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冷圈套切除术治疗≤1.0cm结直肠息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被引量:23
1
作者 曹婷婷 陶国全 +3 位作者 杨晓钟 张娟 孙素华 戴伟杰 《中国内镜杂志》 2021年第5期1-6,共6页
目的探讨冷圈套切除术(CSP)与热圈套切除术(HSP)治疗直径≤1.0 cm结直肠息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因结直肠息肉(直径≤1.0 cm)行内镜下切除治疗的140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CSP... 目的探讨冷圈套切除术(CSP)与热圈套切除术(HSP)治疗直径≤1.0 cm结直肠息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因结直肠息肉(直径≤1.0 cm)行内镜下切除治疗的140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CSP组(n=213)和HSP组(n=1190),比较两组钛夹使用、出血穿孔发生率、术后内镜下止血率和组织学完整切除率等。结果HSP组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CSP组(4.9%和0.9%,P=0.003)。HSP组有5例发生术后迟发性穿孔,而CSP组无1例。CSP组息肉组织完整切除率为95.8%(204/213),与HSP组的97.6%(1162/119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SP治疗直径≤1.0 cm的结直肠息肉术后出血风险低,钛夹使用数少,术后内镜下止血率低,而组织学完整切除率与HSP接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息肉 冷圈套切除术 圈套切除 出血 完整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结肠镜下冷圈套切除术治疗结直肠小息肉的效果 被引量:35
2
作者 吴伟 王海浪 《安徽医学》 2020年第9期1077-1080,共4页
目的探讨电子结肠镜下冷圈套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息肉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收治的221例结直肠小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息肉切除方法不同,分为电子结直肠镜下冷圈套切除术治疗(冷套圈组)和... 目的探讨电子结肠镜下冷圈套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息肉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收治的221例结直肠小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息肉切除方法不同,分为电子结直肠镜下冷圈套切除术治疗(冷套圈组)和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高频电凝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息肉完整切除率、标本黏膜下小动脉是否损伤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冷套圈组手术时间(3.18±0.45)min,短于高频电凝组的(5.09±1.1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冷套圈组息肉完整切除率为100%(278/278),高于高频电凝组的86.84%(253/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冷套圈组及高频电凝组患者在息肉摘除数目、息肉方位、术中及术后出血率、息肉样本接收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息肉病理类型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冷套圈组标本黏膜下小动脉均没有出现毁损,而高频电凝组则有6例发生受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结直肠镜下冷圈套切除术相比高频电凝切除术在治疗结直肠小息肉方面,具有手术时间短、损伤小、手术标本完整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小息肉 冷圈套切除术 高频电凝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圈套息肉切除术治疗结直肠小息肉的临床效果研究
3
作者 胡杨 蒋蕾蕾 郭志国 《中国医药科学》 2025年第6期81-84,共4页
目的 探索冷圈套息肉切除术(CSP)在治疗结直肠小息肉中的优势。方法 回顾收集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消化内科2020年10月至2023年2月结直肠小息肉患者208例,观察组85例、对照组123例,观察组行CSP术,对照组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比较两... 目的 探索冷圈套息肉切除术(CSP)在治疗结直肠小息肉中的优势。方法 回顾收集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消化内科2020年10月至2023年2月结直肠小息肉患者208例,观察组85例、对照组123例,观察组行CSP术,对照组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如腹痛、发热及出血。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于≤0.5 cm息肉,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SP手术时间短,住院费用低,增强患者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小息肉 圈套息肉切除 内镜下黏膜切除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冷圈套息肉切除术在老年患者结直肠小息肉治疗中的应用
4
作者 张婷婷 吴兆映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156-158,171,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冷圈套息肉切除术(CSP)在老年患者结直肠小息肉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3月~2024年3月在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治疗的结直肠小息肉老年患者(年龄≥59岁,息肉大小5~10 mm)202例(共236枚息肉),根据治疗方法选... 目的:探讨内镜下冷圈套息肉切除术(CSP)在老年患者结直肠小息肉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3月~2024年3月在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治疗的结直肠小息肉老年患者(年龄≥59岁,息肉大小5~10 mm)202例(共236枚息肉),根据治疗方法选择分为常规热圈套内镜黏膜切除术(HS-EMR)组和CSP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息肉切除时间、完整切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两组均有较高的息肉完整切除率及回收率,CSP组术中出血率较HS-EMR组偏高,而手术时间、钛夹使用率及术后腹部不适发生率低于HS-EM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P在老年患者5~10 mm结直肠息肉治疗中安全、有效,尤其是伴有慢性病需长期服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的老年患者,且缩短了手术时间、节约了医疗资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小息肉 老年患者 内镜下圈套息肉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圈套器冷切除术和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阑尾口结肠腺瘤的疗效对比分析
