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nipol气相法聚乙烯冷凝模式控制分析及操作优化
1
作者 梅智鹏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7-31,共5页
对Unipol气相法聚乙烯冷凝模式的进冷凝过程中引起反应系统波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明确了采用冷凝模式切换时应尽量增大反应器入口液相含量、减小固体含量的控制原则。分析了反应器入口固、液含量的影响因素,确定了采用低密度牌号产品开... 对Unipol气相法聚乙烯冷凝模式的进冷凝过程中引起反应系统波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明确了采用冷凝模式切换时应尽量增大反应器入口液相含量、减小固体含量的控制原则。分析了反应器入口固、液含量的影响因素,确定了采用低密度牌号产品开工,以提升反应负荷、增加异戊烷含量和降低循环气气速为调节方法,从而快速降低反应器进料温度,提高循环气露点,减少细粉夹带量。同时总结了进冷凝操作的优化方法及注意事项,从而实现冷凝操作模式的平稳、快速切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ipol气相法聚乙烯 冷凝模式 控制方法 路线选择 操作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法聚乙烯冷凝模式操作的模拟研究(Ⅰ) 反应器运行状态的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杨荆泉 陈伟 +1 位作者 阳永荣 戎顺熙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877-884,共8页
建立了气相法聚乙烯冷凝模式操作反应器的两相模型 .模型涉及气泡相和乳化相中的热量和质量守衡、乳相和泡相之间的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乳相中的聚合反应以及乳相中粒子的停留时间分布等 .通过模型研究了常规操作和冷凝操作时操作变量... 建立了气相法聚乙烯冷凝模式操作反应器的两相模型 .模型涉及气泡相和乳化相中的热量和质量守衡、乳相和泡相之间的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乳相中的聚合反应以及乳相中粒子的停留时间分布等 .通过模型研究了常规操作和冷凝操作时操作变量和反应器运行状态变量之间的关系 .模型模拟结果与工业的常规操作和冷凝操作数据符合较好 .得到了冷凝操作时时空收率、低温区域、聚合物灰分等的变化规律以及催化剂特性对冷凝操作的影响规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流化床 冷凝模式 模拟 气相法 反应器 运行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凝模式下降低Unipol工艺聚乙烯树脂灰分的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于正一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9-272,共4页
对Unipol气相流化床反应器冷凝操作时聚乙烯树脂灰分增加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树脂灰分是催化剂的残留物,其增加的主要原因是:随空时收率的增加,催化剂在反应器内的停留时间缩短,使催化剂的活性不能充分发挥;冷凝操作使反应器内温度分布... 对Unipol气相流化床反应器冷凝操作时聚乙烯树脂灰分增加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树脂灰分是催化剂的残留物,其增加的主要原因是:随空时收率的增加,催化剂在反应器内的停留时间缩短,使催化剂的活性不能充分发挥;冷凝操作使反应器内温度分布梯度加大,在偏离最佳反应温度的情况下,催化剂活性达不到最高;助催化剂过量或不足;原料杂质含量的增加造成催化剂及助催化剂用量的增加。采用新型催化剂、改进常规催化剂、优化工艺操作条件等措施可以降低树脂灰分,其中采用淤浆催化剂可使树脂灰分降低60%~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分 气相流化床 聚乙烯 催化剂 冷凝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法聚乙烯冷凝模式操作的模拟研究(Ⅱ) 聚合粒子过热的分析
4
作者 杨荆泉 陈伟 +1 位作者 阳永荣 戎顺熙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885-890,共6页
通过建立气相法聚乙烯冷凝模式操作流化床乳化相中粒子外边界层的热质传递模型 ,研究了冷凝模式操作时聚合粒子的过热情况 .模拟结果显示在通常条件下 ,聚合物粒子在生长初期的表面温度存在多重稳态解 ;冷凝操作有助于降低大的聚合物粒... 通过建立气相法聚乙烯冷凝模式操作流化床乳化相中粒子外边界层的热质传递模型 ,研究了冷凝模式操作时聚合粒子的过热情况 .模拟结果显示在通常条件下 ,聚合物粒子在生长初期的表面温度存在多重稳态解 ;冷凝操作有助于降低大的聚合物粒子的边界层温度梯度 ,但对粒子生长初期的边界层温升几乎没有影响 ;慢启动、高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热传递 过热 冷凝模式 模拟 聚合粒子 热质传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法聚乙烯流化床反应器中冷凝操作模式的声发射检测 被引量:2
5
作者 黄正梁 刘伟 +2 位作者 曹翌佳 王靖岱 阳永荣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21-524,共4页
在Unipol气相法乙烯聚合装置中,对流化床反应器切换到冷凝操作模式的过程进行声发射检测试验。当循环气体中冷凝液出现且含量逐渐增加时,声发射信号在175~200kHz特征频域内的能量分率(R)发生突变并持续增大。据此,提出以R发生突变并持... 在Unipol气相法乙烯聚合装置中,对流化床反应器切换到冷凝操作模式的过程进行声发射检测试验。当循环气体中冷凝液出现且含量逐渐增加时,声发射信号在175~200kHz特征频域内的能量分率(R)发生突变并持续增大。据此,提出以R发生突变并持续增大作为流化床反应器切换到冷凝操作模式的判据。工业试验结果表明,可利用声发射技术检测流化床反应器是否进入冷凝操作模式,且比传统的温差判别方法更为灵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ipol气相法乙烯聚合 聚乙烯 流化床反应器 冷凝操作模式 声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凝态操作下LLDPE高强度棚膜专用树脂开发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志武 刘源 《合成树脂及塑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共5页
