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型干熄焦炉冷却段用耐磨耐火材料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徐国涛 盛军波 +4 位作者 吕永劲 陈胜春 崔会明 张洪雷 刘黎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8-50,共3页
为了提高大型干熄焦炉冷却段的使用寿命,分析了含Si C砖A、含Si C砖B、莫来石-红柱石砖、含尖晶石砖、含Zr O2砖、刚玉-莫来石砖和B级莫来石砖6种可能用于干熄焦炉冷却段用耐火材料的性能,发现采用含Si C砖或者莫来石-红柱石砖作为冷却... 为了提高大型干熄焦炉冷却段的使用寿命,分析了含Si C砖A、含Si C砖B、莫来石-红柱石砖、含尖晶石砖、含Zr O2砖、刚玉-莫来石砖和B级莫来石砖6种可能用于干熄焦炉冷却段用耐火材料的性能,发现采用含Si C砖或者莫来石-红柱石砖作为冷却段的材料,寿命可得到较大幅度提高。并以此为基础研制了新型耐磨砖,其耐压强度135 MPa,磨损量2.10 cm3,耐磨损性能比B级莫来石砖提高近4倍,体积密度高于B级莫来石砖。在某140 t·h-1干熄焦炉使用,效果优于B级莫来石砖。应用新型耐磨砖后干熄焦炉冷却段排焦温度降低,利于热回收效率和蒸汽发电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熄焦炉 冷却段 耐磨损 莫来石-红柱石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热段冷却段长度分配对脉动热管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汪双凤 西尾茂文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59-62,共4页
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探讨了脉动热管的加热段长度与冷却段长度分配对其极限热输送能力的影响.实验管为内径0.9mm、外径1.5mm、全长1 560mm的铜管,管内流体工质为R141b.实验揭示了5种不同长度配比的热管在不同充液率条件下的传热特性.结果... 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探讨了脉动热管的加热段长度与冷却段长度分配对其极限热输送能力的影响.实验管为内径0.9mm、外径1.5mm、全长1 560mm的铜管,管内流体工质为R141b.实验揭示了5种不同长度配比的热管在不同充液率条件下的传热特性.结果发现当充液率较低时,如果加热段长度等于冷却段长度,则该热管有最大的极限热输送能力;而当充液率较高时,在加热段长度大于冷却段长度的条件下,该热管的极限热输送能力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动热管 加热 冷却段 长度 充液率 极限热输送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氧煤油发动机喷管非冷却段传热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胡锦华 尹军伟 +2 位作者 张魏静 徐浩海 周立新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2-37,共6页
CZ-7芯一级发动机采用两台液氧煤油发动机并联提供动力。为了明确高空飞行时,双机喷管羽流上返对喷管出口非冷却段热状态的影响,建立了飞行状态下喷管出口非冷却段传热预测模型,通过地面单机及双机热试车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并利用该... CZ-7芯一级发动机采用两台液氧煤油发动机并联提供动力。为了明确高空飞行时,双机喷管羽流上返对喷管出口非冷却段热状态的影响,建立了飞行状态下喷管出口非冷却段传热预测模型,通过地面单机及双机热试车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并利用该模型预测了非冷却段在不同外部热流条件下的结构热状态及结构温度随外部热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预测模型能准确模拟非冷却段在外部热流条件下的温度响应情况;非冷却段最大能够承受的外部热流约为500k W/m^(2)。飞行试验表明,喷管非冷却段工作可靠,双机喷管羽流对喷管非冷却段的加热热流在许用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氧煤油发动机 双机并联 冷却段 传热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涂装线烘干炉冷却段设计及冷却效果改善 被引量:3
4
作者 黄国光 姚宇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6-79,共4页
介绍了涂装烘干炉冷却段的设计及冷却效果,着重介绍了烘干炉冷却效果改善的方案及能耗分析,详细介绍了冷却效果改善的原理、改善方案的优缺点等;结合实际情况对各个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说明,为类似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在满足节能减排的... 介绍了涂装烘干炉冷却段的设计及冷却效果,着重介绍了烘干炉冷却效果改善的方案及能耗分析,详细介绍了冷却效果改善的原理、改善方案的优缺点等;结合实际情况对各个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说明,为类似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在满足节能减排的前提下同时提高员工的操作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装线 烘干炉冷却段设计 强冷室 冷却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冷却段的中密度纤维板连续压机 被引量:3
