剧《人世间》为例
15
作者 陈珊珊 王焜 《艺术家》 2022年第10期152-154,共3页
每一种理论的诞生大多都是毁誉参半,麦克卢汉媒介理论极具前瞻性,但缺乏科学支撑。本文通过麦克卢汉的“冷媒介与热媒介”“媒介四定律”“媒介是人的延伸”等媒介观点,剖析文学与影视之间相辅相成的积极作用和共生现象。一、研究背景... 每一种理论的诞生大多都是毁誉参半,麦克卢汉媒介理论极具前瞻性,但缺乏科学支撑。本文通过麦克卢汉的“冷媒介与热媒介”“媒介四定律”“媒介是人的延伸”等媒介观点,剖析文学与影视之间相辅相成的积极作用和共生现象。一、研究背景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影视作品则是一种视觉艺术,当两者发生碰撞,会产生什么样的审美价值和社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克卢汉 媒介理论 冷媒介 共生现象 媒介 语言艺术 《人世间》 文学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