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碲对Cr12MoV冷作模具钢加工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松涛 伦明睿 +3 位作者 陈炜 周茂华 唐佳丽 付建勋 《机械工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43,共6页
采用非真空冶炼制备了不同碲含量的Cr12MoV冷作模具钢,并进行调质使硬度均为60 HRC,研究了碲对试验钢中夹杂物的影响,通过铣削、钻削试验及表面粗糙度测试量化评估了碲对加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碲改质,试验钢中可形成(Cr,Mn)Te包... 采用非真空冶炼制备了不同碲含量的Cr12MoV冷作模具钢,并进行调质使硬度均为60 HRC,研究了碲对试验钢中夹杂物的影响,通过铣削、钻削试验及表面粗糙度测试量化评估了碲对加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碲改质,试验钢中可形成(Cr,Mn)Te包裹MnS的MnS-(Cr,Mn)Te复合夹杂物和(Cr,Mn)Te夹杂物,随着碲含量增加,夹杂物数量增多,尺寸增大,形状趋向球形;随着碲含量增加,试验钢的铣削力、钻削力和铣削后的表面粗糙度减小,加工性能提高,表面加工质量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作模具钢 碲改质 切削力 表面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火温度对新型冷作模具钢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孙荣耀 茹红强 +1 位作者 赵媛 刘春明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817-819,共3页
由于莱氏体钢中含有大量的碳化物,常用的AISID2冷作磨具钢具有很高的耐磨性,但由此而易于崩裂且不易锻造及线切割加工。为此,调整其成分和热处理工艺而开发了一种新型模具钢(实验钢)。采用金相显微镜、硬度计及冲击实验机研究了回火温... 由于莱氏体钢中含有大量的碳化物,常用的AISID2冷作磨具钢具有很高的耐磨性,但由此而易于崩裂且不易锻造及线切割加工。为此,调整其成分和热处理工艺而开发了一种新型模具钢(实验钢)。采用金相显微镜、硬度计及冲击实验机研究了回火温度对该新型钢显微组织硬度和冲击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50℃淬火及500℃回火处理时,实验钢与D2钢相比所含碳化物较少且颗粒尺寸较小,而且在各种回火温度下其冲击韧性和硬度均高于D2钢。例如经500℃回火处理,其硬度与冲击韧性分别为HRC64和45J/cm2·由于排除了其中的粗大又不均匀的碳化物,实验钢组织大为改善,由此而消除了在使用中的崩裂失效现象并延长了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作模具钢 冲击韧性 硬度 显微组织 回火温度 莱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末热等静压9.75%钒成分冷作模具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小明 钟海林 +2 位作者 况春江 吴立志 方玉诚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23-327,共5页
通过气雾化制粉-热等静压工艺成功制备了含钒9.75%冷作模具钢。借助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电子能谱分析仪、透射电镜等研究了该成分钢种不同热处理状态的相组成、组织形貌。研究表明:退火态相组成为铁素体和MC型碳化物及少量M7C3型碳... 通过气雾化制粉-热等静压工艺成功制备了含钒9.75%冷作模具钢。借助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电子能谱分析仪、透射电镜等研究了该成分钢种不同热处理状态的相组成、组织形貌。研究表明:退火态相组成为铁素体和MC型碳化物及少量M7C3型碳化物,碳化物呈近球形颗粒状、粒径大多在2μm以下,分布均匀;1 120℃真空淬火条件下,随回火温度升高样品硬度从62HRC降至44HRC,抗弯强度经过小幅升高在595℃达到最大值3 300MPa后开始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冶金 热等静压 冷作模具钢 MC碳化物 真空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作模具钢淬火裂纹的搭桥修复 被引量:4
4
作者 高殿奎 付宇明 白象忠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3-45,共3页
