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冷却模式下高温花岗岩力学特性演变规律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辛国旭 郤保平 +3 位作者 杨欣欣 董赟盛 何水鑫 吴阳春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7-275,共9页
【目的】探索相同高温状态下花岗岩在不同冷却模式(20℃水中热冲击冷却和20℃空气中自然冷却)下不同的力学特性。【方法】采用实验室自研热冲击破裂实验平台,对两种冷却模式下不同温度状态(25~600℃)花岗岩进行单轴抗压、巴西劈裂、变... 【目的】探索相同高温状态下花岗岩在不同冷却模式(20℃水中热冲击冷却和20℃空气中自然冷却)下不同的力学特性。【方法】采用实验室自研热冲击破裂实验平台,对两种冷却模式下不同温度状态(25~600℃)花岗岩进行单轴抗压、巴西劈裂、变角剪切试验,测试其单轴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内聚力、内摩擦角宏观力学参数,研究不同冷却模式下高温花岗岩力学特性的演变规律。【结果】结果表明:1)冷却模式对单轴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内聚力的影响较大,对内摩擦角几乎无影响;2)相同高温状态下花岗岩力学强度在20℃水中热冲击冷却劣化更严重,且300℃为两种冷却模式出现差异的阈值温度;3)当加热温度为600℃时,热冲击冷却后花岗岩的单轴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剪强度(内聚力)与自然冷却模式下相比分别降低了27.6%、51.7%、33%,这说明冷却模式对花岗岩力学强度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抗拉强度、抗剪强度、抗压强度。【结论】研究结果可为相同工况下高温岩石力学工程岩体稳定性分析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花岗岩 冷却模式 热冲击 力学特性 演变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7U装置纵场超导磁体线圈盒冷却模式分析
2
作者 李洪强 武松涛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4-37,共4页
超导纵场磁体的线圈盒不仅是HT 7U装置上质量最大的冷质部件 ,而且是最重要的冷质部件之一。针对超导纵场磁体的线圈盒结构的复杂性和应用的特殊性 ,较为详细地分析了HT 7U装置线圈盒上的热负荷来源 ,给出了线圈盒盒体冷却设计的基本要... 超导纵场磁体的线圈盒不仅是HT 7U装置上质量最大的冷质部件 ,而且是最重要的冷质部件之一。针对超导纵场磁体的线圈盒结构的复杂性和应用的特殊性 ,较为详细地分析了HT 7U装置线圈盒上的热负荷来源 ,给出了线圈盒盒体冷却设计的基本要求并对线圈盒冷却模式进行了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场超导磁体 HT-7U装置 线圈盒 热负荷 冷却模式 托卡马克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雨区干湿混合模式对超大型湿式冷却塔传热传质性能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9
3
作者 王妮妮 张政清 +3 位作者 邹健 高明 何锁盈 孙奉仲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4927-4934,共8页
为解决超大型湿式冷却塔雨区进风阻力大、传热传质性能沿径向分布不均等问题,提出雨区干湿混合的冷却模式。建立超大型湿式冷却塔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并进行验证。定义半径占比g、安装角a等参数,并设计不同半径占比g、收水板宽度d和安装角... 为解决超大型湿式冷却塔雨区进风阻力大、传热传质性能沿径向分布不均等问题,提出雨区干湿混合的冷却模式。建立超大型湿式冷却塔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并进行验证。定义半径占比g、安装角a等参数,并设计不同半径占比g、收水板宽度d和安装角a的多种优化方案,研究不同优化方案下冷却塔内的空气动力场及传热传质性能。结果表明,雨区干湿混合模式可减小雨区进风阻力,提高塔内空气动力场均匀性;当y=2/3、α=15°及d=16.50m时,冷却塔传热传质性能相对优化值:与原始常规塔相比,水温降增大了0.24℃,冷却数提高了0.12,通风量提升了1690kg/s。另外,全塔抽力随干区面积增大而升高,干湿混合冷却模式可使全塔抽力提高10.6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型湿式冷却 雨区 干湿混合冷却模式 传热传质性能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极自冷却高效等离子体束流源 被引量:2
4
作者 任琼英 李露 +3 位作者 丁亮 黄佳华 唐振宇 赵华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39-744,共6页
研制了一种阳极自冷却的高效层流等离子体炬。利用工质气体在阳极内部循环冷却阳极,提高气体温度;再让加热后的气体以更高的定向速度流入放电腔,得到稳定的等离子体射流。试验中等离子体炬的总功率约为785W,在大气压环境工作,阳极无水冷... 研制了一种阳极自冷却的高效层流等离子体炬。利用工质气体在阳极内部循环冷却阳极,提高气体温度;再让加热后的气体以更高的定向速度流入放电腔,得到稳定的等离子体射流。试验中等离子体炬的总功率约为785W,在大气压环境工作,阳极无水冷,束流能够长时间稳定工作。稳态运行过程中,射流长度无明显变化,阳极温度保持在395℃。比对试验中非自冷式等离子体炬在阳极无水冷情况下,运行5 min后放电中断;在运行期间射流长度出现明显的变化,阳极明显烧红,温度高达750℃。试验表明阳极自冷却能够改善射流的稳定性,提高射流的长度,温度和焓值,是一种提高等离子体炬热效率和品质的重要技术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态电弧放电 层流等离子体源 阳极自冷却 高效等离子体炬 无水冷却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裂带上的大地水准面异常与大洋岩石圈热模式
5
作者 邓爱军(译编) 《海洋地质动态》 1990年第3期16-17,共2页
大洋岩石圈演化的热模式表明,海底深度的单调增长与大地水准面高度随岩石圈的变老而降低相对应.在冷却半空间模式(cooling half-spacemodel)中,海底深度即为0℃等温线深度,该温度值与年代的平方根成比例。岩石圈基底可看做是具有某一特... 大洋岩石圈演化的热模式表明,海底深度的单调增长与大地水准面高度随岩石圈的变老而降低相对应.在冷却半空间模式(cooling half-spacemodel)中,海底深度即为0℃等温线深度,该温度值与年代的平方根成比例。岩石圈基底可看做是具有某一特定等温线的相应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半空间模式 大洋岩石圈 模式 大地水准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