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冷水浸泡和全身冷冻疗法对女子足球运动员下肢肌氧含量及运动表现的影响
1
作者 李男 檀志宗 任雪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5-91,共7页
目的:探讨冷水浸泡(Cold Water Immersion, CWI)、全身冷冻疗法(Whole body cryotherapy, WBC)对青年女子足球运动员肌氧含量、主客观疲劳感受和运动表现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交叉对照设计。12名青年女子足球运动员在专项大负荷训练课... 目的:探讨冷水浸泡(Cold Water Immersion, CWI)、全身冷冻疗法(Whole body cryotherapy, WBC)对青年女子足球运动员肌氧含量、主客观疲劳感受和运动表现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交叉对照设计。12名青年女子足球运动员在专项大负荷训练课后,隔周分别完成CWI、WBC和安静对照(CON)3种不同恢复干预。比较运动员下肢肌氧饱和度(Muscle Oxygen Saturation, SmO2)、主观疲劳程度(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 RPE)、主观疼痛程度、肌肉压痛阈、反向垂直纵跳(Contermovement Jump, CMJ)、最大自主等长肌力(Maximal Voluntary Isometric Contraction, MVIC)和30 m冲刺水平在运动前、运动后、干预后即刻和次日的变化。结果:(1)股四头肌SmO2,干预方法与时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冷水浸泡组SmO2在干预后显著低于冷冻疗法组和对照组(P<0.05)。(2)主观疲劳感,干预方法与时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干预后,对照组和冷水浸泡组低于冷冻疗法组(P<0.05);主观疼痛程度干预方法与时间无交互作用;肌肉压痛阈,干预方法与时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3)CMJ成绩,干预方法与时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CMJ成绩在冷水浸泡干预后出现显著下降(P<0.05);MVIC成绩,干预方法与时间无交互作用(P>0.05);30 m冲刺成绩,分组与时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干预后即刻,冷水浸泡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在次日,3组没有恢复到基础水平(P<0.05)。结论:运动后短时冷水浸泡会造成优秀青年女足运动员肌氧饱和度、下肢爆发力暂时下降,而对主观疲劳恢复有一定积极作用。全身冷冻疗法对运动后短期内的下肢肌肉功能与运动表现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水浸泡 全身冷冻疗法 肌氧饱和度 主观疲劳感觉 运动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冷冻疗法在运动医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
作者 周超彦 冯连世 +1 位作者 韩照岐 张跃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2-87,共6页
运动时体温的适宜升高可提高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加强呼吸、血液循环机能,降低肌肉的粘滞性,加大关节的活动范围,从而有助于专项运动能力的发挥。但是过高的体温则会影响机体的运动能力甚至对机体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关键词 运动医学 冷冻疗法 应用 全身 中枢神经系统 运动能力 循环机能 活动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冷冻疗法(-110℃)对赛艇运动员体温及心血管系统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周超彦 韩照岐 蒋川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19,共10页
目的:研究全身冷冻疗法(WBC,-110℃)对赛艇运动员体温及心血管系统参数的影响以及体重指数(BMI)与总体表温度平均变化幅度(ΔT_(sk))是否存在相关性,评估WBC(-110℃)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影响因素。方法:30名男子赛艇运动员(21.9±3.9... 目的:研究全身冷冻疗法(WBC,-110℃)对赛艇运动员体温及心血管系统参数的影响以及体重指数(BMI)与总体表温度平均变化幅度(ΔT_(sk))是否存在相关性,评估WBC(-110℃)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影响因素。方法:30名男子赛艇运动员(21.9±3.9岁)和30名女子赛艇运动员(22.6±3.3岁)在-10℃和-60℃准备仓分别预适应30 s,然后进入-110℃干预仓暴露120 s,出仓后静坐于室温20℃的休息室自然复温30 min。测量和记录安静状态,WBC后即刻、5 min、15 min和30 min的体表不同部位温度、核心温度(口腔)、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的变化。