低合金冷作模具钢多属于高碳钢 ,淬火中易出现淬火裂纹。对于尺寸较大、形状复杂、加工精度高的冷作模具 ,因出现淬火裂纹而报废 ,损失是十分惨重的。如何修复已出现淬火裂纹的模具 ,是工业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 ,提出了... 低合金冷作模具钢多属于高碳钢 ,淬火中易出现淬火裂纹。对于尺寸较大、形状复杂、加工精度高的冷作模具 ,因出现淬火裂纹而报废 ,损失是十分惨重的。如何修复已出现淬火裂纹的模具 ,是工业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 ,提出了对已形成淬火裂纹的冷作模具进行搭桥修复的新思想 ,并进行了试验研究。即首先对淬火裂纹尖端进行脉冲放电 ,钝化裂纹尖端 ,阻止裂纹在焊合过程中扩展 ;然后 ,对模具表面裸露的淬火裂纹顶部用YG8电极进行火花放电修复 ,相当于在裂纹顶部搭上一座“桥”。修复后 ,由于焊合层的内侧也存在类似裂纹尖端的区域 ,会使模具在工作时引起应力集中 ,因此修复后再对焊合层与裂纹连接处进行第二次脉冲放电钝化止裂 ,使焊合层下的裂纹尖端钝化且变成拱形 ,极大地提高了焊合层的承载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淬火裂纹 脉冲放电 搭桥修复 冷作模具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精密磨削9CrWMn冷作模具钢的磨削力和比磨削能 被引量:3
5
作者 王艳 徐九华 杨路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031-2042,共12页
分析了高速精密磨削9CrWMn冷作模具钢的机理,采用DEFORM软件对高速磨削模具钢9CrWMn过程进行了磨削力仿真。使用高精密高速平面磨床对模具钢9CrWMn进行了高速精密磨削试验,并在线测量了多种工况下的磨削力。结果表明:在其他两组工艺参... 分析了高速精密磨削9CrWMn冷作模具钢的机理,采用DEFORM软件对高速磨削模具钢9CrWMn过程进行了磨削力仿真。使用高精密高速平面磨床对模具钢9CrWMn进行了高速精密磨削试验,并在线测量了多种工况下的磨削力。结果表明:在其他两组工艺参数不变时,随着工件进给速度增加,磨削力特别是法向磨削力会增大近45%;法向磨削力和切向磨削力随着砂轮的线速度上升而下降,法向磨削力下降近33%;磨削深度对磨削力影响较大,大的磨削深度对法向磨削力的影响尤其显著,可使法向磨削力增大近100%。分析了磨削工艺参数对比磨削能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随着磨削深度和工件进给速度的增大,比磨削能呈比较明显的下降趋势,符合磨削加工中的尺寸效应;随着砂轮线速度的增大,比磨削能呈上升趋势。最后,对高速磨削前后工件表面的微观形貌进行了对比分析,磨削力试验结果和仿真理论分析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磨削 冷作模具钢9CrWMn 磨削力 比磨削能 在线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耐磨冷作模具钢的热处理工艺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罗昊 从善海 +2 位作者 胡梅 王黎明 朱雪珍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182-185,共4页
在实验电阻炉中对一种高耐磨冷作模具钢进行热处理工艺试验,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洛氏硬度测定和失重法耐磨性分析,研究热处理工艺对材料碳化物组织、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980℃和1020℃淬火热处理工艺均能使试验钢获... 在实验电阻炉中对一种高耐磨冷作模具钢进行热处理工艺试验,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洛氏硬度测定和失重法耐磨性分析,研究热处理工艺对材料碳化物组织、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980℃和1020℃淬火热处理工艺均能使试验钢获得良好的组织和较高的硬度,最佳热处理工艺为980℃淬火+180℃×2次回火,最佳工艺下的试验模具钢比Cr12MoV模具钢磨损量减小两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作模具钢 耐磨性 热处理工艺 碳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冷作模具钢JK2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陆德平 胡学军 +3 位作者 张德元 罗军明 谢仕芳 朱福如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25-27,共3页
为了提高冷作模具的使用寿命,研制了新型冷作模具钢JK2(7Cr5Mo3SiV)。试验结果表明,该钢具有较高的强韧性,抗压强度与Cr12钢和高速钢相近,而抗弯强度和冲击韧性则优于Cr12钢和高速钢。
关键词 模具钢 冷作模具钢 铬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工艺对SDC90新型冷作模具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谢殷子 吴晓春 李绍宏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4-57,共4页
