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综合技术体系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立杰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1-43,共3页
大规模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过程 ,伴随着水资源造福于人类 ,取得巨大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 ,也带来了种种环境生态负效应。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观即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同时 ,将地下水资源开发带来的环境生态负效应降到最低 ,达到保... 大规模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过程 ,伴随着水资源造福于人类 ,取得巨大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 ,也带来了种种环境生态负效应。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观即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同时 ,将地下水资源开发带来的环境生态负效应降到最低 ,达到保护地下水资源、长期持续开发利用地下水的目的。提出采用模型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资源 可持续开发利用 综合技术体系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决策支持系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位山灌区冬小麦水肥方案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倩 徐立荣 +2 位作者 魏帅 高海威 徐晶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68-674,680,共8页
以位山灌区监测的冬小麦品种泰农18号为例,采用农业技术转移决策支持系统模型进行参数校正和精度验证,模拟不同灌水量、施肥量组合的一系列水肥方案,计算分析不同水肥方案时冬小麦产量、氮肥偏生产力和水利用效率的变化特征,优化水肥方... 以位山灌区监测的冬小麦品种泰农18号为例,采用农业技术转移决策支持系统模型进行参数校正和精度验证,模拟不同灌水量、施肥量组合的一系列水肥方案,计算分析不同水肥方案时冬小麦产量、氮肥偏生产力和水利用效率的变化特征,优化水肥方案。结果表明:水、肥之间存在明显的耦合效应;在不同施肥水平下,冬小麦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随灌水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在灌水量为80 mm时达到最大值;在不同灌溉水平下,冬小麦产量和水利用效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大,当施肥量达到220 kg/hm~2后产量增幅变缓;综合考虑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确定总灌水量240 mm、施肥量220 kg/hm~2为研究区最优水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水肥方案 农业技术转移决策支持系统 位山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