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冶金反应器内三维流动模拟计算软件及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朱苗勇 田郁夫 +1 位作者 邹宗树 肖泽强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4年第6期618-622,共5页
介绍了一个自行开发,用于冶金反应器过程模拟的三维计算软件TPS-3D的基本设计原理、构成和求解技术及在吹氩精炼钢包中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 冶金反应 三维流动 数学模拟 程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管式电阻炉在喷气冶金反应研究中的应用
2
作者 何平 《电炉》 1989年第3期3-4,共2页
本文介绍了在高温管式电阻炉中进行喷气冶金反应研究的实验方法,并对有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研究喷气冶金问题是很有效的。
关键词 高温管式电阻炉 喷气冶金反应 炼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高炉出铁重力势能的旋流反应器冶金特性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芳 王强 +1 位作者 刘中秋 李宝宽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20-1124,1135,共6页
从高炉出铁口中射出的铁水具有一定的初动能,且出铁沟有一定的坡度.本项目提出了一种利用高炉出铁沟重力势能脱硫的新型冶金反应器.基于湍流模型与多相流模型的耦合,应用液面追踪技术,实现了对冶金重力势能反应器内流体流动及液面波动... 从高炉出铁口中射出的铁水具有一定的初动能,且出铁沟有一定的坡度.本项目提出了一种利用高炉出铁沟重力势能脱硫的新型冶金反应器.基于湍流模型与多相流模型的耦合,应用液面追踪技术,实现了对冶金重力势能反应器内流体流动及液面波动行为的模拟计算,并用水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从分析的结果来看,铁水在反应器内能够形成良好的旋流效果.实验所得的RTD曲线与计算所得的结果吻合较好.碗型反应器的旋流效果最好,能够产生高强度稳定的旋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势能 搅拌特性 冶金反应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冶金传输原理与反应工程课程教学改革 被引量:3
4
作者 金永丽 赵增武 《中国冶金教育》 2020年第3期36-37,41,共3页
冶金传输原理和冶金反应工程学是冶金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现将独立开设的两门课程整合为冶金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专业学位课程。课程建设过程中,在教学内容方面进行了改革,将科研成果引入课堂教学,通过案例讲解、主题研讨和特邀讲座相结... 冶金传输原理和冶金反应工程学是冶金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现将独立开设的两门课程整合为冶金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专业学位课程。课程建设过程中,在教学内容方面进行了改革,将科研成果引入课堂教学,通过案例讲解、主题研讨和特邀讲座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零基础、多层次、多维度教学,强化了科学思维方法的传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传输原理和冶金反应工程学 博士研究生教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同位素交换技术及其在冶金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严红燕 胡晓军 周国治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60-63,共4页
气体同位素交换技术是研究气-固、气-液反应的有效工具。它利用气相质谱仪在线监测同位素交换反应过程中气体成分的变化,进而解析反应的动力学方程。气体同位素交换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地质等领域的化学反应机理的研究。简... 气体同位素交换技术是研究气-固、气-液反应的有效工具。它利用气相质谱仪在线监测同位素交换反应过程中气体成分的变化,进而解析反应的动力学方程。气体同位素交换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地质等领域的化学反应机理的研究。简要介绍气体同位素交换技术的原理,重点阐述其分类及动力学,并概述其在冶金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交换反应 冶金反应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V粉末层介入对钛/钢电阻钎焊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张鹏贤 汪舸 李世龙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4-28,共5页
针对钛合金与不锈钢焊接过程中易出现Fe-Ti等脆性金属间化合物,导致接头力学性能下降的问题,探索一种以Cr、V金属粉末为介入层的钛/钢搭接接头电阻钎焊工艺,并探讨工艺参数和粉末介入方式对接头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 针对钛合金与不锈钢焊接过程中易出现Fe-Ti等脆性金属间化合物,导致接头力学性能下降的问题,探索一种以Cr、V金属粉末为介入层的钛/钢搭接接头电阻钎焊工艺,并探讨工艺参数和粉末介入方式对接头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粉末层介入改善了接头的力学性能,Cr、V粉末同时介入的Ⅳ型接头,其抗剪强度明显高于其他3类接头,可达187 MPa,接头中形成的Cr-Fe、Ti-V组织,取代Fe-Ti、Cu-Ti等脆性相作为扩散反应区,是其力学性能得到明显提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粉末层 冶金反应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隐Markov模型的高炉铁水硅质量分数预测算法 被引量:1
7
作者 曾九孙 刘祥官 +1 位作者 郜传厚 罗世华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42-746,共5页
为正确预测高炉铁水中硅的质量分数([Si]),提出了一种基于隐Markov模型(HMM)的预测算法.从高炉冶金反应动力学出发,分析了高炉内反应的链接关系,这种链接关系和HMM的原理是一致的.在对系统参数初始化之后,利用重估公式对参数进行训练直... 为正确预测高炉铁水中硅的质量分数([Si]),提出了一种基于隐Markov模型(HMM)的预测算法.从高炉冶金反应动力学出发,分析了高炉内反应的链接关系,这种链接关系和HMM的原理是一致的.在对系统参数初始化之后,利用重估公式对参数进行训练直至收敛,从而得到系统模型.通过Viterbi算法找出所有训练样本的最大可能状态路径,并计算其似然值.将新样本输入模型得到新的状态路径及其似然值,从训练样本中找出具有相同状态路径或最小偏差似然值的序列,以训练样本下一[Si]值作为新样本下一时刻的预测值.利用该算法对高炉实际生产数据进行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相比,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预测精度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炼铁 冶金反应动力学 隐MARKOV模型 数据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吹氩气和旋转磁场复合作用对两相流动行为影响