5
作者 刘斌 祁琴琴 +4 位作者 陈杏林 魏可 蔡媛媛 王哲民 陈柳勇 《中国内镜杂志》 2025年第2期63-69,共7页
目的探讨圈套器冷切除术(CSP)与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治疗阑尾口结肠腺瘤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56例阑尾口结肠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CSP组(经CSP治疗,41例)和EMR组(经EMR治疗,15例)。分析... 目的探讨圈套器冷切除术(CSP)与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治疗阑尾口结肠腺瘤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56例阑尾口结肠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CSP组(经CSP治疗,41例)和EMR组(经EMR治疗,15例)。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结局。主要结局为术后并发症,包括:出血、穿孔及术后阑尾炎,次要结局为:整块切除率、完全切除率及局部复发率。结果CSP组手术时间较EMR组短,治疗费用较EMR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SP组适用病灶直径较EMR组小,病灶性质为管状腺瘤占比明显多于EMR组;两组患者进镜时间、肠道准备评分、住院时间、病灶形态和病灶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穿孔和术后阑尾炎事件,CSP组术后出现迟发性出血1例,但术后可以自愈,无需内镜干预。两组患者完整切除率均为100.0%;CSP组整块切除率为100.0%,明显高于EMR组的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P组局部复发率为2.4%(1/41),EMR组未见局部复发(0/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P和EMR治疗阑尾口结肠腺瘤都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与EMR比较,CSP更多地应用于直径较小的管状腺瘤,具有经济和省时等特点,但同时也存在复发的风险。EMR适用范围更广,但价格和手术时间存在劣势,个别病例需分块切除。临床需根据情况,选择具体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圈套切除(CSP) 内镜黏膜切除(EMR) 阑尾口 结肠腺瘤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圈套器冷切除术与热切除术治疗直径<1 cm结直肠息肉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对比
6
作者 兰勇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1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圈套器冷切除术(CSP)与圈套器热切除术(HSP)治疗直径<1 cm结直肠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贵阳市花溪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结直肠息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行HSP治疗,... 目的:探讨内镜下圈套器冷切除术(CSP)与圈套器热切除术(HSP)治疗直径<1 cm结直肠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贵阳市花溪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结直肠息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行HSP治疗,观察组行CSP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生活质量、复发率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息肉切除时间分别为(15.89±1.34)min、(3.15±0.34)min,短于对照组的(21.28±2.49)min、(3.98±0.41)min,息肉完整切除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84.00%(P<0.05);观察组术后生理、心理、社会、环境评分分别为(88.98±5.34)分、(88.24±5.37)分、(91.02±4.36)分、(91.15±4.48)分,高于对照组的(82.41±5.26)分、(81.34±5.32)分、(83.14±5.23)分、(83.85±5.26)分(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CSP治疗直径<1 cm结直肠息肉效果更佳,可减轻手术创伤,完整切除息肉组织,降低术后复发风险,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息肉 内镜下圈套切除 切除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圈套器切除术治疗右半结肠浅表型息肉的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林丽琳 陈素玉 +2 位作者 陈建华 黄瑞 施宏 《中国内镜杂志》 2023年第4期64-72,共9页
目的 观察冷圈套器切除术与热圈套器切除术治疗右半结肠浅表型(即巴黎分型0-Ⅱa型)息肉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110例右半结肠息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5例,研究组采用冷圈套器切除术,对照组采用热圈套器切除术,分析两组患者... 目的 观察冷圈套器切除术与热圈套器切除术治疗右半结肠浅表型(即巴黎分型0-Ⅱa型)息肉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110例右半结肠息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5例,研究组采用冷圈套器切除术,对照组采用热圈套器切除术,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和随访情况。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内镜下完全切除率分别为97.10%和95.65%,术中和术后均未出现出血和穿孔等并发症,研究组术后无持续性腹痛,对照组有3例患者可能是电凝综合征或注射针穿透损伤肠壁,引起局限持续性腹痛,最长达1个月。研究组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冷圈套器切除术治疗<1 cm的右半结肠0-Ⅱa型息肉,较热圈套器切除术操作更便捷,内镜下切除率高,操作中避免了电刀电凝及注射针注射引起的透壁性损伤风险,降低了术后持续腹痛发生率,不增加出血和穿孔的风险,治疗过程安全,治疗时间短,费用低,临床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半结肠0-Ⅱa型息肉 圈套切除 圈套切除 透壁伤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冷圈套器切除结直肠小息肉的临床研究
8
作者 苏军凯 蔡艺玲 林艺志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6期43-49,共7页
