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后评价指标权重分析
被引量:
13
1
作者
张敏江
张文博
于保阳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34-639,共6页
目的确定冷再生技术工程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级因素集的权重.方法以层次分析法为理论基础,构建了冷再生技术工程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沈营线的冷再生改建工程为工程实例,应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该工程各级因素集的权重值.结果从...
目的确定冷再生技术工程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级因素集的权重.方法以层次分析法为理论基础,构建了冷再生技术工程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沈营线的冷再生改建工程为工程实例,应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该工程各级因素集的权重值.结果从路用性能、经济效益、社会环境效益三方面考虑构建出了冷再生技术工程项目后评价的指标体系,得出了沈营线冷再生改建工程各级指标权重值wA=(0.623 0.239 0.137)T、wB1=(0.573 0.117 0.0810.229)T、wB2=(0.104 0.665 0.231)T、wB3=(0.263 0.457 0.055 0.099 0.110)T.结论层次分析法可有效避免确定因素权重的人为主观性因素干扰,是冷再生技术工程后评价指标权重确定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评估
层次分析法
指标体系
权重计算
冷再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公路路面乳化沥青冷再生技术综述
被引量:
17
2
作者
王梦浩
王朝辉
+2 位作者
高璇
高峰
肖绪荡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6-56,共11页
公路路面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作为一种绿色铺面材料,因在延长道路寿命的同时增加了沥青旧料的利用率,逐渐受到关注。近年来,学者们针对如何提升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使用品质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研究成果分为两方面:乳化...
公路路面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作为一种绿色铺面材料,因在延长道路寿命的同时增加了沥青旧料的利用率,逐渐受到关注。近年来,学者们针对如何提升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使用品质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研究成果分为两方面: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与优化方法、混合料各项性能改善,这一系列成果使其成功应用于实体工程。研究成果丰硕但较为散乱,尚未汇总并推荐科学合理的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等级化评价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力学及路用性能。基于此,梳理评价了乳化沥青冷再生技术相关规范及其技术参数,调查总结了乳化沥青冷再生技术研究动态和实体工程配合比设计、乳化沥青混合料的相关力学性能及路用性能,推荐了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区间,提出了混合料单项性能划分等级。结果表明:水泥用量、乳化沥青用量、最佳含水率、粒径小于9.5 mm的再生沥青混合料(RAP)掺量、粒径大于9.5 mm的RAP掺量及总RAP掺量的推荐区间分别是1.5%~2.0%、3.2%~4.5%、3.8%~6.5%、28%~49%、38%~58%及79%~98%;对于粗粒式沥青混合料,4.75 mm及以下的筛孔通过百分率低于级配中值,13.2 mm及以上的筛孔通过百分率高于级配中值;根据数据分布特性将混合料单项性能划分为四个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乳化沥青
冷再生技术
配合比设计
力学性能
路用性能
性能等级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冷再生技术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3
作者
杨建超
《南方农机》
2017年第14期81-81,共1页
文章就冷再生技术的优缺点,联系相关工作经验,对冷再生技术在材料上的一些选择进行分析,为相关工作人员可以更好的完成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
冷再生技术
公路养护
配合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沥青路面冷再生施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赵克亮
《南方农机》
2018年第23期256-256,共1页
我国在路面工程方面发明了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这种技术可以重复利用路面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沥青原料,提高对工程材料的使用率,有利于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还符合我国社会对路面工程所提出的战略化发展。本文针对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进行详...
我国在路面工程方面发明了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这种技术可以重复利用路面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沥青原料,提高对工程材料的使用率,有利于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还符合我国社会对路面工程所提出的战略化发展。本文针对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进行详细的研究,供读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冷再生
施工
技术
研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泥稳定砂类土冷再生基层试验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
8
5
作者
刘明辉
平栓玲
殷爱国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7-81,共5页
研究目的:为推广冷再生技术在道路维修改造中的应用,完善冷再生材料设计指标及施工技术标准,本文就冷再生水泥稳定砂类土基层材料的试验展开研究,对比分析原道路旧料与冷再生材料的性能变化特征,进行冷再生基层材料的设计,并提出冷再生...
