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相流化床聚乙烯冷凝技术的应用与运行优化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志武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40-744,共5页
介绍了气相流化床聚乙烯冷凝技术特点,分析了气相流化床聚乙烯冷凝模式操作参数的相互影响关系,提出了装置投料开车及冷凝模式下稳定运行的优化措施。运行结果表明,在冷凝操作模式下应确定各参数的安全操作范围,冷凝操作的进入或退出应... 介绍了气相流化床聚乙烯冷凝技术特点,分析了气相流化床聚乙烯冷凝模式操作参数的相互影响关系,提出了装置投料开车及冷凝模式下稳定运行的优化措施。运行结果表明,在冷凝操作模式下应确定各参数的安全操作范围,冷凝操作的进入或退出应尽快完成。装置开车阶段对原料和回收液(气)要预先取样分析合格,投催化剂后出现静电大幅波动应消除杂质来源再提负荷,进冷凝操作模式时原始种子床粉料应排出彻底,为防止反应器爆聚应提高对异常现象的判断及处置速度。装置运行阶段应强化原料质量和原料精制床精制效果的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流化床 聚乙烯 冷凝技术 乙烯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派莎克“高温冷凝水回收技术”荣获“2013节能中国优秀技术”称号
2
《化工设备与管道》 CAS 2013年第4期62-62,共1页
2013年5月21日,由中国节能协会主办的"2013第四届节能中国推介活动发布仪式"在北京举行。斯派莎克工程(中国)有限公司的"高温冷凝水回收技术"荣获"2013节能中国优秀技术"奖项。这是斯派莎克自2010年荣获"十大节能贡献企业"之... 2013年5月21日,由中国节能协会主办的"2013第四届节能中国推介活动发布仪式"在北京举行。斯派莎克工程(中国)有限公司的"高温冷凝水回收技术"荣获"2013节能中国优秀技术"奖项。这是斯派莎克自2010年荣获"十大节能贡献企业"之后,第三次荣获节能领域的国家级权威奖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凝水回收技术 节能协会 中国 高温 国家级 主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法聚乙烯装置改扩技术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赵国辉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6-38,42,共4页
本文通过对冷凝、超冷凝及高效催化剂等技术分析比较 ,结合目前国内实际情况 ,阐明了在国内气相法聚乙烯装置扩能改造中应首选冷凝技术 ,其次是高效催化剂技术 ,而超冷凝技术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目前不宜采用。
关键词 气相法 聚乙烯装置 冷凝技术 冷凝技术 高效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代聚烯烃技术 被引量:3
4
作者 胡炳镛 王定松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20-124,共5页
美国斯坦福研究所的高级顾问Sinclair1995年2月在第九次国际聚烯烃会议上把超冷凝、超临界和聚丙烯高温聚合概括为第三代聚烯烃技术[1]。从那时起,国际石化界有不少文献采用第三代聚烯烃技术的提法。在我国,近年来石... 美国斯坦福研究所的高级顾问Sinclair1995年2月在第九次国际聚烯烃会议上把超冷凝、超临界和聚丙烯高温聚合概括为第三代聚烯烃技术[1]。从那时起,国际石化界有不少文献采用第三代聚烯烃技术的提法。在我国,近年来石化企业消除“瓶颈”制约,挖潜增效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烯烃 冷凝技术 超临界 高温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闭式冷凝水回收技术在人造板行业中的节能效果
5
作者 王春晓 《内蒙古林业》 2007年第6期24-25,共2页
在人造板生产中,蒸汽作为一种用途极为广泛的能源几乎与所有的企业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大量的工业用水和以煤炭为主的能源被用来产生蒸汽,蒸汽的热力又被用来实现人造板生产工艺过程,而蒸汽释放出部分热能后生成的冷凝水往往被直排... 在人造板生产中,蒸汽作为一种用途极为广泛的能源几乎与所有的企业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大量的工业用水和以煤炭为主的能源被用来产生蒸汽,蒸汽的热力又被用来实现人造板生产工艺过程,而蒸汽释放出部分热能后生成的冷凝水往往被直排。冷凝水经过软化和除盐处理,很纯净,并且有一定的余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闭式冷凝水回收技术 人造板生产 节能效果 行业 生产工艺过程 生蒸汽 工业用水 除盐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nipol气相法聚乙烯工艺技术进展 被引量:25
6
作者 张丽霞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0-74,共5页