结果:(1)单次WBC(-110℃,120 s)后,所有受试者WBC后即刻、WBC后5 min、15 min和30 min的前额、上臂、前臂、股四头肌、腓肠肌及总体表温度均非常显著性低于WBC前(P<0.01);WBC后即刻记录到的最低体表温度部位是腓肠肌(10.7℃±4.9℃);女性受试者的总体表温度平均变化幅度(ΔT_(sk))大于男性(P<0.01)。单次WBC(-110℃,120 s)后核心温度(口腔)无显著性变化(P>0.05)。(2)ΔT_(sk)与总样本BMI存在负相关(r=-0.153,P<0.01);双变量的回归方程为ΔT_(sk)=27.3-0.54*BMI。(3)男性受试者单次WBC(-110℃,120 s)后即刻收缩压和舒张压急剧升高(P<0.01),WBC后5 min开始呈现下降趋势,WBC后30 min仍低于安静基础值(P<0.01)。女性受试者WBC后即刻收缩压和舒张压急剧升高(P<0.01),WBC后5 min收缩压开始呈现下降趋势,WBC后30 min仍低于安静基础值(P<0.01);但舒张压回落至安静基础值后不再发生变化(P>0.05)。(4)男性受试者单次WBC(-110℃,120 s)WBC后即刻心率出现明显下降(P<0.01),下降幅度为7.0±5.2次/分;WBC后继续呈下降趋势,WBC后30min仍低于安静基础值(P<0.01)。女性受试者WBC后即刻心率出现明显升高(P<0.01),升高幅度为7.3±4.7次/分;WBC后5 min开始呈下降趋势,WBC后30 min仍低于安静基础值(P<0.01)。结论:单次WBC(-110℃,120 s)能导致体表温度快速下降,女性赛艇运动员降温效果优于男性,该方法导致冻伤的危险性极小。BMI是影响WBC干预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选择干预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到人群体成分的差异因素。WBC升高血压作用持续时间较短,不会对血压正常的健康人群造成危害。受试者的性别、训练年限和竞技水平等可能会影响WBC干预后心率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冷冻疗法 -110℃ 体温 心血管系统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冻疗法在妇科临床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郑爱平 张志灵 宋克敏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54-57,共4页
简叙了冷冻治疗原理 ,及其对宫颈糜烂、女性尿道肉阜、尖锐湿疣等疾病的疗效分析 ,认为冷冻疗法在妇科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
关键词 低温技术 冷冻疗法 冷探杆 妇科疾病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用冷冻疗法和化疗药物诱导人胃癌细胞系凋亡
5
作者 崔殿龙 解百宜 +3 位作者 胡蒙 向欣 包传恩 陈玉强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74-578,共5页
目的:探索冷冻与化疗药物联合使用对实体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裸鼠接种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成瘤后联用冷冻疗法(氧化亚氮,N2O)和化疗药物顺铂(Cis-platinum,Cisp)治疗。结果:冷冻和Cisp同时应用与单独冷冻疗法相比并无明显优势,... 目的:探索冷冻与化疗药物联合使用对实体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裸鼠接种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成瘤后联用冷冻疗法(氧化亚氮,N2O)和化疗药物顺铂(Cis-platinum,Cisp)治疗。结果:冷冻和Cisp同时应用与单独冷冻疗法相比并无明显优势,而两种疗法间隔应用可明显减小肿瘤体积,应用先后顺序没有差别,但间隔48 h应用的效果都优于间隔24 h。当先应用Cisp,48 h后冷冻治疗时肿瘤内凋亡细胞数量明显增加,且凋亡水平与肿瘤细胞内促凋亡基因Puma、Noxa和Bim的mRNA表达水平升高相关,而抑制凋亡基因Bax和Bcl-2的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改变,只有Mcl-1的表达水平轻微增加。结论:间隔48 h先后应用化疗和冷冻与其他疗法相比,可以更有效地促进肿瘤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疗法 化学疗法 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道肉阜的冷冻疗法(附18例报告)
6
作者 史时芳 黄腊梅 杨松森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1982年第S1期197-197,共1页
冷冻治疗尿道肉阜,国内尚无报道。本文系我科1980年4~8月冷冻治疗18例尿道肉阜之初步总结。患者年龄18~86岁,肉阜大小0.3×0.2×O.2~2.0×1.5×1.5cm^3。冷冻治疗后,经5~9个月的随访观察,其中10例肉阜消失,症状解... 冷冻治疗尿道肉阜,国内尚无报道。本文系我科1980年4~8月冷冻治疗18例尿道肉阜之初步总结。患者年龄18~86岁,肉阜大小0.3×0.2×O.2~2.0×1.5×1.5cm^3。冷冻治疗后,经5~9个月的随访观察,其中10例肉阜消失,症状解除或明显减轻;8例肉阜缩小,症状解除或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疗法 尿道肉阜 冷冻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冷冻疗法治疗疼痛性骨转移:进行中的临床实验
7
