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酸化血清溶血试验阳性的冷凝集素疾病患者临床与实验室特征
1
作者 王朝 王晓雪 +2 位作者 安润林 薄丽津 赵玉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5-579,共5页
目的:分析酸化血清溶血(Ham)试验阳性冷凝集素疾病(CAD/CAS)的临床与实验室特征,并与Ham试验阴性CAD/CAS及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比较,以期为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12月于本院确诊的CAD/... 目的:分析酸化血清溶血(Ham)试验阳性冷凝集素疾病(CAD/CAS)的临床与实验室特征,并与Ham试验阴性CAD/CAS及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比较,以期为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12月于本院确诊的CAD/CAS患者53例、经典型PNH患者67例。根据临床诊断及冷凝集素试验(CAT)、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Ham试验、PNH克隆检测结果分组,比较各组的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Ham试验阴性CAD/CAS组(Ham^(-)CAD/CAS组,n=36)、Ham试验阳性CAD/CAS组(Ham^(+)CAD/CAS组,n=17)、经典型PNH组(n=67)。与经典型PNH组相比,Ham^(+)CAD/CAS组的中位年龄较高(P=0.024),Ham试验阳性程度较弱,CAT、DAT阳性率较高,PNH克隆检测阳性率较低(均P<0.001)。Ham^(+)CAD/CAS组脾大、遇冷发绀者比例均明显高于经典型PNH组(P=0.002和P<0.001),红细胞计数(RBC)、乳酸脱氢酶(LDH)均明显低于经典型PNH组(P=0.007和P<0.001),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均明显高于经典型PNH组(P=0.003、P=0.004和P=0.006)。Ham^(+)CAD/CAS组血清补体C3、C4水平均明显低于经典型PNH组(P=0.001和P<0.001)。Ham^(+)CAD/CAS组尿隐血阳性率明显低于经典型PNH组(P=0.010)。Ham^(+)CAD/CAS组与Ham^(-)CAD/CAS组除中位年龄、血红蛋白(Hb)、MCHC、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网织红细胞比例(Ret)及Ham试验结果及DAT阳性类型、脾大者比例有明显差别外,其余临床与实验室特征均与Ham^(-)CAD/CAS组接近。结论:Ham试验阳性CAD/CAS患者的部分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指标与经典型PNH患者存在一定差异,但与Ham试验阴性CAD/CAS患者特征相对接近。这一结果可能为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化血清溶血试验 冷凝集素病/冷凝集素综合征 临床特征 实验室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凝集素综合征的血清学特性及检测方法探讨 被引量:46
2
作者 杨世明 张勇萍 潘晓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41-543,共3页
目的:了解冷凝集素综合征在不同疾病患者中的分布,冷凝集素的血清学特性及检测方法。方法:检测498例患者血清中的冷凝集素的效价和免疫球蛋白类型。对含有高效价冷凝集素的血清在4℃进行吸收,对经43℃的生理盐水洗涤后仍有凝集的RBC,采... 目的:了解冷凝集素综合征在不同疾病患者中的分布,冷凝集素的血清学特性及检测方法。方法:检测498例患者血清中的冷凝集素的效价和免疫球蛋白类型。对含有高效价冷凝集素的血清在4℃进行吸收,对经43℃的生理盐水洗涤后仍有凝集的RBC,采用45℃放散-聚蔗糖分离-微柱凝胶法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结果:在498例患者血清中,含有冷凝集素者324例(65%),其中冷凝集素的效价≤1∶32者435例(87%),≥1∶64者60例(12%)。冷凝集素综合征在血液病或重度贫血患者中占17.6%,在肿瘤患者中占13%,在其他疾病患者中占6%。冷凝集素的免疫球蛋白类型均为IgM。用45℃放散-聚蔗糖分离-微柱凝胶法检测冷凝集素效价增高者的ABO血型,正反向定型的结果一致,交叉配血试验无假凝集现象。结论:患者中冷凝集素综合征占12%,冷凝集素的效价增高时可干扰ABO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的结果,采用4℃吸收冷凝集素,用43℃的生理盐水洗涤RBC,以45℃放散-聚蔗糖分离-微柱凝胶法,能正确鉴定ABO血型,保证交叉配血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凝综合征 血型鉴定 交叉配血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凝集素综合征1例 被引量:5
3
作者 张晓伟 陈文明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149-150,共2页
关键词 冷凝综合征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溶血性疾 自身免疫性 红细胞破坏 CAS 冷抗体 国内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凝集素综合征1例 被引量:2