5
作者 Marius Barbu Dieter Hoepner +3 位作者 Karl Lerach Helmut Roll Peter Beck Ulrich Kaiser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8-51,共4页
关键词 中密度纤维板 连续压机 冷却段 产品质量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温正火炉冷却段喷管的冷却特性研究
6
作者 谢康 张荣明 +2 位作者 贾汇桥 付嘉宝 蔡全福 《冶金能源》 2023年第1期41-44,共4页
等温正火工艺中快冷段的喷管形式决定了棒料冷却的均匀性,直接影响产品质量。文章利用fluent软件对两种结构喷管的流场和压力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然后通过拖偶测试的方法测量棒料表面与芯部的温度,对喷管冷却性能进行研究。数值模拟和拖... 等温正火工艺中快冷段的喷管形式决定了棒料冷却的均匀性,直接影响产品质量。文章利用fluent软件对两种结构喷管的流场和压力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然后通过拖偶测试的方法测量棒料表面与芯部的温度,对喷管冷却性能进行研究。数值模拟和拖偶测试均表明在等温正火条件下,结构形式一的喷管气体流速和压力更为均匀,快冷过程中冷却的更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棒料 冷却段 喷管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熄焦炉冷却段用新型耐磨砖的研制与应用
7
作者 闫涛 徐国涛 +5 位作者 盛军波 王大春 王希波 秦建涛 许堃 王远超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0-173,共4页
为了提高干熄焦炉冷却段用耐磨砖的使用寿命,在原有B级莫来石砖的基础上,通过调整骨料粒度级配、加入SiC粉和红柱石微粉等研制了新型耐磨砖,并介绍了其在140 t·h^(-1)干熄焦炉上的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新型耐磨砖的耐压强度为160 M... 为了提高干熄焦炉冷却段用耐磨砖的使用寿命,在原有B级莫来石砖的基础上,通过调整骨料粒度级配、加入SiC粉和红柱石微粉等研制了新型耐磨砖,并介绍了其在140 t·h^(-1)干熄焦炉上的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新型耐磨砖的耐压强度为160 MPa,磨损量仅为1.92 cm^(3),均优于原用B级莫来石砖的。在140 t·h^(-1)干熄焦炉冷却段使用7 a,炉衬表面仍然光洁平整,侵蚀量较小;预计该冷却段炉衬能使用10 a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熄焦炉 冷却段 耐磨砖 磨损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筒-锥段型钢结构冷却塔平均风荷载及静风响应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柯世堂 杜凌云 +1 位作者 刘东华 马兆荣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49-155,共7页
作为一种新颖的典型风敏感结构,直筒-锥段型钢结构冷却塔的动力特性和风致受力性能亟待研究。以国内拟建的某超大型钢结构冷却塔(189 m)为例,基于有限元方法分别建立主筒、主筒+加强桁架、主筒+加强桁架+附属桁架(铰接)、主筒+加强桁架... 作为一种新颖的典型风敏感结构,直筒-锥段型钢结构冷却塔的动力特性和风致受力性能亟待研究。以国内拟建的某超大型钢结构冷却塔(189 m)为例,基于有限元方法分别建立主筒、主筒+加强桁架、主筒+加强桁架+附属桁架(铰接)、主筒+加强桁架+附属桁架(固接)四种钢结构冷却塔模型,并对比分析其动力特性及传力路径;然后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技术进行直筒-锥段型冷却塔表面平均风荷载数值模拟,有分别加载规范和数值模拟风压对四种模型进行风致响应分析,对比研究增设加强桁架、附属桁架及与主筒和地面不同连接方式对直筒-锥段型钢结构冷却塔动力特性和静风响应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可为我国此类超大型钢结构冷却塔的结构选型和抗风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筒-锥型钢结构冷却 计算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 动力特性 静风响应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风速和雨强组合风-雨双向作用下直筒-锥段型钢结构冷却塔内压作用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杜凌云 柯世堂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220-228,共9页
