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1960~1990年间渭河下游河段滩槽冲淤动态与机理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邵文伟
师长兴
+1 位作者
范小黎
周园园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268-1276,共9页
利用河道断面测量数据计算了1960~1990年渭河下游河槽和滩地冲淤量及其分布的时空变化,分析了变化发生的原因。结果表明:1960~1990年问共淤积泥沙8.88x10^8m^3且泥沙主要分布在渭淤11断面(WYll)以下河段。滩地淤积量是河槽的1.8...
利用河道断面测量数据计算了1960~1990年渭河下游河槽和滩地冲淤量及其分布的时空变化,分析了变化发生的原因。结果表明:1960~1990年问共淤积泥沙8.88x10^8m^3且泥沙主要分布在渭淤11断面(WYll)以下河段。滩地淤积量是河槽的1.83倍,滩地冲淤过程以1968年和1982年为转折点分为3个阶段,依次经历了快速淤积、缓慢淤积和侵蚀3个过程。其中淤积以滩面垂向加积为主,侵蚀主要表现为河岸侵蚀后退或坍塌。河槽以1969年为转折点分为快速淤积和轻微淤积(冲刷淤积交替)两个阶段。年内滩地和河槽在汛期整体上淤积,非汛期滩地侵蚀(主要以河道侧向侵蚀形式),而河槽表现为微淤,滩地在汛期堆积和非汛期侵蚀的倾向较河槽明显。三门峡水库在蓄水拦沙(1960年9月-1962年3月)和滞洪排沙(1962年3月~1973年10月)阶段,泥沙淤积上延到渭淤17(WY17)和渭淤27断面(WY27)间河段;实行蓄清排浑(1973年11月~1990年)后溯源淤积大为减弱,淤积未再上延,河道冲淤趋向于平衡。潼关高程是影响河槽和滩地泥沙淤积和释放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滩地的冲淤量与当年汛期来沙量相关性最高,而河槽冲淤量与当年汛期径流量相关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河下游
冲淤动态
河漫滩
河槽
潼关高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岸冲淤动态的理论分析:物质收支、剖面形态、岸线进退
被引量:
5
2
作者
高抒
贾建军
于谦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7,共17页
海岸线动态经常被作为海岸冲淤的判据,然而,由于未能涵盖物质收支和海岸剖面形态的双重因素影响,此判据具有局限性。基于沉积物收支方程性质和海滩-潮滩剖面形态的理论分析,认为将物质收支与岸线进退速率或海岸剖面形态相结合,才能准确...
海岸线动态经常被作为海岸冲淤的判据,然而,由于未能涵盖物质收支和海岸剖面形态的双重因素影响,此判据具有局限性。基于沉积物收支方程性质和海滩-潮滩剖面形态的理论分析,认为将物质收支与岸线进退速率或海岸剖面形态相结合,才能准确判别海岸冲淤状态。沉积物收支方程含有沉积体系规模、冲淤强度、系统生长极限等信息;海滩剖面形态决定于物质粒径、波能大小,波能耗散最小原理决定了海滩均衡剖面的存在性,而潮滩剖面形态决定于沉积物供给、粒径组成和潮汐动力。根据沉积物收支方程和海岸剖面理论,融合极端事件(风暴等)和海面变化因素,可获取砂质海岸(以海滩为代表)、泥质海岸(以潮滩为代表)各种侵蚀现象的发生机制、速率和时间尺度信息,海岸线变化速率从低(<100 m/a)到高(101~102m/a)有数量级的差异,冲淤过程的时间尺度包括10-2a(风暴事件)到103a(海面变化)的范围。根据沉积物收支和海岸线进退的不同组合,可将海滩、潮滩海岸冲淤动态分为4类,其中第一类为堆积海岸,其余三类为侵蚀海岸,与不同的地貌演化方向和时间尺度相联系。高强度、长时间持续侵蚀主要与物质供给中断和海面上升相关,同时也有人为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收支方程
海岸剖面
岸线进退
砂质海岸
泥质海岸
冲淤动态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上海芦潮港岸滩冲淤动态及原因探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贺松林
劳治声
陈全
《东海海洋》
1996年第2期19-25,共7页
本文从杭州湾北岸历史变迁和上海南汇新老海塘建塘史叙述了南汇嘴发育过程的间歇性特点。位于南汇嘴嘴尖的芦潮港岸滩近50年也呈现冲淤交替的特征,且冲淤过程由东向西传递。诱发这种冲淤波动的直接原因是摇头沙的偏转,而其根源应追...