作者 方磊(译) 胡道予(校) 《放射学实践》 2007年第2期112-112,共1页
关键词 冷冻疗法治疗 疼痛性骨转移 临床实验 经皮 影像导航 临床试验 分析疗法 疼痛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冻疗法预防头颈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meta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陈卫宏 侯黎莉 +2 位作者 杨玲 毛艳 张金凤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35-645,共11页
目的·系统评价冷冻疗法在头颈癌患者放射治疗(放疗)所致口腔黏膜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冷... 目的·系统评价冷冻疗法在头颈癌患者放射治疗(放疗)所致口腔黏膜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冷冻疗法对头颈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2年1月31日。2名研究者独立对所得文献进行筛选、数据提取及质量评价,并运用RevMan 5.4及Stata 16.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6个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冷冻疗法组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总发生率[比值比(odds ratio,OR)=0.30,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23~0.39,P=0.000]及严重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OR=0.17,95%CI 0.14~0.21,P=0.0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冷冻疗法有助于降低头颈癌放疗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及严重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疗法 头颈部肿瘤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扁桃体冷冻疗法的临床应用
9
作者 胡瑞敏 王奇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59-61,共3页
采用冷冻疗法治疗50例慢性扁桃体炎患者,并用单克隆抗体检测治疗前、后机体免疫功能。结果表明此疗法对合并有出血疾病的患者更适宜,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4.8%。患者术前OKT_8^+细胞数较正常人增高(P<0.01);术后7~10d与术前比较,OKT_... 采用冷冻疗法治疗50例慢性扁桃体炎患者,并用单克隆抗体检测治疗前、后机体免疫功能。结果表明此疗法对合并有出血疾病的患者更适宜,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4.8%。患者术前OKT_8^+细胞数较正常人增高(P<0.01);术后7~10d与术前比较,OKT_3^+及OKT_4^+细胞数增高,OKT_8^+细胞数降低,OKT_4^+/OKT_8^+倒置,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0.01);术后1月与正常人比较,OKT_8^+趋于正常.提示此疗法可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疗法 扁桃体炎 抗体 单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冷冻疗法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初步报告
10
作者 王宝莲 何鑫 吕裔康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51-251,共1页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冷冻疗法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乐死与人体冷冻疗法
11
作者 Francesca Minerva Anders Sandberg +1 位作者 詹可(编译) 王玥(编译)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8年第8期1089-1091,共3页
安乐死问题十分敏感,自该问题被提出后,关于安乐死是否合乎伦理与法律的争论就从未停歇。支持者将其作为终止人类生活的人道方式,能使人保持尊严的死亡。然而,临床病例表明,在患者生理、心理、社会以及精神需求均得到充分照顾的情况下,... 安乐死问题十分敏感,自该问题被提出后,关于安乐死是否合乎伦理与法律的争论就从未停歇。支持者将其作为终止人类生活的人道方式,能使人保持尊严的死亡。然而,临床病例表明,在患者生理、心理、社会以及精神需求均得到充分照顾的情况下,不倾向于认为安乐死是一种选择。目前,医生无法准确预测死亡的时间以及是否有进一步缓解的可能性。安乐死合法化存在被滥用的风险,会增加患者对医生的不信任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乐死 人体冷冻疗法 人类生活 临床病例 精神需求 合法化 信任感 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冷冻疗法治疗骨肿瘤的体会
12