Unipol工艺是生产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的常用方法,是高效催化剂与气相流化床相结合的工艺。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UCC公司)的冷凝态技术可极大提高反应器的撤热能力,从而大幅提高了时空产率;UCC公司开发的UnipolⅡ工艺采用两... Unipol工艺是生产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的常用方法,是高效催化剂与气相流化床相结合的工艺。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UCC公司)的冷凝态技术可极大提高反应器的撤热能力,从而大幅提高了时空产率;UCC公司开发的UnipolⅡ工艺采用两个串联的反应器可生产双峰聚乙烯,但装置的设备投资大、使用效率低、操作费用高。美国ExxonMobil化学公司的超冷凝技术是在循环气流中加入高浓度的惰性冷凝介质,操作时冷凝液的质量分数可高达15%-50%,生产能力可提高到250%以上.美国Univation公司研发的一种新型催化剂,实现了在单个反应器里生产双峰高密度聚乙烯,降低了约40%的成本;该公司采用其开发的第二代茂金属催化剂生产的茂金属LLDPE,其制品具有优异的加工性能、光学性能和力学性能及良好的热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UNIPOL工艺 冷凝技术 双峰技术 茂金属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提高油田注汽锅炉热效率方法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廖洪波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6年第6期98-100,共3页
油田注汽锅炉热效率普遍偏低,排烟热损失是影响锅炉热效率的主要因素,而排烟热损失决定于排烟温度和排烟量。国内目前对锅炉设备的改造技术多局限于减少锅炉的排烟量上。本文论述了将冷凝技术应用在加热炉上来降低排烟温度,回收利用烟... 油田注汽锅炉热效率普遍偏低,排烟热损失是影响锅炉热效率的主要因素,而排烟热损失决定于排烟温度和排烟量。国内目前对锅炉设备的改造技术多局限于减少锅炉的排烟量上。本文论述了将冷凝技术应用在加热炉上来降低排烟温度,回收利用烟气中水蒸汽的汽化潜热,从而达到提高热效率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凝技术 注汽锅炉 热效率 提高 辽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聚乙烯工业现状及生产工艺新进展 被引量:12
8
作者 崔小明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1-74,共4页
概述了世界聚乙烯(PE)工业的生产和消费现状,介绍了PE生产工艺的最新进展,如冷凝及超冷凝技术、不造粒技术、共聚技术、反应器新配置技术、双峰技术等。提出了发展我国PE工业生产的建议。
关键词 聚乙烯工业 PE 生产工艺 工业生产 冷凝技术 不造粒技术 共聚技术 反应器新配置技术 双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及铝合金熔体结构研究
9
作者 谭敦强 黎文献 张迎元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5期27-29,40,共4页
综述了最近几十年来液态结构研究方法、铝及铝合金熔体结构研究的进展,特别是对Al-TM(过渡族元素)-X和Al-Si-X合金系做了详细介绍,希望为研究更高质量的铝合金熔体,精确控制铝及铝合金中的相组成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铝合金熔体 液态结构 固态金属材料 快速冷凝技术 非晶结构 熔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程参数对采用多孔陶瓷超滤膜回收烟气中余热和水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孟庆莹 曹语 +4 位作者 黄延召 王乐 李丽 牛淑锋 漆虹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519-2525,共7页
将孔径为20 nm的陶瓷膜组装制成膜冷凝器,在水蒸气-空气形成的模拟体系中,采用去离子水作为冷却介质,开展了传递膜冷凝技术在烟气除湿和工业余热综合应用方面的研究。考察了空气流量、冷却水流量、进气温度和冷却水温度对陶瓷内膜和外... 将孔径为20 nm的陶瓷膜组装制成膜冷凝器,在水蒸气-空气形成的模拟体系中,采用去离子水作为冷却介质,开展了传递膜冷凝技术在烟气除湿和工业余热综合应用方面的研究。考察了空气流量、冷却水流量、进气温度和冷却水温度对陶瓷内膜和外膜过程通量的影响,并比较了两者水热回收性能。结果表明,过程通量均随进气流量和进气温度的增大而增加。随着冷却水流量的增大,过程通量也不断增加,但是冷却水流量达到一定值后,过程通量基本不再变化。冷却水温度对过程水通量的影响较小,但是热通量对冷却水温度的改变较敏感。冷却水流量的变化对陶瓷外膜的过程通量影响更加显著,表明陶瓷外膜水热回收过程更易受流体边界层的影响。在各实验工况范围内,陶瓷内膜和外膜分别具有更高的热通量和水通量,采用陶瓷膜过程的水通量和热通量最高分别可达到23.1 kg·m^(-2)·h^(-1)和47.5 MJ·m^(-2)·h^(-1)。随着传递膜冷凝技术开发和研究的不断深入,该技术在除湿和工业余热综合应用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将为我国节水、节能以及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发展提供新的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膜 烟气水分回收 余热回收 传递膜冷凝技术 烟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nipol全密度PE工艺进展 被引量:9
11
作者 应丽英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2002年第4期49-53,共5页