为了确定SDC90新型高强韧冷作模具钢的热处理工艺,采用光学显微镜、洛氏硬度计和冲击试验机等对其显微组织、硬度和冲击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与Cr12MoV钢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SDC90钢中的莱氏体、碳化物比Cr12MoV钢的更细小、分布更均匀;... 为了确定SDC90新型高强韧冷作模具钢的热处理工艺,采用光学显微镜、洛氏硬度计和冲击试验机等对其显微组织、硬度和冲击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与Cr12MoV钢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SDC90钢中的莱氏体、碳化物比Cr12MoV钢的更细小、分布更均匀;经1 040℃淬火和210℃回火后,其硬度与Cr12MoV钢的相当,而冲击功却是它的2倍;该钢经1 080℃淬火和540℃回火后,其硬度和冲击功均高于Cr12MoV钢的;该钢的高硬度与良好的强韧性配合可大大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作模具钢 热处理 显微组织 硬度 冲击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12MoV冷作模具钢表面激光熔覆球磨SiC强化Fe-Al涂层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戴晓光 周圣丰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70-172,175,共4页
将球磨与未球磨Si C/Fe-Al复合粉末作为熔覆材料,在Cr12Mo V冷作模具钢表面用激光熔覆的方法制备了Si C强化Fe-Al涂层,对其显微组织、物相结构与抗电化学腐蚀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球状结构的Si C/Fe-Al复合粉末经球磨后呈多角状结... 将球磨与未球磨Si C/Fe-Al复合粉末作为熔覆材料,在Cr12Mo V冷作模具钢表面用激光熔覆的方法制备了Si C强化Fe-Al涂层,对其显微组织、物相结构与抗电化学腐蚀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球状结构的Si C/Fe-Al复合粉末经球磨后呈多角状结构,平均颗粒粒径由54μm减小为38μm;在球磨涂层内Si C颗粒完全溶解,与Fe-Al合金交互作用后均形成了Fe2Si、Fe Al、Al0.7Fe Si0.3与M7C3;激光熔覆球磨Si C/Fe-Al涂层的抗电化学腐蚀性能优于基材Cr12Mo V与激光熔覆未球磨Si C/Fe-Al涂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12MOV 冷作模具钢 激光熔覆 SiC/Fe-Al涂层 球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高碳高合金冷作模具钢的退火组织和性能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炳 蔡建国 居来提.买提肉孜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48-50,共3页
通过炉前加入稀土硅铁合金、钛-铁和铌-铁对铸造高碳高合金冷作模具钢进行变质处理,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EDS)及硬度仪等测试手段研究了该钢铸态及退火状态的微观成分、组织及性能特点。结果表明:经过变质处理细化了晶粒,使连续... 通过炉前加入稀土硅铁合金、钛-铁和铌-铁对铸造高碳高合金冷作模具钢进行变质处理,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EDS)及硬度仪等测试手段研究了该钢铸态及退火状态的微观成分、组织及性能特点。结果表明:经过变质处理细化了晶粒,使连续网状碳化物断开,改善了铸态原始粗大及不均匀组织,降低了钢的硬度,改善了机加工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作模具钢 变质处理 退火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2冷作模具钢的回火转变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孙荣耀 郝士明 茹红强 《东北工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2期158-162,共5页
研究了D2冷作模具钢淬火后,在不同温度下回火的组织及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引起D2钢二次硬化的原因,除了残留奥氏体的转变以外,另一个重要因素是VC,Mo_2C 等强化相的析出和沉淀。实验结果完善了D2冷作模具钢的二次硬化机制,并为D2钢... 研究了D2冷作模具钢淬火后,在不同温度下回火的组织及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引起D2钢二次硬化的原因,除了残留奥氏体的转变以外,另一个重要因素是VC,Mo_2C 等强化相的析出和沉淀。实验结果完善了D2冷作模具钢的二次硬化机制,并为D2钢的二次硬化处理提出最佳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作模具钢 二次硬化 回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2冷作模具钢边部裂纹成因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亚波 袁凯杰 +1 位作者 程晓农 朱儒燕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217-218,221,共3页