研究目的:为推广冷再生技术在道路维修改造中的应用,完善冷再生材料设计指标及施工技术标准,本文就冷再生水泥稳定砂类土基层材料的试验展开研究,对比分析原道路旧料与冷再生材料的性能变化特征,进行冷再生基层材料的设计,并提出冷再生基层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研究结论:(1)试验表明:冷再生基层添加剂的类型和剂量可通过击实试验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及工程特点来综合确定,原道路材料颗粒级配、强度和稳定性较差,而5%的水泥稳定砂类土再生材料施工最佳含水量为12.1%,强度和稳定性较好,满足路面基层使用要求;(2)建立道路改造前详细工程评价项目,主要包括现状评价、结构承载力评价及旧料的性能评价等;(3)通过工程应用,指出就地冷再生基层施工水泥和水的添加方法,并提出冷再生铣刨-压实一体化作业方法;(4)经检测,冷再生水泥稳定基层的各项指标均满足使用要求,再生效果好,可为类似冷再生基层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改造
冷再生技术
水泥稳定基层
性能试验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聚丙烯纤维对高寒地区水稳基层冷再生混合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8
6
作者
刘纪
黄丽平
+1 位作者
李秀君
邵晗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60-467,共8页
为了改善高寒地区水泥稳定冷再生混合料的抗冻和抗干缩性能,提高水泥稳定冷再生技术在市政道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了聚丙烯纤维对水泥稳定冷再生混合料的低温抗冻性、抗干缩开裂能力、抗拉和抗压强度性能的影响。聚丙烯纤维在水泥稳定...
为了改善高寒地区水泥稳定冷再生混合料的抗冻和抗干缩性能,提高水泥稳定冷再生技术在市政道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了聚丙烯纤维对水泥稳定冷再生混合料的低温抗冻性、抗干缩开裂能力、抗拉和抗压强度性能的影响。聚丙烯纤维在水泥稳定碎石中起到加筋作用,增强了水泥稳定冷再生混合料的强度、韧性和抗裂性。综合分析得出在标准养护条件下,振动成型法成型的水泥稳定再生混合料的聚丙烯纤维最佳掺量为0.9 kg/m3,最佳纤维长度为12 mm。结合包头等高寒地区全年的气候情况,设计了具有代表性的不同养护条件,研究高寒地区环境对聚丙烯纤维水泥稳定冷再生混合料性能的影响。聚丙烯纤维水泥稳定冷再生混合料在恶劣养护条件下仍能保持较高的力学性能,在确保混合料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冻性满足规范要求的情况下,聚丙烯纤维的加入可以减少0.5%的水泥用量。聚丙烯纤维水泥稳定冷再生混合料有效地解决了高寒地区低温、低湿度和昼夜温差大导致水泥稳定冷再生基层易发生的强度不足和开裂等病害,延长了冬季可施工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工程
水泥稳定
冷再生技术
高寒地区
聚丙烯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就地复合冷再生路面设计参数及工艺参数
被引量:
6
7
作者
樊统江
赵磊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9-57,共9页
就地复合冷再生层技术是在现场将部分旧沥青层与基层一同再生后,形成既具有一定柔性又具较大刚性的新型路面层结构的一种技术。结合渝涪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处治工程,研究了就地复合冷再生层的结构厚度和组合、材料参数和工艺参数以...
