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重采样方法对冲沟坡度坡长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梁倍瑜 徐亚莉 +3 位作者 罗明良 白雷超 慕凯 岳彦利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4-74,共11页
为探索不同重采样方法对形态差异明显的冲沟坡度坡长(Slope length and slope steepness,LS)因子的影响,以元谋县干热河谷1∶5 000比例尺的等高线矢量数据为基础,在Arc GIS平台下构建六条典型冲沟2 m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 为探索不同重采样方法对形态差异明显的冲沟坡度坡长(Slope length and slope steepness,LS)因子的影响,以元谋县干热河谷1∶5 000比例尺的等高线矢量数据为基础,在Arc GIS平台下构建六条典型冲沟2 m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采用最邻近(Nearest,Near)、双线性(Bilinear,Bil)、三次卷积(Cubic,Cub)重采样的DEM计算LS,通过相对差系数、LS因子分级面积比例、XY散点图对比分析三种重采样方法计算冲沟LS的差异性。结果表明:Near重采样计算的LS值与Bil、Cub重采样计算的LS值差异较大,相关程度低,Bil与Cub重采样计算的LS值差异较小,相关程度高;冲沟刚发育时,Cub重采样要优于Near和Bil,冲沟侵蚀强烈时,Near重采样要优于Bil和Cub,冲沟形态稳定时,Bil重采样要优于Cub和Ne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沟坡度坡长因子 最邻近 双线性 三次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