8
作者 王芳 李宝宽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274-1277,共4页
提出利用旋转磁场作用于底吹氩气钢包冶金反应器的方法,建立了底吹氩气和旋转磁场作用下钢包冶金反应器内两相流动行为的数学模型,分析了改变吹气位置和磁场强度等参数对气泡运动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旋流时,不断上升的气泡形成"... 提出利用旋转磁场作用于底吹氩气钢包冶金反应器的方法,建立了底吹氩气和旋转磁场作用下钢包冶金反应器内两相流动行为的数学模型,分析了改变吹气位置和磁场强度等参数对气泡运动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旋流时,不断上升的气泡形成"倒锥形"的气柱.在旋转磁场和底吹气共同作用时,上升的气泡形成了"螺旋状气柱",这和试验结果相吻合.当吹气位置离中心的距离和磁场强度增大时,气泡在反应器内运动的路程分别呈线性和指数形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流 旋转磁场 底吹氩气 数值模拟 钢包冶金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Cu泡沫/Sn-9Zn复合焊料超声钎焊蓝宝石/Al合金接头的组织及性能研究
9
作者 熊聪 吕佳乐 +3 位作者 徐幸 陈该青 吴瑛 肖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330-333,共4页
为实现蓝宝石玻璃和Al合金的低温钎焊连接,采用Ni-10wt%Cu合金泡沫强化Sn-9wt%Zn复合焊料(NiCu-Sn9Zn)超声钎焊蓝宝石/Al合金异质母材,重点研究了钎焊温度及超声振动时间对接头冶金反应行为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蓝宝石/NiCu-Sn9Z... 为实现蓝宝石玻璃和Al合金的低温钎焊连接,采用Ni-10wt%Cu合金泡沫强化Sn-9wt%Zn复合焊料(NiCu-Sn9Zn)超声钎焊蓝宝石/Al合金异质母材,重点研究了钎焊温度及超声振动时间对接头冶金反应行为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蓝宝石/NiCu-Sn9Zn/Al接头的钎缝层由Sn基体、棒状η-Zn相、α-Al颗粒、合金骨架及其表面的Al3Ni金属间化合物(Intermetallic compounds,IMC)层组成,合金骨架、α-Al颗粒和棒状η-Zn相在Sn-Zn共晶基体中任意排布。随钎焊温度的升高及超声振动时间的延长,接头内冶金反应相逐渐增加,钎缝组织更加均匀致密,α-Al颗粒数量显著增多,弥散强化作用显著。剪切测试结果表明,随温度的升高及钎焊时间的延长,蓝宝石/Al接头剪切强度逐渐提高,300℃超声钎焊90 s所得接头剪切强度最高,可达61.49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宝石/Al接头 Ni-Cu泡沫/Sn-9Zn焊料 超声钎焊 显微结构 冶金反应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aching kinetics in cyanide media of Ag contained in the industrial mining-metallurgical wastes in the state of Hidalgo, Mexico 被引量:1
10
作者 Juan Hernandez Francisco Patino +4 位作者 Isauro Rivera Iván Alejandro Reyes Misrael Uriel Flores Julio Cesar Juarez Martín Rey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2014年第5期689-694,共6页
The leaching kinetics in cyanide media of the silver contained in the Dos Carlos waste tailings at the City of Pachuca de Soto, Hidalgo State, Mexico were carried out. The used material contained the following chemica... The leaching kinetics in cyanide media of the silver contained in the Dos Carlos waste tailings at the City of Pachuca de Soto, Hidalgo State, Mexico were carried out. The used material contained the following chemical composition: 56 10-6of Ag, 0.6 10 6of Au and 70.43%(by weight) of SiO2; 7.032%(by weight) of Al2O3; 2.69%(by weight) of Fe; 0.46%(by weight) of Mn; 3.98%(by weight) of K2O; 3.34%(by weight) of CaO; 2.50%(by weight) of Na2O; 0.04%(by weight) of Zn; 0.026%(by weight) of Pb. The mineralogical phases present were the following: Silica, albite, argentite, berlinite, orthoclase, potassium jarosite, and natrojarosite. In the leaching kinetics in cyanide media, and under the studied conditions,the effect of the CN concentration on the reaction rate has no effect on the whole process of alkaline cyanidation, of which the reaction order is n 0. Temperature has an effect on the cyanidation rate of the reaction, with an activation energy of 47.9 KJ/mol. At the same time, when the particle size decreases there is an increase in the reaction rate, which is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the particle diameter; when increasing the NaOH concentration there is an increase in the reaction rate Kexp, with a reaction order(n) of 0.215 under the studied ran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lver Waste tailings Cyanidation Leach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