就地复合冷再生层技术是在现场将部分旧沥青层与基层一同再生后,形成既具有一定柔性又具较大刚性的新型路面层结构的一种技术。结合渝涪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处治工程,研究了就地复合冷再生层的结构厚度和组合、材料参数和工艺参数以及受力分析,并取得了成功的应用经验。研究结果认为:1)在复合铣刨和再生沥青面层和水泥稳定上基层条件下,为了确保就地复合冷再生层的压实质量,其厚度应控制在26cm以内比较适宜;2)复合冷再生层的空隙率应控制小于12%;3)复合冷再生层上应设置一层防水层,而且新铺沥青混凝土厚度应不小于9cm;4)复合冷再生层混合料的主要技术性能宜采用马歇尔流值(3~5mm)、浸水劈裂强度(大于0.45MPa)、冻融劈裂强度比(大于50%)和-10℃弯曲应变(大于1800με)来控制,而动稳定度(大于2000次/mm)仅作为次要技术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地复合
冷再生
基层
技术
结构参数
材料参数
施工工艺参数
受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泥掺量对乳化沥青冷再生水泥稳定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10
8
作者
吴居涛
张宏飞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5036-5044,共9页
为实现废旧水泥稳定基层材料的高效再生利用,在确定乳化沥青冷再生水泥稳定材料最佳配合比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水泥掺量对乳化沥青冷再生水泥稳定材料力学及路用性能的影响规律,从而比选确定最佳水泥掺量,最后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
为实现废旧水泥稳定基层材料的高效再生利用,在确定乳化沥青冷再生水泥稳定材料最佳配合比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水泥掺量对乳化沥青冷再生水泥稳定材料力学及路用性能的影响规律,从而比选确定最佳水泥掺量,最后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乳化沥青冷再生水泥稳定材料的微观形貌,对其强度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最佳水泥掺量为1.5%,对应的最佳乳化沥青掺量为4.5%,最佳含水率为5.69%,此时劈裂强度为0.6 MPa,抗压强度为3.58 MPa,抗压回弹模量约为1032 MPa,劈裂强度为0.51 MPa。在添加水泥以后,水泥的水化产物与乳化沥青结合形成网状结构加强了集料之间的粘结强度,进一步提升了冷再生混合料的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和高、低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稳定基层
乳化沥青
冷再生技术
性能分析
微观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稳碎石铣刨料冷再生混合料力学性能分析
被引量:
8
9
作者
詹磊
黄果敬
+2 位作者
李光灿
王庆港
王艺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0期13109-13115,共7页
随着中国早期建设的大量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沥青路面逐渐步入服役后期,力学性能降低,急需对其进行大规模养护维修。在众多养护维修技术中,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旧料利用率高、节能减排效益好、工程成本低,是半刚性基层维修的有效途径。为此...
随着中国早期建设的大量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沥青路面逐渐步入服役后期,力学性能降低,急需对其进行大规模养护维修。在众多养护维修技术中,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旧料利用率高、节能减排效益好、工程成本低,是半刚性基层维修的有效途径。为此,分析了泡沫沥青和水泥掺量对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劈裂强度、抗压强度和抗压回弹模量等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泡沫沥青掺量的增加冷再生混合料的力学强度先升高后降低,存在一个峰值。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加冷再生混合料的力学强度逐渐升高,且增长速率逐渐减慢。通过综合比选,确定了最佳水泥掺量为1.5%,对应的最佳泡沫沥青掺量为3.3%,此时干劈裂强度为0.6 MPa,抗压强度为3.53 MPa,抗压回弹模量为1354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稳碎石基层铣刨料
泡沫沥青
冷再生技术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在旧路改造中应用就地冷再生工艺
10
作者
庄楚华
《绿色科技》
2009年第6期105-105,107,共2页
公路旧路段改造可以使用冷再生技术,此技术是有施工工期短,再生后就可通车、可分段施工的优点,结合一段山区公路的改造,提出了该路段施工方案和施工注意事项,并得出结论:冷再生技术在二级公路的改造中完全符合技术要求。
关键词
公路改造
就地
冷再生技术
施工方案
技术
优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CT图像的水泥稳定RAP材料细观结构研究
被引量:
2
11
作者
阳虎
单丽岩
李志伟
《材料导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6-71,共6页
研究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掺加对混合料组成与结构特性的影响,可为其应用在路面结构层以及材料参数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基于X-ray CT与图像处理技术,提出了一种可区分新旧集料的冷再生混合料细观结构识别方法,分析了RAP团粒、旧集料与...