作为一种新颖的直筒-锥段型钢结构冷却塔,独特的结构形式导致塔筒内表面气动力分布与传统双曲线型混凝土冷却塔明显不同;尤其在强风暴雨极端气候条件下,暴雨亦会直接影响内表面气动力并改变脉动风的湍流效应,而传统研究大多仅关注风驱... 作为一种新颖的直筒-锥段型钢结构冷却塔,独特的结构形式导致塔筒内表面气动力分布与传统双曲线型混凝土冷却塔明显不同;尤其在强风暴雨极端气候条件下,暴雨亦会直接影响内表面气动力并改变脉动风的湍流效应,而传统研究大多仅关注风驱动雨对于结构表面的冲击效应。为解决该问题,针对国内某在建189 m高新型直筒-锥段型钢结构冷却塔,以风-雨双向耦合算法为核心,基于CFD数值模拟采用连续相和离散相模型分别进行风场和雨滴模拟。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风速和雨强的9种组合对塔筒内表面风驱雨量、雨滴附加作用力和等效内压系数的影响规律,揭示风-雨双向耦合作用下塔筒内部风场速度流线、湍动能强度、雨滴运行速度和轨迹的作用机理,提炼出不同风速和雨强组合的最不利工况及其内压系数分布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筒-锥型钢结构冷却 风-雨双向耦合 数值模拟 内表面气动力 流场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涡模拟超大直筒-锥段型钢结构冷却塔极值风压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浩 柯世堂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9-76,共8页
以国内拟建的首座超大直筒-锥段型钢结构冷却塔(189 m)为例,通过大涡模拟法获得其表面三维气动力时程和周边流场分布形态,并与国内外实测及风洞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基于三种典型风压极值算法(峰值因子... 以国内拟建的首座超大直筒-锥段型钢结构冷却塔(189 m)为例,通过大涡模拟法获得其表面三维气动力时程和周边流场分布形态,并与国内外实测及风洞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基于三种典型风压极值算法(峰值因子法、改进峰值因子法和Sadek-Simiu法)对比分析了此类钢结构冷却塔表面峰值因子和风压极值的分布规律,并基于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分别给出了直筒和锥段部分的风压极值一维/二维拟合公式及取值建议;研究表明:直筒-锥段型钢结构冷却塔负压极值区和分离区附近风荷载呈现明显的非高斯特性,基于高斯分布假定的峰值因子法计算得出的极值风压数值偏小;锥段和直筒段背风面极值风压均大于规范取值,锥段迎风面和侧风面极值风压与水工规范极值接近,而直筒段迎风面和侧风面极值风压与荷载规范极值接近;所提出的风压极值拟合公式可以包络直筒和锥段的实际风压极值,最大误差<10%。研究结论可为此类钢结构冷却塔风荷载设计取值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筒-锥型钢结构冷却 大涡模拟 峰值因子 非高斯特性 极值风压 拟合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厚板轧机工作辊三段冷却系统的设计探讨
11
作者 隗洪梅 王常金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5,共3页
阐述了中厚板轧机工作辊三段冷却系统调试过程中发现的故障 ,并且根据故障现象 ,进行了分析、计算。通过重新计算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 中厚板轧机 工作辊 冷却系统 调试 流量调节 故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段冷却法冰水系统设计原理及控制措施
12
作者 陈萍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8年第2期75-77,87,共4页
针对啤酒厂生产特点,指出了在热麦汁冷却中采用一段冷却法时冷冻站设计应注意的问题,及必须采取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 冷却 冷冻站 冰水系统 控制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疏冷段低压加热器特性分析
13
作者 王巍 董辉 +3 位作者 王晓放 董爱华 武君 杨振海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8-170,共3页
基于能量平衡方程和效能-传热单元数法(ε-NTU),提出了变工况下带疏冷段加热器的端差计算方法,利用自编计算机程序,开展了加热器性能分析。以某660MW超临界纯凝机组5号、6号低压加热器为例,分析了带疏冷段加热器的性能。分析结果表明:... 基于能量平衡方程和效能-传热单元数法(ε-NTU),提出了变工况下带疏冷段加热器的端差计算方法,利用自编计算机程序,开展了加热器性能分析。以某660MW超临界纯凝机组5号、6号低压加热器为例,分析了带疏冷段加热器的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加热器给水负荷与端差的变化并非线性关系;上端差相对额定端差值的比率比对应的负荷率小得多,不能根据负荷变化来估算端差的数值;下端差相对额定端差值的比率与负荷率比较接近,但是否可利用负荷率来估算下端差还要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根据各加热器的变工况性能,才能合理、准确地分析热力系统的热经济性,判断加热器的实际运行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冷却段 低压加热器 端差 特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室外气候条件下蒸发冷却空调系统的性能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曾婷婷 王玉娇 +2 位作者 刘鸣 黄翔 杨立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21-926,946,共7页