在线型全密度聚乙烯装置上开发和生产了高强度棚膜专用树脂DFDA-9085,并对工业化产品进行了性能测试和结构表征。DFDA-9085在冷凝态操作模式下实现稳定生产以及熔体流动速率、密度等指标的精确控制,工业化产品的重均分子量为1.54×... 在线型全密度聚乙烯装置上开发和生产了高强度棚膜专用树脂DFDA-9085,并对工业化产品进行了性能测试和结构表征。DFDA-9085在冷凝态操作模式下实现稳定生产以及熔体流动速率、密度等指标的精确控制,工业化产品的重均分子量为1.54×105,各项性能指标达到进口专用树脂水平。加工的薄膜制品力学性能和耐老化性能良好,尤其是纵、横向直角撕裂强度达到118.1,123.5 k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高强度薄膜 专用树脂 冷凝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批模拟连续带液操作流化床的传热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杨荆泉 陈伟 +1 位作者 阳永荣 戎顺熙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66-271,共6页
通过分批模拟连续干燥实验,建立了相应的热量和质量传递模型; 对流化床带液操作时气体与粒子之间的传热系数,粒子之间的传热系数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带液操作流化床中流化气速、平均粒径和湿粒子含率对传热系数的影响关联式。对理解气... 通过分批模拟连续干燥实验,建立了相应的热量和质量传递模型; 对流化床带液操作时气体与粒子之间的传热系数,粒子之间的传热系数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带液操作流化床中流化气速、平均粒径和湿粒子含率对传热系数的影响关联式。对理解气相法聚乙烯冷凝模式操作中的传热提供了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热 流化床 冷凝模式操作 聚乙烯 生产工艺 气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liquid desiccant evaporator driven by heat pump
8
作者 NIU Run-ping CHEN Xiao-yi +1 位作者 WANG Zi-ye KUANG Da-qi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8期2197-2213,共17页
The standard k-ε turbulence model and discrete phase model (DPM) were used to simulate the heat and mass transfer in a liquid-desiccant evaporator driven by a heat pump using FLUENT software, and the temperature fiel... The standard k-ε turbulence model and discrete phase model (DPM) were used to simulate the heat and mass transfer in a liquid-desiccant evaporator driven by a heat pump using FLUENT software, and the temperature field and velocity field in the device were obtaine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liquid-desiccant evaporator was studied as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inlet solution varied between 21% and 30% and the pipe wall temperature between 30 and 50 ℃. Results show that the humidification rate and the humidification efficiency increased with the inlet air temperature, the solution flow rate, the solution temperature, and the pipe wall temperature. The humidification rate and humidification efficiency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moisture content in inlet air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inlet solution. The humidification rate increased substantially but the humidification efficiency decreased as the inlet air flow rate increased. The error between the simulations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is acceptable, meaning that our model can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optimizing the performance of a humidifying evaporat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t pump condensation heat discrete phase model (DPM) liquid desiccant evaporator numerical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