作者 夏贤良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1983年第5期246-247,279-280+232,共5页
52例骨肿瘤或瘸样病变采用刮除后冷冻治疗。本组病例可分为5类:①31例具有较大侵袭性或潜在恶性病变,冷冻用以保留骨骼结构的连续性及关节活动,否则必须采用完整切除并行功能性修复。仅1例术后复发,大部病员对治疗结果满意;①10例动脉... 52例骨肿瘤或瘸样病变采用刮除后冷冻治疗。本组病例可分为5类:①31例具有较大侵袭性或潜在恶性病变,冷冻用以保留骨骼结构的连续性及关节活动,否则必须采用完整切除并行功能性修复。仅1例术后复发,大部病员对治疗结果满意;①10例动脉瘤样骨囊肿接受冷冻,无复发;③对诸如孤立性骨囊肿及其他明显良性的病变选用象冷冻这样较严重的措施看来没有必要,它可能造成一些危害,2例年幼病员因骺板损害而肢体短缩;④有时术前或术中难以排除肿瘤属低度恶性,采用冷冻治疗是合理的;⑤恶性肿瘤仅4例,病例太少,无法得出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疗法 病变 骨肿瘤 骨囊肿 刮除 冷冻治疗 股骨下端 骨缺损 关节活动 骨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支气管镜介入冷冻治疗淋巴结瘘型气管支气管结核的应用研究
13
作者 齐齐 吕慧芬 +2 位作者 于菁菁 周丽红 蔡青山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28-31,共4页
目的:评估经支气管镜介入冷冻治疗技术在淋巴结瘘型气管支气管结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3年7月在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结核病诊疗中心收治的确诊为淋巴结瘘型气管支气管结核的12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 目的:评估经支气管镜介入冷冻治疗技术在淋巴结瘘型气管支气管结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3年7月在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结核病诊疗中心收治的确诊为淋巴结瘘型气管支气管结核的12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全身用药下经支气管镜冻融治疗)和观察组(全身用药下经支气管镜冻融联合冻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气道狭窄改善、临床症状好转、痰菌阴转情况及CT影像病灶吸收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在气道狭窄改善方面,观察组完全有效者占67.7%(42/62),对照组占50.0%(3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4,P=0.046)。临床症状好转方面,观察组显效者占85.5%(53/62),对照组占70.0%(4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4,P=0.039)。在痰菌阴转方面,观察组显效者占98.4%(61/62),对照组占95.0%(57/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0)。在CT影像病灶吸收方面,观察组显效者占75.9%(41/54),对照组占56.0%(2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2,P=0.032)。结论:经支气管镜介入冻融联合冻切治疗淋巴结瘘型气管支气管结核有利于气道狭窄完全改善、临床症状早期缓解、CT影像病灶快速吸收,而且能缩短气管镜介入的时间总跨度,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冻融联合冻切并未增加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镜 支气管结核 淋巴结瘘 冷冻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抗结核药物联合经支气管镜冷冻治疗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5
14
作者 赵磊 狄岩 +4 位作者 王瑜玲 薛剑 戎燕筱 曹金凤 康书慧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9期3554-3557,共4页
目的探讨常规抗结核药物联合经支气管镜冷冻治疗支气管结核(EBTB)的临床疗效,分析治疗前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2013—2015年于石家庄市第五医院确诊为EBTB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常规给予2HRZE(S)/10HRE抗结核方案治疗;支气... 目的探讨常规抗结核药物联合经支气管镜冷冻治疗支气管结核(EBTB)的临床疗效,分析治疗前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2013—2015年于石家庄市第五医院确诊为EBTB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常规给予2HRZE(S)/10HRE抗结核方案治疗;支气管镜下清理支气管分泌物,在病变部位给予异烟肼0.3 g局部注射,冷冻探头冷冻病灶,冷冻时间约60 s/次,自行解融1 min,每个病灶反复3~5次。1周后复查支气管镜,清理冷冻坏死组织。根据患者耐受情况及病变严重程度,可多次进行冷冻治疗。