4
作者 梁渝珩 黎昌强 熊霞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5-105,共1页
冷凝集素综合征是因冷凝集素在低温时引起肢体末端血管内红细胞凝集,引起皮肤微循环阻塞为特征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指端、手部、耳郭及鼻尖受寒冷后.皮肤呈青紫色,局部有冷感或肢端感觉异常。笔者收治1例冷凝集素... 冷凝集素综合征是因冷凝集素在低温时引起肢体末端血管内红细胞凝集,引起皮肤微循环阻塞为特征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指端、手部、耳郭及鼻尖受寒冷后.皮肤呈青紫色,局部有冷感或肢端感觉异常。笔者收治1例冷凝集素综合征患者,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凝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伴冷凝集素综合征1例
5
作者 曾玉琼 黄文良 高心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727-727,共1页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冷凝综合征 自身免疫性疾 冶疗 免疫抑制剂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冷凝集素综合征为首发表现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早期诊断 被引量:8
6
作者 王亚茹 马艳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87-790,共4页
目的:分析1例以冷凝集素综合征(CAS)为首发表现起病的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临床筛查。方法:对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及骨髓结果、治疗方案做阐述和总结,为MM继发CAS的早期诊治提供思路。结果:患者出... 目的:分析1例以冷凝集素综合征(CAS)为首发表现起病的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临床筛查。方法:对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及骨髓结果、治疗方案做阐述和总结,为MM继发CAS的早期诊治提供思路。结果:患者出现乏力、血尿、黄疸、全身网状青斑等临床表现为MM继发CAS所致,与一般的雷诺现象不同,根据骨髓象及免疫固定电泳等明确诊断为Ig Mκ型MM,给予BAD方案化疗3个疗程,并加强保暖支持治疗后,贫血纠正,M蛋白减低,冷凝集现象明显减轻,疗效评估达非常好的部分缓解。结论:以CAS为首发表现的MM极为罕见,临床易漏诊。因此早期确诊及个体化治疗显得格外重要,需要临床医生进一步观察总结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冷凝综合征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凝集素综合征并发鼻中隔炎性肉芽肿误诊1例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毅 刘正宇 +1 位作者 罗世柏 何勇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3297-3297,共1页
患者女,38岁,主凶反复鼻出血、鼻尖青紫2年于2008年11月27日入院(当时气温约20℃左右)。自诉于2年前无明显诱渊出现双鼻腔间歇鼻出血,时有鼻痒,不打喷嚏,无流黏脓涕,鼻出血量时多时少。全身无发热,伴天冷时出现鼻尖、双耳廓、... 患者女,38岁,主凶反复鼻出血、鼻尖青紫2年于2008年11月27日入院(当时气温约20℃左右)。自诉于2年前无明显诱渊出现双鼻腔间歇鼻出血,时有鼻痒,不打喷嚏,无流黏脓涕,鼻出血量时多时少。全身无发热,伴天冷时出现鼻尖、双耳廓、四肢青紫疼痛.受热后症状减轻。于2008年11月27日来我院.门诊拟以“(1)鼻中隔新生物:血管瘤?(2)鼻尖冻疮?”收住我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凝综合征 鼻中隔 炎性肉芽肿 反复鼻出血 误诊 并发 鼻出血量 鼻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1℃温浴对高效价冷凝集素样本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解鸿翔 沈燕 +4 位作者 庞珍珍 孙彬 王珍妮 谢姝惠 周永列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07-512,共6页