本文从杭州湾北岸历史变迁和上海南汇新老海塘建塘史叙述了南汇嘴发育过程的间歇性特点。位于南汇嘴嘴尖的芦潮港岸滩近50年也呈现冲淤交替的特征,且冲淤过程由东向西传递。诱发这种冲淤波动的直接原因是摇头沙的偏转,而其根源应追溯到长江口河势的变化。本文以近50年来长江口的两个事件──北槽和江亚南泓的形成──阐述了它们对芦潮港岸滩动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潮港
岸滩
冲淤动态
南汇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崇明东滩盐沼植被扩散格局及其形成机制
被引量:
28
4
作者
曹浩冰
葛振鸣
+1 位作者
祝振昌
张利权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3944-3952,共9页
长江河口盐沼植被的形成和演化是生物与其生长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以崇明东滩盐沼植被典型扩散前沿为研究对象,2011至2012年期间调查了盐沼植被扩散前沿实生苗扩散、定居以及形成的扩散格局,同时测定了盐沼植被扩散前沿的潮滩冲淤动态...
长江河口盐沼植被的形成和演化是生物与其生长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以崇明东滩盐沼植被典型扩散前沿为研究对象,2011至2012年期间调查了盐沼植被扩散前沿实生苗扩散、定居以及形成的扩散格局,同时测定了盐沼植被扩散前沿的潮滩冲淤动态和水文动力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崇明东滩盐沼植被在扩散前沿形成了互花米草-光滩(Spartina alterniflora-Mudflat,SM)和互花米草-海三棱藨草-光滩(Spartina alterniflora-Scirpus mariqueter-Mudflat,SSM)两种典型的扩散格局。冲淤动态和水文动力条件是影响盐沼植被扩散格局的重要因子,尤其是在4—6月盐沼植物实生苗传播和定居的关键阶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东滩盐沼植被扩散前沿的生物-物理相互作用以及盐沼植被扩散格局的形成机制。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理解长江河口地区盐沼植被扩散的生物物理过程,并对全球气候变化和海平面上升条件下滨海生态系统动态预测与湿地保护与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崇明东滩
盐沼植被
扩散格局
冲淤动态
水文动力条件
生物-物理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江苏沿海潮滩剖面特征研究
被引量:
17
5
作者
陈君
王义刚
蔡辉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0-96,共7页
根据2007年在江苏沿海绣针河口至长江口北支寅阳角潮滩得到的60个剖面高程测量资料以及历史地形资料,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剖面特征,确定江苏沿海潮滩剖面的形态特征、冲淤类型及冲淤趋势等。研究发现:首先,沿海潮滩剖面形态主要有斜坡形...