研究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掺加对混合料组成与结构特性的影响,可为其应用在路面结构层以及材料参数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基于X-ray CT与图像处理技术,提出了一种可区分新旧集料的冷再生混合料细观结构识别方法,分析了RAP团粒、旧集料与新集料的细观特征的差异,研究了RAP的掺加对水泥稳定材料细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出的细观结构识别方法可准确识别水泥稳定RAP材料断面图像中的空隙、砂浆、新集料与旧集料四类区域,完整地保留新旧集料的原始轮廓、大小与形状等信息;RAP团粒中分布较多初始微细裂缝,且旧集料扁平比与棱角性系数均大于新集料;RAP的掺加一方面增加了再生混合料中体积小于0.01 mm3的微空隙与大于100 mm3的大空隙数量,导致材料的密实度降低;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材料的沥青砂浆含量,提高了再生混合料的平均砂浆膜厚度,使混合料骨架内部力传导更均匀;提高水泥稳定RAP材料中石屑与碎石比例,可使材料的平均空隙体积减小、平均砂浆膜厚度增大,从而改善再生混合料的骨架填充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P
水泥稳定材料
X-ray
CT
细观结构
冷再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后评价指标权重分析
被引量:
13
1
作者
张敏江
张文博
于保阳
机构
沈阳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34-639,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8278)
文摘
目的确定冷再生技术工程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级因素集的权重.方法以层次分析法为理论基础,构建了冷再生技术工程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沈营线的冷再生改建工程为工程实例,应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该工程各级因素集的权重值.结果从路用性能、经济效益、社会环境效益三方面考虑构建出了冷再生技术工程项目后评价的指标体系,得出了沈营线冷再生改建工程各级指标权重值wA=(0.623 0.239 0.137)T、wB1=(0.573 0.117 0.0810.229)T、wB2=(0.104 0.665 0.231)T、wB3=(0.263 0.457 0.055 0.099 0.110)T.结论层次分析法可有效避免确定因素权重的人为主观性因素干扰,是冷再生技术工程后评价指标权重确定的一种有效方法.
关键词
后评估
层次分析法
指标体系
权重计算
冷再生技术
Keywords
post-assessment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weight computation
index system
cold recyclingtechnology
分类号
U416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公路路面乳化沥青冷再生技术综述
被引量:
17
2
作者
王梦浩
王朝辉
高璇
高峰
肖绪荡
机构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陕核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出处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6-56,共11页
基金
陕西省创新能力支撑计划项目(2022TD-07)。
文摘
公路路面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作为一种绿色铺面材料,因在延长道路寿命的同时增加了沥青旧料的利用率,逐渐受到关注。近年来,学者们针对如何提升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使用品质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研究成果分为两方面: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与优化方法、混合料各项性能改善,这一系列成果使其成功应用于实体工程。研究成果丰硕但较为散乱,尚未汇总并推荐科学合理的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等级化评价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力学及路用性能。基于此,梳理评价了乳化沥青冷再生技术相关规范及其技术参数,调查总结了乳化沥青冷再生技术研究动态和实体工程配合比设计、乳化沥青混合料的相关力学性能及路用性能,推荐了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区间,提出了混合料单项性能划分等级。结果表明:水泥用量、乳化沥青用量、最佳含水率、粒径小于9.5 mm的再生沥青混合料(RAP)掺量、粒径大于9.5 mm的RAP掺量及总RAP掺量的推荐区间分别是1.5%~2.0%、3.2%~4.5%、3.8%~6.5%、28%~49%、38%~58%及79%~98%;对于粗粒式沥青混合料,4.75 mm及以下的筛孔通过百分率低于级配中值,13.2 mm及以上的筛孔通过百分率高于级配中值;根据数据分布特性将混合料单项性能划分为四个等级。
关键词
道路工程
乳化沥青
冷再生技术
配合比设计
力学性能
路用性能
性能等级划分
