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茶艺演示的技艺和内容内涵》之七——悬壶高冲
1
作者 郑永球 《广东茶业》 2004年第2期34-35,共2页
要品好茶在于泡好茶,泡好茶的关键是冲泡技艺。悬壶高冲是茶叶冲泡的艺术表现形式,是茶艺过程的高潮,也是茶叶科学冲泡的体现。因此如何把握好悬壶高冲的艺术表现,并与科学方法紧密地结合起来,是创造茶艺氛围高潮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 茶文化 茶艺 悬壶高冲技艺 冲泡技艺 表演艺术 文化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茶汤品质的冲泡条件与冲泡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温文溪 高梅玉 《蚕桑茶叶通讯》 2022年第5期28-31,共4页
茶叶在冲泡过程中影响茶汤品质的因素很多,其中起关键性的主要因素有冲泡器具、茶叶冲泡用水,以及冲泡技艺中的茶水比例、浸泡时间和泡茶的水温。
关键词 茶叶 茶具 冲泡用水 冲泡技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艺表演作品编创的理论与实践剖析——以2010年广东省冠军茶艺《玉茶言德》为例 被引量:34
3
作者 卓敏 吴晓蓉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3-117,共5页
从神农尝百草而发现了茶到现在,中国人对茶的认知已经延绵了6千年左右。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茶文化热渐渐兴起,随之复兴的还有茶艺。“茶艺”是个新名词,古书中有“艺茶”一词的记载,意思却为种茶、做茶之技术。现在的“茶艺”,... 从神农尝百草而发现了茶到现在,中国人对茶的认知已经延绵了6千年左右。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茶文化热渐渐兴起,随之复兴的还有茶艺。“茶艺”是个新名词,古书中有“艺茶”一词的记载,意思却为种茶、做茶之技术。现在的“茶艺”,源于中国“古茶道”,在唐代兴起后,于宋、元、明、清各朝,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茶艺,就是研究如何泡好一壶茶的技术和如何品好一杯茶的艺术,即是关于泡好一壶茶与品好一杯茶的技能和艺术。∞,茶艺表演,是可以在舞台或特定场合表演的茶叶冲泡技艺和品饮艺术,既是技术的成果又是艺术的作品,以一定的规范和程序进行不同茶类的冲泡和品饮,并赋予一定的文化内涵。在茶艺表演的作品编创中,要综合考虑茶艺的技术含量和艺术美感,即冲泡技艺的技术要求和表演过程的美学意境。因此,编创一个好的茶艺表演作品,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去考虑是否紧扣主题和具有审美价值:物质要素(茶的品质特点、水的品质要求、茶具的配套与选择)、意境与主题要素(环境要求、茶席布置、背景音乐)、茶艺程式要素、茶艺师素质要素、茶文化内涵要素。2010年第四届“广东省茶艺师职业技能大赛”之个人赛冠军作品为《玉茶言德》,现以该作品的编创构思与实践体会实例,谈谈茶艺作品编创表演理论与实践的若干问题,以求抛砖引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艺表演 广东省 作品 艺术美感 技术含量 冲泡技艺 职业技能大赛 文化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茶艺表演 被引量:1
4
作者 周智修 徐南眉 《中国茶叶》 1999年第6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茶艺 茶文化 茶艺表演 茶叶冲泡技艺 茶艺表演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刍议茶艺表演背景音乐的选择和创作 被引量:30
5
作者 林东波 《福建茶叶》 2011年第5期47-49,共3页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儒、道、佛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芬芳而甘醇。"然而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由原来简单的泡上一壶茶与友人高...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儒、道、佛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芬芳而甘醇。"然而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由原来简单的泡上一壶茶与友人高谈阔论,渐渐发展成通过各种茶的冲泡技艺的展示,使茶客在精心营造的优雅环境氛围中,得到茶艺表演艺术的熏陶和美的享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艺表演 背景音乐 中国茶文化 创作 中华民族 中国文化 生活质量 冲泡技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龙茶茶艺表演艺术探讨 被引量:3
6
作者 郭雅玲 《福建茶叶》 2004年第2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乌龙茶 茶艺 表演艺术 冲泡技艺 茶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州工夫茶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森和 《农业考古》 2004年第2期149-153,共5页
关键词 潮州工夫茶 溯源 茶叶品质 茶具 水质 冲泡技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安溪茶艺的欣赏 被引量:2
8
作者 谢萍娟 《福建茶叶》 2001年第4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安溪茶 茶艺 冲泡技艺 茶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派茶艺的特质与特性
9
作者 卢祺义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6-107,共2页
关键词 茶艺馆 海派 特性 冲泡技艺 海拔高度 采摘时间 检察院 茶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菊普茶艺创作
10
作者 易君瑜 《广东茶叶》 2004年第4期33-35,共3页
1.创作意图 笔者作为地道的广州人,对广州的饮茶文化深有感触.广州人饮茶之风可追溯到几个世纪前,说"广州人是泡在茶里的."一点也不过分.广州人对茶类花色的喜好,普洱茶配菊花(称"菊普")是特色之一.据有关资料显示... 1.创作意图 笔者作为地道的广州人,对广州的饮茶文化深有感触.广州人饮茶之风可追溯到几个世纪前,说"广州人是泡在茶里的."一点也不过分.广州人对茶类花色的喜好,普洱茶配菊花(称"菊普")是特色之一.据有关资料显示,自清末以来,普洱茶在广州食肆一直位居"四大天王"(普洱/菊普、滇红、乌龙/铁观音、寿眉)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 菊普茶艺 创作 冲泡技艺 普洱茶 菊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代表性茶叶仿宋点茶影响因素研究
11
作者 鄂千慧 任燕 《茶叶通讯》 2024年第3期383-390,共8页
选用四川省蒙顶黄芽、竹叶青、川红工夫、雅安藏茶等4款代表性茶叶探讨仿宋点茶技艺。结果发现,纯净水为适宜点茶水质,茶水比以1∶100(质量g∶体积mL)为宜;竹叶青茶粉粒度为400目时点茶汤花丰富,茶香清鲜浓郁,滋味醇厚甘爽;川红工夫茶... 选用四川省蒙顶黄芽、竹叶青、川红工夫、雅安藏茶等4款代表性茶叶探讨仿宋点茶技艺。结果发现,纯净水为适宜点茶水质,茶水比以1∶100(质量g∶体积mL)为宜;竹叶青茶粉粒度为400目时点茶汤花丰富,茶香清鲜浓郁,滋味醇厚甘爽;川红工夫茶粉粒度300目时点茶沫饽丰富,花果香明显,滋味醇厚鲜爽;蒙顶黄芽茶粉粒度为400目时点茶汤花丰富,甜香浓郁,滋味甘滑爽口;雅安藏茶粉粒度达300目时点茶沫饽丰富,陈香浓郁,滋味醇厚甘滑。试验结果可为传承优秀点茶文化及茶叶的多元化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艺 仿宋点茶 冲泡技艺 蒙顶黄芽 川红工夫 竹叶青 雅安藏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