目的探讨水下冷圈套器息肉切除术(CSP)治疗结直肠小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结直肠小息肉(5~10 mm)患者186例,随机分为水下CSP组(n=93)和传统CSP组(n=93)。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息肉完全切除率、标本... 目的探讨水下冷圈套器息肉切除术(CSP)治疗结直肠小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结直肠小息肉(5~10 mm)患者186例,随机分为水下CSP组(n=93)和传统CSP组(n=93)。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息肉完全切除率、标本回收率、止血夹使用量、术中术后出血和复发情况。结果水下CSP组息肉共156枚,传统CSP组息肉共140枚。水下CSP组完全切除率明显高于传统CSP组(95.51%和89.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下CSP组术中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CSP组(13.46%和2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下CSP组标本回收率明显高于传统CSP组(99.36%和9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下CSP组单个息肉手术时间明显短于传统CSP组[(86.23±33.66)和(111.77±40.06)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止血夹使用量、术后出血发生率和息肉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穿孔发生。结论水下CSP治疗结直肠小息肉,完全切除率高,术中出血发生率低,手术时间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圈套器息肉切除(CSP) 结直肠息肉 息肉切除 水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热圈套器切除术治疗5~9 mm结直肠息肉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田孝锋 蔡沣 郑建军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11期183-186,共4页
目的比较冷、热圈套器切除术治疗5~9 mm结直肠息肉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1月第九〇〇医院莆田医疗区收治的200例结直肠息肉(大小5~9 mm)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冷切组和热切组,每组各100例。冷切组共188枚息肉,... 目的比较冷、热圈套器切除术治疗5~9 mm结直肠息肉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1月第九〇〇医院莆田医疗区收治的200例结直肠息肉(大小5~9 mm)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冷切组和热切组,每组各100例。冷切组共188枚息肉,热切组共175枚息肉。比较两种切除方式在完整切除率、并发症(术中出血率、迟发性出血率、术后腹痛、穿孔)、手术时间、钛夹使用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在完整切除率、迟发性出血率及钛夹使用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冷切组术中出血率显著高于热切组,手术时间、术后腹痛少于热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穿孔发生。结论冷、热圈套器切除术治疗5~9 mm的结直肠息肉疗效确切,整体并发症低。冷切除术术中出血率较高,但在手术时间、术后腹痛等方面更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圈套切除 圈套切除 结肠息肉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圈套器息肉切除术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用于抗凝患者结肠息肉切除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卓锋 黄筱霞 徐娟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22期162-166,共5页
目的探究冷圈套器息肉切除术(CSP)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用于抗凝患者结肠息肉切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佛山市顺德区乐从医院收治的行结肠息肉切除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CSP组(CSP术式治疗)与EMR组(... 目的探究冷圈套器息肉切除术(CSP)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用于抗凝患者结肠息肉切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佛山市顺德区乐从医院收治的行结肠息肉切除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CSP组(CSP术式治疗)与EMR组(EMR术式治疗),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息肉回收成功率、完全切除率、复发率、并发症总发生率,并检测其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CSP组平均切除时间为(3.24±0.92)min、内镜操作时间为(14.25±2.75)min短于EMR组的(5.97±1.89)min、(24.32±2.5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P组住院费用为(1812.79±200.37)元低于EMR组的(3427.87±350.68)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息肉直径[(6.38±2.10)mmvs.(6.46±2.14)m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1 h后,两组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2(IL-1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较手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SP组IL-8、IL-12、IL-6、IL-1β低于EM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P组息肉回收成功率为96.67%、完整切除率为93.33%、复发率为3.33%与EMR组的90.00%、100.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都有即时出血发生,CSP组即时出血2例,EMR组即时出血3例,且EMR组出现1例延迟出血,两组手术中、手术后均无穿孔现象出现。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3.33%、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EMR相比,CSP用于抗凝患者结肠息肉切除,具有手术时间短、治疗费用低等优势,且不会提高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息肉 圈套器息肉切除 内镜下黏膜切除 抗凝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与冷圈套息肉切除术治疗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徐新国 乔燕 姜红香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28期70-71,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与冷圈套息肉切除术(CSP)治疗结直肠息肉的效果。方法:2017年6月-2019年12月收治结直肠息肉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CSP治疗;对照组采用EMR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手... 目的:对比分析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与冷圈套息肉切除术(CSP)治疗结直肠息肉的效果。方法:2017年6月-2019年12月收治结直肠息肉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CSP治疗;对照组采用EMR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手术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CSP治疗结直肠息肉,有助于提高一次性治愈率,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息肉 内镜下黏膜切除 圈套息肉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圈套切术与氩离子凝固术治疗结直肠微型及小型息肉的效果对比