根据2007年在江苏沿海绣针河口至长江口北支寅阳角潮滩得到的60个剖面高程测量资料以及历史地形资料,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剖面特征,确定江苏沿海潮滩剖面的形态特征、冲淤类型及冲淤趋势等。研究发现:首先,沿海潮滩剖面形态主要有斜坡形、斜坡形+上凸形组合、下凹形、上凸形四种,不同的剖面形态指示不同的沿海潮滩冲淤状态;其次,初步确定江苏沿海有5个蚀淤分界点,分别位于连云港西墅、灌河口、扁担港口、东灶港、塘芦港;第三,沿海潮间带以上区域,侵蚀岸段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假淤积"现象,淤积岸段依旧以一定的速率保持向海淤涨;潮下带以下区域,除四卯酉河口-小洋口属典型淤长型岸段外,其余大部分岸段的水下岸坡均遭受一定程度的侵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滩剖面
冲淤动态
动力地貌
淤
泥质海岸
江苏沿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960~1990年间渭河下游河段滩槽冲淤动态与机理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邵文伟
师长兴
范小黎
周园园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出处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268-1276,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0971012)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1CB403305)资助
文摘
利用河道断面测量数据计算了1960~1990年渭河下游河槽和滩地冲淤量及其分布的时空变化,分析了变化发生的原因。结果表明:1960~1990年问共淤积泥沙8.88x10^8m^3且泥沙主要分布在渭淤11断面(WYll)以下河段。滩地淤积量是河槽的1.83倍,滩地冲淤过程以1968年和1982年为转折点分为3个阶段,依次经历了快速淤积、缓慢淤积和侵蚀3个过程。其中淤积以滩面垂向加积为主,侵蚀主要表现为河岸侵蚀后退或坍塌。河槽以1969年为转折点分为快速淤积和轻微淤积(冲刷淤积交替)两个阶段。年内滩地和河槽在汛期整体上淤积,非汛期滩地侵蚀(主要以河道侧向侵蚀形式),而河槽表现为微淤,滩地在汛期堆积和非汛期侵蚀的倾向较河槽明显。三门峡水库在蓄水拦沙(1960年9月-1962年3月)和滞洪排沙(1962年3月~1973年10月)阶段,泥沙淤积上延到渭淤17(WY17)和渭淤27断面(WY27)间河段;实行蓄清排浑(1973年11月~1990年)后溯源淤积大为减弱,淤积未再上延,河道冲淤趋向于平衡。潼关高程是影响河槽和滩地泥沙淤积和释放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滩地的冲淤量与当年汛期来沙量相关性最高,而河槽冲淤量与当年汛期径流量相关性最高。
关键词
渭河下游
冲淤动态
河漫滩
河槽
潼关高程
Keywords
the lower Weihe River
sediment dynamics
floodplain
channel
Tongguan elevation
分类号
P931.1 [天文地球—自然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岸冲淤动态的理论分析:物质收支、剖面形态、岸线进退
被引量:
5
2
作者
高抒
贾建军
于谦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7,共17页
基金
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苏沿海滩涂冲淤及岸线变化规律研究与预测”(BK2011012)。
文摘
海岸线动态经常被作为海岸冲淤的判据,然而,由于未能涵盖物质收支和海岸剖面形态的双重因素影响,此判据具有局限性。基于沉积物收支方程性质和海滩-潮滩剖面形态的理论分析,认为将物质收支与岸线进退速率或海岸剖面形态相结合,才能准确判别海岸冲淤状态。沉积物收支方程含有沉积体系规模、冲淤强度、系统生长极限等信息;海滩剖面形态决定于物质粒径、波能大小,波能耗散最小原理决定了海滩均衡剖面的存在性,而潮滩剖面形态决定于沉积物供给、粒径组成和潮汐动力。根据沉积物收支方程和海岸剖面理论,融合极端事件(风暴等)和海面变化因素,可获取砂质海岸(以海滩为代表)、泥质海岸(以潮滩为代表)各种侵蚀现象的发生机制、速率和时间尺度信息,海岸线变化速率从低(<100 m/a)到高(101~102m/a)有数量级的差异,冲淤过程的时间尺度包括10-2a(风暴事件)到103a(海面变化)的范围。根据沉积物收支和海岸线进退的不同组合,可将海滩、潮滩海岸冲淤动态分为4类,其中第一类为堆积海岸,其余三类为侵蚀海岸,与不同的地貌演化方向和时间尺度相联系。高强度、长时间持续侵蚀主要与物质供给中断和海面上升相关,同时也有人为因素影响。
关键词
物质收支方程
海岸剖面
岸线进退
砂质海岸
泥质海岸
冲淤动态
分类
Keywords
material budget equation
coastal profiles
shoreline advancing/recession
sandy coast
muddy coast
acrretion-erosion types
分类号
P736.2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上海芦潮港岸滩冲淤动态及原因探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贺松林
劳治声
陈全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研究所
出处
《东海海洋》
1996年第2期19-25,共7页
文摘
本文从杭州湾北岸历史变迁和上海南汇新老海塘建塘史叙述了南汇嘴发育过程的间歇性特点。位于南汇嘴嘴尖的芦潮港岸滩近50年也呈现冲淤交替的特征,且冲淤过程由东向西传递。诱发这种冲淤波动的直接原因是摇头沙的偏转,而其根源应追溯到长江口河势的变化。本文以近50年来长江口的两个事件──北槽和江亚南泓的形成──阐述了它们对芦潮港岸滩动态的影响。
关键词
芦潮港