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2个月后评价临床疗效,并于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检测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患者接受冷冻治疗3~11次,平均(4.0±2.5)次。治疗2个月后,显效41例(82.0%),有效8例(16.0%),无效1例(2.0%),总有效率为98.0%(49/50)。5例患者出现咳嗽,3例患者出现轻微出血,未出现其他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治疗后CD_3^+T细胞比例、CD_4^+T细胞比例、CD_4^+T细胞及CD_8^+T细胞比值高于治疗前,CD_8^+T细胞比例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抗结核药物联合经支气管镜冷冻治疗EBTB可取得良好效果,可改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抗结核药 冷冻疗法 支气管镜 治疗结果 T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消融术治疗骨盆肿瘤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3
15
作者 张肖 张璇 +3 位作者 肖越勇 喻达 李颖 吴斌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0年第3期232-235,共4页
目的探讨MR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术治疗骨盆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9例骨盆肿瘤患者于我院接受MR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消融术。经术前定位,按照病灶距离体表最近和安全性原则选择最佳进针层面与路径,将冷冻针穿入病灶内进行冷冻消融。结... 目的探讨MR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术治疗骨盆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9例骨盆肿瘤患者于我院接受MR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消融术。经术前定位,按照病灶距离体表最近和安全性原则选择最佳进针层面与路径,将冷冻针穿入病灶内进行冷冻消融。结果操作过程耗时1.5~2.0 h,所有病例术后MR扫描示冰球完全覆盖病灶。术后2例患者出现发热,经对症处理后体温恢复正常。结论MR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消融术对骨盆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肿瘤 冷冻疗法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细刀头氩氦刀靶向冷冻治疗肝癌 被引量:10
16
作者 陈焕伟 崔伟珍 +2 位作者 张海雄 杨少仪 甄作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1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细刀头氩氦刀靶向冷冻毁损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在超声引导下采用Cryo—Hit氩氦刀对27例肝癌经皮或开腹靶向冷冻治疗,其中原发性肝癌10例,复发性肝癌11例,转移性肝癌6例。结果27例冷冻治疗后无肝破裂、出血、胆漏等并发症发... 目的探讨细刀头氩氦刀靶向冷冻毁损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在超声引导下采用Cryo—Hit氩氦刀对27例肝癌经皮或开腹靶向冷冻治疗,其中原发性肝癌10例,复发性肝癌11例,转移性肝癌6例。结果27例冷冻治疗后无肝破裂、出血、胆漏等并发症发生。12例术前AFP值增高者(36.5—1200μg/L),术后AFP下降(8.0—254μg/L),其中6例恢复正常。3例术前CEA值升高,术后均下降,其中2例降至正常。术后随访1—3个月,59.2%(16/27)的病人CT或MR检查提示病灶完全坏死,25.9%(7/27)的病人CT或MR提示病灶有不同程度缩小,但仍见活动病灶。结论超声引导细刀头氩氦刀靶向冷冻治疗肝癌是安全、有效、操作简便,远期疗效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冷冻疗法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冻联合α-2b干扰素局部注射治疗40例甲旁疣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洁 胡芳 +2 位作者 唐玲 陶苏江 顾军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67-267,共1页
甲旁疣因其位置特殊,通常采用刮除治疗,但这种治疗方法容易伤及甲板,且难以达到根治的效果。近年来笔者采用液氮冷冻联合α-2b干扰素局部注射治疗甲旁疣4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甲旁 干扰素 冷冻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氩等离子体凝固和冷冻序贯治疗支气管结核 被引量:8
18