12
作者 刘双高 柳东东 邓赛玲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9期50-52,共3页
目的:比较用冷圈套切术(CSP)与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结直肠微型及小型息肉的效果。方法:选取广州市广钢新城医院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60例结直肠微型及小型息肉患者作为试验对象。随机将其分为APC组和CSP组,每组各有患者30例。... 目的:比较用冷圈套切术(CSP)与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结直肠微型及小型息肉的效果。方法:选取广州市广钢新城医院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60例结直肠微型及小型息肉患者作为试验对象。随机将其分为APC组和CSP组,每组各有患者30例。对APC组患者进行APC,对CSP组患者进行CSP,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息肉的切除率、术后病情复发的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CSP组患者息肉的切除率略高于APC组患者,但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12个月内均无病情复发的迹象。APC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3.33%,CSP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67%,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CSP与APC治疗结直肠微型及小型息肉的效果相近,但CSP导致的并发症更少,治疗的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圈套切除术 氩离子凝固 结直肠息肉 微型息肉 小型息肉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不同术式治疗结直肠小息肉的临床效果分析
13
作者 谢英东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9期52-54,共3页
目的:比较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水下内镜黏膜切除术(UEMR)及冷圈套息肉切除术(CSP)治疗结直肠小息肉(直径6~9 mm)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12月东莞市大朗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288例结直肠小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 目的:比较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水下内镜黏膜切除术(UEMR)及冷圈套息肉切除术(CSP)治疗结直肠小息肉(直径6~9 mm)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12月东莞市大朗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288例结直肠小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EMR组(采用EMR治疗)、UEMR组(采用UEMR治疗)和CSP组(采用CSP治疗),各96例。对比三组治疗效果。结果:CSP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EMR组、UEMR组(P<0.05),UEMR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EMR组(P<0.05);三组息肉完整切除率、息肉回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三组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三组CRP水平均升高,但CSP组<UEMR组<EM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EMR、UEMR,CSP治疗结直肠小息肉的效果更显著,其手术时间更短,可减轻机体炎性反应,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小息肉 内镜下黏膜切除 圈套息肉切除 水下内镜黏膜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法治疗结直肠小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严京哲 刘学伟 张成华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22年第4期71-74,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方案治疗结直肠小息肉患者的价值。方法筛选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吉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60例结直肠小息肉患者,按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肠镜下热圈套切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肠镜下冷圈套切除术治疗,对比... 目的分析不同方案治疗结直肠小息肉患者的价值。方法筛选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吉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60例结直肠小息肉患者,按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肠镜下热圈套切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肠镜下冷圈套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和恢复情况,以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96.67%)高于对照组(80.00%),且并发症P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26.67%),差异均有显著性(<0.05)。观察组患者的息肉切除数、息肉直P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但息肉切除时间、肠镜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0.05)。观察组患者的下地活动时间、住院费用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但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切口大小大于对照组,差P异均有显著性(<0.05)。结论较肠镜下热圈套切除术治疗结直肠小息肉,肠镜下冷圈套切除术的安全性、有效性更高,通过缩短切除时间,可促进患者及早下地、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镜 冷圈套切除术 圈套切除 结直肠小息肉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