Keywords
road engineering
emulsified asphalt cold recycled technology
ratio design of mixture
mechanical property
road performance
grading of performance
分类号
U414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冷再生技术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3
作者
杨建超
机构
平乡县交通运输局
出处
《南方农机》
2017年第14期81-81,共1页
文摘
文章就冷再生技术的优缺点,联系相关工作经验,对冷再生技术在材料上的一些选择进行分析,为相关工作人员可以更好的完成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
冷再生技术
公路养护
配合比
分类号
U418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沥青路面冷再生施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赵克亮
机构
徐州徐工筑路机械有限公司
出处
《南方农机》
2018年第23期256-256,共1页
文摘
我国在路面工程方面发明了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这种技术可以重复利用路面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沥青原料,提高对工程材料的使用率,有利于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还符合我国社会对路面工程所提出的战略化发展。本文针对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进行详细的研究,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
沥青路面
冷再生
施工
技术
研究分析
分类号
U416.217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U418.6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泥稳定砂类土冷再生基层试验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
8
5
作者
刘明辉
平栓玲
殷爱国
机构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7-81,共5页
基金
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15A5800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08214)
文摘
研究目的:为推广冷再生技术在道路维修改造中的应用,完善冷再生材料设计指标及施工技术标准,本文就冷再生水泥稳定砂类土基层材料的试验展开研究,对比分析原道路旧料与冷再生材料的性能变化特征,进行冷再生基层材料的设计,并提出冷再生基层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研究结论:(1)试验表明:冷再生基层添加剂的类型和剂量可通过击实试验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及工程特点来综合确定,原道路材料颗粒级配、强度和稳定性较差,而5%的水泥稳定砂类土再生材料施工最佳含水量为12.1%,强度和稳定性较好,满足路面基层使用要求;(2)建立道路改造前详细工程评价项目,主要包括现状评价、结构承载力评价及旧料的性能评价等;(3)通过工程应用,指出就地冷再生基层施工水泥和水的添加方法,并提出冷再生铣刨-压实一体化作业方法;(4)经检测,冷再生水泥稳定基层的各项指标均满足使用要求,再生效果好,可为类似冷再生基层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
道路改造
冷再生技术
水泥稳定基层
性能试验
应用
Keywords
road reconstruction
cold recycling technology
cement stabilized base
performance tests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分类号
U416.26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聚丙烯纤维对高寒地区水稳基层冷再生混合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8
6
作者
刘纪
黄丽平
李秀君
邵晗
机构
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
河南交通技师学院
出处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60-467,共8页
基金
住房城乡建设部2018年科学技术项目计划(2018-K9-062)。
文摘
为了改善高寒地区水泥稳定冷再生混合料的抗冻和抗干缩性能,提高水泥稳定冷再生技术在市政道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了聚丙烯纤维对水泥稳定冷再生混合料的低温抗冻性、抗干缩开裂能力、抗拉和抗压强度性能的影响。聚丙烯纤维在水泥稳定碎石中起到加筋作用,增强了水泥稳定冷再生混合料的强度、韧性和抗裂性。综合分析得出在标准养护条件下,振动成型法成型的水泥稳定再生混合料的聚丙烯纤维最佳掺量为0.9 kg/m3,最佳纤维长度为12 mm。结合包头等高寒地区全年的气候情况,设计了具有代表性的不同养护条件,研究高寒地区环境对聚丙烯纤维水泥稳定冷再生混合料性能的影响。聚丙烯纤维水泥稳定冷再生混合料在恶劣养护条件下仍能保持较高的力学性能,在确保混合料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冻性满足规范要求的情况下,聚丙烯纤维的加入可以减少0.5%的水泥用量。聚丙烯纤维水泥稳定冷再生混合料有效地解决了高寒地区低温、低湿度和昼夜温差大导致水泥稳定冷再生基层易发生的强度不足和开裂等病害,延长了冬季可施工时间。