目的探讨41℃水浴30 min纠正血常规检测中冷凝集现象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工作中遇到的2例含有高效价冷凝集素的样本,分别在室温、37℃和41℃水浴不同时间后进行血常规分析,观察血常规各项检测参数的变化;同时对标本进行涂片染色镜检,观... 目的探讨41℃水浴30 min纠正血常规检测中冷凝集现象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工作中遇到的2例含有高效价冷凝集素的样本,分别在室温、37℃和41℃水浴不同时间后进行血常规分析,观察血常规各项检测参数的变化;同时对标本进行涂片染色镜检,观察红细胞分布情况。收集74例无冷凝素的血常规标本,将标本41℃水浴后检测结果与室温检测结果进行一致性和可比性验证。结果2例冷凝集标本在室温检测时红细胞计数(RBC)和红细胞压积(HCT)明显降低,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和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异常升高,血红蛋白(HGB)与RBC比例明显异常,涂片染色镜检见红细胞大量聚集成团。37℃水浴不同时间后,RBC、HCT、MCH和MCHC均得到明显改善,但镜检仍有红细胞聚集成团现象。41℃水浴30 min后,两例标本RBC明显升高,HCT、MCH和MCHC亦趋于正常,镜检可见红细胞均匀分布。74例标本在41℃水浴30、60 min后的检测结果分别与室温下检测结果相比,各项目相对偏差符合率均≥80%,结果具有可比性。结论对于含有高效价冷凝集素的标本可以考虑41℃水浴后再进行血常规检测,以获得准确的检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凝 红细胞参数 全血细胞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发性冷凝集素病 被引量:2
9
作者 吴汉鑫 陈惠州 廖春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9年第1期52-53,共2页
我们近年来收治了继发性冷凝集素病(SCAD)3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例1男,7岁。因反复面色苍白近7年,加剧1周,于1994年12月29日住院。患儿出生不久即见面色苍白和疲乏,经多次住院诊断为“地中海贫血”,予输血... 我们近年来收治了继发性冷凝集素病(SCAD)3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例1男,7岁。因反复面色苍白近7年,加剧1周,于1994年12月29日住院。患儿出生不久即见面色苍白和疲乏,经多次住院诊断为“地中海贫血”,予输血症状可改善。1周前又因出现上述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凝 继发性 SCAD 治疗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高效价冷凝集素和不规则抗体对输血相容性检测的影响及对策 被引量:28
10
作者 李丹 曲浩魁 +4 位作者 杨世明 崔效玮 崔颖 穆士杰 安宁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62-265,共4页
目的探讨高效价冷凝集素及伴同种不规则抗体在输血相容性检测中,对血型鉴定、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的影响和处理方法。方法采用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吸收放散试验及2-巯基乙醇处理患者血标本,用消除冷凝集素以后的患者红细胞及血清进行AB... 目的探讨高效价冷凝集素及伴同种不规则抗体在输血相容性检测中,对血型鉴定、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的影响和处理方法。方法采用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吸收放散试验及2-巯基乙醇处理患者血标本,用消除冷凝集素以后的患者红细胞及血清进行ABO正反定型、 RhD定型、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结果 19例患者血标本处理前在血型鉴定、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中均发生3+~4+凝集,经鉴定由高效价冷凝集素引起16例,由冷凝集素伴同种不规则抗体引起3例。处理后的患者血标本反定型、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均得到正确结果。患者输注交叉配血相合的供血者血液后无不良反应,血红蛋白上升值达到预期要求。结论采用洗涤、吸收放散试验及2-Me处理患者血标本后,再进行ABO、 RhD血型鉴定、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可消除冷凝集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凝 自身抗体 血型鉴定 抗体筛选 不规则抗体检测 交叉配血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温下冷凝集素干扰血液分析仪多项检测参数1例 被引量:13
11
作者 洪玲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8期1347-1347,共1页
患者男,6l岁,农民,不规则发热4~5d,皮肤巩膜黄染,于2006年10月15日入院。肝功能:血清总胆红素194μmol/L,直接胆红素107μmol/L,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96IU/L,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88IU/L,r-L-谷氨酸转肽酶100IU/L... 患者男,6l岁,农民,不规则发热4~5d,皮肤巩膜黄染,于2006年10月15日入院。肝功能:血清总胆红素194μmol/L,直接胆红素107μmol/L,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96IU/L,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88IU/L,r-L-谷氨酸转肽酶100IU/L,乳酸脱氢酶379 IU/L.总胆汁酸242.6pμmol/L,血清总蛋白55g/L,血清白蛋白25g/L,血清球蛋白30g/L,白球比例0.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分析仪 多项检测 冷凝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血清总胆红 干扰 温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球蛋白血症伴高效价冷凝集素和IgG抗E、抗c抗体的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杜娟 李丹 +4 位作者 杨世明 崔颖 穆士杰 焦琴 安宁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41-745,共5页