作者 陈志 张广宇 +3 位作者 梁建琴 王金河 唐静 王玲玲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99-102,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行氩等离子体凝固和冷冻序贯治疗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经痰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抗酸染色涂片、培养,影像学和支气管镜检查及病理结果确诊36例支气管结核患者纳入观察范围,常规抗结核化疗基础上,在支...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行氩等离子体凝固和冷冻序贯治疗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经痰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抗酸染色涂片、培养,影像学和支气管镜检查及病理结果确诊36例支气管结核患者纳入观察范围,常规抗结核化疗基础上,在支气管镜下行氩等离子体凝固和冷冻序贯治疗,并追踪观察治疗结果。以患者治疗后的主要症状、体征缓解情况,胸部X线或CT扫描,支气管镜复查观察病灶大小、气道黏膜、管腔通畅情况为疗效判断依据,评价治疗结果,同时观察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 36例支气管结核患者行氩等离子体凝固序贯冷冻治疗,平均治疗(4±2)次/例,完全有效24例(66.7%),部分有效10例(27.8%),轻度有效2例(5.6%)。所有病例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氩等离子体凝固和冷冻序贯治疗支气管结核不但可以快速使气道恢复通畅,缓解病人临床症状,还可有效地控制肉芽增生,使治疗后的局部组织创面光滑。氩等离子体凝固和冷冻序贯治疗支气管结核是一种无明显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支气管/治疗 冷冻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肋间神经冷冻镇痛在开胸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魏玉磊 石文君 +1 位作者 崔玉环 陈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3249-3251,共3页
目的:探讨肋间神经冷冻法在开胸术后应用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00例开胸手术患者分成肋间神经冷冻镇痛组(A组,n=50)与肋间神经阻滞联合静脉镇痛泵镇痛组(B组,n=50)。A组关胸前冷冻切口及上下各一肋间和放置胸引管的肋间神经根部[(-... 目的:探讨肋间神经冷冻法在开胸术后应用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00例开胸手术患者分成肋间神经冷冻镇痛组(A组,n=50)与肋间神经阻滞联合静脉镇痛泵镇痛组(B组,n=50)。A组关胸前冷冻切口及上下各一肋间和放置胸引管的肋间神经根部[(-60±10)℃,90s],B组关胸前用罗哌卡因,在切口及上下各一肋间和放置胸引管的肋间神经阻滞+术后静脉镇痛泵。根据VAS法对术后胸痛进行评价,并观察术后不良反应、追加镇痛药物、肺部并发症和术后肺功能FEV1的情况,及进行术后肋间神经功能恢复的随访。结果:在VAS评分、追加镇疼药物使用和肺部并发症及术后肺功能FEV1等,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在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B组高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患者可出现较长时间切口周围及上腹部麻木感,但基本可以耐受。结论:肋间神经冷冻镇痛法在开胸术后镇痛效果良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开胸术后镇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肋间神经 冷冻疗法 开胸术 神经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氩氦刀冷冻消融姑息治疗韧带样纤维瘤 被引量:4
20
作者 杜鹏 任荣伟 +5 位作者 肖越勇 张肖 何晓锋 张欣 李婕 杨杰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14-217,共4页
目的探讨氩氦刀冷冻消融术在姑息治疗韧带样纤维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例术后复发的韧带样纤维瘤患者,采用CT引导经皮氩氦刀冷冻消融术进行治疗。对比术前及术后肿瘤大小、密度、强化方式、临床症状及血液学指... 目的探讨氩氦刀冷冻消融术在姑息治疗韧带样纤维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例术后复发的韧带样纤维瘤患者,采用CT引导经皮氩氦刀冷冻消融术进行治疗。对比术前及术后肿瘤大小、密度、强化方式、临床症状及血液学指标的变化,分析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消融治疗。其中2例患者分别行3次及4次消融治疗,术后CT增强扫描示消融区明显液化坏死,边界清晰;残余肿瘤可见不同程度强化,术后12个月复查,5例患者肿瘤缓解率为80%(4/5);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好转;术后并发症主要为疼痛、发热、软组织肿胀、排尿不畅、会阴部麻木等,1例患者出现皮肤冻伤;术后患者血液学指标急性期升高。结论 CT引导经皮氩氦刀冷冻消融术具有创伤小、能有效降低瘤负荷、缓解临床症状等特点,可作为姑息治疗术后复发韧带样纤维瘤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疗法 纤维瘤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