关键词
路面工程
水泥稳定
冷再生技术
高寒地区
聚丙烯纤维
Keywords
pavement engineering
cement stabilized cold recycling technology
alpine region
polypropylene fiber
分类号
U419.92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就地复合冷再生路面设计参数及工艺参数
被引量:
6
7
作者
樊统江
赵磊
机构
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9-57,共9页
文摘
就地复合冷再生层技术是在现场将部分旧沥青层与基层一同再生后,形成既具有一定柔性又具较大刚性的新型路面层结构的一种技术。结合渝涪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处治工程,研究了就地复合冷再生层的结构厚度和组合、材料参数和工艺参数以及受力分析,并取得了成功的应用经验。研究结果认为:1)在复合铣刨和再生沥青面层和水泥稳定上基层条件下,为了确保就地复合冷再生层的压实质量,其厚度应控制在26cm以内比较适宜;2)复合冷再生层的空隙率应控制小于12%;3)复合冷再生层上应设置一层防水层,而且新铺沥青混凝土厚度应不小于9cm;4)复合冷再生层混合料的主要技术性能宜采用马歇尔流值(3~5mm)、浸水劈裂强度(大于0.45MPa)、冻融劈裂强度比(大于50%)和-10℃弯曲应变(大于1800με)来控制,而动稳定度(大于2000次/mm)仅作为次要技术指标。
关键词
就地复合
冷再生
基层
技术
结构参数
材料参数
施工工艺参数
受力分析
Keywords
Cold in-place reclaimed composite base technology
Structure design parameter
Materialparameter
Construction technological parameter
Mechanical discuss.
分类号
U418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泥掺量对乳化沥青冷再生水泥稳定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10
8
作者
吴居涛
张宏飞
机构
广州快速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5036-5044,共9页
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20JM-217)
广州快速交通建设有限公司研究项目(KS2019-YG029)。
文摘
为实现废旧水泥稳定基层材料的高效再生利用,在确定乳化沥青冷再生水泥稳定材料最佳配合比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水泥掺量对乳化沥青冷再生水泥稳定材料力学及路用性能的影响规律,从而比选确定最佳水泥掺量,最后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乳化沥青冷再生水泥稳定材料的微观形貌,对其强度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最佳水泥掺量为1.5%,对应的最佳乳化沥青掺量为4.5%,最佳含水率为5.69%,此时劈裂强度为0.6 MPa,抗压强度为3.58 MPa,抗压回弹模量约为1032 MPa,劈裂强度为0.51 MPa。在添加水泥以后,水泥的水化产物与乳化沥青结合形成网状结构加强了集料之间的粘结强度,进一步提升了冷再生混合料的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和高、低温性能。
关键词
水泥稳定基层
乳化沥青
冷再生技术
性能分析
微观机理
Keywords
cement stabilized type base course
emulsified asphalt
cold recycling
performance analysis
microstructure mechanism
分类号
U418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稳碎石铣刨料冷再生混合料力学性能分析
被引量:
8
9
作者
詹磊
黄果敬
李光灿
王庆港
王艺淳
机构
广州快速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0期13109-13115,共7页
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20JM-217)
广州快速交通建设有限公司研究项目(KS2019-YG029)。
文摘
随着中国早期建设的大量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沥青路面逐渐步入服役后期,力学性能降低,急需对其进行大规模养护维修。在众多养护维修技术中,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旧料利用率高、节能减排效益好、工程成本低,是半刚性基层维修的有效途径。为此,分析了泡沫沥青和水泥掺量对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劈裂强度、抗压强度和抗压回弹模量等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泡沫沥青掺量的增加冷再生混合料的力学强度先升高后降低,存在一个峰值。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加冷再生混合料的力学强度逐渐升高,且增长速率逐渐减慢。通过综合比选,确定了最佳水泥掺量为1.5%,对应的最佳泡沫沥青掺量为3.3%,此时干劈裂强度为0.6 MPa,抗压强度为3.53 MPa,抗压回弹模量为1354 MPa。