蒸发冷却空调系统的设计既要考虑室外气候条件的影响,同时也要适应不同建筑冷负荷变化.通过研究典型城市室外气候条件对建筑冷负荷、间接蒸发冷水机组出水温度、蒸发冷却空调制冷量的影响,提出蒸发冷却空调系统冷源选型、空调设备二次... 蒸发冷却空调系统的设计既要考虑室外气候条件的影响,同时也要适应不同建筑冷负荷变化.通过研究典型城市室外气候条件对建筑冷负荷、间接蒸发冷水机组出水温度、蒸发冷却空调制冷量的影响,提出蒸发冷却空调系统冷源选型、空调设备二次空气选用等设计要点.对比分析得到蒸发冷却空调系统制冷量并非随建筑冷负荷呈规律性变化,需考虑峰值负荷时蒸发冷却空调系统供冷能力不足的问题.此外,深入研究典型城市室外空气状态点的分布情况,提出不同工程应根据建筑冷负荷设置蒸发冷却空调系统的运行模式;建议干热气候区蒸发冷却空调系统设计应充分利用夜间自然通风及系统直接蒸发冷却供冷能力,降低部分负荷运行工况下冷水系统和风系统的运行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条件 建筑冷负荷 间接蒸发冷却段 系统供冷量 运行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低温余热回收系统热管换热器传热性能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芹 王晓燕 +2 位作者 刘铁铮 张俊 王红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51-154,共4页
采用CFX软件Fluent模拟了用于低温余热回收的重力热管内的相变情况及充液率、热管长度比、管中心距对热管换热器传热性能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水量一定时,加热段与冷凝段长度相同的热管在不同充液率条件下的传热特性,高充液率的传热能... 采用CFX软件Fluent模拟了用于低温余热回收的重力热管内的相变情况及充液率、热管长度比、管中心距对热管换热器传热性能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水量一定时,加热段与冷凝段长度相同的热管在不同充液率条件下的传热特性,高充液率的传热能力优于低充液率的传热能力,适宜的充液率为60%~ 70%.当充液率一定时,加热段的长度小于冷凝段的长度有利于热管传热.当充液率及管长一定时,热管换热器的传热系数随管中心距的增大而减小.将热管换热器数值模拟的总传热系数与理论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实现了特定体系热管换热器的结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管 加热 冷却段 充液率 传热 管中心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发汽提组合塔的设计及其应用
16
作者 潘若民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S1期92-95,91,共5页
蒸发汽提组合塔是浸出油厂的第二蒸发器与层碟式汽提塔的组合。 蒸发汽提组合塔主要由分离室、蒸发汽提段、毛油冷却段、裙座等四个部分组成。 在分离室内套有一个第二蒸发器的小分离室,将分出的混.合油流入汽提塔内进行汽堤,而溶剂气... 蒸发汽提组合塔是浸出油厂的第二蒸发器与层碟式汽提塔的组合。 蒸发汽提组合塔主要由分离室、蒸发汽提段、毛油冷却段、裙座等四个部分组成。 在分离室内套有一个第二蒸发器的小分离室,将分出的混.合油流入汽提塔内进行汽堤,而溶剂气体则和汽提塔出来的气体混合在一起进入冷凝器。在蒸发汽提段,使用一个法兰兼第二蒸发器管板来连接内外筒体。外筒体与内筒体之间以圆周均匀排布列管,作为第二蒸发器,在内筒体装有分液盘和直接蒸汽喷嘴,作为汽提塔。毛油冷却段装有蛇管,,以便冷却毛油。裙座则采用圆筒。 蒸发汽提塔组合塔其特点是: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少,投资省,热能利用充分,操作方便,能保证产品质量达到工艺指标。 经过二年多的生产实际使用,证明蒸发汽提组合塔适用于棉籽、菜籽、大豆、米糠等油料浸出后的混合油的蒸发,其出来的毛油含溶及水份能够达到第二蒸发器,汽提塔分开使用的工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提塔 冷却段 蒸汽喷嘴 裙座 设计压力 混合油 浸出油 塔主 占地面积 工艺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氏体双相钢中的铁素体控制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丹 梁国俐 叶校瑛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62-65,71,共5页
根据实验钢相变规律,利用Gleeble-1500热模拟机,通过调整双道次变形后两段冷却间的保温温度和保温时间,模拟了热轧贝氏体双相钢的铁素体转变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铁素体开始转变温度由630℃增加到700℃,保温时间均为5 s,铁素体晶粒尺寸由... 根据实验钢相变规律,利用Gleeble-1500热模拟机,通过调整双道次变形后两段冷却间的保温温度和保温时间,模拟了热轧贝氏体双相钢的铁素体转变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铁素体开始转变温度由630℃增加到700℃,保温时间均为5 s,铁素体晶粒尺寸由5.58μm增加到6.64μm,体积分数由82.7%增加到83.9%,铁素体硬度由191 HV增加到230 HV;铁素体开始转变温度为680℃随着铁素体转变时间由5 s增加到15 s,铁素体晶粒尺寸由5.99μm增加到6.31μm,体积分数由83.1%增加到86.4%,铁素体硬度由221 HV降低到198 HV。铁素体的晶粒尺寸和显微硬度受铁素体开始转变温度和保温时间的影响较大,而铁素体体积分数受影响较小。实验钢的最优控制工艺应为铁素体转变温度为650~680℃,保温时间为5~10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规律 冷却 贝氏体双相钢 铁素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