目的分析巨球蛋白血症患者伴高效价冷凝集素和IgG型抗E、抗c抗体的血清学检测结果及配血对策。方法对患者血标本在37℃孵育、离心洗涤红细胞后,采用卡式法检测患者ABO及RhD血型,对患者血清吸收冷凝集素后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对抗体筛查... 目的分析巨球蛋白血症患者伴高效价冷凝集素和IgG型抗E、抗c抗体的血清学检测结果及配血对策。方法对患者血标本在37℃孵育、离心洗涤红细胞后,采用卡式法检测患者ABO及RhD血型,对患者血清吸收冷凝集素后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对抗体筛查阳性血标本采用盐水法、间接抗球蛋白试验及吸收放散试验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采用盐水法、凝聚胺法及间接抗球蛋白试验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结果未经处理的患者血标本在进行ABO和RhD血型鉴定、抗体筛查、交叉配血试验及直接抗球蛋白试验均为阳性,凝集强度为3+~4+。经常规洗涤处理后的患者血标本,ABO血型鉴定为O型,Rh血型鉴定为CCDee,抗体筛查阳性,交叉配血不合,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自身对照试验弱阳性,冷凝集素效价为1∶4096。采用37℃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4℃吸收或2-巯基乙醇处理血清冷凝集素,吸收放散试验等血清学检测鉴定,确定患者血清含有高效价冷凝集素和IgG型抗E、抗c不规则抗体。结论冷凝集素为IgM型冷自身抗体,可影响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结果,抗E、抗c为IgG型不规则抗体,可引起抗体筛查阳性、交叉配血不合及溶血性输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球蛋白血症 冷凝 IGM型 配血不合 抗体鉴定 抗E 抗c IGG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冷凝集素病伴血红蛋白尿一例
13
作者 王允滋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79年第5期50-53,共4页
特发性冷凝集素病,又名可逆性低温冷凝集素症所致的慢性溶血性贫血,属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一种。临床不多见,国内仅有数十例报道,而伴血红蛋白尿者,仅具罗凯等于1956年报道一例。我们于最近亦遇到一例,现报导如下: ××,男,3... 特发性冷凝集素病,又名可逆性低温冷凝集素症所致的慢性溶血性贫血,属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一种。临床不多见,国内仅有数十例报道,而伴血红蛋白尿者,仅具罗凯等于1956年报道一例。我们于最近亦遇到一例,现报导如下: ××,男,36岁。主诉为受寒后即出现手、足、耳、鼻发绀,二足麻木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凝 继发性 血红蛋白尿 黑尿热 特发性 冷凝效价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获得性溶血性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体瘤伴冷凝集现象两例并文献复习
14
作者 解鸿翔 潘茹会 +4 位作者 周斐斐 王素梅 陈素峰 曹文静 金嘉俊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89-694,共6页
冷凝集素是一种针对红细胞表面糖类抗原I或i的自身抗体,以IgMκ型为主,在体温降低时可引起红细胞凝集。它通常与感染、药物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有关,在实体瘤中的报道罕见。本文报告2例实体瘤患者外周血出现的冷凝... 冷凝集素是一种针对红细胞表面糖类抗原I或i的自身抗体,以IgMκ型为主,在体温降低时可引起红细胞凝集。它通常与感染、药物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有关,在实体瘤中的报道罕见。本文报告2例实体瘤患者外周血出现的冷凝集现象。患者入院时血常规检测均显示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压积明显降低,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不匹配,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和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异常升高,血涂片显微镜检查显示红细胞聚集。标本在37℃孵育后,观察到冷凝集的可逆性,红细胞及其参数得到纠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瘤 乳腺癌 卵巢癌 冷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收放散试验及抗体增强方法在ABO疑难血型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40