某公司生产的D2冷作模具钢出现大量边部裂纹。本文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分析测试方法,对裂纹附近的组织及碳化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裂纹是在轧制过程中产生,沿带状共晶碳化物方向开裂,为典型的共晶碳化物开裂。为了... 某公司生产的D2冷作模具钢出现大量边部裂纹。本文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分析测试方法,对裂纹附近的组织及碳化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裂纹是在轧制过程中产生,沿带状共晶碳化物方向开裂,为典型的共晶碳化物开裂。为了避免此类裂纹的出现,需要改进电渣重熔工艺和加热锻造工艺;钢中碳化物容易在夹杂物上析出,且容易出现裂纹,需要进一步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作模具钢 共晶碳化物 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铬系高合金冷作模具钢“以铸代锻”工艺初探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树奇 姜启川 +1 位作者 崔向红 何镇明 《中国机械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S1期132-133,157,共3页
探讨铬系高合金冷作模具钢的特点及“以铸代锻”工艺的可行性,采用变质处理及热处理初步达到在非锻造条件下网状共晶碳化物粒化的要求,为“以铸代锻”工艺应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铬系高合金 冷作模具钢 以铸代锻 变质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作模具钢D2锻造温度的探索 被引量:3
14
作者 冯长海 桑洪志 +1 位作者 张永胜 解培成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0-61,共2页
通过了解 D2钢高温组织的变化及晶粒长大倾向 ,确定了适宜的锻造温度 ,为 D2钢的锻造提供了可靠的工艺参数。
关键词 冷作模具钢 锻造温度 D2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生产工艺对D2冷作模具钢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叶慧丽 王琼 +3 位作者 刘波 蒋昀 陈雪 封保冬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50-53,共4页
对比研究了电炉和电渣重熔两种工艺生产的D2冷作模具钢铸锭和锻材组织,重点分析了合金中碳化物强化相的分布、形态及尺寸差异。结果表明,电炉和电渣重熔工艺生产的D2钢中碳化物均以Cr7C3型为主,形态包含辐射状和片层状。与电炉工艺相比... 对比研究了电炉和电渣重熔两种工艺生产的D2冷作模具钢铸锭和锻材组织,重点分析了合金中碳化物强化相的分布、形态及尺寸差异。结果表明,电炉和电渣重熔工艺生产的D2钢中碳化物均以Cr7C3型为主,形态包含辐射状和片层状。与电炉工艺相比,电渣重熔工艺生产的铸锭晶粒尺寸较小,碳化物分布更均匀。在相同锻压比下,电渣钢组织质量更高,可在较小的锻压比下获得更均匀细小的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作模具钢 碳化物 电渣 电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工艺对CrWMn冷作模具钢残余奥氏体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高升吉 沈保罗 陈世途 《四川联合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CSCD 1999年第3期97-101,106,共6页
本文采用不同热处理工艺控制CrWMn钢中残余奥氏体的含量,并用X射线物相定量分析方法测定了在不同热处理工艺下残余奥氏体的含量,发现CrWMn钢中残余奥氏体的含量随淬火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820℃达到最大含量。在分级热处理时,残余奥... 本文采用不同热处理工艺控制CrWMn钢中残余奥氏体的含量,并用X射线物相定量分析方法测定了在不同热处理工艺下残余奥氏体的含量,发现CrWMn钢中残余奥氏体的含量随淬火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820℃达到最大含量。在分级热处理时,残余奥氏体含量随等温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在260℃至270℃之间基本消除残余奥氏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作模具钢 残余氏体 热处理 GrWMn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作模具钢C型环试样深冷处理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7
作者 黎军顽 封源 吴晓春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0-94,103,共6页