关键词
水稳碎石基层铣刨料
泡沫沥青
冷再生技术
力学性能
Keywords
milling materials from cement stabilized macadam base
foamed asphalt
cold recycling technology
mechanical properties
分类号
U414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在旧路改造中应用就地冷再生工艺
10
作者
庄楚华
机构
广东十六冶建设有限公司
出处
《绿色科技》
2009年第6期105-105,107,共2页
文摘
公路旧路段改造可以使用冷再生技术,此技术是有施工工期短,再生后就可通车、可分段施工的优点,结合一段山区公路的改造,提出了该路段施工方案和施工注意事项,并得出结论:冷再生技术在二级公路的改造中完全符合技术要求。
关键词
公路改造
就地
冷再生技术
施工方案
技术
优点
分类号
TU997 [建筑科学—市政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CT图像的水泥稳定RAP材料细观结构研究
被引量:
2
11
作者
阳虎
单丽岩
李志伟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材料导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6-71,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978218)。
文摘
研究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掺加对混合料组成与结构特性的影响,可为其应用在路面结构层以及材料参数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基于X-ray CT与图像处理技术,提出了一种可区分新旧集料的冷再生混合料细观结构识别方法,分析了RAP团粒、旧集料与新集料的细观特征的差异,研究了RAP的掺加对水泥稳定材料细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出的细观结构识别方法可准确识别水泥稳定RAP材料断面图像中的空隙、砂浆、新集料与旧集料四类区域,完整地保留新旧集料的原始轮廓、大小与形状等信息;RAP团粒中分布较多初始微细裂缝,且旧集料扁平比与棱角性系数均大于新集料;RAP的掺加一方面增加了再生混合料中体积小于0.01 mm3的微空隙与大于100 mm3的大空隙数量,导致材料的密实度降低;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材料的沥青砂浆含量,提高了再生混合料的平均砂浆膜厚度,使混合料骨架内部力传导更均匀;提高水泥稳定RAP材料中石屑与碎石比例,可使材料的平均空隙体积减小、平均砂浆膜厚度增大,从而改善再生混合料的骨架填充状态。
关键词
RAP
水泥稳定材料
X-ray
CT
细观结构
冷再生技术
Keywords
RAP
cement-stabilized material
X-ray CT
meso-structure
cold recycling technology
分类号
U414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后评价指标权重分析
张敏江
张文博
于保阳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公路路面乳化沥青冷再生技术综述
王梦浩
王朝辉
高璇
高峰
肖绪荡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冷再生技术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
杨建超
《南方农机》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沥青路面冷再生施工技术研究
赵克亮
《南方农机》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水泥稳定砂类土冷再生基层试验研究及应用
刘明辉
平栓玲
殷爱国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5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聚丙烯纤维对高寒地区水稳基层冷再生混合料性能的影响
刘纪
黄丽平
李秀君
邵晗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就地复合冷再生路面设计参数及工艺参数
樊统江
赵磊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水泥掺量对乳化沥青冷再生水泥稳定材料性能的影响
吴居涛
张宏飞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水稳碎石铣刨料冷再生混合料力学性能分析
詹磊
黄果敬
李光灿
王庆港
王艺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在旧路改造中应用就地冷再生工艺
庄楚华
《绿色科技》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基于CT图像的水泥稳定RAP材料细观结构研究
阳虎
单丽岩
李志伟
《材料导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