综述了Unipol聚乙烯工艺的进展Unipol Ⅱ工艺生产的薄膜级聚乙烯树脂很好地综合了韧性和加工性,向加工多样化和线型低密度聚乙烯膜的减薄推进了一大步;研制出生产双峰分布聚乙烯的双金属催化剂;减少了生产粘性聚合物时流化床反应器结块... 综述了Unipol聚乙烯工艺的进展Unipol Ⅱ工艺生产的薄膜级聚乙烯树脂很好地综合了韧性和加工性,向加工多样化和线型低密度聚乙烯膜的减薄推进了一大步;研制出生产双峰分布聚乙烯的双金属催化剂;减少了生产粘性聚合物时流化床反应器结块;冷凝态技术取得重大进展;对流化床反应器底部进气口进行改造等。调查了国内该工艺应用厂家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和相应的对策,提出了扬子石油化工公司引进该工艺时应注意催化剂专利、反应器结构、设备(如循环气压缩机)等方面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进展 全密度聚乙烯 UNIPOL工艺 冷凝技术 流化床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进步,拓展新市场
12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0-50,共1页
2003年9月,上海立得催化剂有限公司新产品SLC-G气相法聚乙烯催化剂在天津石化乙烯厂UNIPOL聚乙烯生产装置的反应器,经过超冷凝技术扩能改进后,生产负荷提升为原设计的近300%。超冷凝态下运行的反应器对催化剂也提出了新要求。因为... 2003年9月,上海立得催化剂有限公司新产品SLC-G气相法聚乙烯催化剂在天津石化乙烯厂UNIPOL聚乙烯生产装置的反应器,经过超冷凝技术扩能改进后,生产负荷提升为原设计的近300%。超冷凝态下运行的反应器对催化剂也提出了新要求。因为催化剂在反应器中停留时间大大短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产品 有限公司 上海 催化剂 冷凝技术 气相法聚乙烯 冷凝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膜用LLDPE树脂QLLF30的开发
13
作者 陈宁 高凌雁 信强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4-26,共3页
与硅胶负载型催化剂(简称M催化剂)相比,浆液催化剂活性高、引发时间短、所制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细粉含量少且降低了三乙基铝的消耗。通过在装置上新增浆液催化剂加料系统,实现由M催化剂在线切换浆液催化剂。通过调整工艺参数,开发... 与硅胶负载型催化剂(简称M催化剂)相比,浆液催化剂活性高、引发时间短、所制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细粉含量少且降低了三乙基铝的消耗。通过在装置上新增浆液催化剂加料系统,实现由M催化剂在线切换浆液催化剂。通过调整工艺参数,开发出了用浆液催化剂生产的LLDPE QLLF30,并与用M催化剂生产的LLDPE DFDA7042的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保留了DFDA7042优良力学性能的同时,用QLLF30制备的薄膜光学性能有很大提高,雾度降低约20.6%,清晰度提高约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冷凝技术 浆液催化剂 光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氢氧稳定同位素的桃果原汁掺水鉴别 被引量:5
14
作者 蒋越 李安 +2 位作者 靳欣欣 潘立刚 张志勇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3-66,210,共5页
以鲜榨桃汁为研究对象,利用全自动真空冷凝抽提技术,对桃汁样品中的水分进行无分馏提取,利用元素分析仪—稳定同位素质谱仪(EA-IRMS)对水样氢氧同位素进行同时测定,通过添加试验对分析方法可靠性进行评价,利用所建立的分析方法结合多重... 以鲜榨桃汁为研究对象,利用全自动真空冷凝抽提技术,对桃汁样品中的水分进行无分馏提取,利用元素分析仪—稳定同位素质谱仪(EA-IRMS)对水样氢氧同位素进行同时测定,通过添加试验对分析方法可靠性进行评价,利用所建立的分析方法结合多重比较分析探讨桃汁掺不同比例水分后氢氧同位素比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添加USGS45样品中δ2 H为(-11.10±1.39)‰,δ18 O为(-2.38±0.53)‰;添加GB04459样品中δ2 H为(-62.50±0.59)‰,δ18 O为(-7.95±0.41)‰;添加GB04460样品中δ2 H为(-142.00±3.40)‰,δ18 O为(-20.26±2.14)‰;与标准水样USGS45、GB04459、GB04460相比,3个样品的氢氧同位素比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试验方法操作过程中未发生明显的氢氧同位素分馏效应。鲜榨桃汁中掺杂外源地下水后氢氧同位素均呈明显的重同位素贫化趋势,综合这两种指标,说明地下水占比自10%起便可实现桃汁掺水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汁掺假 全自动真空冷凝抽提技术 元素分析—稳定性同位素质谱法 氢氧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溶茶生产工艺及其改进 被引量:1
15
作者 蒋国滨 李华金 洪烨 《蚕桑茶叶通讯》 2003年第4期39-39,共1页
关键词 速溶茶 生产工艺 薄膜蒸发技术 冷凝沉淀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苑精萃
16
《印染》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57-57,共1页
关键词 纤维复合材料 分散染料染色 冷凝水回收技术 涤棉混纺织物 洗涤装置 设备因素 喷射染色 吸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