15
作者 张勇萍 安宁 +4 位作者 杨世明 崔颖 陈洁 焦琴 穆士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38-1141,共4页
目的探讨吸收放散试验及抗体增强方法在ABO血型抗原减弱和血清抗体效价降低及高效价冷凝集素引起疑难血型鉴定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30例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相符的血标本,采用不规则抗体筛选、抗体增强方法、吸收放散试验及直接抗人球... 目的探讨吸收放散试验及抗体增强方法在ABO血型抗原减弱和血清抗体效价降低及高效价冷凝集素引起疑难血型鉴定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30例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相符的血标本,采用不规则抗体筛选、抗体增强方法、吸收放散试验及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观察患者血型抗原及血清中抗体的检出情况。结果 30例患者不规则抗体筛选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阴性,被患者红细胞吸收后的人源抗A或抗B血清效价有所降低;患者红细胞放散液与A型或B型试剂红细胞出现预期的血型抗原抗体反应,凝集强度由常规方法的混合外观凝集(MF)~1+增加到吸收放散试验及抗体增强方法的1+~3+,ABO血型正反定型相符。结论吸收放散试验能起到浓缩血清及初步纯化抗体的作用,抗体增强方法可增加低效价血清抗体的凝集强度,在输血相容性检测中联合应用ABO正反定型、吸收放散试验及抗体增强方法,可准确鉴定ABO疑难血型及解决部分交叉配血不合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抗体减弱 冷凝 ABO疑难血型 吸收放散试验 抗体增强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30年中国文献报道恶性淋巴瘤合并自身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症的系统性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会 李婉影 +1 位作者 高清平(综述) 姜道滋(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9-94,共6页
本文通过收集1989年1月至2019年12月国内学者发表在国内外期刊上的文献及参考文献,共纳入符合标准的140例恶性淋巴瘤(malignant lymphoma,ML)合并自身免疫性血细胞减少(autoimmune cytopenia,AIC)病例,包括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 本文通过收集1989年1月至2019年12月国内学者发表在国内外期刊上的文献及参考文献,共纳入符合标准的140例恶性淋巴瘤(malignant lymphoma,ML)合并自身免疫性血细胞减少(autoimmune cytopenia,AIC)病例,包括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IHA)、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ure red cell aplasia,PRCA)及Evans综合征等。虽然各亚型淋巴瘤病例数均较少(n=1~28),但通过系统性分析仍得到部分有意义的发现。除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autoimmune neutropenia,AIN)外,各类AIC均有报道,发生率依次为AIHA>ITP>冷凝集素综合征(cold agglutinin syndrome,CAS)>PRCA>Evans综合征。AIC见于各亚型淋巴瘤,但各类AIC在不同亚型发生率存在差异。CAS仅见于淋巴瘤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 cell nonHodgkin′slymphoma,B-NHL)、AIHA、ITP,Evans综合征多见于B-NHL,PRCA则多见于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T cell non Hodgkin′s lymphoma,T-NHL)。相较于糖皮质激素等常规治疗,合并ML的AIC抗肿瘤治疗对有效率更高。恶性淋巴瘤合并AIC临床情况复杂,需引起临床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自身免疫性血细胞减少 溶血性贫血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冷凝综合征 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价自身冷抗体致血型正反定型不符1例 被引量:7
17
作者 马海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591-591,594,共2页
关键词 自身抗体 冷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