以自主开发的SDC99冷作模具钢C型环试样为研究对象,结合材料低温物性参数和由沸腾换热模型求解获得的沸腾换热系数,基于金属-热-力耦合理论建立了深冷处理的有限元模型,对C型环试样深冷处理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其温度场和组织场的演变... 以自主开发的SDC99冷作模具钢C型环试样为研究对象,结合材料低温物性参数和由沸腾换热模型求解获得的沸腾换热系数,基于金属-热-力耦合理论建立了深冷处理的有限元模型,对C型环试样深冷处理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其温度场和组织场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深冷处理过程中,C型环试样缺口与中心部位的温度和冷却速率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冷却速率差异较大;深冷处理能有效减少残余奥氏体的含量,其体积分数由初始的15%减少到2.3%,同时马氏体的体积分数由85%提高至97.7%;深冷处理后的残余奥氏体分布不均,主要聚集在试样的缺口附近;模拟结果与XRD试验测试结果非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冷处理 有限元 C型环试样 冷作模具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率密度对冷作模具钢激光焊接修复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振华 蒋世应 沈涛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232-234,240,共4页
通过脉冲激光填丝焊接方法,采用准0.5 mm的8407激光焊丝对5 mm厚Cr13Mo1Si1V1钢试板进行堆焊,模拟了失效模具表面磨损激光焊接修复,研究了激光功率密度对修复接头形貌、组织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功率密度的增加,母材的熔化深度... 通过脉冲激光填丝焊接方法,采用准0.5 mm的8407激光焊丝对5 mm厚Cr13Mo1Si1V1钢试板进行堆焊,模拟了失效模具表面磨损激光焊接修复,研究了激光功率密度对修复接头形貌、组织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功率密度的增加,母材的熔化深度、宽度逐渐增加,而熔堆高度降低,熔堆焊缝宽度先减少后增加;焊缝金属中细小的片状马氏体逐渐粗化,最后转变为板条马氏体,同时还出现了隐晶马氏体,残余奥氏体量增多,碳化物逐渐细化,热影响侧熔合区中碳化物增多,呈细小弥散分布;焊缝区的硬度逐渐降低,HAZ及熔合区的宽度几乎呈线性增大的趋势,最高硬度则略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作模具钢 激光焊接修复 功率密度 组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作模具钢性能优化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祝溪明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48-251,共4页
冷作模具钢工作时承受压缩、拉伸、弯曲、冲击、摩擦等很大的变形抗力,它的性能和热处理工艺对模具寿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其使用性能主要包括耐磨性、韧性、强度、抗疲劳性能和抗咬合性,热处理工艺性能主要包括:淬透性,淬硬性,耐回火性... 冷作模具钢工作时承受压缩、拉伸、弯曲、冲击、摩擦等很大的变形抗力,它的性能和热处理工艺对模具寿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其使用性能主要包括耐磨性、韧性、强度、抗疲劳性能和抗咬合性,热处理工艺性能主要包括:淬透性,淬硬性,耐回火性,过热敏感性,氧化脱碳倾向,淬火变形和开裂倾向等。冷作模具钢的力学性能、工艺性能和承载能力进行分组,使其具有更合理的适用范围来选用冷作模具钢,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冷作模具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作模具钢 选材 性能分析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成分对冷作模具钢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郭淑娟 才丽娟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64-66,69,共4页
以7种不同成分的冷作模具钢为研究对象,分别探讨了Cr、Mo、V、W、Si及稀土元素等对模具钢组织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Mo、V使钢中碳化物形态分散,且加热时不易溶入奥氏体中,起到细化晶粒、提高韧性的作用;钢中碳化物数量随Cr含量的增加... 以7种不同成分的冷作模具钢为研究对象,分别探讨了Cr、Mo、V、W、Si及稀土元素等对模具钢组织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Mo、V使钢中碳化物形态分散,且加热时不易溶入奥氏体中,起到细化晶粒、提高韧性的作用;钢中碳化物数量随Cr含量的增加而增加;Si可阻止碳元素溶入钢中,提高钢的回火稳定性;0.05%镧铈合金和0.05%稀土镁可使实验钢莱氏体及共晶碳化物形态更加圆润、不构成网状,可提高钢的热塑性,便于热加工成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成分 冷作模具钢 组织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