岸滩
冲淤动态
南汇嘴
Keywords
uchaogang shore,erosion-siltration behavior,Nanhui Spit
分类号
TV148.6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P737.14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崇明东滩盐沼植被扩散格局及其形成机制
被引量:
28
4
作者
曹浩冰
葛振鸣
祝振昌
张利权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3944-3952,共9页
基金
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0CB9512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01091)
+1 种基金
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13PJ1402200)
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44KZ001D)
文摘
长江河口盐沼植被的形成和演化是生物与其生长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以崇明东滩盐沼植被典型扩散前沿为研究对象,2011至2012年期间调查了盐沼植被扩散前沿实生苗扩散、定居以及形成的扩散格局,同时测定了盐沼植被扩散前沿的潮滩冲淤动态和水文动力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崇明东滩盐沼植被在扩散前沿形成了互花米草-光滩(Spartina alterniflora-Mudflat,SM)和互花米草-海三棱藨草-光滩(Spartina alterniflora-Scirpus mariqueter-Mudflat,SSM)两种典型的扩散格局。冲淤动态和水文动力条件是影响盐沼植被扩散格局的重要因子,尤其是在4—6月盐沼植物实生苗传播和定居的关键阶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东滩盐沼植被扩散前沿的生物-物理相互作用以及盐沼植被扩散格局的形成机制。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理解长江河口地区盐沼植被扩散的生物物理过程,并对全球气候变化和海平面上升条件下滨海生态系统动态预测与湿地保护与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崇明东滩
盐沼植被
扩散格局
冲淤动态
水文动力条件
生物-物理相互作用
Keywords
Chongming Dongtan
saltmarsh vegetation
expansion patterns
sedimentation dynamics
hydrodynamic condition
bio-physical interaction
分类号
Q948.8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苏沿海潮滩剖面特征研究
被引量:
17
5
作者
陈君
王义刚
蔡辉
机构
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
出处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0-96,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806018)
江苏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项目
河海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
文摘
根据2007年在江苏沿海绣针河口至长江口北支寅阳角潮滩得到的60个剖面高程测量资料以及历史地形资料,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剖面特征,确定江苏沿海潮滩剖面的形态特征、冲淤类型及冲淤趋势等。研究发现:首先,沿海潮滩剖面形态主要有斜坡形、斜坡形+上凸形组合、下凹形、上凸形四种,不同的剖面形态指示不同的沿海潮滩冲淤状态;其次,初步确定江苏沿海有5个蚀淤分界点,分别位于连云港西墅、灌河口、扁担港口、东灶港、塘芦港;第三,沿海潮间带以上区域,侵蚀岸段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假淤积"现象,淤积岸段依旧以一定的速率保持向海淤涨;潮下带以下区域,除四卯酉河口-小洋口属典型淤长型岸段外,其余大部分岸段的水下岸坡均遭受一定程度的侵蚀。
关键词
潮滩剖面
冲淤动态
动力地貌
淤
泥质海岸
江苏沿海
Keywords
coast profile
trends of deposition and erosion
dynamic topography
muddy tidal flat
Jiangsu coast
分类号
P717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1960~1990年间渭河下游河段滩槽冲淤动态与机理研究
邵文伟
师长兴
范小黎
周园园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海岸冲淤动态的理论分析:物质收支、剖面形态、岸线进退
高抒
贾建军
于谦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上海芦潮港岸滩冲淤动态及原因探究
贺松林
劳治声
陈全
《东海海洋》
199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崇明东滩盐沼植被扩散格局及其形成机制
曹浩冰
葛振鸣
祝振昌
张利权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2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江苏沿海潮滩剖面特征研究
陈君
王义刚
蔡辉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